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雕:从被逐出桃花岛开始 第62节

  虽然在未来的日子里,武家必然受益无穷,但没有史弥远,武家过得也不错。

  而武成玉虽然之前没想杀史弥远,但绝对无法接受家族以后当奸臣的帮闲,他从心理上就过不了这一关。

  最近发生的这些事,可以生死相托的兄弟,因为自己一时犹豫,就这么一个一个的死在自己面前,武成玉更是过不了自己这一关,追悔莫及。

  现在他还要眼睁睁看牛大姐他们去送死,真是彻彻底底的送死,没有任何意外,可他根本拦不住。

  而所有症结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干掉史弥远,史弥远一死,史家势力倒台,岳家军的怒火也就消弭了。

  当然即使这样,那个皇帝肯定还是想议和的,但武成玉也顾不了这么多了,那是之后的事,见招拆招罢了。

  “成玉兄弟,你又何必如此,难道你不顾及自己的家族吗?”

  “陆大哥,家族对我很好,我念这份情,可我这些年对家族也贡献了不少,自问不亏欠家族多少。

  我这个人不喜欢欠人情,欠了必须还,但人情还完了,还愿意相知相处的,还愿意生死相托的,就是真正的感情,这种感情是发自内心的,不是外来加诸于我,是属于我人生的一部分。

  现在的你们,就是我感情的一部分,无论如何我不想你们送死。

  家族中真正让我放在心上的不过少数几人而已,其余的越来越像是加诸于我的枷锁,使我不得自在。

  最近发生的一切,更是帮我做了决定,现在的我是时候见识一下广阔的天地了,当然这一切都在杀了史弥远之后。

  我会尽快给身边人一个交待,然后前往杭州,一个月的时间,我必杀史弥远,你们也不用担心我连累家族。

  我会易容改换另一个身份,一月之后,若是史弥远仍然活得好好的,你们再做打算不迟。

  牛大姐,陆大哥,做兄弟的就要你们这一个承诺,如何?”

  一边说着,武成玉一边那帮他们解开了穴道。

  岳家军几人互望一眼,不得不接受这个请求,武成玉的要求对他们来说确实是最合理的,而武成玉的武功也确实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刚才义愤填膺,头脑充血,现在被武成玉制住,总算清醒了一些,虽然还是誓杀史弥远,可多少有了一些理智。

  “好,成玉兄弟,我们知道你如我等一样,既然下了决心杀那史弥远,谁也拦不住你。

  我们现在这幅样子,伤的伤死的死,确实需要时间养伤准备,就以一月为期,一月之后若你有个三长两短,我等也必不独活,就算是死也要拉着那史弥远陪葬。”

  事已至此,武成玉也不必再扶棺送余小五回绍兴,他将火锅底料的方子写下交给陆志毅,让他在余小五下葬的时候烧给他,尽了这一份心即可。

  然后,武成玉与陆志毅,牛婉柔,在余小五的棺材前三击掌,做下生死承诺,接着最后看了余小五一眼,转身而去,不再回头。

  朝廷突然宣布恢复秦桧封号谥号的消息,对民间的触动远远不止岳家军后裔反应剧烈,武成玉没想到的是武家坡也是沸反盈天,一向团结的武家居然争执不休。

  此时武成玉刚刚到家,阿苦已经很多天没有见到他了,兴奋的同时又有些期期艾艾,总是想要说什么,却总是话到嘴边说不出口。

  武成玉与阿苦相依为命数年,彼此之间实在太熟悉了,一看到阿苦就知道她有心事。

  阿苦性格明朗,对武成玉无比信任,向来是有什么说什么,从来不会如此吞吞吐吐,武成玉心中奇怪,刚刚想开口询问,却不料武正汇突然找上门来。

  “小二十一,你总算回来了,我特地过来看看你在不在。

  现在快跟我走,去祠堂,武家嫡系在家的现在都过去了,有重要的事情商议,你虽是小辈,这时候也不能缺席,去听一听也好。”

  “正汇叔,什么事啊,居然要去祠堂。”

  武家若没有发生大事是不会开祠堂的,这几年只有每年祭祖的时候武成玉才进去过,且只有武家嫡系男丁可以进去。

  武正汇此时脸色不太好看,嘴里想说话,最后却发出一声长叹。

  “你去了就知道了,我真的不想说。”

  武成玉让阿苦在家等待,跟着武正汇很快到了祠堂。

  武家的祠堂在武家坡深处,背靠太平山,遥望太湖,是武家坡风水最好的地方,武家富庶,这祠堂自然是往大里建,足足有三进,除了祖宗牌位放置的地方,还有一个大大的厅堂。

  武成玉两人进去的时候,厅堂里已经挤满了人,武家嫡系能来的都来了,此时武家长房二房三房分开而坐,泾渭分明,武正汇和武成玉自然乖乖坐到三房阵营。

  厅堂里族长居中而坐,旁边是各位族老,倒是有一位须发全白,偏偏头顶处不见一根头发,满脸皱纹,老的不成样子的老人,站在大堂中间,人很硬朗,中气十足,声如洪钟,直接开骂。

  “想当年,岳元帅大军北伐,那时候我年纪已经不小了,没机会参军打金狗,可是我武家子弟可是有不少加入了岳家军,虽然没有当上将军,但也有好几人成为了岳元帅的亲兵。

  可惜他们都在与金狗交战时战死了,这是我武家无上的光荣。

  武正宏,那些英魂可都是我武家嫡系,有些更是你的叔伯,你现在的决定,可对得起他们?”

