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到了,当初杀史顺的时候,我有一套截脉手法叫做生死链,用在了他的身上。
但那时这套手法还是个半成品,史顺只扛了一小会儿就死了,用户体验感一定很差。
我最近身体发生变化,对人体的经脉更加了解,这套手法总算是完成了,就差最后的出场检验。
你跟史顺是兄弟,做兄弟有今生没来世,他没能好好体验,就由你代替吧。”
话一说完,武成玉的食指点中史畅的心口,将一股内劲输入进去,这内劲立刻走遍史畅全身,专门挑的是正常内功路径无法通过的地方,又偏偏跟多处人体隐脉连接。
史畅一开始觉得身体非常舒畅,一股股暖流在身体内流淌,他甚至舒服的想要呻吟。
接下来凡是暖流流经的经脉开始奇痒无比,这可不是身体表面的痒,而是在经脉内壁,想挠都没地方下手。
史顺现在真的在呻吟了,不过是痛苦的呻吟,他穴道被制,整个人依然不由自主的扭曲。
最后的感觉就是疼,一开始像小刀子一点一点的刮肉,再接下来就像无数只蚂蚁在啃噬,他身上的青筋和血管都显露出来,像是黑色的网络遍布全身,无比恐怖。
这时候史畅开始七孔流血,他居然突破了穴道的限制,开始嘶吼,开始求饶。
武成玉仿佛毫无所觉,他一直抓着史畅的脉门,感受自己这套刚完成的截脉手法还有什么缺陷,目前结果让他满意。
之前生死链只能发不能收,一旦输入内力,死亡就是不可逆的,武成玉也救不了。
而现在只要他想,随时可以在史畅最后崩溃前停止这种痛苦,当然,武成玉不想。
生死链目前最大的缺点是时间太短,不到半炷香的时间就达到人体极限,中招的人会因为身体崩溃而死。
最后的结局就是史畅在短短半炷香内感受到了人间至苦至痛终于一命呜呼,武成玉感觉自己与史家的孽缘终究是结束了。
只不过为什么承受了完成版生死链的史畅,现在皮肤上会呈现一种淡蓝色,武成玉实在是摸不着头脑。
他看了看还处于昏迷状态的黑衣人,先是一掌废了他的武功,然后拎着他离开了废屋。
没过多久,黑虎寨半夜突然响起敲锣声,山寨护卫突然发现在大厅之前的空地上,发现了一个无法动弹的人,旁边还写着一张纸条:
金国缉事衙门副统领,潜入你们山寨多时了。
商队中有一对母子是杭州史弥远的后人,行李中有宋国军事部署图和秘密运兵路径,切不可让金国得到。
审问之后若无恶迹,或可留这母子二人的性命,让他们自生自灭吧。
落款是四个大字:仁义大哥。
第188章 彼此茫然
黑虎寨当天晚上注定无眠,一个金国密谍头子,潜伏在这寨中多日,突然被人揪出来,谁又知道他潜伏的日子里做了多少事,有多少阴谋算计。
黑衣人接下来的命运必然是严刑拷打,山寨的人不把黑衣人所知道的一切挖出来必不罢休。
这些义军与金国之间绝对是血海深仇,自然也不会手软。
而那个黑衣人能扛多久就不知道了,武成玉不觉得他能扛得住,古代人的刑罚往往更加残酷直接,金国宗室子弟哪个不是养尊处优,不是谁都能跟后世红党那些烈士一样。
不过武成玉已经不关心了,刚刚做的事情消弭了黑虎寨的一场劫难,黑衣人无法传讯出去,自然也不会有人袭击商队,会少死很多的人。
他自问对得起仁义大哥这四个字,当然九州不二这样折寿的称号是断断不敢接受的。
武成玉无声无息的回到车马店的大通铺,再次融入酸臭味儿交叉发酵的空气中,此时梁老头还没有回来,他进入内呼吸状态,倒头就睡。
第二天清早,大通铺的人都起来了,洗漱的洗漱,喂马的喂马,梁老头溜溜达达的从外面回来,有人问起就说跑到外面出大恭,但两眼通红,眼中隐含煞气,武成玉隐约闻到了他身上的血腥味儿。
半个时辰之后,商队出发,倒是有母子二人被人偷偷挟持离开了商队,这两人虽然刻意穿了平头百姓的衣服,可还是能从许多细节中看出他们出身显贵。
只不过两人自带一辆马车进入商队,有车厢的那种,母子二人每天都缩在车厢里,如非必要绝不下车,也轻易不与商队的人交流,之前并没有引起武成玉的注意。
女子大概二十多岁,孩子最多五六岁,还是懵懂少年。
可惜有时候出身就是原罪,这两人既然出自史家,享受了史家的锦衣玉食,所穿所用皆是民脂民膏,那么史家做下的孽也必然报在他们身上。
义军的人能听他字条所言留他们一命最好,若是没有,也是他们的命数,武成玉不会再插手,他没那么圣母。
而梁老头没有留下来,他照例跟着商队,跟武成玉坐在一辆马车上,只是今天远不如昨天健谈,一直沉默不语,不知道心里在算计什么。
倒是武成玉有些无聊了,从黑虎寨到大散关起码有两天的路程,没有梁老头跟他唠嗑,这一路岂不是非常无趣。
“梁老丈,我看你今天心事重重,想来有难解之事,我好歹也是饱读诗书,学富五车,肚子里可全是韬略,你不如跟我请教一二,说不定我能帮到你呢。”
“去去去,跟你这个书呆子有何可请教,不是我说,你读了再多的书,若不能睁眼看看这天下,那些书都是无用的,胸中一口浩然气,就真的能什么都不怕?”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惧怕这种东西其实都来自你的内心,与外面那些风刀霜剑并无关系,你若心中真的没有惧怕二字,谁又能逼你害怕呢?梁老丈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诗倒是不错,可话说的轻巧,你们这些读书人耍嘴天下第一,真拿起刀剑就手软脚软,这些年我见多了。
若非如此,我汉家大好河山又怎会被金国占据,老夫今天可没有心思跟你磨牙。”
被梁老头一顿怼,武成玉也只好闭嘴,这老头明显不想说话,他何必自讨没趣。
谁知,马车继续走了一阵,也许是心头过于沉重,想要找人倾诉,梁老头又主动开口了。
“书生,你如何看这宋金之势,你觉得宋国还有能力收复汉家河山吗?”
