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华夏列祖列宗 第69节

“草原之人,最忌寒夜,若能克服寒冬,趁夜厮杀,必然一战功成!”

“孤以为分而打之,才是长生目前最好的办法,他可没有诸位陛下的兵力和后勤补给。”一直在旁老神在在的曹操,睁开眼,也插口进来:“当年孤南迁匈奴,算是彻底制服他们,眼下长生不妨想办法给他们制造内部矛盾,让他们自己打起来,便可放心攻打燕州!”

“你们不是草原飞驰的骏马,不是雪中嚎叫的野狼,要论对付草原上的勇士,我认为只有来自草原天空的雄鹰才更有资格。”

成吉思汗的灵位响起了他的话语。

“草原一旦饥荒,各部就会分裂,互相吞并,消灭其他部落的成年男人,就等于少了一张嘴,就多了一份食物,当年的蒙古就是这样度过一个个灾害。想要分裂西戎人,最好的办法就是毁掉草场,让蝗虫漫天飞舞!”

瞬间,整个贡桌上的一尊尊皇帝灵位沉默下来。

然后,一群皇帝的声音纷纷杂杂。

“果然还是自己人最了解自己人!”“当年朕怎么就没想到这茬!”

“久旱必有蝗,数州大旱,土壤之中必有蝗卵,当可掘部分土壤送到西戎人部落附近倾倒!”

……

果然都是当皇帝的,一个提出了建议,一群人就想到了关键点。

利用蝗灾!

现在正值四月份,还有两个月时间可以利用。苏辰赶忙叩谢了这帮老祖宗们,刚走出几步又回来,“各位老祖宗,过几日,你们当随我一起出征!”

一尊尊灵位猛地一震。

“打仗?”

“又可看到金戈铁马的场面了!”“哈哈,朕要附身,朕手痒了!”

这边,苏辰可没理会这些七嘴八舌的皇帝们,朝那边翻着道经的道士打了一声招呼:“道长,好好看顾我这群祖宗,到时候你也跟着随军照料!”

一出了祠堂,苏辰去往前院,叫来正打瞌睡的十三。典韦担当起护卫的缘故,他便留守家中,此时听到苏辰叫他,一个激灵清醒过来,唰的蹦过来,站的笔直。

“拉两辆马车到城西郊外的作坊,找几个匠人把车改了,两车前后并为一车,八个轮子一个也不能少,上面加装木梯格子,格子都要开口,就说用来插放灵位。车内装饰要多奢华就多奢华,木料要多好就多好,轮子能加大就加大……”

十三一边听着一边掰手指头,等到苏辰一口气说完,他愣愣的眨了眨眼睛,全是迷茫。

“这么详细都没记住?”

苏辰回头看向典韦:“你记住了吗?”

典韦摇了摇脑袋。

“算了,就捡我刚才前面说的那些做就行,带上一人手赶紧去,监督他们在两日内做完!”

苏辰打发走了十三,又去跟母亲萧请安,之后,又来到府衙,见了荀,后者忙着规划屯田的事。

见到进来的身影,他就要起身,大步而来的苏辰从一旁走过抬手随意往下按了按:“坐下说。”随后,荀便放下笔墨开口。

“屯田之事,是眼下关键,田地我已让人开垦好了,在城南十五里,有一千七百八十亩,那些俘虏安置过去已经是日程上的事了,但还他们大多都是顽固之辈,就算被刀枪逼着,估摸也会偷奸耍滑。大将军不妨过去一趟,若能说服一批人,那就最好不过。”

“看来是没有其他选择了。”苏辰靠在椅背,捏着手指,沉吟片刻:“长吏说得不错,屯田是当务之急,影响到明年军队用度,这些时日,我可是到处收取别人粮秣……脸都红了。”

说罢,屁股都没坐热,带着典韦匆匆忙忙骑马来到并州军营地,这里还有两万多名俘虏,每日两餐稀食吊着,不少人饿的皮包骨,但意志仍旧坚定,既不自裁,也不加入定安军。

奔马入了辕门,直接去了关押俘虏的地方,苏辰翻身下马,朝那边一个连着一个的简陋棚子走去,有着各种恶臭的气息飘来。

周围巡逻、警戒的士卒见到大步而来的身影,轰的拄响枪柄,挺直了背脊。

关押的俘虏眼神麻木的望过来时,苏辰拖着披风大步走上高台,之前他也曾在这里用刘备的仁德秘术,招降过许多俘虏。

然而眼下,灵位不在身边,全靠本事了。

“烽火将至了!”

