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纹身的少年 第183节

黎天明点点头,脸上轻轻一笑,马老三这次赚大发了。

马王爷拍了拍黎天明的肩膀说道:“大侄子,这行我干了几十年了,我不懂风水,也从来不看风水,我觉得这盗墓就像种庄稼,挖个洞下去,然后把东西取出来,就这么简单。”

“怎么样,跟你们黎家的手段是不是很不一样?”

黎天明面沉如水,轻轻地把马老三的手从肩上拿开。马老三身材魁梧,比他高大半个头,搂着他肩膀跟抱孩子一样。

马王爷看黎天明脸色不悦,心想今天的课上到这里该差不多了。

瞅着那堆宝贝思量了一番,狠狠心拿出两个仕女俑说道:“喏,这两‘胖妮’就当三叔送你的见面礼。”

黎天明眼睛一亮,双手接过来,马王爷却不放手。嘴里继续说道:

“我年纪大了,腿脚也不利索,咱们黎、马两家多年不走动,我看以后也没必要你来我往了。这两件宝贝是我看在你爹面上送你的礼物。咱们以后大路朝天、各走一边,你说如何?”

黎天明手一用力,竟然没把三彩马夺过来,周围那么多人看着,他手伸出来又不好空空地收回去,两人僵持了那么几秒。

马王爷看他脸上阴晴不定,手一松,呵呵大笑。

“这一趟叔也没让你白来,送你一对胖妮也不算空手而归了吧?”他自忖自己这一番做作,既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又给足了他面子,处理的已经非常得体了。黎天明懂事的话,自然会见好就收。

虽然损失了一对宝贝着实心疼,但是能打发掉这个阴毒的小子,那也算物有所值了。

马王爷虽然贪财,但是更顾命,他思量着,黎天明这小子有点本事,道上的人都看不穿他的底细,最好还是跟他客客气气的,别像李二狗那样被莫名其妙地做掉。

黎天明接过一对仕女俑,咧嘴对马老三一笑。

“三叔真是客气,我做小辈的哪能让你这么破费?你放心,过几天我还会再来拜访――还你一份大礼!”

马王爷脸色一沉。黎天明已经转身扬长而去。

回到地垄头那里,刀疤金跟牛大在那里来回踱步,嘴里骂骂咧咧,已经等的焦躁不安。如果不是黎天明有吩咐的话,他们早就把这两个“监视”他们的后生给揍出十八里地去了。

看到黎天明回来,两个后生跨上自行车飞一般地“蹿”出去了。跟这个刀疤脸再多呆一秒他们也不愿意。

“怎么聊这半天?马老三怎么说?”看到黎叔过来,金子忍不住埋怨道。

黎天明把手上的一对儿仕女俑递给牛大,让他小心的放在包里。眼睛望着远处的若隐若现的洛阳城问道:

“宋家兄弟,你们知道多少?”

------------

第一五一章:宋家兄弟

洛阳有文博城、天子驾六、三砚居和民俗博物馆四大古玩市场,最近几年随着经济复苏、盗墓活动的猖獗,这些古玩市场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地发展起来。

在这些古玩市场中做“生意”的人形形色色,有些人带个包袱在地上一摆,放几样东西就开始做生意,大部分人是有固定摊位的摊贩。有实力的人,就在街旁租一扇门面。

每天市场上人来人往,古墓中出土的文物也是在半公开的状态下出售。

一位五十来岁年纪的干瘪老头正在跟一对香港中年夫妇介绍生意,指着他们手中的一件三彩马说:“你手里这个是现代仿品,旁边那个才是刚从墓里挖出来的。”

那对夫妇的眼神被旁边摊位上的一堆三彩马所吸引。老头跟摊位上的老板对视一眼,嘴角浮现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

这种人,在这一行有个统一的称呼“托儿”。

内行人都知道,在市场内地摊中摆放的都是现代人做出的工艺品,虽然也是做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但内行人还是一眼就能看出来区别。“工艺品”主要是糊弄那些游客的。

实际上,在这些市场上流通的文玩,百分之九十都是赝品。

当然也不排除有些人手中有真品,但数量非常稀少。能达到珍品级别的,那就更是凤毛麟角了。

那些有柜台和门面的,他们店里基本上都有真东西――只是不摆在柜台上或店里卖――看到真正有意愿的主顾,他们会先给你看些配件或者散件。相中了,想继续谈,这才会给你看真品。

在洛阳想立门面搞古玩,店里必须有“珍品”,这叫做镇店之宝。

你如果想做大生意,手里没几个真家伙肯定混不下去的。要想弄真家伙,你要么老家认识人,从老乡手里收,要么从同行手里盘,更多的人,是从掮客手里买。

做真品生意的都是业内的行家,他们基本上不去逛那种小摊――都是通过朋友介绍才会交易。

而负责介绍主顾、勾兑买卖的人,一般都叫做掮客。

跟一般的摊贩不同,掮客都是有固定客源的,他们人脉很广,天南地北各色人等都有接触。

市场上的买家来自全国各地、四面八方,随着这几年的活跃,文玩市场的人气越来越高。不少资金雄厚的大买家也慕名而来。

这些外来买家,大多数来自广州、郑州、西安等地,最近几年来自港澳甚至海外的买主也越来越多,他们手上往往有大量现金,幕后都有大老板做金主。

那些做的比较大的商户或掮客,逐渐跟这些大买家形成了长期的合作关系。

真正做古董买卖的,看货很少在古玩市场进行,因为真的宝贝不会公开放在店里卖,往往都是在隐秘的场所勾兑。

有些价值高的文物,掮客没有实力盘下来,或者觉得拿在手上有风险,他们就由盗墓者自己持有,遇到合适的客户,他们会带着主顾直接找盗墓者看货。生意谈成了,掮客拿佣金。

当然,并不是意味着现场所有的货就是真货了,有些人也会联合盗墓者做局,在一些破墓里摆放一些带着泥土的东西,拿出来跟你说是真货。

买家、卖家、托儿、掮客、盗墓者……随着市场的发展、盗墓的猖獗。这形形色色的人等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在古玩市场做买卖,讲究的是“靠眼力,买假认命”,这也是行规。

在买卖之前没人逼你买东西,看好东西,买不买?买!好,那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货款两清。

低价买到好宝贝,赚到了,算你运气――当然,这种情况基本上不会发生,买到假货的还是居多。

你买到假货,只能怪自己没眼界,自认倒霉,不能找卖家闹――更没有退货这一说。

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是整个文玩市场都有一个默认的行规,大家在行规的约束下做生意,井然有序。如果有人破坏规矩,就会有专门的人来收拾你。

而宋家兄弟,就是“维护”市场秩序的人。

宋家兄弟并不是工检司法,他们其实是洛阳城最大的掮客。

宋家兄弟一共有四个人,而文玩界说的宋家兄弟是指的老大宋彪和老三宋庆。

宋家兄弟的老爹本来是洛阳名厨,最拿手的是三道菜:鲤鱼跃龙门、清蒸鲂鱼和洛阳燕菜,一手好厨艺是烧的鬼神惊,在洛阳非常有名,经常被召去接待外宾。

老大宋彪子承父业,本来也曾在国营饭店掌勺,老宋有意将自己的一身手艺倾囊相授,使其继承自己洛阳名厨的衣钵,可惜老子虽然不藏私,但是奈何儿子不争气。

首节上一节183/50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