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我,东海龙太子,拜师菩提 第127节

敖青踩在海浪之上,双目微微闭起。

他仔细回想自己与杨婵见面的一幕幕过往。他和杨婵,并没有什么太多的交集,虽然也一起经历过一些事情,但若说是同生共死,却着实夸张。

如果说是一见钟情,或许,杨婵因为龙神帝君的因果,可能会有。但自己应当不会。

仔细想想,如果说真有什么情愫存在,那也只是建立在平澹如水的交往之上的感情。

敖青认为,那应该不算是爱情,非要说的话,也许反而是阻碍自己修道的“红尘劫”的苗头。

也许,自己是动了欲望之心。

想到这里,敖青忽然停住身形,他凝神静气,随着一道青光,陡然一把青锋宝剑落在右手之上。正是那元神青莲的“莲心剑”!

随着宝剑出鞘,赫然,一道剑光冲天而起,剑气直冲霄汉。

敖青却是一瞬,舞动“天遁剑法”。

在他的眼中,忽然出现了无数道的丝线。那似乎是三千烦恼,八百忧愁。

敖青心念汇聚,转瞬,剑光纵横,无数道丝线赫然被斩断!

这正是天遁剑法的“三断”之法,一断烦恼,二断***,三断贪嗔。

敖青宝剑发出龙吟,婉转如游龙,动静若雷震,转瞬便斩断了心中的纠缠思欲。

半晌之后,他收起了莲心剑,他在东海之上。那飞驰的怒涛也忽地平静了下来。

“果然,失落的根源,是因为我的内心产生了犹疑,亦或者说是欲望。”敖青不由如此想道。

在以“天遁剑法”斩断情丝以后,敖青顿觉内心平静了下来。

不过,就在这时,忽然间,随着一声鸟鸣。不远处忽然出现了一道暖风。

敖青抬头看去,却发现,是一只金丝雀,不知何时飞到了敖青的近处。

“这是……”

敖青一眼便认出了这金丝雀。正是当初玉皇大帝引自己去寻黎山老母的“使者”。

难道说……

“此乃第十位日宫天子,如今光明宫的主人。原来如此,没想到大天尊竟然如此抉择,这倒是让我对大天尊的印象有所改变。”….

一个声音忽然响起。

敖青转过头去,却发现,不知何时,一个温润君子出现在自己的身后。

此人,正是东华帝君!

“帝君不是为避劫而在骊山吗?如何会在此处?”敖青不由有些诧异。

东华帝君面露微笑,道:“敖青道友不必介怀,我只是感受到了日宫天子下凡,怕生灵涂炭,因而追着十天子跟随了上来。却不料,此中竟有如此因果。”

敖青闻言,当即便知道,这东华帝君,却是心照不宣地理解了玉皇大帝的苦心!

当然了,类似东华帝君这样的人,结识了敖青,又发现了十天子靠近敖青,再联想到宝莲灯和桃山,若是不能发现,反倒才值得奇怪。

即使三界之中,并不是所有“天尊”都知道此中玄妙。但东华帝君,对情感极有琢磨的他,却是能够领会。

敖青也不讶异,道:“帝君既然知晓,不知有何见教?”

东华帝君道:“我能有什么见教?只是,方才在暗处看到了道友舞剑,却是有些感叹。”

敖青闻言,却是误解了东华帝君的意思,道:“说来惭愧,我道心不坚,为心魔所扰,险些生出凡心欲望。幸好有帝君所传授的‘天遁剑法,,方才能够唤醒清静,斩断烦忧。”

东华帝君摇头道:“道友,只怕你误会我的意思了……你真的斩断了那烦恼忧绪了么?”

敖青一怔:“帝君何出此言?”

却见东华帝君微微抬手,忽然,周遭浮现出一道道光华。

但见虚空之中,出现一幅画卷。画布之上,却是映照出了敖青的模样。而在画布之中,无数丝线连接在一起,缠绕住了画布中的敖青。

“这是?”