苏辰走上高台,望着棚里一个个消瘦的身影,便这样简单的开了一个头:“可能你们当中有部分人已经猜到,马上就要挥兵北伐,数州诸侯也将起事。”

“但是有一件事,你们可能都不清楚。”

冷峻的面容淡然的说出这番话,眼中闪出凶戾,苏辰取下头上的铁盔夹在腋下。

“西戎人,你们都知道吧,草原上那般来去如风,喜欢烧人房屋,淫人妻女,劫掠粮食的那帮蛮夷。他们凶残成性,但被挡在延塘关外,几乎没有机会进入燕国。”苏辰的声音回荡在这片关押之地,目光冰冷扫过那些麻木的脸庞。

张辽、高顺、乐进听到苏辰来的消息,已经赶了过来,随即便是徐徐的话语,飘进耳朵。

“……但是如果,他们杀入燕国,来到容州了呢?你们知不知道前些日子,他们来了,在云肆虐,如入无人之境,他们烧杀抢掠,我回来的途中,全是百姓的尸体,还有嗷嗷待哺的孩子、如花年纪的妇人……我堂堂北地男儿,焉能受此辱?”

草棚里,一个个俘虏站了起来,他们都是朝廷兵将,到现在都未投降,或许不屑和反贼一路,可对于异族杀进来,意义又不一样了。

“……不过,诸位放心,并州狼骑的两位将军,将他们全杀了,脑袋全部割了下来!”

苏辰这句话一落,俘虏当中,不少人叫出声:“杀得好!”

“我喜欢听你们这一声‘好’!”苏辰缓缓抬起手,朝他们拱去:“这些西戎人在侮辱我们的姊妹,杀害我们的兄弟!就算当初咱们兵戎相见,可那也是我们自己的事,兄弟之间打架,哪有隔夜的仇………可是换做外人,那就不一样了,他们是在我们兄弟脸上狠狠扇了一个耳光!”

天光里,一个个俘虏摇摇晃晃的靠近过来,也有在地上爬行的,他们脸上爬满污秽和虚弱,衣衫褴褛,臭气熏天,但此刻都聚集在栅栏附近。

苏辰望着他们,慢慢将铁盔重新戴上。

“.……我来这里就是为了告诉你们,烧我家园,屠我兄弟姊妹,这笔账我们不会忘记!不管有多远,路有多难走,他们有多少军队,有多么强大,我都会拿起刀,让他们看看,谁的利刃更加锋利!”

“但在那之前……我要先平了延塘关,西戎人进来,延塘关的齐家亲手打开了城门,而齐家是朝廷的忠臣良将,你们在京城时该是听过的。若没有朝廷的命令,他们会开城门吗?!”

风吹过高台,在他周围是无数猎猎飞舞的旌旗,挺拔高大的身躯捏紧了拳头。

“放异族人进来,屠杀我们自己人,这样的朝廷昏聩到这种地步,还有什么值得你们为它守节!我也不为难你们,战事我和追随我的兵将去,而你们只需要做两件事,养好身子,种好地,让我等前线的弟兄们能填饱肚子!”

苏辰张开双手。

“而我们,则替你们多杀几个!”

俘虏营里,乌泱泱的身影沉默的看着高台上转身离开的身影,然后,有人躬下了身子,跟着更多的人躬身,恭送着苏辰走下木阶。

这边,苏辰拖着披风大步走向张辽等人,随后从他们中间径直越了过去,诸将随即紧跟在后,便听到苏辰的声音接连响起。

“俘虏已定,可以屯田了。”

“大军也可放心离开,今日换防之后……”苏辰走到前方,铿锵有力的话语也跟着落下:“明日一早,开拔北上!”

“喏!”

张辽等人拱手大喝。

四月二十六,乐进、张佑、徐庆虎率七千定安军进驻军营与一万并州军完成换防,长龙般的队伍蜿蜒过官道顺着定安城往北推进而去。

伴随队伍后面的是一辆古怪的大车,上面青烟袅袅,以及只有苏辰,以及张辽等将能听到的一连串怪声。

哈哈哈!

