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之大企业家 第262节

  大体上鳌拜一系列高层对这支队伍的指挥权,还是顺利的。

  细节上,当然很乱。

  随便一个镶黄旗或其他旗旗丁,悍卒,谁还没有跑马圈地在京师外有多少亩农田,谁还没有在内城外城,有一些店铺?

  这可都是满蒙八旗姥爷。

  便于携带的金银细软好说,媳妇小妾好说,房产呢?田地呢?商铺呢?古董字画呢……

  细节上,这一支即将离去的队伍不是一般的乱。

  好多人只是被军令,一级压一级压到了头上,不敢违抗,尤其是威压满清好多年的鳌中堂、鳌少保发令。

  实际上不得不听令行动起来时,多的是阳奉阴违,不想走,还想找时间售卖下田产不动产,想多带一批汉人奴才、丫鬟婢女,包括奶妈、厨娘等等一起走的。

  鳌拜对于这样的乱局,也只能一边下令弹压,一边希望王守良快点出来善后。

  他还指望带着两万多精锐,回了关外后开垦农田,维护商路,包括继续抓捕野女真、收编蒙古部落,以及搞半岛奴隶。

  就是最大的那个四合院,紫禁城城墙上,小皇帝和大玉儿,以及多隆、曹寅,和其他陆续投靠过去的大臣们,也在眺望这支队伍的迁移。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一艘庞大的飞艇,从二环外机场起飞,腾空三四百米高度,像是一个飞天巨兽,开往城内。

  这是齐柏林大飞艇,但燃烧的,使用的气体,早就不是一战时期不安全的气体了,是创世纪位面更新换代后的靠谱技术。

  王守良一边操控飞艇,一边拎着AK,打算为外城的汉人做主。

  刚刚进入外城区不久,他就看到几个披坚执锐的满族青壮,正在抓着一沓子什么东西,想要强买强卖,对一个也留着金钱鼠尾的富商交流什么。

  这没得说,砰砰砰几枪!

  强买强卖中的满八旗精兵,五个人直接挂了两个半,有菩萨和佛祖出来主持公道,鳌拜手下大头兵也会很听话的。

  以王守良现在的视力、听力等等感知能力。

  飘在京师上空三百米,那是一眼望去,几乎能观察到室外的所有人和物,最多是他注视到哪里,才能看清细节。

  大部分余光只能普通查略……

  但只要有乱子,他这个飞天赵王,就能给人们主持公道!

  从第一声枪响起,伴随着齐柏林飞艇缓慢移动,更多的枪声连绵而出。

  鳌拜府外大街,鳌拜骑在一匹宝马身上,傻傻看着远方的飞天巨兽,他真的傻了。

  穆里玛都是崩溃的大骂,“妖人,妖孽,妖师啊!”

  “他竟然能飞?这特么的还怎么打?”

  “大哥,就算我们以后使用西洋传教士,研发仿造了快枪,可是面对天上的敌人怎么办??”

  鳌拜,“……”

  鳌拜满脸都是问号,对啊,这特么离谱的妖人,从哪蹦出来的?虽然说弓箭可以让人站在地上,弯弓射大雕。

  火枪同样可以射大雕。

  但从下向上,和从上向下,那不是一个级别的难度好不好。

  当新的枪声响起,鳌拜火急火燎从下巴揪断一撮胡须,“快,传令下去,所有人按军令集结,出发。”

  “违令者让督战队出手!!”

  坑爹啊,与其让王守良这样一个个点名射杀,还不如让督战队出手呢,至少督战队一刀下去可能只是砍伤。

  他的精锐经不起大力度霍霍了,还是让小皇帝和大玉儿迎接吧。

  这一刻,鳌拜忍不住看向后方即将登上马车的瓜尔佳青格儿,要不,还是让青格儿留下吧?继续施展美人计?!

  赵王宫也需要暖被窝的佳人!

