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真觉得丧尸很弱吧 第596节

“退后一点

,我要打开这该死的舱门。”

厚重的金属门向外滑动,工程师尼古拉以前从未见过加索尔,但他更没有时间看了。手枪射出的9x19子弹在他胸膛内炸开。

PS:抱歉,白天事情有点多,更新也很迟,我去睡觉了,抱歉抱歉。睡大觉去了

第十卷 高橡树镇之灾 : 第二十四章 猜测

夜里的主控室有一组十八人的值班监控人员。以至于这里看起来像铁路或发电厂的主控中心,真前面的高墙上管线交错纵横,有数以百计的指示灯, 告诉监控人员每一个控制阀门的状况。

系统中的各个区域各自有独立的状况显示板,尽管是电脑程序在控制,但有一半的值班工程师都会不停地投以目光。

即便经由声音抑制器的出力,离开枪膛的高压燃气得以减速,但还是有明显的声响,工作人员不可能听不见那三道声音。

而没有武装是最为致命的一点。

带着优雅的耐心,罗索尔开始在室内动手,以专家的手法用他的手枪向每一个监控工程师开枪。

期初他们还尝试逃跑,直到他们发现罗索尔带着人像赶鸭子一样把他们驱赶到角落,一面走动一面射杀,才有人勇敢地拿起电话,试图招来警察部队的快速反应小组。

罗索尔将其中一人击毙在位子上,另一人急速蹲到指挥台的管线附近躲避枪弹,而后仓皇逃到门口。

托卡雷就站在门外,看见那工程师惊恐之际的模样,咧嘴狞笑。

“你要去哪里?”

“啊”这人恐惧、震惊地大喊大叫,试图激起大楼内其他地方的工作人员或警卫的注意。

托卡雷一枪射进他的嘴,欣赏着这家伙倒下的姿态。就算人死了,他的身体却也还在痉挛,十多秒后那种细微的肌肉颤抖才逐渐消停。

其他工程师大喊着、掷杯子、笔、日志、手册,根本就没有地方让他们逃跑。有些人握住双手做无用的哀求,有些人甚至大声祈祷,高呼上帝之名。

当托卡雷大步跨过血流如注的角落,这些声音变小了。射杀最后一人时,他脸上带着微笑。他重新扛起步枪,走进主控室,用刺刀戳每具尸体,又对其中几个还有生命迹象的人补了几枪。

脸上带着冷酷、满足的表情,至少在接下来的6个小时内,炼油厂都在他们的控制下。

罗索尔用无线电通知在外围的其他人员入场,他们将接手这群工程师的工作。

随后控制系统从自动电脑控制模式转为紧急人工操作模式,这样可以让自动安全系统陷入瘫痪。

加夫里拉是个有条不紊的人,他在得到指令后,耗费一个月的时间计划、记下任务中每个需要注意的细节,就算在行动中也不忘取出检查表。

他将检查表摊开来,放在手边主监视器的控制面板上,审视整个夜间行动,以找出可能存在的漏洞和接下来的行动方向。

看到测试栏目,然后他踌躇了一下。

“怎么样,还算顺利吧?”

“按照计划,找些工人来……”

“那再好不过。”托卡雷点点头,有些紧张的口气顿时放松下来,“不用我们亲自测试是最好的。”

“刺激人体潜力的东西,还是少用。”

加夫里拉从他身后的背包里,取出了被绒布层层包裹的小盒子12支在灯光下散发幽光的注射器。

“告诉他们,别把人都杀光了。”

罗索尔笑了,确定这是这是证明有一双比他更伟大的手在执行这个计划最关键的部分。他笃定而又自信地拿起对讲机,吩咐在外行动的清洗小组,把指令更改为捕获人质。

“行了,我们这边也开始吧,不能让欧洲人那么轻易得到廉价能源。”

