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照在香江上 第39节

“先生说的是!”李明建一副恭谨受教的样子:“我的想法是同时扩大吸纳一些专业学者。按学科门类划分,比如中文科,就多找几个文学家来负责跟那些校长们吵架。。。”

吴俊升欣慰的看着他,想不到自己临到晚年却真的收到了一位有悟性的弟子!

就不知道港英政府能不能开这个先例,从大学中选才直任部门首长级官员。自己要不要先跟东南小岛那边沟通铺垫一下?

邓莉君很无奈的接过父亲递过来的信件。

躲回房间里拆开来随便看了看,倒是比第一封信的客套礼貌要强不少,好歹知道称赞几句自己唱歌好听,还说是托人买了“晶晶”的唱片带到太平岛上去听。

对于这位父亲逼着自己交往的国军中校,邓莉君既有些排斥,也有几分好奇。排斥是因为比自己大了快十岁,好奇则是因为这么年轻就爬到了中校。自己父亲表面上退役前,以黄埔出身也才混了个中尉。

而且,这事显然并不是那么简单。自己不肯主动,父亲竟然隔两三天就替自己写好信的内容,然后再逼着她誊抄一遍。。。虽然内容还算不过分,但哪有当父亲的这么干的?

前几天她半夜起身去客厅喝水,隔着房门偷听到父母压低了声的小争吵。母亲埋怨父亲是在卖女儿,但父亲的辩解却让她更为吃惊。这事不仅是父亲的局座亲自安排的,而且还得到了尼古拉院长的首肯。本身也老实可靠,做事踏实,还是大学生。前程远大,学识人品都没得挑,托付女儿终身也是很好的。

尼古拉啊!那可是伟大的蒋公的亲儿子,以后是要接班统帅大家打回大陆老家的人物。什么样的人值得他亲自过问找女朋友的事情?

而自己只是个刚刚有了些名气的歌手。

邓莉君托腮回忆着那次临时安排的去太平岛劳军演出,所见到的罗安平。

长得倒是不难看,但也看不出什么铁骨军人的气概。操着有点怪异的香江口音,好像还事务挺繁忙,一个简单的演出前的对话排练过程中都被手下来请示打断过好几次。

说不定未来真能成为个英雄呢!白马王子不一定非要骑着白马,也不一定长的就像王子。

只要不阻拦自己继续唱歌,就先这样相处着吧!邓莉君也搞不清楚自己心里怎么想的。至少,从父亲描述和自己那短暂的亲身接触来看,应该是个做事专注的本分人。

专注?本分人?!生性耐不住寂寞,所以才科研做不下去跑去经商的罗安平对于现在自己的风评也是很无语。他只是在尽全力完成系统老大安排的任务,而那位不良老大把系统又称之为:重新做人系统!

第一百零八章

只是歌唱的很好而已。孙强早就把送女这种事丢到了一边,他对于女人的唯一要求就是容貌精致,身材诱人。而唱得好又不代表在床上就一定叫得好。

他正全神贯注的听着兴奋的沈弼向他通报,汇丰董事会对于“民生研究院”所出的地铁建设方案的讨论情况。

“真的非常好!约翰!你的PPP模式把那些老家伙们全都镇住了!”沈弼眉飞色舞的描述着。

六七年的时候,一家英伦公司就向港英政府提交过一份公共交通的规划方案,其中就包括了建设地铁网络的建议。

但那个骗咨询费的公司,遵循的是“可行性研究的结论必然是可行的”,这一铁律!为了从政府掏出更多的银子,而弄了个复杂庞大的地铁建设计划,而为了支撑整个计划的必要性,又夸大了人口增长数据。

更重要的是,这家公司只管收咨询费出报告,并没有帮港英政府解决资金问题。令人发指的是,居然前前后后几年时间出了三四份方案,修修改改后反复收钱。

而“民生研究院”的这份报告则全然不同。不仅提出了更完善的建设方案,而且把融资问题也一起解决了!什么三条线,四条线,早期晚期的?为香江的发展预留空间,有那么点需求的地方就全部都上,连新界那些还没影的,要十多年后才会发展的几个新市镇都给安排上。

要不是港英政府肯定不会答应,孙强还准备现在就给他联通港九铁路。然后三趟列车送来的鸡鸭生猪,就可以搭着地铁直接到港岛的菜市场里报到了。

“董事会认为,汇丰完全有必要参与这样一个工程,而且政府可以一分钱投资都不用出!”沈弼阐述了汇丰董事会最后的决定。

“我就说过,你来承担民生研究院的经费,完全是值得的。”孙强一脸恭喜:“迈克尔,你这次肯定征服了那些董事们的心!”

