医生:给自己做手术,这很合理吧 第306节

  但,靠萘普生,以及缄默症、尿崩症、双眼运动障碍等特有的神经系统病理表现,许秋也能确认陶昌翰脑子里绝对有一颗瘤子。

  医生现在要做的,不是证明它的存在。

  而是找到它在哪里,以及肿瘤的病理类型。

  还不等许秋继续深思,影像科的张浩主任就打来了电话。

  “许医生,报告你看了吗?”

  许秋:“嗯。”

  “你说的这个病人,肿瘤指标很低,不过既然经萘普生实验验证有效,那应该有肿瘤。我的建议是,尝试做个MR。”

  CT的缺点,只能一层一层地扫描。

  假如肿瘤太小,而CT设定的扫描层间距是10mm,而肿瘤正好在这10mm跳过的区域,那自然无法发现。

  即便是薄层扫描,2~3mm的层距,也难免出现遗漏,或者难以发现。

  而MR则没有这个限制。

  它能以任何角度、任何方位,观察到任意一个位置的情况,完全没有死角,检查起隐匿的肿瘤更具有优势。

  “好,进一步做个核磁。”许秋也认可这个提议。

  张浩补充道:“这样,我和病人家属沟通,把影像上传到论坛里,看其他的同僚能不能看出些什么,或者提出一点有建设性的建议。”

  “嗯。”

  许秋的注意力并不在这一份没有太大意义的CT片上。

  挂断电话后,他就又扑进了文献里边,想要找寻到一些信息。

  另一边,张浩放下手机,专门去跟陶昌翰、陶女等进行了谈话,取得了对方的同意,最终将这份CT报告传到了医学影像论坛上,此外还在“白云省影像先锋”“大夏放射科医生”等群聊中。

  至于临海市的……

  他就是临海市影像科的教研室主任,连他都搞不定,其他人更是指望不上了。

  很快,这份影像图片就引起了一番讨论。

  “这不是个正常人的CT吗?”

  “没看到有什么表现……”

  “我看了一眼,发帖认证是临海一院的张浩主任,出了许秋的临海一院啊!”

  众人立马就严肃了起来。

  认真分析一波后,他们得出了严谨的结论:确实看不出异常……

  此时,张浩的微信群也在刷屏。

  静海市人民医院影像科周主任:“一眼许医生的病人,撤了撤了,我看不明白。”

  静安市肿瘤专科医院主任:“@韩进行、@魏安。”

  韩进行和魏安,分别是大夏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副主任,以及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副主任。

  前者是肿瘤专科医院的龙头,隶属于协和系,资源和实力都极其雄厚,无人能当。

  后者则是明日之星,毫无争议的南部第一肿瘤医院,背靠中山系,更是以一己之力书写鼻咽喉的临床指南,颇有十年内夺下业内头把交椅的潜力。

第333章 倒霉蛋的一生,意想不到的线索!

  这两位主任级别的人物,算得上是群里最高战力了。

  当然,也是大夏境内,影像科顶尖的风云人物。

  至于这两家医院的主任,基本都游走在各种国际影像学会议,自然是不会活跃在微信群里。

  韩进行:“看了一眼,不会。”

  魏安:“张主任,这是许医生的病人?”

  张浩:“是的,后续我会把病历传上来,希望各位同僚可以建言献策!抱拳.jpg。”

  韩进行:“我怎么看怎么没问题,你确定病人是神经系统的问题?”

  魏安其实不算是真正的专科,他主攻的是心脏影像。

  但韩进行就是做神经系统这一块的影像学诊断的,这个病人正好撞到他擅长的领域了。

  张浩很快给出回复:“许医生说有。另外,病人进行了萘普生实验,降温效果非常显著,再加上其他的神经系统受损表现,应该就是颅内肿瘤。”