加夫里拉站在操控台前,冷眼盯着面板上跳动的数据。

首先是天然气,他关上十六个控制阀最近的一个在十二公里外

打开十个,让六千万公斤的燃气改道,使他们在管道内不断聚集、压缩。

为了不让它即刻爆炸,他又开启了两个输送阀门,并向波罗的海的另一端送去了故障讯息,解释道这边正在快速检修,请不要担心。

根据计算,三个小时后就将迎来临界点,届时方圆十公里的地方都会陷入火海。无论是实验测试痕迹,或者说是小队行动时留下的痕迹都将被大火摧毁。

至于主要管线的开关,加夫里拉有特别计划。他迅速用操控台下达指令,得感谢那些防跳子弹,全都卡在地板和墙壁里,使他们的屠杀未损伤任何重要的东西。

从附近接油管道进入的主要管线有六根,在那上面分出许多支管连接到储油设施中,而管内石油的流量是由场内的压力泵站控制的。

引发灾难的关键点就在泵站,只需要让阀门关闭一小段时间,那些复杂的输油管线就会迸裂,而电脑指令又让压力泵保持正常运转。

四处逸散的轻原油源源不断的向四周扩散,在那里,只要有一点火花,就能在早春阵风的助阵下生出一场难以扑灭的大火。

就在这时,负责清理多余人员的分队长发来讯息,12支针剂注射完毕,接下来要怎么办。

“放了他们。”

“你确定?”

“没错,放了他们。”加夫里拉的口吻不容拒绝。

分队长桑德伊登挂断联络,转头看着那十二个抱头蜷缩蹲在角落的工程师们。他猜这些家伙正想象着今晚是踏入了一个怎样的地狱。

“恭喜你们啊,混蛋们,竟然能捡回来一条小命。”

这时,工厂作业区的自动警报突然响了起来。这些工程师顿时全身颤抖个不停,不少人都嗅到了空气中弥漫的芳香族化合物,还有一丝丝属于硫醇的臭鸡蛋味。

“跑啊!”桑德冲他们喊道。

工程师们愣了好一会儿,才颤颤巍巍地站起来,朝着紧急出口的方向走动。直到桑德枪口射出的子弹在他们脚边跳起,这些被吓傻的人才踉踉跄跄地跑起来。

也不知道是不是药剂的原因,这些人的反应都很慢了。

中央控制室里,几个区域的监控面板灯光闪烁,大火正向

四处蔓延,红色灯光指出火灾的位置。

两公里外储油罐爆炸的轰鸣震动了整栋建筑,它宣告“北溪三号”的重要节点正处于崩溃的边缘,就算上一个节点知晓这里发生的灾难后,除了切断输油之外,别无他法。

至于要如何扑灭大火,只能等到所有可燃物烧毁。

“任务完成,我们撤。”

加夫里拉在他的检查表末端打上勾,心想又有一笔巨额赏金进入账户。而接下来的任务是继续潜伏在这个国度,观察那些个被注入药剂的工程师,记录他们的变化。

他或多或少有了猜测,那些针剂必定是增强人体耐力、力量的药品。

只不过还处于测试阶段,需要通过特殊的方式避开某些视线,才有了这样的行动。

第十卷 高橡树镇之灾 : 第二十五章 视线

“Holy Shit!”

始于炼油厂的大火严重得惊动了远在北冰洋上空经过的战略预警卫星,镜头拍下的画面第一时间传回地面一处空军基地内最高防卫等级的工作站。

卫星管制站里的资深值日官是位空军上校,他皱着眉对操作台前端坐的技术士官说:“在地图上标出位置。”

“是,长官。”

士官在他的键盘上敲入指令,告诉卫星调整灵敏度。荧幕上的闪光讯号停了下来,进而迅速指出热源位置,侧旁大荧幕上由电脑渲染生成的地图给了他们正确的位置指示。

“长官,应该是炼油厂火灾。上校,17分钟后会有NASA的资源卫星掠过,需要接入吗?”