“哈哈!所有人都知道是你的主意,而我只是恰好跟你是朋友。”沈弼矜持的笑:“所以,我这次来还代表汇丰正式提议,我们两家共同来组建一个‘公用事业发展公司’。桑达士准备连红磡隧道也揽下来。”

“桑达士果然是位合格的银行家,绝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孙强当然乐见其成。

红磡隧道整体工程去年就动工了,现在已经开始正式开挖隧道主体,但据说政府资金一直有些困难。

对于项目和模式能否被港英政府接受,孙强一点都不担心。这是在给政府解决问题和添政绩的大好事啊!又有汇丰出面,必然是能搞定的。

“这就牵涉到另外一个问题:通车费!红磡原本的预算显然是不足的。但如果我们要订一个较高的收费标准,显然会被政府所反对。”

工程预算肯定会被突破,用了PPP模式后,施工上难道还赚不到30%的利润?干脆别干了!

普通项目还有别家来搅局,搞成PPP,香江谁还能跟汇丰和孙强的组合竞争?如果有,那就把规模弄得更大一点!

孙强打劫高卢政府,不就是为了这一天吗?没有几个亿的现金在手上,凭什么上桌吃这块肥肉?!

“政府只是不愿多给补贴,又不是真的反对高价通行费。”孙强对于这种问题早就知道该怎么处理:“我们可以跟政府约定,通行费由公众代表听证会的方式来决定。”

“?”沈弼有些疑惑:“你认为公众会支持收取高价费用?”

“当然!我们要相信通情达理的市民肯定会顾全大局的!”孙强对此很肯定。

“要是,他们不肯顾全大局呢?”

“那我们就不让这些人参加听证会!”孙强理所当然的说到:“不肯顾全大局的人,怎么有资格代表大众呢?”

送走一脸叹服的沈弼,孙强觉得自己轻松了许多。终于把手上的那些钱花出去了。。。

施工利润怎么也能有30%,而项目资本金,出个20%就很良心了。这么好的项目,收入稳定可靠,政府又给补贴。就算只出10%的资本金,完全也很正常嘛!不说汇丰本身就要参股,随便哪家银行都会很乐意提供项目配套贷款的。

所以,等过两年施工期结束,自己投出去的钱就会乖乖的滚回来的,搞得好的话还能翻着倍回来。再加上项目公司里的股份也会非常非常值钱,孙强觉得赶在73年之前,把手上这两个亿弄成十个亿完全是有可能的。

这个规模级别的资金,才配得上自己在全球的布局。

第一百零九章

对于PPP,汇丰比孙强所料想的还要热切。没过几天,孙强就被喊到了桑达士办公室,确认“公用事业发展公司”的股权安排问题。

桑达士跟孙强不是第一次见面,但之前都是礼节性的,孙强的身份只够沈弼和沙雅出面进行商谈。而现在却不同了,身家跻身香江顶级富豪,手里握着几亿现金的孙强,已经有资格跟桑达士直接交换意见。

“桑达士先生,我不能接受这家公司由汇丰控股的安排!”孙强表现的很强硬:“PPP模式最主要的收益者就是银行,而我需要得到我应得的那一份。”

桑达士想起自己第一次听到孙强这个名字的时候,是沈弼帮着弄那份炒黄金的保函。当时孙强给他的印象就是一个有些疯狂的小投机者。随后,华联日报的快速崛起,以及联合证券的野蛮生长,让他一步步重视起这个年轻的华人。但也没想到,两年时间不到,竟然就可以自信从容的坐在自己办公室里讨价还价了。

而桑达士还得承认,孙强确实有讨价还价的资格和筹码。

“汇丰不当小股东!”桑达士的声音沉稳有力:“收购有利银行时是这样,入股恒盛银行时也是这样。参股联合证券时没控股,那已经是一个特例了。我看不出这次有什么必要破例!而且,出面向政府承接项目的也将会是我们汇丰。”

孙强依然坚持:“联合证券在我的主导下发展的很好,我却选择了出售给汇丰。因为就像有利和恒盛一样,这都是金融业,属于汇丰的经营范围。而我并不想跟汇丰竞争,同时也很看重跟汇丰的合作。但我需要拥有自己能掌控的事业,而不是永远跟在汇丰后面等着股东分红。”

跟顺手推舟,半推半就的让出联合证券这个坑货不一样,孙强下定决心这次不让步。这可是真正旱涝保收的金饭碗!