第140章 族议

  能在祠堂指着全族人大骂的,自然是武氏一族的人瑞,武大将军,当年就是靠他指点才找到了慕容家的燕子坞。

  老人家到今年快一百一十岁了,岁月不饶人,近几年精神头大不如前,平日里武成玉偶然遇到,他都是靠在墙角晒太阳,谁都懒得搭理,可没料到今天居然大动肝火。

  “这史弥远居然敢替秦桧恢复封号谥号,我呸,那他就是个大奸臣,人人得而诛之。

  现在你们居然跟这史家合作,那我武家岂不是成了奸臣的帮凶走狗?

  你们对得起武家列祖列宗,对得起战死沙场的英魂吗?

  ………………。”

  一大段话说完,武大将军气喘吁吁,有晚辈想上去扶他,被他一巴掌拍开,还是族长走到他面前,他才给了两分薄面,被族长扶到椅子上坐下。

  但武大将军的话让武家嫡系所有人议论纷纷,但正字辈的中流砥柱此刻都默不作声,有人面色铁青,有人脸上冷笑,还有人满脸通红。

  族长回到自己的椅子上,也是叹了口气,他比武大将军小一辈,算是武成玉的爷爷辈儿,这些年族中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已经交给武正宏等人打理,但现在也不得不出面了。

  “正宏,说说你的想法,我当年也有幸见过岳元帅,族中子弟对岳元帅向来敬仰,史弥远这般作法,实在让人心寒,你已经是下一任的族长接班人了,做任何决定都要慎重。”

  武正宏对几位长辈深施一礼,论起来,武大将军其实是他亲爷爷,族长膝下只有一女,所以早早的将武正宏扶持起来,当了长房的掌舵人。

  他能力出众,这几年武家的发展有他一份功劳,在族中极具威望,下任族长已经是板上钉钉。

  “族长,爷爷,正宏也敬仰岳元帅,但正宏所作所为都是为了家族着想。

  说到底恢复秦桧封号,是为了跟金国求和,不能因此就认定史弥远是奸臣。

  最重要的是,武成廉现在拜在郑清之大人门下,郑大人与史弥远在朝中多有合作。

  这史弥远将来必然是朝廷丞相,我武家追随郑大人与他合作,未来几十年内,武家必然水涨船高,成为姑苏第一家族,甚至是整个南宋的大族之一。

  为了家族能够壮大,些许骂名又算得了什么?实实在在的好处才是最重要的。

  史家这次来姑苏拓展势力,姑苏各大家族其实都吃了亏,还不都强行忍了,只有我武家暗中得利。

  光是那两个石炭矿,明年我武家获利就能翻上一番,到时候家族里不论嫡系旁支,月钱起码多一倍。

  郑大人还许诺我,日后会在杭州替我武家开辟商路,这其中的利益有多少,大家心知肚明。”

  一番话说的许多武家嫡系点头,尤其是二房掌舵武正帆,听得眉飞色舞。

  武正宏又转身对武大将军说道:“爷爷,您可别忘了成廉,他是你最疼爱的重孙子。

  如今成廉在史弥远和郑大人保举下,不但入了翰林院,还成为了皇子的侍讲,假以时日,若这皇子登基为帝,成廉必然是未来皇帝的心腹,肱股之臣。

  到那时,我武家才真正的成为大宋望族,成廉聪慧,进退有据,胸有城府,不论是谁都把他当做良才美玉,他现在已经是一飞冲天之势,将来的地位说不定不输这史弥远,名垂史册也不是妄想。

  爷爷,现在若是与史家分割,得罪史弥远,不啻于亲手断了武成廉的前途,您真的忍心吗?”

  一番话说完,武大将军虽然脸憋的通红,却也无话可说,他一向以自己重孙高中探花为荣,怎么也不想断了孙子的青云之路。

  一群人吵吵嚷嚷,但更多的人从开始的激愤逐渐冷静,开始盘算武家跟史弥远合作后,武家究竟能得到什么好处。

  最后是武家二房掌舵武正帆一锤定音,他就是负责管理刚刚接手的石炭矿,也是武家最擅长经商的。

  武正帆走到堂前,直接将与史家合作的好处一条条一桩桩的列出来,武成廉的政治前途代表着武家未来的地位,而武正帆说的这些就是大家都能得到的利益,并不是镜花水月,是真的伸手可及。

  唯独三房掌舵武正梁一直默不作声,但三房无法影响大局,这几年三房大有起色,可是在武家的话语权并不重,长房二房决定的事情,连族长都不会反驳,三房只能随波逐流。

  长房二房仅仅正字辈的叔伯加起来都近百人,而三房现在只有十人,哪怕一人一票都不够看的。

  武成玉一直冷眼旁观,不得不承认,长房二房的决定从一个家族发展来说,确实是正确的,但他就是不喜欢,如果一切都讲求利益,与后世那些公司又有何区别。

  会议在一众纷纷扰扰中结束了,虽然族长保持了沉默,但也算是亮明了态度,最后的结论没有明说,但大家都明白,武家已经决定上史弥远的大船了。

  宗祠里的大戏最终散去,各房都默默离去,武成玉跟着武正梁等人一起回到了三房的议事房。

  武正汇最是冲动:“四哥,难道咱们以后就真的跟那奸臣合作了?”

