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男战记 第164节

迎接大人物其实没那么麻烦,准备好军乐和仪仗队就行。但问题是这次来的可不光是本国的皇室成员,还有其他国家的流亡政府,这就没法不谨慎应对了。

上头的大佬明显对他们这些基层干活的小喽啰隐瞒了很多事情,或者说觉得这些额外的信息没有必要让他们知道,电报上面言简意赅的很。

德拉贡只能尽自己所能,做最好的准备,以及最坏的打算。

第二天上午一大早,部队按迎接皇室的标准在港口做好了准备,步兵二营和坦克营也悉数在附近集结待命。

出席迎接仪式的军官们全都聚拢在德拉贡周围,一个个面色凝重。大家私下里全都在猜测,这次摊上事儿的究竟会是哪一位皇室成员?

几个跟皇帝同辈的直系亲王是肯定不可能了,这些人一来年岁不小,二来希德尼十四世也不会放心让他们出国活动。

而拜人老心不老的皇帝陛下所赐,皇室新生代可谓人丁兴旺,帝国目前总共有19位皇子和13位公主,如果在算上已经夭折的和那些未被承认的私生子,凑一副扑克牌出来,完成不成问题。

不过既然是能代表帝国出使国外的皇室成员,那肯定就是成年的皇子公主,符合这一条件的能有二十多位。只可惜十一区远离中央,又受到严格的信息管制,否则德拉贡肯定能推测出是哪一位。

这时通讯人员跑了过来,说前去迎接的海军驱逐舰已经跟对方碰上了头。对面只有两艘军舰,是一艘重巡洋舰和一艘驱逐舰,都有经历过战斗的痕迹。

特别是那艘驱逐舰,上层建筑有多处起火冒烟,明显是不久前才刚刚经历过一场战斗,追击的敌舰很可能就跟在他们身后不远的地方。

德拉贡将这一情报跟身边的军官们一说,大家的表情顿时变的有些微妙。

四十多分钟后,两艘伤痕累累的军舰在帝国驱逐舰的护送下进入群岛海峡。

德拉贡用望远镜从岸边看去,驱逐舰已经严重倾斜,一副随时会倾覆的糟糕模样,而较大的那艘重巡洋舰也是被打的千疮百孔,舰桥上高高悬挂着一面破损的雪狐旗。

德拉贡知道这面旗帜,是远东塔兰斯王国的国旗。这个人口不到千万的小国,因其开国君主是帝国这边一位被流放的皇子,希德尼七世的兄弟,因此得以与希德尼皇室沾亲带故,是五代开外的远房亲戚关系。大约五十年前,该国王室主动与帝国修好,双方随即建立外交关系。

如果是这个国家被灭,那灭了他们的敌国十之八九是相邻的蓝宝石公国,这俩可以算是世仇了。

重巡洋舰最先靠岸,德拉贡赶在军乐队的指挥抬手前,叫停了他的动作。

就眼前这个情况,真要是奏起欢快的迎宾曲,船上的塔兰斯王室怕不是要情绪失控。于是为了照顾这些远道而来的异国流亡者,欢迎仪式临时简化,一众军官在德拉贡的带领下,列队向扶梯上走下来的人敬礼。

最先走下扶梯的是一位金发碧眼的大胸美女,年约二十出头,身穿一袭洁白如雪的公主长裙,举手投足间风姿卓越,气质典雅而高贵。

德拉贡见到对方的第一眼就觉得有些眼熟,在脑海里略微回忆了一下,很快便想起来,自己应该是在中央高等军校的毕业典礼上见过这位迷人的公主殿下。

皇室为了激励这些青年才俊,每年的毕业典礼上都会派一位年轻漂亮的公主出席,忽悠这些刚毕业的小年轻,让他们做一做升职加薪、迎娶公主的白日梦。

而眼前的这位,正是当年被请来忽悠德拉贡那一期军校毕业生的“大饼”。由希德尼十四世与现任皇后苏珊·巴拉诺所生、帝国的第十一公主——艾莉西亚·希德尼。

第187章 圣母公主

缓步下船来到一众军官面前,年轻貌美的艾莉西亚公主面容上难掩憔悴,跟她一起下船的其他人也都差不多的模样,不少人身上还带着伤。

德拉贡见状,扭头吩咐手下马上联系医院并备车,然后主动迎了上去。

“欢迎莅临十一区,下官是德拉贡·李,驻防此地的暂编新一团指挥官,乐意为您效劳,公主殿下。”

