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月也知道有点强人所难了,不过,他现在也是赶鸭子上架,不得不求苏明哲帮忙:
“我实话告诉你吧,上面领导发话了,如果这次任务能完成,原本只是处级单位的晓月杂志社,就能向上走一走,成为厅……”
“明哲,我现在也不跟你画大饼,我现在就告诉你,只要你能搞定这件事,条件随便你提!我给你千字一百的稿费,怎么样?”
“主编,这不是钱的事!”
苏明哲已经拿回祖宅了,身上有了‘大富商之子’的身份加成,他想要多少钱,随随便便出国转一圈,就能搞定,根本不怕有来历不明的问题。
所以,吴月想用稿酬来诱惑苏明哲,完全是走错路了。
不过,吴月的急切态度,也让苏明哲起了一点贪念。
略微一思索,苏明哲就长叹道:
“主编,咱们合作时间这么长了,再谈钱的话,就伤感情了。”
“不过,我最近确实有件事,挺苦恼的,如果主编愿意帮我解决,这事也不是不能成。”
吴月听到苏明哲一改往日作风,竟然连钱都不要了,顿时心头一紧,不过还是开口问道:
“什么事?”
作为杂志社主编,吴月不怕苏明哲要钱。
苏明哲拿着第一本《血色浪漫》来投稿时,他才给稿费千字六块。
到了第二本《光荣时代》,吴月就主动把稿费涨到了顶级作家程度千字二十五块。
到了第三本,吴月继续拿钱砸,千字三十。
第四本,千字四十。
如今今年年初写的《激情燃烧的岁月》是第五本,吴月直接把稿酬提升到了千字六十块。
这个价格绝对是国内最高,甚至能和国际上相提并论的价格了。
而吴月之所以敢给这么高的价格,原因很简单:给苏明哲再多的钱,那也是由杂志社来出,不会从他的口袋里拿一分。
但是,如果苏明哲要求办事,那就要用到杂志社的各种人脉关系了。
这些人脉关系就和单位编制一样,那都是有数的。
苏明哲要走一个,别人就会少一个。
所以,吴月一听苏明哲不要钱,让办事,他的脸色唰的一下就变了。
对于这些弯弯绕,苏明哲也是心知肚明。
所以看到主编色变,只做不知,沉吟了片刻后,苏明哲就皱着眉头讲道:
“主编,你也知道,我现在是工厂里的宣传科主任,每天上面领导下发的任务特别繁重。为了完成这些任务,我每天都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平日用一些激情爱好写写小说,勉强也还能坚持。”
“但是,你让我放弃爱好写作,去写主旋律的东西,我害怕……不绞尽脑汁,恐怕都完不成啊!另外,你说,我如果把心思都放在写作上,我的工作不就耽误了吗?”
吴月听苏明哲这么说,心思微动,不由开口问道:
“你是想调动工作?”
“对,就是调动工作!”
苏明哲见吴月应声,当即喜道:
“我是这样想的啊,如果主编能给安排一个事少,空闲多的工作,我也就能有更多时间来创作了!”
吴月见苏明哲这么说,心里就泛起一阵嘀咕:“不用想,苏明哲想要的工作,肯定是好工作,级别也不可能低了去。毕竟,如果是普通工作单位,普通工作编制,苏明哲自己就能搞定……说来说去,还是要用到人脉关系上……”
想清楚里面的道道,吴月只能收敛情绪,神情肃穆问道:
“那不知……你想要个什么工作呢?”
苏明哲也不是要狮子大开口,只是沉吟了片刻,就笑嘻嘻道:
“主编,你看我去大学当老师怎么样?”
吴月一听,瞬间来了精神。
如果是其他工作单位,吴月还真不一定好办。
但是如今的大学师资力量,属于前所未有的单薄匮乏。
随着恢复高考的呼声越来越高,大学里为了争夺讲师资源,也是走起了五花八门的路线。
吴月作为著名杂志社主编,都被几所大学拉拢,想让他去担任一下客座讲师。
上面领导对这种情况,也做了指示,对于一些有才华的人,可以‘破格特聘’为大学讲师。
而苏明哲恰好就符合‘破壳特聘’的行列。
毕竟他那五本畅销小说,可不是虚的。
吴月心里有了底气,眼神顿时变得温和起来:
“明哲,你想去哪所大学?”