  ………………

  鳌拜一派人马撤离京师,注定是缓慢,杂乱的。

  毕竟除了两万多满洲步骑精锐之外,还有家眷,上有老下有小,加上妾室等等,即便抛开了众多服侍伺候他们的汉人、蒙古人奴才、丫鬟婢女等等。

  这一个大团队总人数也超过了十万人。

  整整一个清明节当天,在王守良操控齐柏林飞艇横空镇压之下,这个大团队车辚辚、马萧萧,只是离开京师行走了20里就扎营了。

  更有骑兵团杀回京师,继续购买大量的粮食。

  他们是得到王守良允许,可以沿途在通州、三河、蓟州、永平等沿线州县购买物资。

  但也只是购买了,不能强买强卖,更别说劫掠了。

  至于你答不答应?

  天上飞的齐柏林飞艇就是最大的威慑!

  未来几天在鳌拜的行军中,只要王守良继续开着齐柏林飞艇镇压,随便丢几次扫射和炸弹,足以搞崩溃这一支大军。

  话说各种快枪快炮的横扫碾压,以及飞天巨兽的横空碾压局,若不是王守良给了对方出路,可以出关,回老家。

  这留在京师附近的满八旗早就该从上到下集体崩溃,化为流寇一样四散逃亡了,但这种四散逃亡是王守良绝对不想看到的。

  那会大烈度再次匪过如梳、兵过如篦的祸害民间。

  夜幕下,鳌拜的连绵大营也亮起来很多灯火时,齐柏林飞艇才飞回二环外机场,在探照灯光照下徐徐降落。

  一批光头蓝衣队里暂代千户、百户官职的身影也快速围了过来,都是参见赵王、参见殿下之类欢呼。

  他们在见证了多种神迹后,再次见证王守良飞天御空,还能轻松从高空射杀满八旗精锐,这一支建筑兵团,现阶段从上到下,对王守良的忠诚真是拉满了!!

  当王守良简单寒暄,问过他离去后小兵团的概况,刚要回去修炼,就见一个代千户拱手行礼道,“殿下,京师内有一些粮商、肉铺商人,运输了大批的米面和猪羊鸡鸭肉,想来进献给殿下。”

  王守良哑然失笑,“行,东西收下,他们的名字呢?”

  这是有些人见到风声不对,提前来烧香了?也正常,不管是第一次孤身一个人,携带短枪从京城内杀出去,还是随后一周多的反镇压,再到一次次打碎鳌拜的镶黄旗精锐。

  若说那些事件发生时还距离京师稍远。

  可之前屠杀爱新觉罗罗科铎统帅的一万五千蒙满汉八旗精锐,那就是发生在京城外城外。

  普通百姓当天不能靠近,不能随意出入城市,战后打扫战场,那可是另一回事了,打扫战场的半天,有一定实力和影响力……哪怕你是某个满八旗高层的白手套,负责经商搞粮店的。

  借着满八旗高层的皮,上城墙观望不难吧?

  这就能让机灵人看懂一些风声了。

  屠杀罗科铎那一万五千铁骑战后,别说蒙古八旗了,就是京师内城的满城里,也几乎是每四五家就有一家披麻戴孝。

  死伤那么多,还是满清这个军事帝国初期最能打的骨干派,这消息瞒不住。

  再到今天的齐柏林飞艇御天而下……不谈对封建时代里愚昧百姓的冲击力,有多少人对着飞艇膜拜烧香。

  点名射杀造孽的满八旗壮丁,八旗却无能为力只能等死。

  这冲击力也不会小。

  那能提前看清形势的人,也不会少,烧香拜门的粮食和猪羊肉他收下了,人见不见?这得先看清单了。

  有印象的再说,没印象就先不见了。

  等代千户拿出一个名单,王守良大眼一扫,再次失笑,整个名单上为首的,竟然是一个朱姓商人,而且备注了是现兵部尚书、督燕、鲁、豫三地的朱云门远房门生。

  不过下一个名字,王守良就恶心坏了,那也是有备注的,竟然是范承谟的人,这不是范文程那个绿帽王的儿子么。

  艹,突然想起来这个范家也算是多子多孙了。

  范文程去年也病死了……

  王守良果断从名单上划掉了这个名字。

  朱云门朱尚书那种年少时被鞑子破家破乡被俘被掳走,才十二岁就遭逢大难,之后的一路求生,还能展现能吏干臣之姿,错不在朱云门,是时代悲哀。

  姓范的一家出来恶心人,性质就不一样了。

  然后,王守良还在名单里看到了北城钱兴隆肉铺钱老本的名字,这不是陈近南给他的名单里,天地会青木堂埋在京师内的成员么?

