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好普通英灵,为何独断万古? 第97节

  莽夫写的兵书……

  这咋学??

  “大哥啊,你那打仗方式,我们学不会吧?”孔越忍不住开口说道。

  陆羽瞥了他一眼,忍不住笑着说道:“自然不是,我有那么傻吗?你们一看便知,写这本书,了我不少功夫呢!”

  这本书很长,还并非全抄,而是稍加修改,使其更适合这个时代,弄出来真的很费劲。

  但为了能让太平道进一步的发展,整顿军队的纪律,一本指明方向的兵书,还是很有必要的。

  此前没有多少练兵的机会,人手也不算多,所以陆羽就暂且没有拿出兵书。

  可现在都一统南阳了,这事情也就不能搁置了。

  这才抄了一本适合古代行兵打仗的兵书过来。

  这本兵书的名字叫《纪效新书》!

  在古代,一直有“道”与“术”之争。

  “道”简单来说,就是对事物逻辑的归纳。

  而“术”,则更偏重于具体操作的办法。

  比如《孙子兵法》就是一本讲“道”的书,探讨的是一般性的军事原则,重点是“谈兵”,而不是“用兵”。

  所以,哪怕将这一类兵书倒背如流,也学不会练兵、侦察、安营扎寨、排兵布阵等。

  也正是如此,才需要“术”的兵书。

  这本书乃是大名鼎鼎的戚继光所写。

  相比《孙子兵法》而言,《纪效新书》可谓非常接地气。

  它没有那种神神秘秘、故弄玄虚、咬文嚼字的文字。

  而是用最直白,最没有废话的文字讲述募兵、练兵、号令、武器、技艺、阵营、行军、扎营、水师、实战、筑城守城、等等军事工作。

  其内容涉及军事工作的方方面面,写的特别详细,小到士兵随身口粮要携带什么、大至筑城扎营铸造兵器的方法,全都交代得一清二楚。

  最难得的是,这书的内容都是简单的白话,使文化不高的基层军官都能够牢记应该掌握的基本内容,可谓一读就懂、一懂就会。

  此外,该书还将律令、条例和战斗动作要领等编成歌诀,使之朗朗上口,节奏分明,便于记忆及在训练中应用!

  这本书,对于目前还是草台班子的太平道来说,可谓是至关重要!

  想把一群乌合之众,都变成可用之兵,这不仅仅需要提升士兵的素质,同时还需要提升的是军官的素质!

  在这个时候,陆羽拿出这本兵书,重要程度不亚于火炮、燧发枪这种领先一个时代的武器。

  此刻众人纷纷凑了过来,开始翻阅陆羽所写的这本兵书。

  众人起初是抱着好奇的心态来看。

  可只是简单的翻阅,众人都意识到了这本书的厉害!

  越是翻阅,众人越是目瞪口呆。

  正在翻书的张曼成,手掌都开始颤抖起来,他已经意识到了这本书的厉害之处!

  他也预想过,陆羽可能写出了一本不错的兵书,但他还是没想到,陆羽的兵书,竟然厉害到了这种程度!

  一旁的黄忠,连呼吸都忘记了。

  他从未见过这样的兵书!

  简单、详细、高效、直指兵法本源!

  越是看,越是心惊肉跳。

  这本书涉及了方方面面,几乎全都考虑到了。

  毫不夸张的说,只要将这本书读通了,哪怕资质再差,也能练出一支差不多的军队,打起仗来不会表现太差!

  而这样的军队,在这个以募兵为主的时代,已经算得上是精兵了!

  一旁的孔越、韩忠等人,此刻死死盯着这本兵书,就像是看到了天下间少有的角色美人,目光直接无法移开了!!

第97章 只此一书,可称兵神!

  房间内的众人,一个个都聚精会神的看着这本兵书。

  在看这本兵书之前,谁也没想到,陆羽所写的这本兵书,竟厉害成了这样!

  孔越起初还开玩笑,说陆羽的兵书,他们恐怕学不会。

  可当他看到了这本兵书后,才认识到了自己的浅薄。

  同时心中的震撼,也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只是一本兵书而已,怎能厉害成这样?

  自从成为护法后,见多识广了,也成长了不少,但正是如此,反而意识到了自己的能力不足。

  此刻有了这本兵书,能很大程度上补足他的能力!

  不仅是孔越,其他几人,也都意识到了这点。

  这也是他们对这本书视若珍宝的缘故。

  陆羽看到众人的反应,不由得笑着说道:“你们能认识到这本书的厉害,自是最好,也不用着急在我这里看完,我已经命人誊抄这本书,你们每个人都有份。”

  “不仅是你们,这本书还需要继续誊抄,继续传阅,尽可能让更多的人看到这本书。”

  这话一出,张曼成有些疑虑的说:“可若是这本书流传出去,又该如何?”

