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我,东海龙太子,拜师菩提 第207节

祖师见到敖青,脸上也露出几分喜色,微微颔首:“许久不见,且于灵台一叙。”

两人遂前后前往高台之上。

敖青先是与祖师相叙一番,随即,便道明来意:“师父,此次我前来,乃是为了禀告那西游之事,除此之外,也有一番费解之处,望师父能加以提点。”

祖师微微点头:“你说。”

敖青便将石猴的事情,以及捧珠龙女的事情,说了出来,希望祖师能指点一番龙女的修为。这当然好说。

说完这些,他便说明了自己的疑惑:“我那七妹手中的摩尼珠,明显乃是她自己未来之物,但不知为何,却出现于如今,不知其中却是有何含义?”

祖师闻言,轻轻抚须,道:“徒儿,你如今成就圣境,但对于圣境之中诸多事情,却仍旧并未了然于胸。不过这也是当然的,圣境包罗万象,蕴含天地之奥秘,仅仅千年,你能稳固境界,就已令人觉得惊艳了。”

敖青道:“还望师父指点。”

祖师点头:“徒儿,你应当知道,观音菩萨过去之时早已成佛,唤做正法明如来。如今那正法明如来,仍在极乐世界。”

敖青道:“徒儿知道此事。”这件事情,早在他还未修道前,就已耳熟能闻。

传说早在久远大岁月以前,观音菩萨就已经成佛了,乃是名为“正法明如来”的佛陀,而如今的观音菩萨,乃是正法明如来发下大宏愿,行走于世间的菩萨身。

敖青自诩如今的修为,已不在观音菩萨之下,但也仅仅是对比如今三界中的“观音菩萨”,并未算上“正法明如来”的事情。

但是,这并不违和,因为三界之中,实则是不可能出现正法明如来的。因为按佛经典故来说,正法明如来于极乐世界放大光明,照三千世界。不能轻易抽身,就好像如今的“阿弥陀佛”一样,成为了佛门的一个象征。

即使是末法到来,乃至此方天地腐朽,正法明如来也是不可能现身的。三界之中,唯有一个“观音菩萨”是真实的。

lq.

第三百三十一章 彼岸

正是因为正法明如来永镇极乐世界,所以,敖青才不会将她与观音菩萨算作同一。但菩提祖师如今既然提到了,那就证明,这其中还有什么隐秘存在。

果然,菩提祖师说道:“圣境的归宿,仍旧在于‘道,,故而,在三界之外的‘彼岸,,超越过去、现在、未来之所,都会有其道德身存在。正法明如来,正是观音菩萨的道德身。除此之外,太乙救苦天尊,乃至于是为师也是如此。相应的,现在并非是圣境的,若在未来有机缘成就圣境,亦有可能反哺于现在。那捧珠龙女,也正是如此根由。”

敖青有点明白了。

果然,和自己的猜测,大差不差。捧珠龙女现在并非圣境,但在未来,却已成就圣境。

圣境大神通者能够超越时空,自然可能在一定程度从未来,亦或者说是从“彼岸”反作用于此岸现在。只不过,不能过于干涉就是了。

不过,这对敖青来说并不是最重要的。敖青知道,对他来说真正重要的,其实是接下来菩提祖师要说的。

只听祖师说道:“道德彼岸真正的意义,是圣境不灭的含义。但凡是真正的圣境大神通者,都有如此倒影。正法明如来、东极青华大帝,乃是其中的佼佼者,但类似五方皇老帝君,或过去已坐化的大势至菩萨,也是早有其倒影的,然而,徒儿,如今在道德彼岸,却并没有你的存在。”

敖青目光一凝。

果然!