  扫完整个名单,他才吩咐下去,在大型压路机前,以及大灯照耀下,接见这一批里的部分烧香拜门客。

  已经比较顺利的赶走了鳌拜,再赶走小皇帝和大玉儿,他这个赵王也快要进京师,兴大赵了。

  是要提前寻摸安排一批管理人才了。

  有才华的人来投,他也不会拒绝。

  ……………………

  同样的夜幕下,紫禁城内,小皇帝一脸忧愁的看向多隆和曹寅,“多隆、子清,罗科铎一战丧师万余人,鳌拜又带走两万多我满洲精锐。”

  “王氏逆贼气焰滔天,你们有什么可教朕的?”

  多隆和曹寅即紧张又面面相觑,随后在小皇帝眼神逼迫下,多隆还是快速行礼,露出一个讨好而滑稽的笑容,“陛下,不如还是多请示太皇太后,以及太后?”

  太皇太后能搞得定多尔衮,虽然她现在五十多岁了。

  太后不一样啊,现在的太后并不是康熙生母,是嫡母,今年也才芳龄26岁,已经为顺治守寡六年了。

  姿容颜色不逊色于年轻时的大玉儿啊。

  王贼势大,再请一个摄政王父?估计就能保住带清江山了。

第311章 这是谁家的未亡人?!

  时间一晃十几天后,距离王守良第一次提出的一个月之期,没剩下几天了。

  二环外机场,王守良驾驭着一架武装直升机,在大量海量身影旁观下,一飞冲天,飞往山海关方向。

  哪怕直升机已经彻底脱离人群视线,早就看不到了,不止机场内,就是外城城墙上,依旧多得是跪地不起的身影。

  还是那句话,封建时代……民智未开,儒家也讲的是愚民,动不动飞天而出的王守良,带给人们的冲击力真的太大了。

  这些天里,鳌拜的大队人马,已经拖家带口走走停停,逐渐接近了山海关附近。

  就是留守京师的小皇帝、太皇太后和太后一党,包括他们的众多附庸,在又经历了一轮轮夜袭、不管是一堆高手趁夜想来抢快枪快炮,还是下毒。

  又或者几个甲喇的步兵精锐突击……

  屡次被王守良镇压,屠杀了一两万人。

  加上外城外的罗科铎一战,效忠小皇帝玄烨的满蒙汉八旗,死伤快三万了。

  王守良也多次白天或夜间进城,杀了一批批大内侍卫,杀了一波高官勋贵,搞死一批郡王、亲王什么的。

  所有人,上到大玉儿、下到京城内的普通汉人百姓,也基本都懂了,满清必败,不可能在守住京城。

  不是王守良手下留情,不想让溃兵团队冲击民间,祸害京师周边的百姓,带清估计满蒙精锐都会被屠光了。

  就是昨天,大玉儿和小皇帝一起颁发圣旨出京,传令满清驻扎江南江北的一个个满城里,满族精锐回师,沿途不得滋扰民生。

  长安、江宁、太远、德州、杭城等等,这都是顺治年间派出去驻扎的满城基地,霸占了一个个大城市的内城,包括跑马圈地,收编奴仆等等。

  现在,大玉儿和小皇帝一起征召回师了。

  他们也会在一月之期抵达时,统帅现在京城还留着的几十万满蒙将士、家眷,集体撤离,不过他们的目的地不是回盛京,而是要去科尔沁草原。

  大玉儿也是清醒的,知道挡不住赵国的滚滚大势,对方赶走了清廷就会治理地方、一统北方,再到横扫江南和三藩。

  留在关内是找死,回科尔沁……一来不至于回盛京直接和鳌拜冲突内讧,第二是大玉儿本身就是科尔沁出身。

首节上一节262/31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