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好普通英灵,为何独断万古? 第61节

  “你就不要自谦了,可不是人人都能和你一样。”张角摇了摇头,随后拍了拍陆羽的肩膀:“我来这里,是有事情要问。”

  “什么事?”

  “去里面说。”

  “好。”

  一旁的护法任卫良和跟随张角过来的人,很识趣的没有跟过来。

  等到了房间中。

  张角才开口说:“上一次因为神药过来,这一次又因为火药过来,我想知道,你还有没有其他东西了?别让我过些天又跑过来一趟,我这把身子骨,舟车劳顿,实在是吃不消啊。”

  陆羽点了点头:“有。”

  “还真有?!”张角本来只是随口一问,并不抱多大期待,谁想到陆羽竟然还真的有新东西。

  “嗯。”陆羽点了点头:“不过只是在我的设想之中。”

  “详细说说。”

  “是这样的,徒儿在想,火药既然能剧烈燃烧,从而产生爆炸,那为什么不能利用铁器将火药的威力约束在一个点呢?如此一来,就能将火药的威力定点释放!我将这种武器称之为火器!”

  这话一出,张角顿时一愣,随后忍不住瞪大了双眼,感觉陆羽为自己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是啊。

  火药的威力如此之大,为什么不能加以利用呢?

  只让它单纯的爆炸,固然威力巨大,可作用很有限。

  如果将其利用起来,将火药的威力定点释放出去,绝对会是一等一的神兵利器啊!

  陆羽这番话,道理再简单不过,只需要转换一下思维就能想到。

  可张角没想到,张曼成也没想到,许多见过火药爆炸威力的护法都没想到,唯独他陆羽想到了!

  这么一瞬间,张角算是明白了,为什么陆羽能研制出那么多新玩意,不仅是翻阅古籍所得,更是触类旁通,能想到别人所不能想的东西!

  “你已经有想法了?”张角问。

  “有了一些。”陆羽点了点头:“不过目前遇到了点问题……”

  “什么问题?”张角继续问道。

  “铁不够,平时冶炼的铁矿,弄些矛尖还行,可想弄出火器,特别是大威力的火器,远远不够,差得太多了。”陆羽无奈的说着。

  “我会提供给你足够数量的铁!”张角不假思索的说:“只要你能研制出你所说的火器,你想要多少铁,我都能提供给你!”

  陆羽闻言,不由大喜。

  在这个时代,铁的价格,其实并不贵。

  如果是一把百炼钢刀,大概在一万到一万五钱左右。

  但如果是普通的柴刀、菜刀,便只需要五十到一百钱。

  普通铁器的价格就更便宜了,大概在二十钱左右一斤。

  而原材料铁,价格更是低廉。

  但因为盐铁项目是朝廷专营,想弄到大批量的铁,必然会引起朝廷方面的关注!

  所以对于陆羽而言,一时半会真没什么好办法,最笨的办法就是买铁器,然后融了。

  但这样既费钱,又费力。

  如果张角真能想办法,弄来大批量的铁,自然再好不过!

  火器的事情,不仅是陆羽一个人的事情。

  事关重大,关乎整个太平道的未来。

  这一点,张角自然非常清楚。

  “这火器的研究便交给你了。”张角认真的说道。

  “好。”陆羽点了点头。

  其实也不用研究,图纸什么的他都记住了。

  只是这一次,不好再找从古籍中看过为借口,古籍中实在不可能有这些。

  所以要假装要研究一下,再给出成果。

  张角自然不知道这些,他目光温和的看着陆羽,越看越是满意,若有人能决定太平道未来的成败,非陆羽莫属了!

  这个评价很高,但张角觉得一点也不高。

  在陆羽的身上,他见过了太多的奇迹。

  当天晚上,张角拉着陆羽,和他促膝长谈。

  二人聊了很久,聊了很多。

  从陆羽的神药聊到能烧出舍利子的‘仙丹’。

  从张角决定创建太平道,到处布道,发展到整个天下。

  这些年,张角见了太多的人和事。

  他有着改天换地的理想和抱负,想以善道教化百姓,致天下太平盛世。

  但这实在是太难了,难到张角都觉得自己不可能做到。

  可即便觉得不可能做到,张角依旧义无反顾,一步步的朝着最终的目标前往。

  因为他清楚,只有去做,才有成功的可能。

  就算失败了,也不过一死而已。

  听着张角的话语,陆羽沉默了许久。

  他听出了张角话语中的器重,如果张角完不成这个目标,便要他帮忙去完成。

第66章 鸿都门学,符绘成!

