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给自己做手术,这很合理吧 第224节

  ……

  连沈妈都没想到,这顿饭由她开的小灶,变成了百家饭。

  吃饭的时候,众人随意聊了一些日常的趣事。

  许秋突然问道:“你之前是医药行业的?”

  沈妈笑着道:“准确一点来说,我和丈夫都是开发新药的,差点就出了成果,只不过后来出了一些事情,我们几个技术骨干内部又出了分歧,我和丈夫就回国了。”

  许秋有些惊讶。

  这一层身份,比他想象的还要夸张。

  新型药物的研制,哪一样不是数亿美元的研发成本打底,经历数十年的试错,才有几率成功。

  沈妈夫妻两竟然还是药物研发团队的骨干。

  也难怪沈凝奶奶不把钱当一回事了。

  秦祈音的注意力却在这款新药上,道:“就差临门一脚,你们在这个时候退出……”

  沈妈脸上泛起一丝苦涩,道:“对,如果我们不退出,拿分红的话,估计前两年能有个几百万的收益。

  专利保护期内,起码都有千万分成了。

  但,那款肝安宁临床试验阶段出了问题,疗效虽然比市面上所有的老药都好,但副作用也太大,近乎不可控,我们拒绝了签名,退出了项目。”

  秦祈音有些钦佩这个看似柔弱的女人了。

  但,旁边的许秋眼神却一凛,“你说是什么药?”

  “肝安宁……想要进国内的话,应该就是这个名字。”

  药品名称变更,其实很复杂。

  首先要打印国家局的文件,准备该产品相关批次的资料,然后进行备案,再上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注册技术审评中心进行审批,周期从六个月到两年不等。

  肝安宁在前两轮的临床试验时,就已经在国内进行过备案了,用的也是“肝安宁”这个药品名称。

  如果改名上市,那它得重新经历一轮审查,进入大夏市场的时间至少延后一年。

  对于大夏这么大的市场而言,一年的时间,足够产生几十亿的销售额了。

  “许医生,你知道这款药?”沈妈诧异。

  没有她和丈夫的签字,这药应该会开在上市前的最后一轮审查,一款只存在于实验室的药物,许秋这个临床医生怎么会知晓。

  她的反应很快,几乎是瞬间就想通了,声音多了一丝颤抖:“莫非,肝安宁已经出现在医院了?!”

  许秋摇了摇头。

  肝安宁倒是没有进医院,但,他还真见过用肝安宁出事的病人!

  张秋兰!

  她的丈夫被血站刁难,拿不到重症用血,当时还是许秋出面协调,才解决此事。

  张秋兰入院时初步诊断为过敏性休克,病情十分严重,直接就送去了ICU。

  后来许秋接手,才纠正诊断,确认是感染性休克。

  当时所有人都不知道对方的感染性休克为何会呈爆发的趋势,几个小时就到了病危通知书那一步。

  直到后来,公安机关在张秋兰输过液体的诊所找到了肝安宁注射液,七瓶当中,有两瓶残留有大肠杆菌……

  找到感染源,许秋才赶紧对症下药,挽救张秋兰于最后的脓毒血症前夕,保下一条命。

  此时,再度听到肝安宁这款药,许秋难免多想。

  或许不是诊所的储存条件差,而是……这款药本身就存在缺陷?

  “这事儿我还要回去调查一下,过些天再来找你。”

  许秋留下了沈妈的电话,又掏出手机准备扫码。

  “许医生,不用给钱,你之前帮了我们大忙,以后都可以免费来我们这里吃饭的!”

  许秋仿佛没有听见,还是付了一万块。

  沈妈看到手机上的到账提示,表情一怔:“许医生,你这是……”

  许秋扫了一眼来来往往的病人家属。

  他们的亲人可能在住院,可能在ICU,吃上一口家里的饭菜,对大多数远道而来求医的人们是个奢望。

  而沈妈在这里开了一个共享厨房,为无数病患满足了这个奢侈的愿望。

  许秋希望这个店铺能长久地支撑下去。

  谈情怀没用,打钱最实在。

  “这太多了,一万块钱……你们一个月也才这么多呀,不行不行!”沈妈态度很坚决,就要给许秋扫过去。

  许秋淡定地往外走去,“哦,我上个月收入好像有十六万。”

  “……”

  许秋倒是没唬人。

  名刀大赛,里里外外一共奖励了三万。

  去静海市人民医院进行脑外科学术报告,一次五万。

  还有其余奖项,杂七杂八加起来也有个两万。

  以及医院的底薪+绩效+奖金,再次创下记录,共六万多。

  全部加起来,让许秋的单月收入达到了一个新高。

  只是半年多的时间,许秋银行卡存款已经快要逼近五十万了。

  按照这个趋势,先前临海一院承诺的“五十万年薪”已经不够用了,许秋的真实年收入起码会百万打底。

  明年,大概就要变成年薪制了?

