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照在香江上 第11节

“你是愿意听从别人指使,从而功成名就,成为社会贤达呢?还是愿意无拘无束的过完自己这平凡一生?”

“古人曾说:蝇附骥尾而至千里。孙生!我会选择功成名就的人生。”罗安平年龄比孙强还小了一岁,看上去很是斯文的样子。

我给过他选择机会了,他是自愿的。孙强心安理得的笑着,像是刚刚完成一笔“交易”。

第二十七章

安排好刘在明与新收小弟配合,先把“中华海岛生态环境研究会”注册下来这些事情后,孙强难得的在“华联出版社”露了面。

“过些天,李明建会给你送两部书稿过来,你负责把校对,封面和装帧这些给办了。”孙强吩咐着李瀚。

“一本名字是《心灵鸡汤》,另外一本叫做《成功是一种态度》,在我从瑞士回来之前,做好印刷发行的准备。”

总算是开拓新业务了,一直怀疑老板只想做一锤子买卖的李瀚连忙点头:“好的。我一定办妥当。跟李生的出版合同怎么签?”

孙强摆摆手:“出版合同不用签,这书李明建不是作者,这些等我从瑞士回来再说。”

受到新收小弟的启发,孙强决定打造一个成功学大师,为这个满地卢瑟的世界注入一些正能量。

执笔改编的事情自然交给文笔好的李明建,作品归属孙强觉得还是去找个白皮比较好。

毕竟这书是要全球发行的,你要是弄个华人作者,不要说西方人不会买账,华人世界都会觉得档次不够,这就是现实。

恰好这次要去趟瑞士,孙强准备就在当地找个看上去阳光点的。作者长得帅一点,日后满世界演讲的时候也能加分不是?!

由于这次交易的主合作方是瑞银,在香港又没有分支机构,孙强得亲自跑一趟苏黎世,那里有一堆法律文件等着他签。

SWIFT还要五年后才能成立,融资保函还不能简单发个760或790电报就即时送达,需要邮寄方式或派专人传递纸质版本。

所以,等到瑞士那边通知一切准备就绪,孙强启程飞往苏黎世时,已经是二月底了。

老式飞机颠簸的厉害,而且还不是直飞,中间加油停留加上转机,耗时十多个小时,等到孙强抵达时很有点车马劳顿的感觉。

出了机场,提前几天过来的沈弼已经等在门口了。

“亲爱的约翰!你总算是到了,一路顺利吧?”

“嗨!见到你很高兴,迈克尔!真是趟令人不愉快的旅行。。。飞机上的食物很糟糕,空姐也不符合我的审美观。”孙强对这个时代的长途旅行感觉很恶劣,忍不住抱怨到。

“哈哈!等会签完字,你就能见到那些迷人的黄金了,我敢打赌,你会喜欢他们的!”

沈弼看起来情绪非常高昂,边开着玩笑,边介绍身边的人:“约翰,这位是我的同学,布兰特.戴维斯,现在是苏格兰银行苏黎世分行的经理。这次全靠他为我们联络瑞银。”

“很高兴认识你,戴维斯先生!”孙强把手伸向这个典型盎格鲁撒克逊人长相的中年。

“请喊我布兰特吧,约翰!我也是这次交易的合伙人。”布兰特笑着和孙强握了握手。

“哦!这正是太好了!”孙强扬了扬眉毛,终于见到传说中的“朋友”了。

虽然有些疲惫,但抵达时已经是当地时间下午,为了避免浪费一天的时间,所以一行人还是直接去了瑞银总部,那边一个专业团队已经在等待了。

整套文件有四五份,包括了跟瑞银那边的全程交易文件,还包括了与沈弼这方的结构化投资协议。沈弼那方的资金是单独汇到瑞银,然后在这边加入这个投资项目的,估计是为了避免汇丰那边有什么联想。

双方团队中只有一个陈友昌律师是孙强的人,他让安奇找来的香港事务律师,也提前过来帮着审查文件。其他人都是瑞银的代表和沈弼这方找的。

业务签字现场过程很简单,总额将近3700万美金的交易,虽然不是个小数目,但在瑞银还轮不到高层出面。这个时候的瑞银还没有跟瑞士联合银行合而成为欧罗巴最大,却仍然是瑞士历史最悠久和规模最大的银行之一。

在跟陈有昌确认所有文件,按照瑞士本地法律都没有瑕疵之后,孙强就痛快的一份份签完了字,这个时候他相信沈弼不会坑他,反过来应该是沈弼更担心被他坑了。

字签完后,名义上孙强就在瑞银存了32吨黄金了。听起来是不很吓人? 但这只不过是笔账面上的杠杆交易,只是让瑞银赚了这份点差和贷款利息。当然,瑞银也需要为此做相应的风险对冲。

而伦敦市场再过十来天,交易量就会达到每天接近400吨的规模,现货!从而敲响了货币金本位制的丧钟。

这次交易前,合法属于孙强的资产只有出版社那几十万而已。而这次,利用了“表哥”名下的香江安居置业替他做的担保,获取了一份受益人为他的保函,跑到瑞士这边一通操作后,一分钱的跨境汇款都没有出现,数千万的收益就将合法的进入他的名下。