“谢谢你,中校。不过欢迎仪式就免了吧,我想你也看到了,船上有很多的伤员,他们需要马上接受治疗。”

“您请放心,医院就在离码头不远的地方,我刚刚已经让人去备车了,这就送伤员过去。”

“有劳你们了。”

艾莉西亚得体的冲德拉贡点点头,然后回头望向身后,巡洋舰上已经陆续下来了一百多人,其中以伤者居多。德拉贡本想让公主先上车,送她去刚准备好的住所休息,但对方却表示还要等几个人。

这时船上又下来几个身穿黑裙、头戴黑纱的女眷,乍一看让德拉贡不禁联想到地球那边的某“民族风”,但这实际上是远东那边的丧服。

德拉贡注意到,这些女人下船时,那些塔兰斯士兵纷纷向她们行礼致意,估摸着应该就是塔兰斯王室的人。

然而除了这些黑衣女眷,德拉贡却并没有看到男性的王室成员,国王的王冠被其中一个满面哀愁的老妇人捧在怀中。

德拉贡是后来才知道,塔兰斯王室的男丁已经全灭了。老国王在世时,有一个弟弟和三个已经成年的儿子。但在与敌国的战争中,弟弟和两个儿子相继在战死在前线。后来敌军兵临王都城下,他最后一个儿子亲临城头督战,又不幸中弹身亡。

可怜老国王白发人送黑发人,自己的国家也即将落入敌手。内心悲痛欲绝,已然是生无可恋。

于是在国都被攻破的当天,老国王将妻女托付给艾莉西亚公主,然后亲自率领残存的王宫卫队,向入城的敌军发动自杀式攻击,最后战死沙场。

整个塔兰斯王室的血脉,如今已经只剩下最后一个公主还幸存于世。

这些塔兰斯王室的遗孀下船后,艾莉西亚公主这才带着她们离开码头。

其中一个体态婀娜的黑衣女子经过德拉贡身边时,抬头看了他一眼。两人四目相对,德拉贡顿时看到一双如红宝石般美丽清澈的大眼睛。

目送着公主一行人上车离去,德拉贡视线挪回码头这边。由于上级在今天早上发来电报,允许塔兰斯流亡入境,并向他们提供政治庇护,所以德拉贡这边也做好了相应的准备。

第一步是缴械,所有穿灰白色军服的塔兰斯军人,除少校以上军官被允许保留指挥刀和所配手枪外,其余士兵上岸后必须放下武器,接受帝国军的管理。

帝国提供的政治庇护只是保障他们的生命安全,不代表要把这些小国来的残兵败将当大爷一样供着。这些士兵也知道他们现在是寄人篱下,所以全都在本国军官的命令下,乖乖的放下了武器。

两艘战舰上总共一千六百多人,海陆军士兵加起来不到八百。指挥官是一名准将,看上去年约五十出头,身形壮硕、眼光锐利。

他带着一众塔兰斯军官来到德拉贡面前,主动向军衔远低于自己的德拉贡敬了一个军礼,然后鞠躬感谢帝国为他们这些流亡者提供庇护。

看着老将军在自己面前低声下气的样子,德拉贡内心一时间唏嘘不已。

“将军阁下,不必多礼,既然我国已经承诺为贵方提供庇护,那么只要是在帝国的领土上,诸位的安全就是我军的分内之事,你们大可安心休整。”

“万分感谢贵国的善意。”

在德拉贡的安排下,塔兰斯流亡者被按身份分别安置在岛上不同的地方。

由于是昨天才接到的紧急通知,留给德拉贡他们的准备时间有限,所以岛上暂时无法为这么多人都提供住处。基层士兵只得用帝国军提供的材料自行搭建简易木屋,军官、贵族和政府官员则得以住进帝国军为他们腾出的营房。

只有塔兰斯的王室以及随行艾莉西亚公主的帝国使团成员才安排了正经儿的住处。但这时德拉贡等人却发现了异常。

帝国的使团貌似人数不对!?

要知道帝国派王室成员出访,可不是说就公主自己一个人出门,随行的使团少说有上百人,由专业的外交官领队。

但此时跟在艾莉西亚公主身边的随行人员却仅有十九人,带队的武官竟然是一名女少尉,这明显不对劲儿。

于是德拉贡叫来这位身穿禁卫军制服的姐贵,问她使团究竟发生了什么?成员为啥这么少?其他人都哪去了?

起初对方不想回答,认为德拉贡一个地方驻军的中校,没权利过问这些。

首节上一节164/551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