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丞幽幽道:“我们已经尽力了,上面治罪也不至死。这又不是我们的错。”
听到县丞这么说,县尉却是越发忧心忡忡。
真要论起来,此事他们还是脱不了干系。
县尉看向旁边的一个下属,询问道:“昨天进去的那个道士,到底行不行?”
那差人闻言道:“今天已经去瞧过了,他召集了好多病人在一起,不过没见谁被他治好……好像他也染上了病。”
县尉闻言,不禁暗叹一声,“果然不行么?”
县丞嗤笑道:“他就是一个普通道人,连修行的门都没入,行什么行?我们都没有法子,这疫毒可是……”
县丞顿了顿,没有再说下去。
昨天来了一个普通道士,得知此地有疫病,对方主动请缨想要入城治病。
县尉见对方似乎真懂些医术,便将其放行入城,想着死马当作活马医。
没想到这么快,那个道士也染上了病?
城门口,有人在用力拍打城门,想要出城寻人治病,不想困死在城里。
“该死的,快开门,为什么要关城,之前就有人都跑出去了,瘟疫肯定传出去了,你们关着有什么用……”
有人在城中呼喊,嘴里还骂骂咧咧,问候某些人的祖宗。
县尉脸色难看,外面什么情况他现在没法管,但现在开城放这么多人离开,那才更要命,所以肯定是不能放人。
见越来越多的人汇聚到城下,大有冲撞的架势。
县丞连忙招呼旁边的卫兵,“让他们退后,离门墙至少两丈,违令者格杀勿论!”
城墙上的一众士兵拉弓搭箭,与下方的百姓对峙。
一些百姓已经状若疯狂,甚至拿着家伙事,想要攻打上城墙。
县丞见状惊怒道:“给我射箭!别让他们冲上来!”
一些士兵闻言,手指一松。
长箭划破空气,直直射向下方的民众。
然而一道道箭矢于空中爆炸成团团粉尘,没有射中那些民众。
双方见到突然炸裂的箭矢,皆是神色为之一滞。
县丞等人还以为是暗中有什么修行中人出手。
“天,天上……”
有仰头的百姓突然开口道。
众人听闻此言,也跟着看了过去,但见一个年轻男子缓缓从天而降。
陆正目光淡漠看向城上的官吏,“你们就是这样防范瘟疫的?”
县丞被陆正的目光盯着,顿时感到心虚,不敢与之对视。
他连忙道:“这些都是得了疫病的人,不能让他们出去……”
县丞又迅速转移话题道:“阁下可是州城来人?”
“不是。”陆正摇了摇头。
县丞闻言皱了皱眉,对方有御空的实力,还以为是州城来的援兵呢。
陆正又道:“不过我是来救人的。”
陆正懒得跟这些官吏解释太多,他手一抬,一件件文器浮现周身。
文器流光溢彩,散发一股股纯粹的正气。
陆正一个念头,一件件文器释放温和的浩然正气,如无形的潮水一般,开始冲刷整座城池。
底下的众人顿时如沐春风,连身体的病气都消除了不少。
县丞和县尉感受到这股气息,也发现身体轻快了不少。
陆正这释放出来的浩然正气比较温和,专门针对虫疫病毒,不然只是单纯的使用浩然正气,某些人恐怕根本受不了。
陆正在空中漫步,带着文器清扫城池的各处,不放过任何一处角落。
而整座城池的情况,也被陆正尽收眼底。
他已经尽快赶过来了,不过城里还是出现了一些死人。
有的死于各种并发的疾病,有的则死于疫病闹出来的混乱。
其实,如果城中的官吏能采取一些有效措施,能避免很多人的死亡。
但这里的官吏似乎并没有采取什么措施,只是单纯的封闭了城池。
而且关了城,也没有避免疫病的传播。
没花多久时间,陆正走遍了这座原本被死气、病气笼罩的城池,彻底将这里清扫了一遍。
他回到之前的地方,看着城墙上的官吏,“去开仓放粮,熬些滋补的汤药米粥分给百姓……”
那县尉听了,连忙吩咐下属去办事,不敢马虎。
陆正转而又问道:“谁是县令?”
他看了一圈,也不见谁穿着县令官服,或者佩戴有县令信物。
“那个,县令大人已经病故了……”
县丞连忙站出来说明情况,“疫病爆发之前,县令就病逝了。我是本县县丞,现在是我和县尉主持城中事宜。”
第517章 平凡道士
“病故?什么病?”
