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之我是天堂岛主 第242节

“偶买噶,这简直是艺术品……”

“这些石碑应该放在博物馆,小心保存,而不是竖在路两边。”

“这简直是史诗一样的石刻壁画!”

CNN、CBS、FOX新闻等各媒体记者都是不可思议的说道。路边随随便便的石碑,就有艺术品级的水准,这450也太夸张了些吧!

同时,他们也好奇壁画上的内容。

“这些,描绘的都是华夏的人文之始,神农氏!”

701所的朱洪光院士,主动为各外国媒体介绍起来,他出生于书香门第,深厚古典文化的熏陶,对这些壁画上的故事也再熟悉不过。

“这是神农尝百草。”

“这是五谷,稻、黍、稷、麦、菽。”

“这是中医草药,针灸……”

在朱洪光院士的讲解下,不少国外媒体和游客才知晓,这些壁画不仅是精美艺术品,还承载了悠久而辉煌的华夏历史传说。

神农氏的名字,也被他们深深的铭记。

“我是一名游戏迷,嗯,我最喜欢的一位神明叫战神奎托斯,但我现在,更对东方的神明,神农氏感兴趣,无疑他更加伟大!”

一名戴眼镜的游客情不自禁道。

“这是一位心系子民的神明,值得人们仰望。”

“以前,我只知道雷神托儿,和他的坏蛋弟弟洛基,他们和神农氏比起来差远了!”

“如果神农氏加入漫威宇宙,那么《复联5》一定非常好看!”

各国游客都沉浸在朱洪光院士的讲解之中。

其中一些人,在“华夏之心”的作用下,眼中露出狂热的目光,嗯,他们已经开始一点点接受华夏文化,甚至为之疯狂啦。

在各直播间。

观众们也都很奇怪,这些游客和媒体,怎么突然对古老的华夏文化这么感兴趣。

现在不是流行快餐文化么?!

……

人群之中。

瓦列里巴比奇,带着一家人,以及两个小孙女,只有七八岁的伊莉莎、和伊利娅在驻足游览。

和其他游客一样,巴比奇也对壁画上的神话故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苏联解体后,他的信仰早已崩塌,但当他看到为万民不辞劳苦的神农氏之后,心中一时五味杂陈。如果,苏联拥有神农氏这样的领袖,何至于轰然崩塌。

而他的两个小孙女,更是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她们,都被石壁上的神话故事所深深吸引了,这比她们从小到大,看过的任何故事都好看。

“爷爷,神农氏比猎魔人酷多了,他是我们乌克兰的神明吗?”

妹妹伊利娅身材纤瘦,脸色泛黄,有些营养不良的模样,眨着大眼睛问道。

“希望神农氏可以保佑妹妹,让她快点康复起来。”

姐姐伊莉莎小手在胸前做了个祈祷的手势。

“神农氏,是华夏民族的神明。”

巴比奇对小孙女伊利娅说道 ,声音很是感慨。

当苏联强大时,都以为**不过是一个孱弱的国家。但几十年一晃而过,苏联早已化作尘土,而**,却蒸蒸日上,一跃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而在历史上,**也曾屡次遭遇磨难,近代更曾是列强瓜分的对象,但每一次都能挺了过来,并重新开启一段辉煌。

他一直想不通这是为什么。

直到今天,他大概明白了,这和文化有关系。

一个民族,信仰的不是那些虚无缥缈的神明,而是有血、有肉、有担当的领袖,在这种文化下,这个民族才可以一直强盛下去,绵延五千年之久。

“爷爷,那我们能做华夏人吗,这样神农氏就可以庇佑我们了!”

伊利娅又一脸童真的问道。

这里可比她的家乡美太多了,而且,有她最喜爱的神农氏。

“乖,我们祖祖辈辈可都是乌克兰人。”

瓦列里巴比奇苦笑了一声,拍了拍伊利娅瘦弱的小脸蛋。

然后,他从口袋里取出一瓶营养液,拧开封盖,递给自己这个可怜的小孙女,伊利娅有先天营养不良的疾病,必须靠营养液才能维持生命。

在巴比奇的身后,跟着一众黑海造船厂的技术骨干们。

他们神色都有些怪异,也许他们会认同曾经强大的苏联,但对于如今的乌克兰,经济崩溃,官方腐败,社会分化,他们基本都早已死心。

伊利娅的话,让这群技术骨干们都有一丝丝些许的心动。

……

神农山脉,千米之高,足有几千个台阶。

但一路上看看风景,呼吸着清香的空气,再听一听朱洪光院士的讲解,众人没有感觉到丝毫疲惫,都感觉只过了一瞬,就来到了山顶处。

山顶之上。

是一片云海奇观,无边的云雾,如万马奔腾一般,滚滚不息,奔流在游客的脚下。

葱郁的松林、奇秀的怪石、苍翠的山峰,山间美景,尽皆笼罩着一层缥缈的云雾,将眼前景象,装点得婉如仙境一般。

“东方景色之美,也莫过于此了!”