敖青一怔。

东华帝君道:“此乃‘布画,,乃是我的一件法宝。可映照人之内心。敖青道友,你看似是以‘天遁剑法,斩灭了欲望,但实则,那并非是欲望,而是你本来的情感。我道门以顺其自然,天遁剑法也是为了保持清静,而非压抑自我。如果你始终这样去做,那就是走入了一条歧路。日后要么便是迷失自我,要么便是真的化作欲望,堕落为魔。”

敖青听闻,也是不由得感到心惊。

他却也是明白了,东华帝君所言非虚。看来这天遁剑法和“清静心”,却也不能乱用。

不过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岂不是说,自己方才心中产生的情感……是真实的?

敖青顿时有些沉默了起来。

东华帝君笑道:“敖青道友,你这是陷入情劫了呀!”

敖青道:“帝君莫要说笑。我一心向道,又有龙族需要振兴,如何能够动情?”

东华帝君道:“自大道混成,情便存在。太上忘情,也非无情。情与道一般,如若要来时,就算你想避,也是避不掉的。道友不如顺其自然……何况,道友放心,我相信如真有情劫,你拒绝不如去接纳。说不定反而会更好。”….

东华帝君所想的,却是那自己引导的“钟离春”。

不过敖青听到这里,却是觉得有些荒谬……倒不是因为别的,若是换成别人说这些,倒也罢了。可问题是,说这些的却是“东华帝君”,也就是未来的“吕洞宾”。

他摇了摇头:“如果帝君面对情劫,是选择接受,还是躲避?亦或是拒绝?”

东华帝君道:“我自然是顺其自然了。”

“哦?是吗?”

敖青目光一凝。

忽然间,周遭场景一变。无数道光景化作黑白,而东华帝君的身上,则有无数道丝线缠绕,冲天而起,四散纷飞。

东华帝君连忙后退,手中剑诀引起,宝剑出鞘:“这是?”

敖青心念一动,周遭光景再次散去。他摇头道:“帝君,你这身上的情劫,可是比我纠缠的多了。也未见到你‘顺其自然,呀!”

东华帝君一怔,旋即,却是意识到刚刚发生了什么。

他与敖青本就有过切磋,自然意识到了,刚刚那力量,便是敖青引动的“心界”的法力!

不错。

敖青看到了“布画”的玄妙,却是以菩提子的力量,在心界中汇聚出了与之相等的景象。

“布画”的本质,并没有什么太过特异之处。只是利用清静心,塑造一个心象世界,倒映出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心界”的“具现”自然也同样做得到!

敖青本是想要印证一番自己的想法,却没想到,这东华帝君身上的“思绪纷扰”比自己想象的还要更加多!更加惊人!

是的。在这一刻,敖青却是意识到了,这东华帝君要躲避的劫难。

恐怕,不是别的劫难,正是“红尘情劫”!!

96.

第一百八十三章 开山斧

东华帝君没想到敖青的“心界”竟然如此神妙,转瞬竟然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自己竟然也着了道!

一下子被揭穿内心,饶是东华帝君脸皮颇厚,也是不由一红:

“我与道友却是有所不同……”

敖青问道:“有何不同?”

东华帝君道:“我所追求的乃是逍遥大道,无忧无虑,不受拘束。而那红尘情劫,最是困扰人心,我纵然动情,也不能陷入情劫。”

敖青算是听明白了。这东华帝君,是典型的不想负责任的意思。

而且在东华帝君的世界之中,情固然是他的内心的一部分,但是却有更多更在意的。比如他所说的“逍遥自得”。

不过,敖青还是说道:“话虽如此,帝君既然选择躲避,内心终究还是已然动情了。而帝君既然躲避的是情劫,如若那女子真对帝君动情,纵然你在那骊山躲到地老天荒,也仍然难以避开。帝君劝我顺其自然,可曾想过自己顺其自然?”

