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养殖 第40节

换句话说,这里场地够大,所以这些鸡平时都练出来了,有多远跑多远,那肌肉都很发达,反应也够灵敏。

看那眼睛,一只比一只灵敏有神。

江利军这么动了几下,浑身是汗,笑呵呵的说道:“还真是啊!这鸡不一般!”

就这灵活劲,代表着土鸡们平时的运动量不小,所以肌肉也会更结实细嫩,味道会更好。

好了,看也看了,追也追了,第一阶段的了解,算是告了一段落。

接下来,周恒带着他们去自家去。

前面走不远就是他家,而父母早就候在了院子门口了。

农村人就是这样,迎客得出门,送客也得送出来,显得重视,这是个礼节。

一向在家话少的周发强,主动迎道:“江老板来了?快进来坐会儿,这天热的很……”

他们家就是这样,平时在家,母亲李芸莲话多,父亲几乎没多少话;但有外人的时候,母亲就话很少了,都是周发强冲在前面。

周恒早就总结出这个奇怪的现象了。

知道大老板要来,他们早就准备好了,今天特意没有去地头,把院子又扫了一番,摘下的桃子放冰箱凉着,这时候拿出来吃正舒服。

冰箱还是周瑛家想换大的,而淘汰下来的。

此时,院子里已经有一片荫凉处,让江利军和女儿坐在那里乘凉吃桃子,又开了风扇对着他们吹。

家里这会儿就是个活蒸笼,还没有外面凉快。

周恒总是说,给他们装个空调,但他们老是不要,想省钱。

他知道,即使勉强装了,他们也不会开着用,怕费电。

江利军看周恒父母忙来忙去,连忙客气地说道:“老哥老姐,你们也坐下歇歇,大热的天,让你们这样受累,我也心头过意不去。”

周发强有点不好意思地说道:“实在是……家里条件不好……”

其实,他们的语言是不通的,江利军自然是说普通话,但周恒父母对这种普通话,听着有点费劲。

这毕竟不是新闻联播那种普通话。

而他们说的话,就需要周恒这个翻译了。

一来二去,父母就更加拘谨了。

他们培养了周恒上大学,但见过的大人物不多,连镇长都见的少,镇长还不如这个大老板有钱呢。

江晓萱不用讲这些场面话,所以直接吃桃子就可以了。

她拿着冰凉的桃子,咬一口,不由得说道:“咦,好甜啊!”

大几十块一斤的桃子她也吃过,但不知道为什么,觉得还没这个好吃呢!

那可不嘛,这些桃子是农家自种的,又不打算增产卖钱,什么花里胡哨的药和化肥,统统没用过,真正的纯天然。

而且,这是下午才摘的,摘下来洗洗就放冰箱,放凉了拿出来就吃,一点鲜味都没有耽搁,那能不好吃吗?

再加上,今年少雨,桃树的糖度没有被稀释,确实比往年的要甜一些。

江晓萱吃得很斯文,但看得出来,她吃得很高兴。

母亲欢喜的说道:“喜欢吃就多吃,这个树上还有,多的很,今年结得很多。”

不知道为什么,看到漂亮女孩子,就像是在看她儿媳妇一样,忍不住就比较激动。

周恒给她翻译。

江晓萱礼貌的微笑,道了一句谢。

然而她面前这么大一盘子的桃子,还让她吃完了再吃树上的?这盘都吃不完好不好!

这家人真实诚!

第二十二章 亲自下厨

江利军很自然的与周恒父母聊着天,还问他们这把年纪了,种着多少田地,身体吃不吃得消。

周发强很认真的回答道:“田地一共加起来,有二十亩。今年的政策,是种棉花一亩补三百块钱,收购站还保价收,所以棉花种了不少。”

现在国家对农村也有宏观调控,一般储备粮食够了之后,会有一些别的方面的促进。

江利军点点头,表示明白了,棉花有很大部分,都用在造火药上,政策这样鼓励,就能看出用意了。

然后,他又开玩笑地说道:“那补助这么多,你们村干部贪不贪?哈哈哈……”

周发强没想到,这个大老板对种地还懂这么多,一下子就觉得这是咱自己人,便也很放松下来。

他一脸无奈地说道:“那咋不贪?那些村干部,每一家都上报的几十亩棉花地。人家现在申请补助的,要站在自家的棉花地头,拍一段视频作证,他们就借别人的地头来拍,狡猾的很!”

上报几十亩,每亩补助三百块,这就是上万块了,白得的。

江利军摇头表示无语,村干部都这么厉害,仅此一项,就能贪这么多。

你贪归贪,至少要花点心思,把村子建设一下啊!

他能看出,其实这个村的基础条件还不错,资源很好,只要再想点办法,让大家致富起来,还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不过,他是外地人,这里也没他什么事,他也不会去多事。

天下乌鸦一般黑,也不止这里一人这样。

换一个人上去,还得这样!

去年这个村的村长,被一个小队长给向上揭发了,上面把他给罢免了,结果村长又去市里跑关系,又给官复原职了。

到头来还把人家小队长给整了一通。

首节上一节40/667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