“这里就像天堂!”

“我发誓,希腊众神居住的奥林匹斯山,也不会比这更漂亮了!”

无数游客,惊叹不已。

屏幕前的**游客,都下意识的会想到了《西游记》的场景,这里的云海奇观,和里面神仙所在的天庭简直一模一样。

而在飘渺云雾之间,一座古香古色的庙宇也逐渐露出了真容。

庙门匾额之上,书着三个大字,“神农庙”。.

第296章

出现在众人眼前的,是一座东方风格的古老庙宇,经典的柱式木结构,点缀以白色的大理石栏杆,朱红色的墙砖,琉璃碧瓦,飞檐翼角,显得古香古色。

而在飘渺云雾的烘托下,神农庙,也更多了几分仙气。

看到这一副景象。

不仅是国外游客和观众,就连**的游客、媒体、观众等,也第一次发觉,自己国家的传统建筑,竟可以美到这样一~个境界。

“观众朋友们,在古典建筑中,唯有**,采用的木结构建筑,**建筑也被称为‘木头的-史书’。”

“木头拥有生命,它也会生长、茂盛、死亡。”

“因而,**的古典建筑,像秦汉的阿方宫、未央宫;南北朝的佛寺、佛塔;隋唐的大明宫、佛光寺;两宋时期,鳞比栉次的飞阁酒楼等,都曾辉煌无比,但又长眠于地下,以至于很多人难以想象它们的壮观华美。”

701所的朱洪光院士,激动的向镜头介绍道。

现在的年轻人,一提古典建筑,无不是金字塔、帕特神庙、西斯廷大教堂等砖石建筑,他们哪里明白**木质建筑的辉煌。

而现在,这座农神庙,完美呈现了什么叫作“木头的史书”。

所有镜头也都对准了朱院士。

他信步向前,来到神农庙的十八根巨大木柱前。这十八根木柱,每一根都有两人合抱那么粗,约有二十米那么长,显得十分壮观高大。

木柱表面,也没有涂大红的朱漆,而是直接果露着木头本来的颜色。

“这是……”

当走近这十八跟木柱时,朱洪光院士不由惊讶的扶了扶眼镜,以为自己看错了……

再三确认之后,他才一脸近乎石化一般,对所有媒体说道:“没看错的话,左侧九根木柱,乃是至少百年的红酸枝木,右侧九根木柱,则是极为稀有的百年鸡翅木!”

他说完之后,所有媒体记者、游客们都楞了一下。

没听错吧……

这些,竟然都是家具市场上,差不多和黄金等价的红酸枝、鸡翅木,而且,竟然百年份,这太不可思议了!

“不可能,我是一名植物学家,我从未见过这么高大的红酸枝!”

一名学究气息的游客跳出来道。

他无法相信朱院士的话。

“是啊,一棵也就算了,而且一下这么多,肯定是其他木头冒充的吧?”

“红酸枝这种木头,生长极慢,而且十木九空,很难长得像眼前这样圆润、粗壮、饱满、高大。”

“这么珍贵的红酸枝,鸡翅木,当建筑的柱子,这压根不可能!”

其他媒体、游客开始质疑起来。

正常人得到了这些稀有名木,无不是精心养护,甚至买一份保险,当做传家宝一代一代传承下去,谁会舍得用来当露天的柱子呢。

如果真是这样,那简直是暴殄天物。

“我想我可以验证一下。”

一名有些富态的**游客上前道,他手中缠着一串黑红发亮,隐有星纹的珠子,正是大价钱收购的红酸枝手串,看样子,已经养的非常不错了。

这名游客来到左侧木柱前,拿手串在上面对比了一下。

刚开始,还看不出什么区别,但当仔细对比之后,就会发现二者色泽、纹路颇为相似,而且木柱的材质更为密实、细腻。用手敲一敲的话,声音脆响,婉如金属一般。

嘶……

这一对比之下,再无人质疑了。

那游客更是一脸惊呆模样,这一串珠子,他就是花了二十几万,而眼前这一根红酸枝木柱,能打多少珠子,得值多少钱……

而在一旁。

朱洪光院士又有了新的发现。

“这里的菱形花格窗上,由三根棂条组成一个六个花瓣的菱花,也称为‘三交六菱花格心’,是一种工艺很高的木质门窗工艺,以前只有皇帝的寝宫,才会如此设计。”

“请看上面的棂条,华光溢彩,朱光闪烁,这正是上好的百年铁力木。”

朱院士指着棂条不住地咂嘴道。

这一座神农庙,用料规格之高,简直超乎他想象,事实上,若非他饱受华夏古典文化熏陶,懂得这些名木知识,否则也根本看不出神农庙的深厚底蕴。

对于建造这座庙宇的主人,岛主苏诚,他也不由更加好奇起来。

也就在这时,人群中传来一阵骚动。

首节上一节242/106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