苏明哲一愣,他也没想到,自己还能挑,当即喜道:
“当然水木、燕大,最好!”
“你倒是敢想!”
吴月听了,哑然失笑道:
“算了,这事我来和上面提,尽量给你找个好学校,你先回去等着吧!”
“那行,我这几天也思考一下主旋律小说的大纲!”
苏明哲和吴月握手告别,回到工作单位,就见蔡晓丽还蜷缩在沙发上,没睡醒呢。
第1285章 参加聚会,讲师考核
下班回到家,才走到中院,苏明哲就被韩春明叫住了:
“姐夫,今天大志过来了,说是有知青聚会,邀请咱们都过去!”
大志,全名郭志飞,和韩春明、苏明哲是高中同学,还在一起做知青。
苏明哲一听是知青聚会,立刻就回道:
“我最近的工作很忙,哪有时间啊,你代我给大家问个好吧!”
苏明哲对知青聚会,没什么兴趣,这倒不是说,他在做知青时,受了不少苦。
恰恰相反,他做知青时,因为相貌俊秀,体质虚弱,颇受同学和老乡们照顾。
只是这‘照顾’,也仅限于‘照顾’而已。
因为家庭问题,绝大部分人对苏明哲的态度,都是敬而远之。
尤其是不少漂亮的女知青,原本都挺喜欢自己,但是一听到苏家,立刻就躲到了十万八千里之外。
所以说,苏明哲在下乡的几年里,只交到了一些朋友,却也只是交了几个能说话的朋友而已。
没吃什么苦,却也没有什么可供怀念的地方。
“别介啊!”
韩春明见苏明哲开口拒绝,连忙起身劝道:
“姐夫,这次来的人可不少,你猜猜,这次聚会是谁举办的?”
苏明哲嗤笑了一声:
“谁举办的?”
对他来说,那些知青里面,可没谁和他有深厚友谊。
“呐,这请柬上写着呢,杨书记的大名杨兴河!”
苏明哲接过请柬一看,顿时不好再开口拒绝了。
当年知青下乡的时候,有关系的人,就可以申请分配距离京城近一点的地方,比如说京郊附近。
而没关系的,或者身份成分不好的,就会被分的远一点,有的去北大荒,有的去大西北,还有去西南的。
而像苏明哲这种独生子、孤儿,本来不用下乡做知青的,但是也被裹挟着报了名。
好在最后分在了京城郊区房山县小清河乡。
房山县距离京城这个首善之地确实很近,但是在那个年月,只要是农村,基本上就很难吃饱饭。
更何况,房山县多山少地,属于贫困地区。
大家伙都要依靠家里人接济,才能勉强度日。
在此期间,作为孤儿的苏明哲原身,没少受到杨书记的帮扶。
所以,在得知杨书记属于聚会召集者之一,苏明哲还真说不出拒绝的话。
定了定神,苏明哲放下请柬问道:
“这次知青聚会,都还有谁吗?”
韩春明想了想,讲道:
“今天大志来送请柬时,说聚会其实是杨华健这小子号召举办的,包地图那小子提供了场所……至于都请了谁,据我说知,只要人在四九城的,基本上都送了请柬。”
当年去房山县的知青有近千人,其中分配到小清河乡的,就有八九十人。
而这八九十人里,除了十几个外地的,剩下七十余人都是京城本地的。
苏明哲回忆了一下剧情,电视剧中,好像参加聚会的知青坐满了七八桌,差不多有六十多人。
这么掐指一算,差不多会有九成知青会过来。
“行吧,到时候我请个假!”
到了第二天。
苏明哲来到办公室,提前半个小时上班的蔡晓丽,已经把茶水都泡好了。
“师傅,你的茶!”
蔡晓丽学着从电影里学来的姿势,扭着小蛮腰来到男人身边,把茶水递过去,顺带接过了公文包。
苏明哲见她学得不伦不类,强忍着笑意,浅笑道:
“今天这是怎么了?”
蔡晓丽眨了眨那双娇媚的大眼睛,媚笑道:
“昨天有人去我家送知青聚会的请柬,你也有吧?”
“不单单我有,韩春明也有!”
苏明哲一听,就猜到蔡晓丽想说什么,直接一句话堵了过去。
“我不管,我就要你陪我一起去!”
给男人做了两年的地下情人,蔡晓丽早就想更进一步了,而这一次知青聚会,在她看来,就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一起去参加聚会可以,但是你别搞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