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养殖 第271节

手机显示:【恭喜获得“凝香丹”十粒。】

产品介绍:本“凝香丹”用于黑山羊,用于改善其肉质,使其鲜美可口,并生长出多种有益于人的营养元素。

用法也是用清水化开,让黑山羊饮下。

这些倒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已经见怪不怪了。

领取完礼包,接下来周恒开始仔细阅读学习养殖黑山羊的知识与技巧。另外,虽然激活了任务,但他会稍延迟黑山羊的养殖。

大概等到第一批兔子出栏时的样子吧。

因为养羊的投入也不小,就算是半散养——半散养就跟养鸡一样,早晚需要人工喂养,平时就自己到草场啃草之类的,食物丰富些,也有了适当的运动量。

这种方式的喂养,羊会更健康些,也会比完全圈养的肉质更加细嫩。

如果全放养,那就需要广袤无边的大草场,他们这里不具备条件。

但就算是半散养的性质,也需要一大块地,羊苗、羊圈、围栏、喂养等等,花费太大了——他没想到这个a对“五百”这个数字执念这么深,什么开始都是五百。

如果几十上百只羊,他还可以准备想想办法,一开始就五百,差不多要把他手上的钱搞干净。

现在肉价飞涨,羊苗当然也是紧跟市场,价格也居高位。

还是等第一批兔子开始销售、来钱走入了轨道,再开始扩大也不迟。

现在的时间,他就用来学习吧,毕竟学习使人快乐。

阅读学习着,渐渐困意来袭,他放下手机睡觉去了。

反正这阵子不会直接开始养,学习的时间有很多。

……

第二天上午十点,胡金华接到了电话,知道人已经来了。

现在他就在周恒家等着,一起的还有孙计安,说到底当初胡金华加入市艺术协会,还是他促成的,这时候他也理应过来欢迎一下。

接到了人,宾主寒喧一番,然后带着六位艺术家们游览观光。

周恒是本村土著,负责带路和各种介绍,孙计安则各种场面话,各种褒奖本村,希望能给这些人们留下好印象。

相反的,胡金华这个他们的“同道中人”,反而话相当少,全程完全充当陪同了。

来的六个人里,最年轻的都快五十岁了,秃顶,发量稀少,穿着简朴,就跟最普通的中老年知识分子一样,完全没有凸显身份的标志。

这样的人,走在大街上,不会有任何人对他们侧目。

但如果仔细观察的话,几个人的眼神都比较有力,在谈起他们专业的领域时,那眼神犹如能放光一样。

他们出言朴实谦逊,并不把自己在行业领域里的成就挂在嘴边,只把自己视为一个普通的观光客。

一路走走停停,有一个人连声赞道:“好,好!山青水秀,人杰地灵啊!受这样的山水熏陶,人的内心也能感受到宁静。”

难怪胡金华如此年轻,但作品里却已经有了归隐与恬淡的气息。

艺术就是内心的感悟,没有感悟的作品,就算再华丽,也总缺了点什么。

几位同行而来的,也都纷纷附和,赞同这一点。

孙计安不失时机的说道:“那要不,你们几位也在这里小住一阵,寻找一点作品灵感?”

他也希望村里能沾上些艺术人文的气息,总的来说,这也是提高村子的某一方面啊。

他自己的靠山退休了,一切提升都得靠自己,所以思想是有些激进的,很想有点建树。

不光这方面激进,就是从村到镇上那条路,他也非常积极的在跑腿呢,总希望能至少完成一两件事情。

反正成不成的,不努力试试,怎么知道不行呢?

什么“先进村”、“艺术村”、“经济村”等等头衔,他也不嫌多啊。

就算不提这些,他这个村支书对几位老艺术家们客气一点,也理所应当。

第一百五十三章 见风倒

市艺术协会的几个人,来龙溪村观光后,又去胡金华的小屋里看了看他的作品,一阵赞不绝口。

如果说,普通人看到胡金华的作品,认为不错,那还只是外行看热闹,但作为同行、且行业领域都各有成就的人,都认为他的作品不错,那就是真的不错了。

胡金华也很高兴,谦虚的表示了谢意。

这些人也认为他暂时就应该继续在这里,因为这里的生活,是他灵感的源泉,离开了未必会有这样的心境、这样的灵气。

他们甚至还说,如果有机会,他们也想住在这样的环境下,来养养心性。

然后就在这之后的几天里,他们果然联系孙计安,在村委那里租了几间房,然后住在村里搞艺术创作了。

据胡金华所说,他们想玩个大的——几个人都在各自的领域分支里,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回顾一生,好像也没有什么惊艳的传世作品留下似的。

他们合计很久了,想共同创作一幅作品,将各自巅峰的技术全部施展出来,完成一个代表他们这一流派的顶级作品。

他们想证明,他们这个流派的,也能有极致作品出来。

主要是这几十年来,大火的木雕流派就那几个,其余的地方小流派渐渐无人问津,仿佛就压根儿不存在一般。

他们是本流派的传承人,见到这个局面,肯定心酸。

人都是有脾气的,尤其他们年龄大了,越发无所畏惧一般,就想干一票大的。

先前还为去哪里做这件事情,多有争执,决定不下来,毕竟是大件,需要宽阔的地方,才能施展开来;再加上作品也没有定下来,所以就一直搁置。

现在来了这里,感觉这样山清水秀的地方,确实不错,既适合老年养生,还能激发创作灵感。

于是商量之下,就选这里好了。

本来参加这一项壮举的,有六个人,但其中两个人不能做到天天来,因为一个要看店,另外一个身体不太行。

首节上一节271/667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