一尊尊灵位在车身摇晃里,发出渗人或豪迈的大笑。

第97章 杀气溢四方(为暖阳1314白银盟主加更

35)

燕京,太师府。

大红灯笼高高挂,身材高挑的侍女端着宵夜走过彤红的光芒,轻轻敲了敲书房门扇。

“进来。”

萧文弼放下笔墨,随着羹汤放到桌边,他挥了下手,让侍女出去,看着写好的一副字,重复了一句:“我叫你进来,你本事都是我教出来的,岂能瞒得过为师。”

屋外有风跑了过去,一道人影被灯笼光剪在了门窗上,随即响了两下敲门声,那人声音有些沙哑。

“萧摩逅拜见师父。”

‘吱嘎’一声,门扇打开,一个身形挺拔,年纪约莫二十多岁的男子走了进来,一身宽敞的黑色金边衣袍,肩头到胸口有着祥云的纹绣。

他将门扇关上,走到老人的书桌前,拱起手:“师父。”

“深更半夜的跑来见为师,准没好事。”萧文弼抬起脸,却是带着笑容,让他到旁边椅坐下,“是教中出了什么问题?”

眼前的年轻人,是他二十多年前收养的义子,抱回来时无名无姓,便跟了自己姓萧,取名摩逅,寓意师徒的缘分。

后来,老人将教中事务都全权交给了他,便所有精力放在了朝堂,帮衬第二个弟子北宫野成为皇帝。

“师父。”

萧摩逅二十有六,他的武功除了面前的师父外,教中无人可敌,就算是做为皇帝的师弟,也只能跟他战不出五十回合。

但在老人面前,他没有教中那般威严,而是显得小心翼翼,只有他明白这位老人看似慈祥,其实杀人如麻。

甚至当今皇帝的养父母的死,也跟老人有莫大的关系。

“赶紧说,说完赶紧回去。”

老人偏头看向他,轻声的话语,使得一旁的灯盏都忽地摇晃。萧摩逅抿了抿嘴,看了一眼师父贴在墙上的人影。

他不再犹豫,抱拳说道:“那位剑神的弟子顾龙城行刺不利,反被杀了。”

“还有呢?”老人拿起那副字吹了吹上面的墨渍。

“教中哑士死了五十人,祭堂首座铁指阿九也被杀了。”

老人停下动作,倒映墙上的人影忽地挥开手臂,响起‘’的一声,书桌前的萧摩逅直接侧翻倒地,捂着脸颊垂着视线不敢抬起头来。

“为师之前跟你说过,荒神教关于叛军,一律不得参与!是我的爱徒,连师父的话都不听了,是吗?”

“弟子不敢!”萧摩逅赶忙跪到地上。

“不听话的人,该受到什么惩罚?”

老人淡淡的声音传来,萧摩逅目光挪动,落在放大腿上的手掌,他一咬牙,将左手的小指‘啪’的一声掰断。

他咬紧牙关,浑身都在颤抖,尽量不让自己发出惨叫。

“去将邀请你掺和进去的那个人杀了,然后滚出太师府!”

萧文弼放下那副字,直接从萧摩逅身边走过,打开门扇径直离开,他之所以生气,乃是这个徒弟有些不听话了,居然不经过他私自与皇帝联系。

书房里,萧摩逅跪坐那里,紧咬牙关,他回过头,手臂遮掩着面庞,露出的目光仿佛是受伤的狼,死死盯着离去的背影。

夜风吹着庭院的老树哗哗作响。

离去的老人走在小院一条隐蔽的碎石小径,穿过两旁摇曳的青柳,前方有着几个江湖好手看守,他们见到萧文弼过来,迅速退到附近阴影里。

推开紧闭的拱门,里面又是一处小院,院中清幽,正中有颗大槐树,一条枝丫好似云团遮着一栋黑瓦房舍。

窗棂里,还有灯火亮着,老人走到门窗,透过缝隙看到一个书生的背影正坐在灯火下翻看书卷,似乎听到了外面的脚步声。

里面那人,停下翻书的动作。

“太师,既然来了不妨进来坐坐?”

“不了,就过来看看你。”萧文弼看着里面的背影,声音温和:“你弟弟越来越厉害了,联合七家诸侯起事,如今大燕的江山岌岌可危。”

“这不是拜太师和陛下所赐?”

萧文弼没有回答这句,沉默了片刻:“你不想知道,老夫为何要救你?”

“还能有什么,无非在下还有用处罢了。”

老人抿了抿嘴,有些话他很想走进去跟对方讲清楚,并将那对玉佩给他看,可是想到如今两边的境地,萧文弼又犹豫了。

沙沙……

院里安静的只剩树枝抚响的声音,片刻后,又有脚步声过来,有人低声道:“太师,陛下派人来请你入宫。”

“嗯。”

首节上一节69/8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