遮天之开局成为气运之子 第265节

  如今一遇上秦天,就迫不及待的扑上来,传授给他。

  这又何尝不是一种那啥人。

  秦天陷入一种道境,飘渺虚无,他仿佛置身于无垠星空中。

  他看到一尊神人,背后一道人首龙身的法相屹立在宇宙间,每一片龙鳞比星海还要庞大,闪烁着如仙金般不朽的光泽。

  披头散发的男子在征战敌手,大开大合出手,手持龙碑征战天下。

  这是一段古史都不曾记载的岁月,是荒古年初,也是黑暗动乱的起始。

  自太古年代结束,许多自神话时代自封的天尊熬不住了,彻底走向堕落,化为黑暗至尊,要开启黑暗动乱。

  古皇虽庇护一世,但遇上复数的至尊也要暂避锋芒。

  可这一世不同,一个男子拦在了他们身前,哪怕有复数的至尊他也丝毫不惧。

  伏羲以大帝之名,征战黑暗,搏杀黑暗至尊,秦天可以看到那巨大的人首龙身法相前,有一头形似真龙的至尊,还有一尊巨大无比的天狗法相,在这两道最大的法相身后,还隐约还有人影潜藏。

  伏羲降龙猎犬,以无敌天下之雄姿,斩皇灭至尊。

  接连对决古天尊,那一战伏羲大帝的证道之器都被打碎了。

  可最终伏羲大帝还是胜了。

  自那之后,荒古时代开启,一代又一代的大帝前仆后继,来自神话的古天尊几乎被打的断绝了,不是封不住坐化,就是被大帝给毙了。

  如今剩下的至尊,大多都是来自太古的皇者,血气尚且充沛,神话天尊除去几个硬茬子,寥寥无几。

  最终一面完好无缺的龙碑占据了秦天的视野。

  龙碑上乾、震、坎、艮、坤、巽、离、兑先天八卦的纹路一一点亮,化作两道流光先后落入秦天的头颅中。

  其中一道真是秦天心心念已久的先天八卦传承。

  先天八卦并非传承经文,而是一种道韵,一种自开天之初不断流转的道韵,无时无刻不再变化的大道真意。

  道韵入体,一瞬间让秦天陷入道境,沉浸在八卦变化之中。

  这先天八卦如秦天的存世之道一般,无所不包,无所不有,设计天地间的一切变化。

  演化无算,先天可化后天六十四卦,后天六十四卦可化四千零九十六卦,无穷无尽,为永恒之理。

  为“变化”之法,亦为易道!

  秦天于道境中沉沦,九天十地的广阔,天意的苍茫,乃至于弥漫在天地间的衰败之气,都被秦天所感知,细细的体悟着这一切。

  悠然自得,灵魂仿佛卸下所有包袱,陷入一种独特的道境。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唯一!

  借着这独特的体验,秦天真正意义上做到了天人合一,他的体内噼里啪啦的作响,轮海、道宫、四极、化龙、仙台五大秘境都有无上经文之音传出,浩大无边,些许差异在这一刻被存世之道容纳。

  五种截然不然的帝经在齐齐共鸣,被一道统御。

  存世之道,为众生之道,为天地之道,为宇宙之道,最接近天道,接近冥冥之中的大道的一种道。

  此时此刻,秦天当真有种无所不能之感,意识上浮,与天地相合,他仿佛化身苍天。

  也就是世人口中的老天爷。

  念动风云雷电相随,这还只是天地都表象,根源处的大道碰撞才是真理。

  苍茫的大地,无边深邃的宇宙,给予秦天元神一种压迫。

  在这种宏大而广博的感官之中,饶是以秦天的元神与心境,都有些难以支撑。

  他能清晰感受到自己的思维正向着苍天贴近,自身的情感正在逐渐淡化。

  “斩!”

  秦天仙台中的元神小人睁开双眸,流转出炽热是神光,抬手八卦图与太上刀合一。

  八卦演变,两两相合,化作帝刀,五种帝经同时运转,以神御气,以体载道,以气化神,斩出一点真我化作锚点驻留自身,心神在这一刻最大限度贴近宇宙本身。

  五道合一,存世之道包揽万象,容纳万法,在体内演化多年的经文于此刻合一,熔炼于体炉内,发出山呼海啸般的大道之音。

  先天八卦在秦天体内轮转,诸归一,演化太极。

  虚幻的长河被神刀搅动,太极两仪,阴阳轮转,如同尘世最锋利的剪刀,化作龙须分割开了长河,如旭日般拔升。

  入目所及的一切事物,无论有形无形,在这一道力量下,都要化作齑粉。

  秦天抬手,虚空坍塌,八卦符号一一亮起,熠熠生辉,流转着帝气,这是伏羲帝经中的九个帝字。

  虽然秦天只得到了八个,但不妨碍他猜出最后一个帝字是什么。

  八字八卦合一,自然而然诞生出了第九个字。

  一个永恒长存的字!

  易!

