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渔村 第1098节

敖沐阳换上了一双新鞋,这是鹿执紫给他买的过年鞋,然后他决定显摆一下,就去村里溜达起来。

溜达的时候他看到敖小米带了几个小孩在放鞭炮,一帮人找了个小铁盆,用铁盆扣着炮仗点燃,每次炮仗响了都把铁盆鼓起老高,乐得孩子们哈哈直笑。

看到这一幕,老敖就叮嘱道:“你们小心点啊,别引发火灾。”

敖小米从外套的大兜子里掏出一本《寒假园地》说道:“这你放心,小阳叔,我带着家伙什呢,起火了我几下子就能给拍灭!”

其他孩子也拿出自己的作业本:“就是,起不了火,都准备好了呢。”

“我们试过了,天气太冷、潮气太大,火不是那么好烧起来的。”

敖沐阳咂咂嘴,他怎么觉得这几个孩子的话里话外挺遗憾的呢?

他一路溜达着去了湖边,相比夏秋季节,湖水稍浅,湖泊四周出现了一圈泥沼带,有些人就拿了滑泥板在泥沼上滑动,时不时伸手去泥水里摸鱼摸虾摸河蚌。

滑泥板就是一种类似雪橇的东西,专门用来在河湖沼泽的淤泥地上行动,算是一种使用了千百年的传统老渔具,跟敖沐阳之前用过的踏槽很类似。

不过踏槽用在退潮后的海滩使用,属于简陋版的小船,有船帮和船舱。滑泥板更简陋,它就是一块前头翘起来的木板,大概有两米长,三十公分宽,中间有个手柄,这样人们一条腿跪在上面,一条腿用来蹬地,用一只手抓住手柄另一只手来摸鱼摸虾。

许久不见的两位老教授也在湖边蹲着,不知道在那里聊着什么。

敖沐阳走过去主动打招呼:“李老师、苏老师,都在这里呢?聊什么?没回去过年?”

苏鹏辉懒洋洋的说道:“今年留在村里过年,家里面没人喽,我儿子和儿媳妇要留在瑞士,就我自己一人,回去干嘛?”

老爷子前些年就没了老伴,只有一个独生子,儿子倒是有出息,在瑞士搞金融工作,娶得媳妇也是瑞士人,就等于在那边给定居了。

李继指了指苏鹏辉道:“我准备把我老伴接过来,也要留在村里过年,好歹得有人陪陪这老哥们。”

苏鹏辉笑:“什么陪着我,你们老两口自己过年有什么意思?还不是图热闹才留下了?”

敖沐阳问道:“李教授,我那大哥不回来过年?”

李继闷着头道:“儿子儿媳都是独生子女,一边一年。”

说完他又抱怨了起来:“这独生子女政策哟,坑人!”

敖沐阳道:“老师,按您这年纪来说,你们那时候没有独生子女政策吧?”

李继摇摇头道:“这政策从78年就写入宪法了,怎么没有?而且我们还是知识分子,那时候知识分子更是要响应国家政策,要不然不给你提职称……”

“嘘,妄议朝政是要杀头的。”

1152.马鼻的故事(3)

敖沐阳换了个话题,蹲在两个老爷子身边道:“你们留在我们村里过年挺好,村里就是热闹,今年会格外热闹。对了,你们刚才在聊什么?看你俩好像在争辩啊。”

这话题换的不错,李继精神一振,他指着湖边滩涂地上的滑泥板道:“这个东西,可是有年岁了,是吧?”

敖沐阳笑道:“那你可看错了,老师,那滑泥板顶多六七年,我知道,那是我大林叔家的板子,我去京都那年他家板子刚坏掉,这是换的新板子。”

李继翻了个白眼道:“不是说他那块板子,我说的就是滑泥板这物件,这东西的存在历史可是有年岁了。”

敖沐阳点头:“对,起码得七八百年甚至上千年了。”

李继摆摆手道:“不止,两千多年前的《史记-夏本纪》里就有描述了,说大禹‘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出行乘辇’,这东西得存在两三千年,它的发明应该跟大禹治水的工程有关,历史悠久。”

敖沐阳一愣,问道:“这么厉害?”

“是厉害,但老李这有些牵强附会。”苏鹏辉也给他说道,“不过一千多年前有本书叫《史记正义》,那上面有对这个板子的介绍,说的就是这样,头翘起来、有把手,人跪在上面用脚蹬地来推着前行,《史记正义》是唐代人写的,起码它在唐代就有了。”

李继斜睨他道:“老苏你不懂别瞎嚷嚷,历史是需要大胆假设、仔细考证的,我说的那话就是考证过的。”

“你在梦里考证过的吗?”

“就算在梦里考证过又咋地,我那好歹是在搞科研,哪像你做梦就会梦见大闺女小媳妇。”

“挑事啊,小敖看到了,这是人身攻击,知识分子能这么干?那你跟李彦宏有什么区别?斯文败类、衣冠禽兽……”

敖沐阳摆摆手道:“两位老师咱们冷静点,这滑泥板的历史如此牛鼻,实在是出乎我预料啊。”

“何止牛鼻,还马鼻呢。”李继笑道。

苏鹏辉道:“你看,你又骂人了。”

李继不屑道:“你就老老实实研究你的鱼吧,历史这块的东西你不懂,就别乱说,我说的是马鼻又不是妈鼻,历史上的马鼻大战你不知道吧?”

苏鹏辉一愣,狐疑问道:“又要杜撰了吧?”

李继转头向敖沐阳,道:“马鼻大战说的是明朝嘉靖年间发生的一场战役,当时名将戚继光帅兵追击倭寇福建马鼻村,当时倭寇趁着海潮后退,龟缩在了海边船上,周边因为退潮都是滩涂地,军队无法行进。”

“戚继光大为为难,这时候当地有个投笔从戎的书生就给他奉上了一书‘平倭策’,介绍了滑泥板,让将士们一手抓着板子扶手一手持长枪突刺或持马刀劈砍,大破倭寇,史称马鼻大战!”

他说完之后,又去斜睨苏鹏辉。

苏鹏辉心虚,便说道:“你肯定是编的,戚继光是有红衣大炮的,他为什么不用大炮轰倭寇的船?那会船可是落在泥沼地里跑不了。”

“你问戚继光去,反正我是从史书看的。”

敖沐阳道:“可别争了,老师们,你们要不要一起下去感受一下这极有历史的渔家工具的气息?村里滑泥板可不少。”

“不去不去。”

“泥沼道路滑,翻车概率大。”

“我们俩是搞教育和科研的,靠的是嘴巴。”

“对,我们就看着聊聊好了,你自己去吧。”

敖沐阳耸耸肩,他看到敖小俊拖着个滑泥板过来了,就去抢到手,换了雨靴后在湖边滑了起来。

滑泥板比踏槽更轻便,适合湖泊泥沼地而不是沙滩滩涂,这是因为泥沼地里的泥很黏糊,跟东西接触后容易粘上去,所以越轻越好。

泥沼里东西不少,特别是泥鳅黄鳝。

敖沐阳贴着湖边转悠,看到有洞穴的踪影就伸手进去,往往能掏出一条泥鳅来。

首节上一节1098/1472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