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狂书生 第455节

  奇。

  听到陆正在那里侃侃而谈,一副对农事颇有研究的模样。

  楚江神实在有些搞不清楚,陆正哪里来的那么多时间和精力,还能将之放到培育这么多粮种上面。

  他见陆正也没落下儒道修行,比最开始听闻陆正事迹之时,明显还要强了些。

  楚江神忍不住道:“早前就听说你博学多才,没想到还花这么多心思在这上面,难道不耽误修行吗?”

  陆正闻言微微一笑,“江神觉得儒道修行,只是读书就成么?”

  “难道不是嘛?”楚江神一脸奇怪。

  这不是众所周知之事?儒家大道一兴,天底下那些没灵根的普通人都能依靠读书修行。

  浩瀚儒道文气加身之下,实力能够堪比仙神。

  人族先贤开辟出来的修行大道,读书便也成了诸多普通人翻身立命的依靠。

  陆正微笑道:“圣贤著书立说之前,没有儒家四书五经,那他们又是如何修行的呢?”

  楚江神一想还真是,是先有的圣贤,才有的经典。

  没有儒家经典,难道读书人就真的不能修行了?

  陆正悠悠道:“书上的道理,是圣贤们总结出来的道理,不是因书而成……”

  “以儒家经典修文气,只是让人有了更明确的道路可走……”

  “难道不读书,就不能修身齐家治民,养浩然正气了?”

  陆正微微一笑,道:“江神怎么会觉得,我做这么多事情,不是在修行呢?学得书中道理不去实践,又如何能快速提升自己呢?”

  听到陆正的这番话,楚江神大感惊奇,这可不是一个年轻人能说出来的话。

  这让他不免想到了郢都的那些学士大儒。

  虽然楚国不重视儒学,但还是有一些有能力文人,其中更有学问派别之分。

  陆正之言,像极了那些实学派的儒士。

  想到陆正以往闹出来的各种事情,还真是把实践贯彻到底了。

  楚江神感慨道:“传闻当年儒家孔圣的门徒,多有精明强干之辈,陆公子颇有古儒之风。”

  上古儒士可不只是会纸上功夫,一个个能文能武,行事风范存有大义。

  如今世道却变得不一样,能读书增长文气,埋头研究学问就能有长进,还有多少人会费力气去躬身实践?

  郢都那些实学派的儒道文人,都因为行为思想过于激进,被打压得翻不起风浪。

  陆正闻言笑了笑,他觉得自己还是和那些古儒有些不一样的,他是准备集百家之长,找出另外的道路。

  楚江神也只是感慨了一下,没有深究陆正修行之事。

  当然陆正这样的话,让他相信陆正是靠的自身本事修到这样的程度。

  他收起那些粮种,开口道:“我会尽量让人培育出更多的种子,好分发给百姓播种……”

  陆正心想江州应该是有司农神官,这位江神反而这般重视此事。

  陆正不禁问道:“江神似乎很急切此事,可是江州出了什么事情?”

  “这个……”

  楚江神闻言,神色变幻一阵,然后挥手屏退左右。

  见无人窥听,楚江神这才缓缓道来,“实不相瞒,本神最近总有些心神不宁,感觉这位置都坐不稳当了。”

  “嗯?”陆正神色微讶。

  这话说得,好歹也是掌控数千里楚江的正神,还担心坐不稳神位?

  青婉闻言侧目,好奇道:“你事发了?”

  “咳咳……”楚江神连连摆手,摇头否认道,“我行事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哪里有什么事发……”

  楚江神顿了顿,又道:“只是最近国运震动,这天下恐怕还得再乱些了。郢都那边,陛下最近行事……反正有些人倒了霉。”

  “我这不是想做点功绩,免得被人说德不配位,削了神位……”

  楚国正神之间虽然沾亲带故,但还是有亲疏之分。

  寻常的年岁还好,但遇到什么动荡的灾年,便少不了有人在背后捅刀子,借此争取或分割神位。

  他虽是江州的楚江神,但不是第一位江神,显然也不会是最后一位。

  特别是江州临近蜀国,一旦楚蜀两国发生什么大战,他作为一江之神,定然是首当其冲。

  最近的一些局势变化,难免让他也忧心忡忡了一阵。

  他不可想哪天突然上面发来一纸诏令,然后将他贬低职位,甚至让他回去养老。

  到时候,没有足够的香火供奉,没了神位,是真的会衰老到死。

  听到楚江神的说法,陆正大概也理解了怎么回事。

  合着对方索要这些种子,是在担心自己神位坐不稳当,所以想赢得地方百姓的名声。

  不过论迹不论心,这位江神既然有这样的想法,便也好过了诸多神灵官吏。

  见楚江神略显忧愁的模样,陆正心想看来楚国某些正神的位置,还是不那么容易坐稳的。

  楚江神忽然又道:“我听说你之前给永州城隍出过一些主意,结果他被上面责问了一顿,但他也没有受到什么惩罚……要不陆公子也跟我说些建议,谋划谋划,我也好多做些准备不是?”