祖师所说的“道德彼岸”,其实很好理解。

就是圣境大神通者在超越时空永恒存在的同时,于世界之外形成一个倒影。

这个倒影,可以保证圣境大神通者没有真正的死亡。

就算此方天地寿终,乃至于自己身躯神魂寂灭,但在彼岸,会以此倒影重生。

只是,无法再干涉到这个世界,此方天地而已。

简单地说。

如果观音菩萨现在圆寂,那她的意识,就会在彼岸的正法明如来的身上觉醒。

这是很正常的。

在久远大岁月中,有无数天地曾存在。比如上古佛门,上古道教,就有诸多大神通者,达到“圣”境。

但是,如今的他们,却有很多都并不存在于三界之中了。

是的,他们早已经因为各种各样的理由,或圆寂,或坐化,或入灭了,但是他们的意识,却于“彼岸”觉醒,成为了道德彼岸的一个象征。

“彼岸”的大神通者,是无法干涉到此岸的。

“当然,也不是没有例外。”

菩提祖师继续说道:“正法明如来,以及东极青华大帝,都是例外。他们有普渡世间的大慈悲心,因此化身于此方天地,重修境界。除此之外,三清也是从彼岸回归到此岸的,只是三清却不会干涉此岸的事情。四御,则是以此岸之身,沟通彼岸,领悟了些许道境的修为,包括玉皇大天尊亦是如此,且四御之中,玉皇大天尊是最接近道境的圣境大神通者。可无论如何,但凡是‘圣,境大神通者,就一定会在彼岸有一个倒影。因为这是天地灭而圣境不灭的根源。”….

菩提祖师将事情完全说的通透了。

可这仍然无法解释,敖青为何并没有在“彼岸”出现倒影。

敖青将这个疑惑问了出来。

其实这不可谓不重要。

因为,彼岸的倒影,其实就是圣境不灭的凭依。甚至,是圣境达到“道”境的唯一途径!

是的。

按照菩提祖师的说法。其实道德彼岸,就是所谓的“道”境。

恐怕,想要达到“道”境,唯一的办法,就是沟通彼岸自己的道德身,从而领悟彼岸的境界!

这也是为何,敖青如今不及四御的原因!

因为四御,都已经沟通了彼岸自己的道德身,获得了部分“道”境的心得!

换句话说,虽然现在的敖青是圣境大神通者,在修为,法力方面,可以说已经是接近圣境的极致了。

在此方天地,观音菩萨,太乙救苦天尊,与他也只在伯仲之间。

可是,如果他在彼岸并没有属于自己的倒影,并没有属于自己的“道德身”的话。那么,在接下来,敖青将会寸步难行!

不但失去藉以成为道境的途径,甚至,如果此身此魂寂灭,还可能因为无法成为圣境,而彻底从这个世界上消灭!

敖青微微皱起眉头。这显然,并不是一个好消息。

菩提祖师道:“不过,你也不必担心。为师存在于彼岸,如果当真此方天地寂灭,届时你我都不得不舍去此岸身躯神魂的话,届时,为师自会出手相助,将你带去彼岸!”

敖青一怔:“如此也是可以的吗?”

菩提祖师笑道:“若是按常理来说,或许不可。但亦有折中之法。徒儿你的菩提树龙,与为师当年借以开悟释迦牟尼的菩提树神如出一辙,待此方天地寂灭,为师可将菩提树龙带入彼岸,届时你自然可以以菩提树龙为彼岸身觉醒。不过,到时候却是只能成就一尊护法之身了。”

敖青一顿。

三万多年前,菩提祖师以菩提树助释迦牟尼开悟。那菩提树,在佛法之下形成了自己的意识,即为菩提树神。

和自己的菩提树龙,的确有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自己的菩提树龙,并没有形成真正的意识。

如果按祖师这般说法,那就是说,自己若再彼岸觉醒,会以菩提祖师的护法神的身份。届时,自然不再是圣境大神通者了。但是,保命还是没问题的。

当然了,这样,已然是不得已中的办法了。甚至敖青也知道,菩提祖师如此做,恐怕并不是说起来的那么轻松。

也许会付出比较大的代价!