  武正梁默然不语,其他几位叔伯也都面色沉郁,武成玉突然有些不解,怎么三房的人与其他两房表现不同,因为那些利益,三房也肯定有份的,按说总该会动心才是。

  武正汇在房中走来走去,无法安坐,倒是武正梁看见武成玉脸色迷茫,不由得说道。

  “成玉,你可知我三房为何不像他们那般雀跃?

  你又知不知道为何我三房的人比长房二房少了这么多,我武家的辈分,大方正成,正字辈本来有一些,当年围剿一阵风死伤惨重,可三房的方字辈你回到武家已经五年了,总共也没见过几个吧。”

  武成玉有些茫然的摇了摇头,他平日里关门练武,此时想来确是如此,三房方字辈都是爷爷辈,现在大概最多六七十岁,武家生活条件好,老人普遍寿命长,但三房真的没有多少方字辈。

  “那是因为,当年武家加入岳家军的,本就是我三房最多,也大多死在了抗金战场上。”

第141章 阿苦的决定

  当武成玉离开三房的议事房回自家小院的路上,突然觉得自己已经不认识武家了。

  前身五岁父母双亡,留下的记忆实在太少,而很多事情若非长辈们主动说,武成玉也从来没有去探究过。

  直到此时,他才知道,原来当年岳飞北伐,岳家军中的武家子弟不少,长房二房其实不多,主要来自于三房,甚至他的亲爷爷和武正梁、武正汇等几位叔伯的父亲,都是岳家军的一员。

  虽然不是说岳全传里留名的那些大将,但武成玉这些个爷爷们所在的部队名头一点都不弱,背嵬军。

  背嵬军是岳飞手下最强大的精锐,堪称战无不胜,但相应的死伤率极高,他们这些人只来得及留下子嗣,然后全部葬身在了宋金战场之上。

  武正梁、武正汇,包括他父亲武正康,基本上都在很小的时候失去了父亲,这才是三房式微的真正原因,同时也是为什么长房二房三房中,三房是最有血性的。

  所以武家真正反对攀附史弥远的,都在三房,却偏偏无法改变家族的决定。

  在议事房中静坐了片刻,武正梁最后只是发出了一声叹息,就让大家各自散去了。

  武成玉看着武正梁落寞的样子,突然有一种明悟,如果自己继续待在武家坡,终有一日会像四伯这样,明明一身本事,却终日勉力维持家族团结,顾全大局,最后被家族裹挟,逐渐失去自我。

  今日之事,唯一让武成玉感到开心的是,下回见到牛大姐等人,貌似可以说一句,他武成玉也是岳家军后人。

  不过等他回到家中,又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

  走的时候家里只有阿苦一人,回来时出现了一个阴魂不散的家伙,也是射雕里跟他交集最多的人。

  “臭小子,你可算回来了,阿苦这丫头炖了四只肥鸡,都肉烂骨酥了,非要等你回来才吃,可把老叫花子馋死了。

  你还别说,阿苦这丫头居然也做的一手好菜,简直就是我命中注定的好徒弟啊。

  你闻闻,多香啊,先说好啊,四只鸡的鸡屁股都给我。”

  洪七公待在武成玉家,却完全是主人姿态,不但不客气,甚至有点肆无忌惮,从武成玉进来,他嘴里吧不停,但眼睛根本没看武成玉,死死的盯着那四个鸡屁股。

  武成玉当然知道他是来干什么的,不过阿苦怎么可能离开自己,看洪七公的样子,估计裘千仞肯定是跑了。

  “不知道这几日,七公干什么去了?我还以为你放弃收阿苦为徒了呢?”

  “遇到点小麻烦,追一个家伙跑了两天,那家伙轻功好,原本努努力也不是追不到,谁想追着追着发现有家小馆子做的烧饼,那叫一个焦香酥脆,老叫花没忍住多吃了几个,就不知道他家伙跑哪去了。

  所以干脆来武家坡找阿苦,武家小子,我可告诉你,这次这个徒弟我收定了。”

  武成玉没有理会他,在阿苦伺候下洗手换了衣服,他今日也没怎么吃东西,看见眼前的肥鸡难免饥肠辘辘。

  这种作法是他教给阿苦的,有点类似后世东北的小野鸡炖蘑菇,真的是香气扑鼻。

  三人都是好吃贪吃的,当下武成玉和洪七公一人一只肥鸡,阿苦两只,谁也顾不上说话,当然武成玉和阿苦的鸡注定是不完整的。

  等到大家吃饱喝足,洪七公旧事重提,还是要收阿苦为徒。

首节上一节62/14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