  楚江神看着陆正,面带热切的眼神。

  他实在不好找其他神灵官吏出谋划策,谁知道那些人心里怎么想。

  陆正修有浩然正气,还是一个外人,他与对方说道说道,也不用担心什么。

第493章 居安思危

  楚江神没有觉得自己这是在病急乱投医,陆正能得安国半圣赐文气,还能让大楚天子开一次金口,游历多地那么闹腾都平安无事,在某些事情方面肯定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和应对之法。

  陆正见楚江神目光灼灼地看着自己,想了想说道:“我对江州这里的情况并不熟悉,还请楚江神详说一番,你最担忧的是什么?”

  听闻此言,楚江神不禁道:“真要说起来,江州的情况比其它州府都复杂,这里临近蜀国,是边疆之地。”

  “这些年来,我大楚与蜀国之间多有纷争,灾年之下,若有什么大乱,这里恐为首当其冲之地。”

  “我为楚江神,这大江对两国而言都极为重要,我在这个位置上压力可不小……”

  论地势,大江所在的地域是兵家必争之地。

  之前蜀国就曾占了楚国的地盘,对这江州一直虎视眈眈。

  楚江神最担心的便是大战一起,自己这个江神难免卷入其中。

  要知道当年与蜀国一战,一方楚地被夺走,好些神官儿或死或伤,或被革职。

  楚江神可不想步入后尘,得给自己早早准备一些退路。

  陆正闻言好奇道:“现在蜀国有攻楚之心?”

  楚江神说道:“这个倒没有肯定的情报。据说现今的蜀帝沉溺于美色长生,无意争霸天下。不过其下驻守边疆的将军是个狠人,当年就是那一位王将军夺了我大楚的上千里地方……”

  “王猛将军?”陆正说道。

  楚江神点了点头,“正是此人。”

  说起这位蜀国大将,楚江神都不得不生起一丝敬佩之意。

  当年正是此人奇袭大楚,把楚军打得节节败退,夺取了上千里楚国疆土。

  关于这一位王将军的事迹,陆正也略有耳闻。

  听说王猛出自蜀国皇族,还是当今蜀天子的族叔,执掌大权,其下的军队是蜀国最精锐的部队。

  楚江神喝了一口灵酒,压了压内心的不平静,幽幽说道:“那一位王将军现在就带兵驻守在江州对面,所在的军营隔江可见。”

  陆正心想难怪这一位江神压力这么大,原来是对面蜀国给到了压力。

  毕竟万一蜀军乘江而下攻伐楚国,这一位楚江神不得不直面。

  真要到了那样的地步,神死道消都有可能。

  “说出来不怕你们笑话。”楚江神幽幽道,“我寻思着吧,万一真要是有个什么……我提前做点准备,积攒一些功绩,免得无功补过。”

  他一点不觉得江州的军士和神官们能抵挡王猛的军队。

  现在自己弄些出彩的政绩,即便之后有了什么过错,也能有所弥补,不至于太过难堪。

  陆正闻言微笑道:“江神能居安思危,已经强过很多人了。”

  楚江神勉强笑了笑,他觉得自己不是在居安思危,而是真觉得危险。

  陆正思索一阵,开口道:“江神没有想着让自己调任,换个地方吗?”

  “调任?”楚江神摇头一笑,解释道,“陆公子可能不太清楚我们这里的情况。”

  楚江神拍了拍自己的坐席,感慨道:“我这个位置,不知道有多少人惦记着呢!这里不比其它州县,我如果敢请调任,上面立刻就会换人。我这一江之神,恐怕只能去当个地方小官……”

  他倒是想换换地方,但也得有合适的位置不是?

  现在不仅没有位置,还有很多人盯着他的位置呢。

  只是他一直没有犯什么大错误,那些人也找不到理由把他拉下来。

  之前初见陆正那么客气,把闹出来的事情化小,也是怕被人捉住什么把柄。

  听到楚江神的这些话,陆正感觉这一位当个江神,还真是有些不容易。

  “那江神的想法是?”陆正询问道。

  楚江神说道:“所以我是想做些简单,又易得民心之事。万一之后真出现了什么状况,有功绩、有百姓的推举,上面也不太好过于苛责……”

  “永州城隍便是一个例子了,他的行为虽有些不妥,但确实做了些正事,天子也不好把他如何。”

  “不过他那样的行为,有谋取其他神灵香火的意图,被郢都那边明令禁止了,实在不好跟着效仿。”

  楚江神顿了顿,又道:“实不相瞒,今日在陆公子这里得了粮种,我也会以陆公子的名义分发出去,保证让江州百姓受益……”

  之所以是要借陆正的名义,道理也很简单,他是一江之神,百姓农事算起来不归他管,他传播粮种是不在其位谋其政了,难免会牵扯到一些人神的利益。

  而陆正现在的风头正盛,让陆正出来分担一下,其他人估计也不好过分阻碍。

  到时候,他借此顺带也能得些美名。

  楚江神笑呵呵道:“陆公子应该不会介意吧?”

  这也是博名声的机会,而且种子本来就是陆正的,他算是帮忙传播一下。

  陆正闻言道:“江神随意就好。”

  只要是有利于地方百姓,陆正也不在意自己担的是恶名还是美名。

  楚江神不免心神一震,“好,只是我的那些亲信不擅长农事,而且有的事务不懂,还得陆公子多说些建议。”

  陆正闻言道:“如果江神想得百姓民心,其实也不难,在你能力范围内的话,可以做很多事情……有些事情估计江神也明白,陆某在这里多说几句。”

  陆正不紧不慢,将一些想法提议出来。

首节上一节455/57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