  这么厉害的兵书,如果流传出去,那可有些不妙。

  陆羽却不在意这些,他笑了笑说:“兵书从不是关键,流传出去就流传出去了,若担忧流传出去,就敝帚自珍,反而阻碍了自己人的成长,那就是本末倒置了。”

  听到这话,张曼成这才点头说道:“明白了。”

  孔越感慨说着:“大哥,也太厉害了,竟然能写出这种兵书!这一本兵书,足可以称兵神了!”

  “我觉得这本兵书,甚至还要比孙子兵法还要厉害许多!”

  听着孔越的彩虹屁,陆羽摇了摇头:“你太夸张了,还不至于如此。”

  不过,不可否认的是,一本《纪效新书》,的确能让陆羽青史留名!

  只是不知道一千多年后的戚继光看到这本书后,会作何感想?

  不过,有才华的人,从不会被淹没,像是戚继光这样的人,多半会在这本书上推陈出新,拿出更厉害的兵书!

  当陆羽这本《纪效新书》发下去后,热火朝天的练兵开始了!

  南阳太平道黄巾军的素质,几乎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不断提升。

  与此同时,南阳各地的铁匠工坊,也干得热火朝天。

  南阳号称天下第一大郡,根本不缺工匠。

  太平道给的薪水又足够高,这些工坊可谓是火力全开,日以继夜的生产着火炮、燧发枪等武器。

  自从陆羽击败了那一万多朝廷军,又杀了朝廷的右中郎将朱,虽然成了惹人瞩目的存在,但也不全是坏事。

  各地战火纷飞,朝廷的人手不算充足,短时间内,没有人来讨伐这一个刺头。

  因为大家都知道,南阳的太平道可不好惹,这反而给了陆羽发育的时间。

  一头恐怖的战争巨兽,正在迅速的成长。

  等到它正式出手的那一天,必然震惊整个天下!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过了一月。

  冬天来了,天更冷了。

  但战争是不会管什么季节的。

  即便是寒冬腊月,战争也不会因此停下脚步。

  《史记高祖本纪》有过记载:“会天寒,士卒堕指者什二三”。

  因为没有足够的保暖措施,有十之二三的人冻掉了手指,可即便是这种情况,战争依旧会持续。

  对于古人而言,可不会因为天气冷,就进入僵持阶段。

  倒不如说,冬天反而是动兵的好时节。

  一是不耽误春耕,另外一方面是秋收后粮草会比较充裕。

  与此同时,陆羽的那本《纪效新书》,也誊抄完毕,从护法的手中,传到了一些基层军官的手中。

  当这本书开始大范围传播,便不可避免的泄露出去。

  当《纪效新书》问世,观者无不惊叹,感慨著书之人的才华横溢,当真天下少有!

  陈国地区。

  率兵镇压此处的皇甫嵩,看到了那本《纪效新书》,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双眼!

  他此前听说,南阳的贼军渠帅,写了一本兵书,当时便嗤之以鼻,对其不屑一顾。

  区区反贼,一个泥腿子出身的家伙,有什么资格写兵书?

  真是贻笑大方了!

  不过。

  当皇甫嵩看到这本兵书后,却有些怀疑人生了。

  这本兵书,竟然是贼人所著?

  这怎么可能?

  这么厉害的兵书,怎么会是一个贼人所著?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在皇甫嵩看来,能写出这本兵书之人,应该是一个威震沙场,开拓疆土,保家卫国的武将骁杰,将自己多年打仗的经验写出来!

  而现在,这本书竟是一个贼人渠帅所著,当真让皇甫嵩惊愕万分!

  越是看这本书,皇甫嵩便越是心惊,一时间,心中可谓是百味杂陈!

  不多时,骑都尉曹操前来复命,却看到皇甫嵩的表情有些古怪。

  “将军?”曹操看着皇甫嵩,有些奇怪的问道:“您怎么了?”

  这时候的曹操,还是一个忠君爱国之人,满脑子都是报效国家,还不是以后的枭雄。

  皇甫嵩看着眼前未来可期的年轻人,苦笑一声说道:“我此前听闻,南阳太平道的渠帅,写了一本兵书,据说惊为天人,世间罕有!”

  “孟德也有耳闻,应该是那些贼人故弄玄虚吧。”曹操下意识的开口说道。

  “我之前也是如此想的。”皇甫嵩叹息一声:“但直到今日,亲眼所见这本书,才发觉我错得是何等离谱。”

  “这本书如何?”曹操听到这话,顿时来了兴趣,好奇的问道。

  “传闻所言,一点不差!此书的确惊为天人,世间罕有!”皇甫嵩看向曹操,感慨说道:“我无法想象,这书竟是贼人所写!!”

首节上一节97/14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