陆正眼神带有一丝狐疑,能坐上县令位置的官员都不是普通人,可不会无缘无故生病而亡。
县丞连忙解释道:“县令大人喜丹药之道,平时没少炼丹服用,体内淤积丹毒已久。前段时间县令修行走火入魔,服了一味新丹之后,不慎经脉寸断,暴毙而亡……”
“县令和本县疫病之事,我们已经派人快马加鞭去禀告州牧大人,算算时间,不出意外的话,州城那边应该是收到消息了。”
陆正看着这位县丞,对方言语之间表情掩饰得很好,但终究没有逃过他的细致观察。
县丞的话语并非完全真实,其中恐怕另有什么蹊跷,隐瞒了一些事情。
陆正想了想,县丞既然敢把事情上报上去,估计也做了一些应对,不怕上面的人查证。
现在要紧的事情是安置好城中的百姓。
陆正开口道:“既然如此,城中百姓就多劳县丞和县尉费心了。”
县丞连忙道:“应该的,本就份内之事。还得多谢阁下前来相助。不知阁下尊姓大名?”
“陆正。”陆正淡淡道。
现在可不是闲聊的时候,陆正脚步轻点,径直往城中一处而去。
县丞眼见得陆正离开,忍不住定睛看过去,见陆正并非去往县衙,心中稍微松了一口气。
这么一位有实力的修士,他还是很担心陆正去查县令的死因。
县丞收回目光,吩咐旁边的一众下属,“行了,别杵在这里,赶紧去按吩咐行事……”
县丞一挥手,一众官吏连忙散去。
一旁的县尉摸着下巴道:“陆正?没听说过这号人物啊?”
县丞闻言淡淡道:“应该不是我们这儿的人,这样最好,不会太在意我们这些小人物。”
县尉心中还是有点不放心,但也不敢表露出来。
两人在那里商议了一下城中事宜,便各自去组织工作。
陆正御空而行,很快来到城中的一座庙观。
他之前清理城中疫毒的时候,便发现这座庙观之中聚集着不少人,还有道士、民众有模有样的熬制汤药、安置病患。
在应对疫病的时候,比城中那些官吏做得要好。
等陆正来到庙观之中,诸多百姓皆是投来目光。
这些人都亲眼见到陆正施法,让他们从瘟疫中解脱出来。
有的人见到陆正,当即要行大礼跪拜。
然而一个个动作僵在那里,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拖着,没法弯腰屈膝。
陆正轻声道:“我只是一个有点本事的读书人而已,没有什么值得你们跪拜的。你们大病初愈,还是好生歇息,莫要劳身伤神……”
陆正语气亲和,无形之中带有一股安抚人心的力量,使得激动的众人都平复了心情。
不过这些百姓看向陆正的目光依旧充满了感激。
如果不是陆正过来解救,就城内之前的环境,恐怕过不了几天,他们也要化作灰土。
陆正看向人群最前方的一个中年道士。
中年道士修为不显,穿着一身土黄色的粗布道袍,道袍之上还沾着尘土和一些汤药污渍。
陆正上前拱手行了一礼,“在下儒生陆正,阁下可是此观观主?”
中年道士闻言,见陆正的态度和自称,便知非是州城来人。
他连忙回礼道:“在下黄葛,并非此观的道士。”
“哦?”陆正眼神带着一丝问询。
黄葛不禁抬手邀请道:“阁下若是方便,黄某与你细说。”
陆正微微点头,便与黄葛去了一处房间。
黄葛亲手给陆正倒了一杯茶水,询问道:“阁下应该并非州城来的贵人吧?”
陆正微笑道:“我只是在外游历的读书人,得知此地有瘟疫,所以过来消除一下……”
黄葛闻言心中感概不已,又羡慕得很,一个看起来这么年轻的儒生,本事可比他大多了。
黄葛缓缓道:“说来,贫道也是四处游历,前日才入的城……”
他并非本县的道士,只是一个普通的道人,学了些医术,便到处游历为人治病、宣扬道义。
途径沧县的时候,黄葛得知此地闹了瘟疫,连县城都被禁封。
他担心本地的官吏会坑杀病患,便主动请缨,说自己会医术,愿意进城治疗病患。
黄葛清楚以他的医术,是根本治不好城中的百姓,只是想以此拖延时间,争取城中百姓能多活些时日,等待时机的转变。
“前日进城,贫道观城中百姓惨状……”
黄葛不忍多言,转而道,“幸而贫道懂得一点岐黄之术,借此赢得百姓的信任,把他们组织起来,共同抵抗病灾。”
“我来之时,这庙观之中的道士都不见了踪影,据说他们是托了关系,早早逃离出城。”
“贫道只是借此地一用,某连修行都没入门,哪里能当这里的观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