这是只有“金融投机”和“信用”结合才能玩出来的“隔山打牛”神功。

随着黄金双价制的实施以及两年后美元最终与黄金脱钩,信用货币成为全球各国政府的通行选择。

但这不仅仅是政府的专利,金融资本家们同样挣脱了身上的枷锁,从此不受束缚的开始了各种花样的“金融创新”。

毫无疑问,孙强的主营业务将迎来最美好的时代。

第二十八章

孙强随意地在老城区里闲逛,沿着利马特河一路游览过去,也没任何目的地。

进入三月后,原本还勉强算是平稳的黄金市场陡然风向大变,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加入抢购黄金的队伍,伦敦的现货市场每天成交量都在放大。

形势越来越明朗,如果情况继续下去,黄金公库很快就要失去维持官价的能力。

借口休假跑来赚私钱的沈弼,假期用尽,昨天先一步返回了香江,走的时候嘴都快笑的合不拢了。

而孙强还准备继续待下去,直到伦敦市场宣布休市为止,到那时才是真正的石头落地了。

谢绝了布兰特陪他去几个景点游览的建议,孙强只想自己在这座古城里随意溜达。他对那些城堡、教堂一点兴趣都没有,不如沿街感受一下城市生活的风情。

苏黎世居民主要说法语和德语,但英语也算通用,不用担心什么语言问题。

“靠这边点!对了,看着我。。。”

突然听到清脆的普通话女声,顿时吸引了孙强的注意力。他这一路几乎就没遇到过东方人的面孔,此时岛国南棒的经济还没腾飞,没钱到处旅游。

好久没听到熟悉的普通话了,香江那边说国语的人发音比较软,而且大部分人说的时候还有很重的口音。

转过头去,看到两个年轻姑娘正背对利马特河取景,另一个则在给她们照相。衣着并不是此时内地那风格,反而更接近当地人的春装。

孙强决定上去跟她们聊聊。

“需要我给你们拍张合影吗?”

听到突然冒出的声音,姑娘们被吓了一跳,然后才发现旁边站着的孙强。

“啊!你是国内过来的?”其中一个剪着齐耳短发的姑娘似乎是个领头的,微微打量了一下一身西装的孙强。

“算是吧!”孙强笑了笑:“如果香江算国内的话。”

“香江。。。香江是华国的,当然算国内!”领头的姑娘反应很快,但眼神却变得警惕起来。

“所以啊,我也是国内过来的!”孙强笑着说:“我只是觉得,你们肯定想一起合个影,所以准备顺手帮个忙。如果不需要,那我就走人了。”

等了几秒钟,看那三个姑娘互相之间目光交流了一下,却很犹豫的样子。孙强干脆直接伸出手递向那个拿着相机的,大大咧咧的说着:“萍水相逢,顺手帮忙的事,你们就当我只是个路人好了。”

“那。。。谢谢你了!”领头那个想了想,终于松了口。

“很好,放松一点,跟着我喊,茄~~子~~!”孙强对这种海鸥牌的老式双反相机倒是会操作,低头看着取景器,嘴里大喊到。

然后,就拍下了三个呆滞表情。

“哎呀,表情没调好,再来一张吧。”其中一个着急的说。

“为什么要喊茄子?”领头的诧异的问。

孙强很抱歉,浪费别人一张底片,胶卷这年头相当的不便宜。

“抱歉!抱歉!习惯了,这个是我们那边常用,人在说茄子的时候,表情会很自然的微笑。”

姑娘们听了,各自念着茄子互相观察了一下,然后叽叽喳喳的似乎都感觉很神奇的样子。

接着,大家重新站好位置,咔嚓,这个世界上第一张茄子笑容就被记录下来了。

孙强没有别的想法,虽然这三个姑娘都长得颇为清秀漂亮,稍加打扮就够得上称为美女了。

这个年代能够出国,而且衣着带有西方风格,八九不离十就是使馆外交人员了。孙强只是单纯的想聊几句天,听听久违的普通话,并不想给别人惹麻烦。

把相机归还给她们,然后说了句:“祝你们玩得愉快!”孙强就自顾自的继续溜达着逛了下去。

这不过是个小插曲。孙强的生活很简单的重复着,每天早上出门随便找个地方打发一天的时间,顺便找找有没有合适的“成功学大师”人选。晚上回来,跟布兰特通一次电话,了解一下当天的黄金交易情况。几天下来,大师没找到,苏黎世倒是被他逛得差不多了。

“成功学”这种降智商的东西,对文笔要求并不高,只要能让卢瑟们感受到临终关怀就可以了。实在不行,还可以找人代笔嘛。

对于这位大师,孙强是准备走偶像路线的。最主要是要挑一挑卖相,回头再做点演讲啊之类的专业培训。至于其他的,后世经验告诉孙强,人设神马之类的都是可以包装出来的。

但应该是看上去就像一个商场精英?还是稳重深沉的中年男人?其实并不好说。孙强只能跟着感觉走,在大街上寻找有缘人。

坐在露天咖啡座上,孙强漫不经心的扫视着路上的行人,有的脚步匆匆,有的休闲随意,形形色色。哪个会是那个红遍全球的成功学大师呢?这一刻,孙强觉得自己宛若神祗,正在挑选着自己的选民。

终于,孙强发现了一位身着职业西装,提着公文包的中年男子正沿着街道走了过来。

首节上一节11/11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