  群里沉默了下去。

  良久,都没有人再次发言。

  ……

  临海一院,急诊科许秋办公室。

  几个小时的检索,他依旧没有找到多少有价值的资料。

  核磁那边的结果还没出,估计得等到明天早上了。

  许秋斟酌过后,打算再上一次病房。

  一线医生,看再多的文献,懂再多的临床知识,最终都需要回归到病房、病人本身。

  这一次,他没有再查体。

  而是和陶女聊起病人的既往史。

  出生的时候差点胎粪污染。

  几个月的时候把乳.头吸破,弄成了化脓性感染。

  六岁跟着表哥骑摩托车,出了事故,整个人在空中七百二十度转圈,命大落在了一个草垛子上。

  第二天还四肢健全地去吃了表哥的席。

  七岁把下体给刮伤了,去医院做缝合,顺带着把包皮给割了。

  十岁……

  十一岁……

  许秋很有耐心,从陶女口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希望得到一点线索。

  不过,这个过程很漫长,也很枯燥,大多数时候做的都是无用功。

  医学说到底其实是一门经验学科,临床上做出诊断,靠的是医生的眼力,以及各种检查单子回报的结果。

  又不是刑侦破案。

  再多的细节,其实对诊断起到的推动作用很小很小。

  但,许秋还是选择了做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情。

  没有线索的时候,抓住每一个机会,才能还病人以健康。

  “等等。”

  就在这时,许秋突然想到了什么,顿了一下。

  陶女刚好讲到老爹十四岁时被六个女方家长找上门来,最后被七家父母揍的事迹,被打断后,有些意犹未尽。

  “许医生,你十四岁的时候,有没有被混合七打过?”

  许秋忽视了这个话题,转而问道:“你说他七岁的时候,刮伤了下体?”

  陶女不以为意,道:“对啊。”

  “为什么?”

  陶女是已婚妇女,对这些话题荤素不忌,随口就说道:“你可别以为我爹他把那玩意儿搞坏了,其实没有。据说他从小就很大,十七八岁的时候,就有一大堆三十多岁的女人缠着他。到底是最猛的年纪遇上最猛的你啊!”

  许秋对这些不感兴趣,换了个问法,道:“他为什么要刮?”

  “我问过我婆婆,她说是因为我爹长毛了,他当时觉得丢人,就自己拿着个菜刀在刮……现在想来也是牛逼,菜刀!而且据说那把菜刀后来还在用,现在都在我婆婆家的厨房用着呢,老物件真好使……”

  许秋沉默。

  果然是话痨,随便一个话题,她能扯到天南地北去。

  不过听完陶女的描述,他突然眼前一亮。

  七岁,长毛?

  正常的男孩,十到十三岁才开始发育,七岁显然属于性早熟了。

  为什么会性早熟?

  此时,他的脑中浮现出一篇文献,而文献中提到的肿瘤,正好能引起缄默症、性早熟,以及癌性发热。

  这一刻,许秋突然有一种历经万难,终于把那片迷雾拨开了一点点的感觉。

  ……

  回到病房后,许秋赶紧把文献翻了出来。

  《青少年松果体区肿瘤的影像学表现与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分析》

  当时,许秋排除这个疾病的原因,一方面是年龄不符合,另一方面,松果体瘤有坏死、有钙化,在MR呈现短T1,T2信号,影像学应该很好发现。

  但此时,随着“性早熟”这一完美贴合松果体脑瘤的特征出现,许秋也不得不把陶昌翰往这个方向上靠了。

  如果肿瘤足够小。

  如果位置足够刁钻,又被脑脊液、血管等组织掩盖了CT密度、MR信号,还真有可能被忽略!

  “先等核磁的结果。”

  即便真的就是松果体脑瘤,最后还是要靠MR来确诊。

  许秋给张浩打了个电话,把猜测告知对方。

  张主任郑重地点头:“好,明天我亲自指导技师做MR,重点查看到底是不是松果体脑瘤。”

  第二天一早。

  照常早交接班。

  陶昌翰这个病例,自然成了当天的重点病例,纳入了全科讨论。

  肿瘤指标、萘普生、还有各种神经症状。

  以及尿崩症的临床判断标准的宽松性。

  这些都是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此外,心外科那边也送来了好几个病人。

  这几个都是准备着做人工血管置换的。

  不过,心外科那边的床位已经满了,一大堆要做小口径血管手术的,为了避免影响心外科对其他疾病的诊疗平衡,才分到了急诊科这边来。

  结束交接班前,王平喝了口水,清清嗓子道:“今天是一周一度的主任查房,一会儿想来的就跟着我去。另外,许医生你就直接去陶昌翰那边,他算是重点病人,尽快明确诊断,手术室那边我已经通知人随时备着了。”

  许秋点头:“好。”

  交接班结束后,王平背着手,往病区走去。

首节上一节306/74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