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好普通英灵,为何独断万古? 第132节

  世俗的权力,必须要绝对高于神权,如此才能保证统治的稳定性。

  这个方案中,张曼成并没有丝毫隐瞒,直接将矛盾引到了张角的身上。

  他的意思很直白,如果要称道君,也不是不可以,但首先必须要撤掉张角的位子!

  如果不取消的话,必然后患无穷。

  太平道,终究是他张角创立的。

  陆羽哪怕是在世真仙,但就世俗身份而言,也不过是大贤良师的第九位亲传弟子而已!

  所以,严格来说,称道君并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第二个方案,便是依旧行郡县制,称皇帝。

  这一套,有很多可以参考的先例,无论是律令,还是制度,都可以直接照抄过来,简直不要太方便。

  如此,无论是稳定性,还是朝廷的掌控,都不是前者可以媲美!

  照抄制度、律令,其实并不丢脸。

  比如汉承秦制。

  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

  先抄了,以后再慢慢改就是!

  半晌之后。

  陆羽看完了奏章的两套方案,抬头说道:“你的方案很是不错,很有参考价值,但我也有我的想法。”

  听到这话,张曼成顿时一愣,连忙问道:“那陆帅的意思是?”

  陆羽缓缓说道:“我准备行皇帝之制度、律令,再以神君之名,统御天下。”

  张曼成一愣:“两套方案一起来吗?”

  陆羽点了点头,继续说道:“此外,我还有一个全新的制度,准备实行出来。”

  张曼成和张角闻言,下意识的问道:“什么制度?”

  陆羽直接说道:“我称帝后,不会管理政务。”

  这话一出,如遭雷击,张曼成直接傻眼了。

  他连忙说道:“若是皇帝不管理政务,这天下如何运行?”

  张角也愣住了,跟着说道:“是啊,小事可以让百官处理,但天下大事,必须要有一个君王决裁,这很重要,你百忙之中抽空决定便是,又不了多少时间,就像是现在这样……”

  二人的意思很明白,陆羽可以当甩手掌柜,但不能一丁点事情也不管。

  既然称帝,成了天下之主,那便有相应的责任。

  怎能一点责任也不担?

  陆羽却摇了摇头,笑着继续说道:“我已经考虑好了,们且听一听我的想法。”

  张角和张曼成闻言,都点了点头,静听下文。

  陆羽缓缓说了起来:

  “我不可能一直在洛阳当政,而且以后修行,可能一闭关就是几个月,甚至几年。”

  “所以这些事情,必然要早做打算。”

  “其实不管是你,还是师父,应该都能看出来,我的心思不在世俗的权力上。”

  “我之前就和刘宏说过,我其实对当皇帝没什么兴趣。”

  “他当时问我:既然我对当皇帝没有兴趣,为什么要走到这一步呢?”

  “我回答说:天与弗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

  “国不可一日无君,这天下,总得有一个主人。”

  “所以,我可以当皇帝,也可以成为神君,甚至可以号称仙帝。”

  “但不管是哪样,我都没时间管理这天下……”

  “所以这诸多政务,便由百官决议,再由丞相决裁。”

  “丞相五年一届,最多可连任三届,由百官投票选出!再由我授予大权!”

  张角和张曼成听到陆羽这话,不由心中一惊。

  虽然他们早就知道,陆羽对于掌权并没有太多的兴趣。

  但此刻亲耳听到这话,还是会生出不一样的感觉。

  特别是听到陆羽没时间管理政事,所以政务由百官决议,再由丞相决裁,不免生出了一些渴望。

  百官决议,丞相决裁……

  岂不是说,这天下大事,皆要经过丞相之手?

  如此一来,这丞相的位置,除了无法世袭,和实质上的皇帝又有什么区别?

  虽然只能连任三届,也就是说,最多只能当十五年,还得由百官投票、再被陆羽授予大权,可谓受限颇多。

  但这个位置,实在是太吸引人了!

  一旦当上丞相,便意味着站在了权力的巅峰!