  都城洛阳。

  鸿都门外,一则诏令在此张贴。

  围观人群甚多,有凑热闹的百姓,有一脸不敢置信的太学生,也有忍不住欢呼的寒门子弟,更有破口大骂的老儒生。

  这老儒生骂得非常难听,张口闭口说什么阉党乱政,什么国将不国,天下即将大乱之类的话。

  这话一出,原本拥挤的人群瞬间散开,特别是这老儒生身旁,一下空开了位置。

  老儒生死了没事,血就别溅到自己身上了!

  这则诏令的内容,迅速传开,很快便引起了轩然大波!

  所有读书人都惊呆了,谁也没想到,儒家独尊了这么多年,朝廷竟要开一座不学儒的学府!

  诏令的内容很简单,朝廷决定开办一座名为“鸿都门学”的学府。

  其与太学并列,只要在鸿都门学中表现优异的学生,都有资格进入朝廷,为国家效力。

  为了和太学彻底划开界限,鸿都门学里没有儒术学科,这是一座学习文学、绘画、书法、诗文的学府。

  不学儒,不尊儒,不以儒生取仕,这一招釜底抽薪,直接要挖了儒家的根本。

  最为厉害的是,这个学校的招生对象,不再是世家子弟,而是寒门和平民。

  这等于将世家大族把控的上升通道强行打开。

  让底层的寒门、平民,成为一股新的力量!

  党锢之祸持续这么多年,宦官们和清流们斗来斗去,哪怕打得热火朝天,却没有哪一方想着掀桌子。

  毕竟国家还需要他们这些官员来管理,哪怕朝政已经被宦官们彻底把持,可想彻底替代所有官员,却是不可能的。

  但这一次,有所不同。

  鸿都门学的出现,让所有的儒学世家官员感受到了危机!

  那些该死的阉人,要挖儒家的根本!

  这绝对不行!

  一时间群臣激愤,纷纷上奏。

  然而刘宏之所以信任宦官,就是因为只有宦官才能帮他争取到更多的皇权。

  宦官哪怕权利再大,也不过是依附皇权的存在。

  但那些豪门士族就不同了。

  他们掌控地方大权,把控上升渠道,架空皇权,刘宏的政策别说下县,就连下郡都是个问题。

  东汉选拔官员的“察举制”,早已经成了豪门集团的内部游戏,寒门仕子根本没机会被“察举”。

  不仅察举成了豪门士族垄断政权的工具,太学也成了豪门士族子弟的镀金场所。

  对于这种情况,刘宏一直有心改变,自然不会理会那些群情激奋的官员。

  谁是朋友,谁才是敌人。

  刘宏心理清楚得很。

  在他的设想中。

  一旦以平民士族阶级为主体的鸿都门学,足以对抗太学时,朝中豪门士族集团至少被稀释一半。

  这些寒门官员,与豪门集团之间,没有世代绑定在一起利益点,皇权就是他们唯一的依存。

  久而久之,皇权的话语权也会进一步扩张。

  然而。

  想象是美好的,现实往往是残酷的。

  士大夫、贵族们本就对宦官乱政非常不满了,现在你竟然又想釜底抽薪,弄一些寒门子弟来取代自己,岂能坐以待毙?

  于是乎,这些世家豪门联合在了一起。

  既然宦官和皇帝不讲道理,试图掀桌子。

  那他们同样也不讲道理了,掀桌子就掀桌子!

  洛阳城中。

  一处府邸内。

  一些大人物聚在了一起。

  他们在寻找应对破解之法。

  聊着聊着。

  有人想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不如扶持太平道,推动他们造反!”

  这话一出,场面瞬间安静下来,也没有人呵斥,而是在思考这个方法的可行性。

首节上一节61/14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