  “真快呀,感觉连许医生的背影都快要看不到了。”秦祈音慢悠悠地夹了一块豆腐,望着许秋离去的身影,出神地说道。

  ……

  回到家后,许秋首先给王凡打了个电话,让他把张秋兰的病历资料发过来。

  这时,他才意识到一个问题。

第235章 挡人财路,医学泰斗都得死!

  家里各种手术器械倒是齐全得很,除了管制的麻醉药搞不来,各种数百万的监护仪器买不起,这里都足够当一件低配版的手术室了。

  很多私人诊所,都没有许秋客厅长桌上边的工具丰富。

  但,跟王凡要病人的电子病历时,他才意识到,自己没有电脑。

  后续传资料,看文献,都离不开这东西。

  不买一台,很不方便。

  不过,许秋精通医学方面的东西,但对于电脑就有点一窍不通了。

  思索片刻,他给网瘾女房东发了个信息。

  “懂电脑吗?”

  白溪几乎是立刻就发来了语音:“这不是撞在我枪口……打野能不能别来脏我的线啊……嘿嘿,姐姐我图吧大佬啊,三千块钱就能给你配一台好电脑!”

  许秋简单说了说自己的要求。

  “能看文献”

  白溪沉默了片刻,“弟弟,我都怀疑你是不是个老头子,电脑这么新潮的玩意儿,你作为一个男生不懂也就罢了,有了电脑居然只想看文献!”

  许秋摇头:“其实也不是。”

  “嗯?”

  “屏幕要高清点,我还要看影像报告。”

  “……”

  ……

  几分钟后,两人确定了个时间,白溪答应过两天带着新电脑过来。

  “谢谢。”许秋哒哒哒打字。

  白溪:“切,谢什么呀,到时候帮姐姐看看脸上的伤口,要不是你,我都毁容了!”

  结束对话,许秋打开跟王凡的聊天框,在手机上费劲地看着张秋兰的病例报告。

  进ICU的时候,她就已经很严重了,体温很低,呼吸36次每分,血压也只有90/43mmHg,这还是在大剂量血管活性药物维持之下的结果。

  此外,张秋兰处于深昏迷装填,GCS评分只剩下四分,双侧瞳孔直径8.0mm,对光反射完全消失。

  从入院到濒危,仅仅是一两个小时的时间……

  如果不是许秋出马,对抗生素应用十分敏感的他,立刻调整治疗方案为美罗培南针1.0q12h联合万古霉素1.0qd,一记重锤猛击,虽说没有精准杀死致病菌,但却控制了感染的全身蔓延,吊住了命。

  后续,许秋与ICU通力配合抢救,CRRT治疗、新鲜冰冻血浆输注,各种措施齐上,这才撑到了从肝安宁中发现大肠埃希菌的那一天。

  至此,张秋兰的诊断报告得到修正。

  1.感染性休克(大肠埃希菌血流感染)

  2.急性重症胰腺炎。

  3.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乳酸中毒。

  4.急性肾功能衰竭。

  5.2型糖尿病

  ……

  刚巧,急性重症胰腺炎和感染性休克,全是许秋的拿手疾病。

  张秋兰这才硬生生被从死神手里夺了回来。

  ……

  看罢报告,许秋神情有些严肃。

  当时诊所的七瓶肝安宁注射液中,有两瓶发现了大肠埃希菌。

  张秋兰被救了回来。

  但,另一个病人,没有碰到许秋的运气,他又去哪里了?

  许秋不认识公安系统的人,他只能给王平打了个电话。

  半个小时后,工具王又打了回来:“审讯的时候,诊所负责人提供了近期输注肝安宁注射液的人员名单。警方排查的时候,发现还有一个病人死了,不过对方是个九十三岁的老太太,家属觉得是喜丧,拒绝了尸检。”

  说完,王平还有些纳闷,道:“这款肝安宁,我没听说过……是什么新药么?”

  许秋道:“沈凝的父母参与过这款药物的研发,临床数据有问题,但是莫名其妙通过了药监局的审查。”

  王平愣了一下,旋即深深叹了口气,道:“这事儿也正常,你不要想太多。”

首节上一节224/74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