除了此方天地的极乐世界之外,在世界之外,彼岸所在阿弥陀佛亦有一个极乐世界国土。在那个世界,阿弥陀佛也以类似的办法,接引佛门的一些未达到圣境,但却已圆寂的罗汉菩萨。

换句话说,祖师要这样做,也得在彼岸创造出一个类似极乐世界的世界,这自然不容易!

敖青很是感激,不过却微微摇头:“多谢师父的好意。但是,纵然彼岸并没有我之道德身,我亦不会在天地寂灭以后,便即身死。”

祖师微微点头:

“的确如此。亦有例外,可以从寂灭的天地,活到新生的天地,乃至于重新开天。这样的大神通者,不在少数。比如娲皇,盘古,三清,太一,都曾先后开天。”

lq.

第三百三十二章 北冥有鱼

祖师又说出了一件隐秘。

“盘古,三清,都曾先后开天?”敖青有些意外。

祖师微微颔首:

“天地既然有寿命,等寿命终结之后,自然会再次新生一个天地。往往此时,会由一位抵达道境的大神通者开天。但是亦有追随之者存在的可能。比如太一开天以后,化身东皇,赋予人格,追随神的人便有八尊,其中甚至还有不少并未达到圣境。虽然如今或许已不复存在,但当年,却都是切切实实存乎于天地的。”

敖青皱起眉头,仔细思索。

的确,在自己的认知中,也是如此。

神话中,开天的大神通者绝对不在少数。

虽然有很多只是传说。但是,也有正统记载于典籍之中的。

除了盘古,太一生水,娲皇孕世,老君开天,三清创世等等,都是可以在典籍之中查阅到的!

虽然看起来,似乎有些不可思议。毕竟天只有一个,哪来这么多创世神?

但如果,联想到天是有寿命的。那么这一切,就合情合理了。

当然了。开天,必然不是一件简单事情。

盘古、太一、娲皇、三清,这些,应该都是“道”境大神通者!

只不过。如今,他们就算并未磨灭,仍旧存活。但也一定只能够存在于彼岸了。

而如今此岸的道境大神通者,在敖青看来,应该只有一个人,那就是太上老君!

三清,虽然也是道境。但是,却并不能干涉世间。顶多能够在天外,偶尔讲一讲道。

顺带一提,太上老君和三清,或者说和三清中的“道德天尊”,并不是完全等同的存在。

其关系,有点类似于正法明如来,和观音菩萨的关系。只不过太上老君自身,也是“道”境。

从神话的角度,亦有说老君一气化三清的。但如果这个是真的的话,那么老君的强大就太过离谱了。甚至恐怕还要凌驾于“道”境之上。毕竟,三个化身都是道境大神通者,那自己又得是怎样的存在?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女娲和娲皇,也不是等同的。女娲,乃至于如今的黎山老母,也只是圣境,而娲皇却是彼岸中的道境大神通者,无法到达此岸。

而四御,最多只是领悟了道境的部分境界神通。其中最接近的,自然是玉皇大天尊,玉皇大天尊如今能够作为“天”的象征,“天道”的象征,自然无限接近于道。

然而,终究,还是差了一步。

也许差的这一步,就永远都无法跨越。

想到这里,敖青也是微微叹了口气。

任重而道远!

自己凭借杨婵的七色彩莲,结合吞食了太极天尊阴阳鱼的菩提树龙,才达到圣境。而在彼岸,又没有出现自己的道德身!

这毫无疑问代表着,以后要成就道境,将会更加难上加难。

不是单纯的闭关体悟,就能够做到的。….

但是敖青也不是全然没有办法。

他甚至如今转念间,已想出了一个可行的方法。

那就是……孙悟空!

是的。

那石猴,乃是借由天地根源而诞生的,类似三生石、元始天尊的灵珠苍胡颉一般的存在。

纵然是比起敖青的混元龙珠,也是丝毫不弱。

敖青自己既然在彼岸没有道德身,那么他只能将此岸的自己,化为道德身!因此,他需要教诲一个人,让那个人走一遍自己体悟过的境界。

而那个人选,孙悟空显然是很合适的!

首节上一节207/23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