东华帝君顿了顿,看向敖青,道:“既如此。若我真顺其自然,日后如若身在劫中,道友可愿意助我一臂之力,脱出红尘劫难?”

敖青闻言,却是想起了“吕洞宾”的故事。但是吕洞宾的未来,那全真道祖师的成就,或许也未必比东华帝君要低。

他想了想,道:“如真有那么一日,我自当尽力。”

东华帝君闻言,不由大笑起来:“好,既如此。道友可莫忘了今日的约定。此次我前来,除了劝道友直面情感以外,却是还有一件事。”

“何事?”

东华帝君一翻手,转瞬一个葫芦从手中翻出,又以法力汇聚,凝成两只杯盏:“我专门回了一趟碧海。此为碧海琼酿,特来与道友一同品之!”

敖青见状,也是来者不拒:“固所愿也,不敢请耳!”

旋即,便与东华帝君一同在这东方大海之上,坐在海浪之中,相互品起琼酿来。

他二人举杯对饮,经过方才的一番交谈,两人的内心,多少都有些变化。

敖青知道了遇事决不能去压抑,压制,带来的只不过是一时的解脱,更重要的去学会接受,再去解决。再不然,便是学会“忘记”,忘情,从而顺其自然。

东华帝君则也是有些释然了。就像敖青所说的,既然自己决定去躲避,那么就说明自己其实已然陷入其中了,既然如此,躲着,终究不是办法。

酒过三巡,又一声鸟鸣响起,那金丝雀发出“咕咕”的声音,落在两人中间。东华帝君见状,道:“小十,莫非你也想尝一尝我这美酒?”

“咕咕!”金丝雀点头。

东华帝君笑了起来,伸手一指,一汩酒泉便从葫芦之中飞出,落入到金丝雀的近前。金丝雀当即痛饮起来。

敖青见状,道:“帝君与这十天子,莫非相识?”….

东华帝君道:“自然。道友莫非没有听过‘扶桑大帝,的称呼?”

敖青闻言,当即也想了起来。

这位东华帝君,除了未来的吕洞宾身份以外,在道教典籍之中,还被称作是“东霞扶桑大帝”。

这扶桑,乃是古代传说中的神树。山海经,海外东经》载:“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

在传说中,光明宫的十大日宫天子,便是在扶桑木上被羲和所生的。

而东华帝君,既然有“扶桑大帝”的称呼,自然,也与这十位日宫天子有着因缘。

“倒是我忘记了此事,帝君勿怪。”

“无妨,那都是上古之事了。何况,那时的我,也只不过是一小卒而已。”东华帝君说道:“反倒是道友,出世至如今,不过才几千年?竟然有如此神通法力,几近当年的应龙。说到此处,我真是觉得自己这些岁月,都白活了。虽有天尊之名,实则却根本配不上这个称呼。”

敖青道:“帝君不必妄自菲薄。在我看来,帝君的底蕴是足够的,所欠缺的,乃是‘道心,。如若得遇良机,完备道心,必能一飞冲天。”

东华帝君道:“既如此,便借道友良言了!这杯酒,敬道友!”

“请!”

两人碰盏,旋即各自一饮而尽。

敖青又道:“帝君,你此次前来,怕是不止与我喝酒那么简单吧?”

敖青却是看到东华帝君与十天子相识,而那十天子,又是玉皇大帝的引路人,因而产生了联想。

东华帝君道:“道友聪慧。不过,原本,我真是只为了喝酒与提醒道友而来的。但看到十天子以后,猜到了大天尊的所作所为,我也意识到了大天尊交由我的使命。”

“哦?”

敖青道:“大天尊莫非与帝君有什么吩咐?”

东华帝君摇了摇头,道:“非也。大天尊倒是没有直接给我颁下法令。但是,既然让小十来引路,又有日宫天子之事,我却也心领神会。道友是为了那大天尊外甥的事情所奔波的吧?”

首节上一节127/23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