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其名曰,是让其好好修行。
实际是对他进行监视。
张浩然需要将自己的经历一件不落地写下来,不断地面对试探。
好在这些对於李玄霄来说,是家常便饭。
直到三月後,张浩然才终於回到了家中。
张浩然的家就在京城。
大夏京城房价贵。
张浩然一路走来俸禄也不少,只是如果不贪污不受贿,单凭俸禄想要全款买房还在京城内有些天方夜谭。
这个房子还是首辅大人亲自出钱给张浩然买的,可见对其青睐有加。
关於登录用户跨设备保存书架的问题, 已经修正了, 如果还是无法保存, 请先记住书架的内容, 清除浏览器的Cookie, 再重新登陆并加入书架!
虽然现在,大夏的皇帝已经变成了自己的小师妹赵露。
不过,这其中问题还是太多了。
自己又不能实时遥控小师妹,该做什麽,不该做什麽。
以往自己看故事,总有一种其馀人都是工具人,主角身边的女性没有独立思考,全部都围绕着主角旋转。
李玄霄每每读到这儿,都有些读不下去。
现在轮到了自己,李玄霄恨不得大喊。
工具人在哪儿!!快出来。
我一定妥善利用。
自己身边的女人,就没有一个省油的灯!
甚至自己大多数时候都跟不上她们的思考。
除了大傻凤。
所以布局这一手,也很有必要。
在李玄霄的计划中,张浩然本来就是自己重要的一步棋。
敲了敲门,不久就有人把门打开。
是一个个头到他腰间的小女孩,扎着辫子。
小女孩见了张浩然,先是一愣,随即大叫道:
“张大哥!!”
小女孩一把抱住了张浩然,喜极而泣。
这小女孩就是当初侯天来灭村之时,幸存的小女孩。
後来张浩然杀了侯天来,见小女孩无处可去,想着找个好人家将小女孩送过去。
可谁知道,送几次。
小女孩都会偷偷跑回来,让张浩然有些无可奈何。
女孩的名字也很朴素,王二妮。
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很路人。
应该不会像凤琉璃那样。
“我还以为死了呢。”二妮大哭不止。
张浩然安慰了一阵二妮。
二妮拿着钱就兴奋地跑出了宅子,没一会儿回来拎着鸡鸭鱼肉,在厨房里忙活开来。
张浩然知道即便是此时,也还是有人盯着自己。
便拿了一把刀,在院外练了起来。
没多久张浩然的父亲老张,也收到了消息。
带着自己的妻子前来看张浩然。
老张当年就是一个县衙里快要退休的捕头,没法生子,孩子都没有。
後来捡到了张浩然,不知道是不是上苍给他的奖励。
此後,好运连连。
不仅娶了老婆,生了自己的娃,升官加职。
自己儿子张浩然,还进了京城为官。
这可给老张高兴坏了。
如今听说自己儿子活着回来了,还没被处罚。
老张马不停蹄地带着妻儿赶到了京城。
虽说是捡来的孩子,不过老张对张浩然没话说。
老张如今也决定带着妻儿搬来京城,毕竟自己儿子就在这儿。
张浩然坐在院子里,瞧着一家子其乐融融。
让他颇有些恍惚。
日後,自己或许也能过上这样的日子。
“.........”
首辅大人虽然没有恢复了张浩然的官职,不过时常将他叫到府内。
这日,又让张浩然陪同他去白鹭书院瞧瞧。
白鹭书院,浩然七十二书院之一。
在中州,算得上是首屈一指的儒家书院了。
搜书名找不到, 可以试试搜作者哦, 也许只是改名了!
第286章 这就是爽文男主吗?
白鹭书院。
首辅大人跟着白鹭书院的两位大儒漫步在湖边。
张浩然跟在首辅大人身後。
还有一男一女两位年轻弟子。
刚开始张浩然跟他们聊的还不错,不过能感受到对方身上那种与生俱来的优越感。
“张浩然,我听说过你。”那年轻男弟子说道。
“徒有虚名罢了。”张浩然自谦。
後面几个小辈在小声地聊着天。
“大人今日前来,怕不单单是约我二人来散步的吧?”
这时候,那个名为苏贾的大儒主动开口。
首辅呵呵一笑,“老夫想送给书院一位学生。”
首辅话音刚落,身後那轻声的聊天声一下子就停止。
那对年轻男女书院学生看着张浩然。
张浩然也是颇为不解。
苏贾回头看了一眼张浩然,说道:
“张大人已贵为金甲卫,皇家的御从,书院怎坐得下这尊大佛?”
书院的人一向是看不起这些皇家的奴才。
就像是他们一贯看不惯宫中掌权的太监一样。
从来都不是皇帝坐天下,而是皇帝与天下士子共作天下。
因此面对皇帝,书院出身的学子一向主张用不着卑躬屈膝,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即可。
首辅听出了苏贾口中略带着的讥讽之意,於是摆了摆手说道:
“苏贾大人误会了,当初能进㣉金甲卫,实在是我的无奈之举,不然怎会让这个好苗子去那金甲卫,还险些丢了性命。”
“既然已经㣉了金甲卫,现在又想进书院做什麽?莫不是因为龙脉受损,被逐出了金吾卫回不去来,才想来书院?”
另一位大儒赵兼之半开玩笑地说道。
“我倒觉得在金金甲卫可比书院有前途多了,从书院从来也不一定能做的了大官。”
这话倒是不假,老皇帝上台以後,打击异己,培养亲信。
最为针对的对象便是书院。
毕竟朝堂上之前可有一半的官员,竟然都是书院的学子。
老皇帝急需收权。
“此子品才俱佳,实在是个人才!”首辅就像是推销自家产品一样。
可惜两位大儒软硬不吃。
首辅也料到了这种情况。
他自然不可能凭藉着一张嘴,就让对方收下张浩然。
所以他准备了一个筹码,只是现在还不是时候说出来。
说话间,一行人已经转悠到了书院的後山。
这是张浩然第一次来到书院的後山。
他抬起头一看,正好能看见立着的数块石碑。
石碑上是一首首,李玄霄十分熟悉的诗句
一块石碑上书写,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後名。
一块石碑镌刻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一块石碑镌刻,“平生铁石心,忘家思报国。即死无尸骸,犹令虎狼愕.....
张浩然一眼扫过去。
更多的石碑映㣉眼帘。
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
赤心许国酬君意,青史标名耀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