桑达士静静考虑了一下:“孙!听得出来,你似乎对失去联合证券很有想法。你是准备拿这个当做交换吗?”

联合证券的换股现在尚未正式签协议,按孙强跟沙雅上次谈好的,需要等到年底结算出今年整年利润后进行估值,并以此作为业绩对赌协议的基数。

孙强摇头否认:“这并不是交换。我是个信守承诺的人!无论如何,联合证券的事情会按谈好的方案进行下去。但如果这次的合作达不到我想要的,那我宁愿自己组建一家公司,单独运作几个PPP项目。我相信汇丰依然会提供配套贷款,您说呢?桑达士先生!”

桑达士在心里微微叹了口气,孙强手上攥着足够多的现金,这就是他的底气。就算据他所知,孙强还没有跟哪位政府高级官员建立起亲密关系,但金钱开道之下,这只不过是个时间问题。

拉拢孙强一起合作,显然比互相之间竞争要强的多。何况就像孙强所说的,PPP模式下,大部分经营利润都会作为利息流入银行。

“这个理由依然不够充分。。。”桑达士并没有轻易被说服。

孙强听出了这里面的动摇,于是便抛出了最后的一招:“那我可以再承诺一条:当公司资本金不足的时候,不私下扩股,而是用上市的方式募集资金。这样,我们双方就可以根据当时的情况来重新决定是否拿下控股权?”

光一个规模庞大的香江地铁项目,就算是降低资本金比例并且采用分期滚动的方式来进行,公司依然需要持续不断的注入资本金。要不就私募扩股,要不就是上市。

上市发行股份,当然同时就稀释了原有股东的持股比例。孙强这个提议也就保证了如果必要的话,汇丰依然能够夺回控股权。

“如果约定公司的项目贷款必须优先选择汇丰,那我可以同意你持有51%的股权比例。”桑达士终于决定稍微让一点步。

“我认为这个要求很合理!”孙强在心中给自己的表演点了个赞!

其实,只要约定了公司必须上市,孙强的目的就算基本达到。

双方各出两个亿作为资本,公司起步就有四亿的资产。红磡隧道耗资不多且两年左右就能完工,而耗资巨大的地铁项目总是需要逐步展开的,真正出现资本金不足的时候,应该也就差不多到73年了。

他相信三年后,汇丰非但不会跟他争夺控股权,反而更大的可能是急着抛售股份来缓解自己的危机。

之所以现在就抢这份控股权,是为了让孙强更好的控制住上市的时机。这个规模巨大的公司,足够先吸干股市的资金。方便安居置业那颗炸弹被引爆后发挥出最大的威力。。。

孙强如今很不确定,作为原时空里股灾导火索的那些偶然性事件是否还会发生,所以需要做更多的准备,让必然性足够充分。

第一百一十章

邹老板递上一份《南国电影》,孙强接过来翻看了一下。

这画报风格还是有点保守啊!孙强看惯了后世那些的宣传画,对眼下这种含蓄的,勉强只能算是带点妩媚的图片毫无感觉。

这份南国电影算是邵氏的官方画报,一个很不错的电影宣传渠道。这些年卖遍东南亚,每月一期能卖上15万份。

这次邹老板和何制片跑过来见孙强,就是想创办一份自己的电影画报,人手方面照旧是挖邵氏的墙角。

“这个梁枫愿意过来?”孙强注意到了总编辑的名字。

邹老板连忙点头:“是的,他以前一直跟着我。我这次一问,他马上就答应了。只要我们决定办,他立即就辞职过来。”

本来邹老板在邵氏就管这个,具体主编则是梁枫负责。在原时空中,这位也是跟着邹老板、何制片出走创业的班底。

“嘉和办电影画报我不反对,你们决定搞就搞吧。”孙强很爽快的同意了。

首节上一节39/11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