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村里做土豪 第28节

“那好,你先扎个马步,像我这样。”

孙小平摆出了一个一字马,示意外甥跟着自己做,等他站好以后,向前纠正了一下他的姿势,说道:“对了,就是这样,先站个一小时吧!”

想起当初干爹逼自己站桩时的痛苦,孙小平心里暗乐,终于也有人来尝尝自己当初的滋味了。

“一小时?”

海滨眉头皱了起来,纠结的想了想,赶紧收了姿势,说道:“那还是算了,舅舅,要不这样,要是以后别人欺负我,我就来找你,好不好!”

“不好!”

孙小平又好气又好笑的摇头,小样,想让我给你做免费打手,门都没有。

海滨垂头丧气地进屋了。

休息了一会,孙小平就向着自己屋后的的山谷走去,他想看看自家的鱼塘。

山谷里面被老爸,老妈种满了玉米,只是高高的山坡阻挡了阳光日常照射,山谷里的玉米长得不怎么好,焉不溜秋的样子,杆子特别细小,结得玉米棒子也不大。

鱼塘在山谷的最里面,离山泉很近,孙发财从山泉那里挖了一条水沟,把山泉水接引到水塘里面,不大的山泉水能补充水塘水面日常的蒸发,也算是把水塘从死水变成活水了。

孙发财正在包谷地边上割嫩草,见到儿子走了过来,关切地说道,“儿子,你到这里来干什么?早上露水重,别把衣服打湿了。”

孙小平笑道:“没事,这点露水没什么,老妈说你挖了一个大鱼塘,我过来看看,老爸,这鱼塘不小呀!里面养了多少鱼?”

“大约有三万多吧。”孙发财细算了一下,给出了一个不确定的数字。

孙小平点了点头,仔细地打量着鱼塘,鱼塘水面很清澈,四周被挖出来的泥土堆砌成了宽大的塘坝,压得很结实,塘坝上光秃秃地,长着稀稀的杂草,什么也没有。

他不紧摇头,水塘这么大,四周的塘坝面积加起来起码也有一两亩,种上一些黑麦草,既保证了鱼塘的水草供应,还保护了塘坝不被雨水冲刷。

一举两得的事情,自己老爸居然没想到。

他开口问道:“老爸,你平时除了喂鱼草,还投什么饵料呀!”

“饵料?”孙发财愣了一下,说道,“除了每天早上投鱼草,我就往鱼塘里倒了二十几担牛粪。平时也没投什么饵料,山里人喂鱼那讲究那个。”

鱼塘投放牛粪是为了催生水中的浮游生物,为水中游鱼提供食物。这种方法还是在以前吃大锅饭的时候,集体养鱼使用的土方法,对促进鱼的生长也有一定的作用,被山里人继承了下来,沿用至今。

难怪这么大水域一年才卖几万块钱,自己老爸完全野生式地放养呀!

孙小平苦笑着摇头,心中暗自叹息,“老爸呀!老爸,你就是不投放饵料,在鱼塘上面架设几个杀虫灯也是好的。”

这里是山区,蚊虫飞蛾多得是,每天晚上杀虫灯杀死的蚊虫足够鱼塘的的吃食了。靠那二十几担牛粪催生的浮游生物,鱼塘的鱼没饿死,生命力都算顽强了,那里还长得快?

他沿着水塘的堤坝慢慢地渡步,走了一长段距离,这里的完全被玉米地遮挡了视线,孙发财已经看不到了。

孙小平把手垂到水塘里面,往里面倒空间水。昨晚往家里的水井灌空间水,引得鲤鱼从井底冒出来争抢,显然空间泉水对动物也有着不小的吸引力,他准备在自家的水塘里再实验一下。

空间水流入水塘,水塘里面的水翻腾起来,无数大小的游鱼从四面八方向着他面前的水域集中,很快,水面上就是一片晃动的鱼头。

麻辣隔壁的,这空间泉水对鱼的吸引作用也太强了点吧!

孙小平目瞪口呆,心虚地往自己老爸的方向看了一眼。

还好,老爸忙着割鱼草,又有玉米杆的阻挡,没有发现这力的情况,否则还真不好解释这种奇景。

第31章

吃过早饭,孙小平家就开始热闹起来。

听说他回来了,村里人就都兴致勃勃地过来串门了。

孙家村一百多户人家,全都姓孙,按照宗族族谱的记载,都是从一个祖宗开枝散叶出来的。

虽说都是同宗族人,可农村人什么都喜欢比较,比房子好坏,比孩子的出息,比票子多少等等,条件好的人喜气洋洋,自觉高人一等,混得差的人在村里无形中就矮了一头,被人看轻。

孙小平是村里的唯一大学生,村里一直有些闲言闲语,说他在外面混得挺惨,五六年都不敢回家,二十七八连个婆娘都娶不上,这让村里不少人在孙小平父母面前一直都有优越感。

连村里孩子也因为孙小平境况认为读书没个卵用,不如早早去打工挣钱。

现在孙小平从外面回来了,那些叔叔伯伯,婶婶嫂嫂们自然要来串串门。

一来看看他在外面混的怎样,二来也是了解了解外面的世界。

只是大家来到孙小平家里一看,握草,这版本不对呀!不是说这小子在外面混得挺惨吗?这又是冰柜,洗衣机,又是电热水器,电饭煲,一系列家电顶级的家电让大家目瞪口呆。

尤其是那彩电,尼玛的,那么大,都像是看电影屏幕了,城里商场里四十二英寸的液晶电视都要四五千,这个电视都快大了一倍,这得多少钱?

这还是混得惨么?

这要是混得挺惨,那村里那些外外面打工的不是更惨了吗?

大家的心里都不知是啥滋味,围着这些崭新的电器摸摸这里摸摸那里,羡慕的表情表露无疑。

有人对着孙发财和苏红梅道贺,直夸他们有个大出息的儿子,以后等着享福了,有的人却是对着自家的男人埋怨,说他们没有出息云云。

那些个大老爷们儿一个个虽然脸上都是一副不屑的表情,但是不住往那些崭新电器上飘的眼神出卖了内心的想法。

孩子们最关心在意的只有75英寸的超大液晶电视,每人搬了一把椅子在电视前面挤成一团,极好的观赏效果让他们惊叹不已,把海滨他们几个心里骄傲的不行。

孙小平热情地笑着与来访的村里人打招呼,这些同宗族人虽然爱比较,好面子,心地却还是很淳朴的,这么些年,家里两个姐姐出嫁,自己在外上学工作,常年不回,父母两人在家里没少受大家的恩惠和帮助。

他从屋里拿出了七八条芙蓉王,喊外甥女海欣端出来从明珠带回来的特产,男的发烟,女的吃水果,小孩子吃糖。

发烟不是一根一根敬,都是一包一包的散,土豪的气势一展无遗。

虽然都是农村人,这种烟大家也都是见过的,过年的时候,村里那些外出打工的年轻人也带这种烟回来撑场面。村里面几个在外面搞基建,建工厂发了大财的人回村里拜年散的烟也是芙蓉王,精品黄鹤楼之类。

五六十块一包的烟,一包一包的发,现场的男人怕不得有四五十人,这一下就出去了两三千块了。

发财家的小子这是真发大财了,村里人都是暗暗咂舌,震撼不已。

孙发财苏红梅在旁边看着,脸上容光焕发,露出了自豪的笑容。

苏红梅笑呵呵的道:“都拿着,拿着,以前呀,这孩子可没少给大家添麻烦。这些年我们家也多亏了大家的照顾,这都是应该的。”

首节上一节28/1540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