  其中滋味,不言而喻。

  没有任何一个人,能抵挡住这份诱惑!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算是‘皇帝轮流做’了。

  还未等二人消化掉这让他们浮想联翩的消息,陆羽便再次放出了王炸。

  “如今世家大族被迁徙,百官请辞告老还乡,可堪大用之人,所剩无几,想要治理天下,寒门弟子是唯一选择。”

  “但如何选拔他们,却是一个问题,我打算举行大规模的科举考核,以考核的成绩,来决定他们的选拔。”

  听到这话,张曼成和张角顿时双眼一亮,他们最近也在为这事情头疼,一时半会没有好的想法。

  在汉一朝,想要当官,一般有这样几个途径

  一类为文法吏,需要具备文法技能,通过相应的考试,便可成为“令史”一类的吏职。

  而一些家族父子相承学习为吏之道,官府经常从这些家族中选吏,比如张汤家族。

  一类为官僚特权子弟,入仕途径主要有两种。

  第一种是“任子”,吏二千石任职满三年以上,就可以任子弟一人做郎官,霍光苏武是这一类。

  第二种是内侍,如金日的两个儿子,金赏和金建就做了汉昭帝的侍中,史称金氏“七世内侍,何其盛也”。

  一类为儒生士人,他们入仕的途径便是察举制,大名鼎鼎的举孝廉,便是察举制的一种,比如张仲景便是通过举孝廉入了官场。

  察举制就是推荐制度,等到了王朝末年,这就是世家大族的固定通道了。

  如今世家大族都被驱逐,陆羽开辟科举制度选拔官员,再无一丝阻碍,可谓顺理成章。

  事实上,科举这一制度,早有萌芽,在西汉初期,汉文帝便组织过策论考试。

  可是这种策论考试,没办法在全国范围推广。

  因为这个时代没有纸张,以竹简和布帛作为载体,供应天下学子写下答卷,代价太过高昂了。

  布帛造价高昂,还不易保存,至于竹简,写的字数有限,同时太过笨重,根本不适合大规模考核。

  东汉时期,尚书令左雄曾改察举制,加以考核,儒者试经学,文吏试章奏,如未通过,则取消孝廉并追究举荐官员等。

  等到后来,哪怕纸张被改良,可世家大族的影响力却越来越强,再想开科举,那就要动一大批人的蛋糕,实在是太难了。

  哪怕是唐朝,就算开了科举,可因为试卷不糊名,干脆成了世家大族的内定游戏。

  某位‘我开后百杀’的狠人,便是因为屡次不中,方才愤而造反,杀得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

  此刻。

  陆羽随口讲述开辟科举需要注意的问题。

  张曼成和张角听得很是认真,眼睛越来越亮。

  二人可谓是大受启发!!

  又过几日,魏胜凯旋归来。

  陆羽给足了面子,亲自前去迎接。

  魏胜见到陆羽,可谓非常激动,连忙跑了过来:“大哥,我没给你丢脸吧!”

  “你做得很好。”陆羽笑着点了点头。

  说实话,这一次大获全胜,还间接弄死了那草原霸主,的确超过陆羽的预料了。

  当初要跟着陆羽吃肉的几个兄弟,一路随着陆羽前行,成长的速度非常快。

  不仅是魏胜,孔越、任青山,也都成长起来,拥有能够独当一面的才能。

  就如同跟着刘邦起义的樊哙、曹参等人一样。

  难道他们一开始,就拥有治国打天下的能力?

  难道刘邦真有天命,他的身边刚好出现这些大才来辅佐他?

  自然不可能。

  大家都是一步步的成长起来的。

  人是会改变的,也是会成长的。

  别说魏胜,就算是张曼成,一开始也没有现在的能力。

  “大哥,你打算何时称帝啊?”魏胜直接问道。

  这问题,一般人可不敢问,但作为陆羽嫡系的魏胜,却没有这个顾忌。

  这话一出,旁边几人不免竖起了耳朵。

  陆羽想了想说:“等春耕完成之后,等世家大族完成迁徙,便是称帝之时。”

  “太好了!”魏胜闻言,不由大喜过望,由衷的感到开心。

  时间过得很快,一转眼便是三个月后。

  这个时候。

  世家大族的迁徙已经到了尾声。

  而科举也在稳步进行,无数寒门子弟被提拔。

  不少满腹才华,却得不到施展的寒门之人,终于可以一展心中抱负。

  这些人,也自然而然的成为了新朝的拥趸。

  随着新鲜的血液源源不断流入,各地参与罢工的官员,逐一被撤职。

  而曾经要告老还乡的朝廷官员,当真是慌得不行,生怕自己的位置被取代。

  随着大局被定下,他们认清了现实之后,一个个都开始了拼命干活。

首节上一节132/14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