武成玉从踏入陕西以来,包括昨晚偷听黑虎寨寨主和梁老头的谈话,就发现这些人提到宋朝从来都以宋国相称,言语之间已经不把自己当做宋人,口口声声都是汉家河山。
其实这样也很好,就武成玉所见所闻,南宋是彻底烂到根儿了,实在看不出任何希望,当然这也算是历史证实了的。
同时,武成玉也从来不把自己当做宋人。
“提宋国作甚?且不论韩胄功过是非,历朝历代可听闻过将自己的主战派领袖砍下脑袋去跟敌国求和的,从那天起宋国就完了。”
听到武成玉的话,梁老头精神一振,这些天他第一次觉得眼前这个书生有些亲切。
“可是,那奸贼史弥远毕竟已经死了,说不定以后宋国朝堂能有些作为。”
“蔡京死了有秦桧,秦桧死了有史弥远,史弥远之后呢?说不定会冒出个姓贾的。
其实忠臣良将是杀得完的,但奸臣这种东西就跟浇了大粪的庄稼一样,一茬接着一茬。”
武成玉的一番话让梁老头再度陷入沉默,实际上这些义军多年拼死拼活,不怕死敢牺牲是肯定的,但现在的状况每况愈下,义军接连被剿灭,他们难免不会茫然。
并不是将希望寄托在宋朝朝廷身上,而是他们不知道该寄望于谁。
尤其是昨夜梁老头亲自上手拷问那金国密谍,那家伙在连续被割掉所有手指脚趾,接下来又看到梁老头举起小锤子准备一点一点砸自己的第五肢时,终于崩溃了。
他所有的谋划都一五一十的交待,吓得黑虎寨寨主和梁老头一身冷汗,若非有人相助,揪出这家伙,待他的计划发动,整个陕西的义军恐怕有灭顶之灾。
现在能够提前得知,提早应对,确实免去一场灾祸,可之后呢?金国人的阴谋可不会停止,梁老头心中愈发迷茫。
“可是金国的骑兵如此厉害,又有什么办法可以应对。”
对于义军也好,宋朝军队也好,金国的骑兵都是他们的心腹大患,骑兵冲杀之下,义军若是遇到都是一败涂地,这些年都是苟延残喘,根本束手无策。
古代骑兵向来是战场大杀器,金国最后败亡,除了自身腐败,最大的问题是他们引以为傲的骑兵遇到了世界历史上最巅峰最恐怖的骑兵,是真的打不过而已。
但汉人可没有这么厉害的骑兵,武成玉听到梁老头的话也有些茫然了。
第189章 满肚韬略
武成玉感受着梁老头含着期待的眼神,又觉得是在讥讽自己,仿佛在说你不是肚子里全是韬略吗?你倒是说出个办法来。
他脑子里闪过‘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这十六字方针,但立刻被自己否定了。
游击战术的前提是机动性,敌进我退,前提是不被敌方追上,而这些义军可不是两个铁脚板一夜急行军一百二十公里的铁军,他们面对骑兵时差的就是机动性。
另外这些义军也没有后世红党军队的严密组织性,一团散沙,就算是打游击战也是需要组织性的。
这些义军可以说是啥也没有,除了一腔热血之外,也就只能偶尔打打伏击罢了。
“或者可以让兵士组成密集的刺猬阵,外伸长矛或拒马枪阻挡骑兵冲锋?
