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农民的妖孽人生 第1772节

杯中的茶汤清澈鲜爽,喝过一口,余味悠长,一股清甜从舌根源源不断的生出。

鹤伴山也产茶叶,齐晖对茶有一定的研究。

但是这杯清茶不同于一般茶叶,他还从茶汤中品出一股充裕的元气。

这让齐晖有点发呆。

老板看了齐晖一眼,脸上带出一点笑容,说道:

“客官是行家,这茶叶是华盖山上慕容老爷子亲手种植的,他经常来我这个小店吃饭,所以就赠送了我一些,逢年过节我才舍得喝点,今天你也算有福气。”

齐晖这才明白,这并不是这家旅店中正常待客的茶水,今天自己算是沾光了。

不过他更感兴趣的是,是什么高人能够种植出这等优良的茶叶。

齐晖若无其事地问道:“华盖山在哪儿?”

老板随手一指马路对面,正是齐晖昨夜观察的那座山。

“那就是,古时候崂山道士刘若拙真人在山上修炼成仙,玉帝敕封为华盖真人,随后这座山也被叫做华盖山,至今山上还有一座道观叫驱虎庵,就是他修炼的洞府。”

“哦!”

齐晖点点头,他声色不动,慢慢悠悠的喝着茶吗。

却暗中调出《金匮要诀》,查找崂山的资料。

金匮要诀确实记载有那名叫做刘若拙的真人,虽然他在一般人中名声不显,但却是玉皇大帝麾下的华盖真人。

事实上,古往今来在崂山修炼的道教真人何其之多。

丘处机、张三丰、徐复阳、刘志坚、刘若拙等都在崂山修过道。

在华国的诸多名山中。

只有崂山崛起于东海之滨,有着‘泰山云虽高,不及东海崂’的说法。

自古崂山有海上第一道山的美誉,是华国道教的发祥地之一。

崂山道士华国闻名,崂山道教也被称为“道教天下第二丛林”。

宋代初期。

崂山道士刘若拙功德圆满,被玉皇大帝敕封为“华盖真人“,崂山各道教庙宇则统属新创“华盖派“。

金元以来,道教全真派兴起。

崂山各庙纷纷皈依于“北七真“门派,成吉思汗敕封丘处机之后,崂山道教大兴。

延至明代,崂山道教的“龙门派“中又衍生三派。

教派总数达到10个,崂山及周边地区道教长盛不衰。

至清代中期,崂山道教发展到鼎盛。

道教宫观多达近百处,对外遂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之说。

齐晖心中一动,华国的修仙之术源自道教,崂山道教如此鼎盛,看来自己的这次崂山之行,说不定有意外收获。

“我看山上有许多别墅,那都是什么人啊?”齐晖又故作随意的问道。

“嗨,”老板摇摇头,又说道:

“都是琴岛那些有钱人在山上盖得别墅,我们这儿统称崂山,但真正有名的是这座华盖山,太清观是外人眼中名声最响,但实际上还得奉驱虎庵为鼻祖。

所以我们琴岛本地的高官显贵,都争相在华盖山上盖别墅,希望能沾一些宝山的灵气。”

齐晖又追问道:

“那么那位慕容老人,也是琴岛显贵人物吧?”

老板轻轻摇头,说道:

“不是。”

“哦?”

齐晖更加疑惑,如果不是,那么他怎么能在这冠盖云集的华盖山上占有一席之地?

“那么他是本地人?”

齐晖有些不解,又追问道。

老板还是摇头,说道:“更不是!”

齐晖这下彻底糊涂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老板的脸上现出恭敬之色,郑重说道:

“他是神仙!”

正文 第1174章 果真如此

“哦,你说那位慕容老先生是神仙?”

齐晖微微惊讶。

即凡能被眼前土生土长的汉子称为神仙,自然不是平常之辈。

难道自己这次踏足崂山真的不虚此行?

齐晖眯起漂亮的丹凤眸子,心中窃喜,说不定真能找到仰慕已久的世外高人。

不过想想也是,那个小姑娘年纪不大,已经是绝世高手,连声名显赫的花宏智都不是对手。

这修仙圣地崂山又是道教祖庭,历来藏龙卧虎,历史上出过许多真人大圣,说不定真还有玄妙传承遗留人间。

首节上一节1772/2228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