  也唯有易才能总结八卦,才能统御八卦,为万世永恒的总纲。

  秦天以金灿灿的易字统御八卦,以八卦辅佐存世之理。

  八卦符号分布周天,演变阴阳二气,合两仪四象,逐渐形成一张太极两仪八卦图。

  万物负阴而抱阳,阴克阳,阳化阴,太极之内,万法不侵。

  物之大者无若天地,然而亦有所尽也。

  天之大,阴阳尽之矣。地之大,刚柔尽之矣。阴阳尽而四时成焉,刚柔尽而四维成焉

  秦天眼中八卦转动,不断演化万物之理,先天八分演周天存世。

  秦天体内的三元随道而动,紫金色的精,五色道气,银白的神,三元彼此循环,推动助力。

  以五气朝元为本,落于体魄内,久违的人体道域发出震荡。

  人体脏腑成九宫八卦之象。

  精成八形,为天地日月山川云气。

  气成五气,金木水火土。

  而神化时空,三元合一,演化森罗万象。

  精气神三元合一,存世之道在秦天体内演化乾坤万象,内层层叠叠,上下交织,构成一个无比复杂的结构,既有生命的伟大,又有天地的伟岸,还有大道玄之又玄的奥妙。

  终于,秦天睁开眼眸,自瞳孔中流转着九色仙光,代表世间的所有色彩,所有道理。

  存世之道成!

  一时间,天地十方皆静,唯有一道飘渺神圣的道音,在整个北斗响彻,似是大宇宙在赞叹一种无上大道成就。

  存世之道天生与宇宙契合,如今现世,引来大道之音。

  无数修士忍不住去追寻,去倾听,可无论如何都听不真切,模模糊糊的。

  宛若耳鸣,又似法不传其耳!

  “接下来……”

  “太极、两仪、混沌、四象、五行、八卦。”

  伴随秦天开口,一道阴阳太极图出现,分裂演化为先天两仪二气,而后熔炼归一化作混沌,混沌撕裂,地风水火四象齐出,

  天地为炉兮,造化为工;阴阳为炭兮,万物为铜。

  以自身为天地,化烘炉,激发造化潜能,化阴阳为炭,以精元为铜,炼出最精纯、最磅礴、最具可塑性的“”

  存世大道构成之后,秦天将其利用到自身,反哺修为,使得之一道再度升华,不再拘泥于五行,阴阳八卦,四象五行,乃至混沌时空皆在这一“”演化之中。

  “随心而动,随念而行,往复循环,周而复始!”秦天自语道。

  一切都是那么轻松自在,无论如何变化,皆可在一念间转换完毕,被秦天所驾驭。

  “终于成了!”秦天热泪盈眶,历时十年光阴,他终于将这一门大道创出来了。

  “下一步即可斩道了!”

第235章 骤然开启的圣战,接连升起的极道帝兵,针对秦天的绝杀

  关于斩道之后的道路,秦天早有决断,三清循环,自有至无,自无至有,无所不有,无所不缺,这是最理想的状态。

  虽说单一的三清之道,论及战力未必比不过三清俱全。

  但无疑三清俱全,无疑上限高一些,潜能与战力所能够抵达的尽头也是最远的。

  所以,他决定在斩道之时,去容纳元始道与灵宝道的特性,为未来做好铺垫。

  为此他需要多次斩道,拓宽自身大道,来为容纳三清之道奠定基础。

  至于为何不等将三清之道集齐,再行斩道,直接一步就位。

  因为实在是做不到。

  光铸造一个存世之道就如此艰难,秦天历时十数年才创造拼凑完成。

  元始之道与灵宝之道其繁琐程度丝毫不亚于存世之基。

  终焉与开辟还好说,但“有”与“无”这两概念,是真难创造。

  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秦天才能将三清之道创造完成。

  且兼具三清循环后,修行速度注定缓慢,还不如先成就存世之道,再为容纳灵宝与元始奠定基础。

  于之后的时间里一点点触类旁通,拓宽两条大道。

  等到成帝后,再将这两条大道拼凑到自己的大道之中。

  若是有充足的时间,他不介意一点点拼凑三清循环之道,构成完美无瑕的圆,达到彼此循环共鸣的状态,以此姿态冲击帝路。

  可现如今距离黑暗动乱只剩下两百余年,如此短暂的时间,突破准帝都是一件难事。

  他也想将一切都做的尽善尽美,以雷霆之姿镇压黑暗动乱。

  可世事哪能尽如人意。

  两百年的时间,不光要完成三清大道的构建,还要将其推演至可以与古之大帝一战的程度。

  对此秦天只想说,臣妾做不到啊!

  当然如果有什么类似他化自在的机缘,他也可以试着挑战一下。

  只可惜,现在的秦天并没有。

  所以……他需要做出决断,是为了一线可能迎击黑暗至尊,还是选择不去理会黑暗动乱,转而去容纳三清至尊之道。

  “这还用说吗?!”秦天眸光深邃:“来了遮天不平定黑暗动乱,那岂不是白来了。”

  再者说又不是付出大道断绝的代价,日后照样可以同修三清道,只不过是一前一后的顺序罢了。

  且先将存世之基推演到人道巅峰,再转过头来修行元始开辟与灵宝终焉,说不定比一开始兼修三清道还要快一些呢。

  不过无论是走那一条道路,第一次斩道都至关重要,需要为接下来的大道做好铺垫。

  如今斩道的所有要素都已经集齐了,只差最后的终极一跃了。

  秦天打算花费一段时间,去调整自身气息,将精气神推到极致,以全盛的姿态迎接劫难。

首节上一节265/46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