“嗯。”上校仔细观察荧幕,右手拿起通往夏延山防空司令的电话,“这里是阿拉斯加控制中心,‘紧急通讯’。”

“请稍等,”第一个声音说道。

“指挥

司令部,请讲。”

“长官,我是阿拉斯加控制中心的加内特上校,我们看到伊欧尼亚境内有大团热源,观测坐标是240429E,593551N,地点标示是北溪三号线路上的炼油厂。16分钟后NASA的卫星会掠过靠近热源处。将军,我的初步估计是有一场油田大火。”

“在这种时候?会不会是误报。”

“不会。光源处在红外光和可见光的范围内。不是,重复一次,不是单色的。几分钟后我们会知道得更多。长官,目前为止,每一个迹象都显示那是一场非常大的火灾。”

二十分钟后,不仅仅是千里之外的卫星操作站的士兵知道了,媒体也开始报道这场史无前例的灾难。侦测卫星来到现场,高度低得足以使它的摄像机录下这场大混乱。

一具向上传输的天线将信号传送到同步轨道上的通讯卫星,加内特可以看见所有的“真实现场”,活生生的彩色画面。

炼油厂和附近的几个化工厂都被卷进了火海,燃烧中的原油从输送管道中不断溢出,甚至能看见火势的蔓延。

红外感应器穿过浓烟,显示出热量最高的区域。

“这里完蛋了,上校。”

士官凝重的摇摇头,以十分专业的口气说道:

“炼油厂已经不见了,如果那里的植被足够茂盛,火势将随风蔓延,伊欧尼亚人根本应付不了这种火势。”

“这是他们最新、最大的油厂,欧盟和俄罗斯各投资50%的项目。要从头再建,有得扯皮。”

初步分析报告在下午就被证实,第二天凌晨时分,英、法、俄等国家的安全单位也证实了。

随之而来的问题摆在众人面前,谁干的?全世界的眼光都聚焦在大洋彼岸的美国。

能源输送项目的关键节点遭到严重破坏,让所有人的眼光自然而然地落在最大获利方身上。

至于几公里外的小城市里发生的骚乱,并没有多少人注意。只是当做“一般恐怖事件”得以处理。

一般这个时候,早就有人注意

到了城市里发生的异常。

……

“……根据军方及情报消息来源指出,自1984年墨西哥气体爆炸案以及1947得克萨斯城灾难以来,最严重的一场大火……”

忽然间,更加劲爆的消息盖过了安纳波利斯发生的枪战。各界媒体对发生在上千公里外的石油气大爆炸更感兴趣。

参考以前的工业灾难,此次事件的伤亡人数可能不亚于两件历史灾难。有些机构甚至不愿意估计死伤,临近的瓦尔托夫斯克小镇全都被石油燃烧时产生的化合物包裹着。

因为根本就不需要推测死伤,只需要把夜班人员名单调出来,再加上遭到波及的两个小镇的常住人口,就有了大致的死亡人数推测结果。

手指头按下电视遥控器,电视画面跳转到新的频道。没想到也还是紧急插播的新闻,主持人正在和火灾现场的记者通话。

“五角大楼消息消息来源证实了此项报道,火灾散发的高温气体引起了北美防空司令部的一场短暂骚动。

该部担心火灾可能是一枚直接对着合众国发射的弹道导弹,或是企图利用激光装置或其他地面装置使预警卫星的侦查失效……该来源并未透露任何要提高警戒层次的想法。”

墨菲已经躺在小床上,紧绷了一天,安全下来后困意立马涌了上来。小脚一蹬,半个身子漏了出来。

克里斯蒂娜缓步走上去,给她掖好被子,而后调小音量,坐在沙发上继续看新闻。

“他们还算幸运,”新闻节目不知从哪里找了个专家发言说,“地下的原油很难被点燃,可以预期这场大火会在数天内自行烧完。”

然而对于事发当地来说,就其波及的范围就是一次惨重的损失。

“这种火灾一旦发生便会涉及很广的范围,但是俄国人有足够的炼油设备可弥补这次损失……至于原因,可能和气候有关,我们在阿拉斯加的油田也出过问题,必须小心处理才能解决……”

“全都是屁话。”

克里斯蒂娜关掉电视,打开电脑浏览起内网的庆幸通报。

尽管炼油厂是最有可能发生火灾的地方,但从航拍画面来看,绝非外界猜测的那样是因为设备问题而导致的灾难。

首节上一节596/99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