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锦鲤小夫郎 第271节

着实可怜。

景黎转身往外走,在心里想着等小鱼崽再长大点,他就让秦昭把阿七给辞了,给点钱让人回老家去。

如今上元节刚过没几天,府城里还很冷。

景黎刚一出门,就被寒风吹得浑身一抖,忙戴起长袄上的兜帽。

街边卖馄饨的小贩见他出门,熟络地打着招呼:“小黎,今儿怎么有空出门,你家秦先生身体可好些了?”

“还是老样子,只能慢慢养着。”景黎笑着回答。

景黎和秦昭在这街上住了大半年,周围的街坊邻里大多都认识他们。

不仅是因为秦昭如今名气大。

景黎本身就是个闲不住的性子,在天气还暖和的时候,他就时不时带小鱼崽在这附近玩。那小崽子不怕生,又都生得漂亮,很讨人喜欢。

景黎这一路行来,不少摊贩行人都和他打招呼,直到出了这条街,才没人再认出他。

这就是府城与村里不同的地方。

山村人少,附近几个村落都知根知底,祖辈都相互认识也不奇怪。可府城居住人口多,流动性也大,除了邻里间走得近些,其他大多是陌路人。像秦昭这样名声极旺的,走在街上也不一定能被人认出来。

不过景黎反倒更喜欢在府城的感觉。

或许是因为曾经在现代生活过一段时间,那种山村里人人没有秘密的生活让他有些不适应。而在府城里,自己过自己的日子,不需费心隐瞒秘密,不用担心旁人的眼光,这样的日子让他感觉更加自在。

府城很大,路边有不少等待拉客的车马轿子。但景黎现在可舍不得花钱代步,好在他出门的时候已经快到中午,顶着日头,在路上走着倒是不觉得太冷。

一炷香后,他站在了一间不大不小的书肆前。

江陵府城被一条江横断,分做东城和西城。景黎平日所住的是东城,住宅偏多,而西城则是夜市赌坊酒楼齐聚之地。东西二城由几座石桥相连,景黎来到的这间书肆,便在西城的桥头。

这里不是主街,却是去往夜市的必经之路,地理位置极好。

可这么好的地理位置,今日却没什么生意。书肆里空无一人,门边的柜台也空着,就这么随随便便地大开着门,被街上的人来人往衬得颇为冷清。

景黎拢了拢衣领,拎着方才在路边顺道买的茶点,踏进书肆。

书肆里弥漫着一股陈旧的纸墨味,景黎环视一圈,发现书架已经空了大半。几摞书本井然有序地堆放在墙角,有些甚至已经用麻绳捆好了。

景黎微微皱了眉。

他走到那摞书旁边,从一堆戏文话本里,准确无误地抽出了一本熟悉的封皮。

这话本比寻常的话本薄了许多,素雅的蓝底封皮上也没有绘图,只简简单单提着话本的名字。

——《梦谈小记?第一册》

府城人多,书肆鲜少再售卖手抄书本,大多都是印刷。

这个时代对于书籍的印刷出版,各个州府皆有不同的规定。在江陵府里,大大小小书肆有数十个,其中只有七八家书肆有投放出版书籍的权利。

这间书肆便是其中一家。

在府城出版书籍,首先需要书肆老板阅稿通过,向府衙监管此事的管事提出申请,申请通过后,方可购买书号,进行批量印刷。

书号,印刷,装订,没有一样是不需要花钱的。

因此,许多新书在出第一册时,都会有意减少内容,以此降低成本。若销量达到预期利润,到了印刷第二册的时候,内容就会丰富许多。

景黎手里这本《梦谈小记》也是如此。

这话本只有第一册,不仅薄,就连装订也是最普通那种,甚至都请不起绘者画个漂亮的封面。

在一堆花花绿绿的话本子里显得有些其貌不扬。

景黎翻开扉页,一眼便看见提在书册的右下角的著者姓名。

昭离。

恰在这时,有人掀开内堂的布帘走出来,瞧见来了客人,忙迎上来:“客官是来买书的吗,想要什么书?”

景黎脱下兜帽,扭头朝来人笑了一下:“常老板,是我。”

作者有话要说:我们小鱼要搞搞事业了。

第101章

常老板将景黎引进书肆内堂。

这书肆从外面看有些破旧,里头倒是另有乾坤。一个四四方方的院子连着个两层的小楼,阳光从天井洒下,将屋子照得亮亮堂堂。

谈不上富贵,但还算温馨。

景黎环视一圈,问:“咦,常老板,你弟弟不在吗?”

“他……他不在。”常老板提起这事脸上神情有点僵硬,连忙背过身去取茶壶,似乎想以此掩饰什么,“前些日子我托人给他找了个活儿,跟着人出去跑商送货,现在不在府城。”

景黎点点头:“这样啊。”

景黎不是第一次来这里,对常老板的情况知道一些。

常老板今年四十有几,身形消瘦,穿着一身普通的粗布长衫,眉眼间都是常年混迹生意场上的精明。

不过这人一直没有娶妻生子,家里就一个亲弟弟,可惜弟弟没什么出息,总喜欢混迹烟花巷柳、赌场酒楼,常老板往日没少为他操心。

至于记得那人的原因嘛,自然是因为每次景黎过来,那人都色眯眯地盯着他。

不在更好。

常老板给景黎倒了杯茶:“先生请用茶。”

“常老板不用对我这么客气的。”景黎接过茶杯,道。

首节上一节271/361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