不行,机动性太差,骑兵只要迂回穿插就能克制。”
武成玉陷入沉思,试着说出方案,但立刻被自己否决。
“又或者以马车、辎重车环结成营防御,然后用强弓劲弩远程攻击,西汉李陵就是用这种战术击杀匈奴骑兵。
也不行,这样只能是被动防御,宋国的神臂弓自己都没多少,怎么可能给你们。”
“再不然学岳元帅的背嵬军,使用斩马刀和重斧专砍马腿,但这样的伤亡太大。况且现在上哪里找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背嵬军,普通军队面对骑兵冲锋都是一触即溃,哪里能做到不动如山?”
武成玉低声连续说出数条策略,可是全都被自己否定,却没有注意到旁边的梁老头眼睛越来越亮。
他们常年与金兵作战,战场经验丰富,对金国骑兵更是了解,武成玉说的这些他哪里会不知道,只不过梁老头欣喜的是武成玉的态度,这明显也是在以金兵为假想敌,言语之间对金国的敌意十分明显。
梁老头虽然一直嫌弃武成玉迂腐,但这个时代对于读书人基本都抱有相当的敬意,古代那些文人领兵作战,战功赫赫的也不在少数,在他看来现在义军中人才匮乏,若是多一个读过兵法的人总是好的。
武成玉此时陷入沉思,他前世只不过是个普通人,没当过兵,最多看过一些电视剧,根本不懂军事。
这一世的他,对外自夸读书人,实际上这些年光练武了,别说兵书,四书五经都没读过,他一直以来的思维都是来到武侠世界自然要学武功,浪迹江湖,快意恩仇,根本没想过行军打仗。
就连诛杀史弥远,也是被局势一步一步逼出来的,还是侠以武犯禁那一套,一直以来他都没想过去造反当皇帝。
除非是一穿越就是乱世,不打仗不造反就会死,又或者金手指逆天,可以直接召唤谋臣良将,瞬间拥有千军万马,否则一个后世普通人穿越后的正常思维应该就是简单的活下去,并活得越来越好。
只不过在杀了史弥远,又杀了欺压百姓的襄阳太守后,他自己都没注意到自身心理开始发生变化,不自觉的他也希望能够推翻金国和宋国,恢复汉人河山,让那些老百姓过得好一点,哪怕只是一点。
武成玉继续喃喃自语:“对付骑兵最好的办法自然是……,而且貌似我有了……是可以办到的。”
此时声音越来越低,梁老头也不知道他到底在说什么。
“最好的办法是什么?你倒是说给老头子听一听。”
武成玉摇了摇头,闭口不言,骑兵衰落就是从火器崛起开始的,其实宋朝的火器绝对是世界领先水平,只不过运用到战场上效果不太理想而已。
这个时候火器种类繁多:火箭、蒺藜火球、霹雳火球、毒药烟球、铁嘴火鹞、竹火鹞等,甚至已经出现了最早的破片手雷,还有世界上最早的火枪和子弹的雏形。
制造的基础已经有了,差的就是火药的威力和使用火器的战术和理念而已,武成玉非常清楚火器的威力和前景,战术也可以慢慢研究,哪怕是一些粗浅的战术放在这个时代都是一种震撼。
最大的问题是火药的威力,而这一点,貌似竹简是可以解决的,只不过多试验几次,爆炸个几次而已。
武成玉现在脑子里各种想法不断冒出来,却一个字也不能说,研究火器费时费力,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他现在没有这个条件,时机也不对。
总不能真的留在这里当义军仁义大哥,统领义军走上造反夺江山的路上,他对此信心严重不足。
倒是梁老头一直在追问,武成玉最后只能苦笑说:“梁老丈,别问了,我也不知道。”
梁老头也不失望,他本来就没指望过武成玉,他现在想的是怎么把武成玉拉到义军中去。
“后生啊,你到了大散关之后若是还想北上那可就危险了,金国境内土匪多,那些金国骑兵比土匪更狠,稍不小心你可能就回不来了。
老头子在那边有些朋友,到时我给你修书一封,若遇到难事可以去找我的朋友,说不定他们能帮到你。”
武成玉倒是没想太多,但却心中难免吐槽,难怪那个金国密谍头子可以轻易混进黑虎寨。
他与梁老头只不过聊了几次,述说了些对金国和当今时势的不满,这老头子就想把他义军的朋友介绍给自己,就这种组织性和保密性,义军不被渗透成筛子才怪。
在梁老头越来越热情的拉拢下,之后武成玉反倒有些不厌其烦,还好,一天以后,商队离大散关只剩下十几里路,再走上半天就能来到这个两次举办武林大会的地方。
还是金手指不给力啊,若是来到签到系统,说不定签到之后的奖励会是降龙十八掌或者龙象般若功之类的好东西,只不过降龙十八掌现在估计阿苦都学全了,龙象般若功也有前五层,这样算算武成玉觉得自己也不错。
就在他胡思乱想的时候,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一支二十几人的马队向着商队奔来。
梁老头瞬间跳下马车,非常激动的迎了上去,武成玉抬眼望去,眼前一亮,不自觉的说了一句。
“好一个红娘子。”
第190章 红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