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祖龙第一宠臣,赵高麻了 第34节

  王离,王翦子孙,王贲之子。如今自己的祖父、父亲都被围困在肥下,他怎么可能撑得住气。

  这已经是他连续三天请求了。

  然而就在他的话语落下后,再一次没有意外。一位老臣站了出来。

  “王上,此时不宜出兵,不提大军东出是否能成功救出王翦老将军,能否对抗李牧。我秦国发兵三十万,如今若是再大规模派兵入赵,国内兵力空虚,韩、魏、楚三国势必会乘机发兵。王上,请三思啊!”

  老臣的话,无疑说中的秦国的软肋。

  三十万大军折损过半,这是所有人都没有料到的事情。也正是这样,一时间秦国都不敢冒然出兵营救。

  特别是在韩、魏、楚三国还未传来消息的时候。

  一旦韩、魏、楚三国联合出兵,无论是攻打秦国还是支援赵国,秦国势必都会陷入被动。

  “大人,难道看着我秦国十五万大军就这么白白送死?”

  王离怒视到,此刻的王离也不过二十多岁。

  身为名将三代的他,还远远没有他祖父王翦那般圆滑,也没有他父亲王贲那般有沉稳。性子急躁的王离顾不上老者的职位比他大。

  “非也,王将军稍安勿躁,老臣认为,比起出兵,以地换人更适合当前情况。”

  老者显然没有怪罪王离,轻声开口道。

  然而就在老者说完之后,大殿内再次想起好几个不同的意见。

  “不可!王上,此刻若是割地,那赵国势必会狮子大开口。”

  “王上,如今恒漪将军大败,赤丽、宜安、上党、太行山,大大小小二十多城兵力空虚,李牧唾手可得之,若是此刻谈判,赵国势必得寸进尺。”

  “王上,绝不可能割地,末将愿领兵入赵!”

  ......

  武将纷纷站出来开口说道。

  文官或许擅长谋略,看的远。但在武官眼中,那些文官没上过战场,根本不知道一个打下一个城邑有多难,会死多少将士。

  除了赤丽、宜安这些城邑外,一旦曾经打下来的上党等十余座城邑全部回到赵国手中。

  那么日后,就会有一个、两个、甚至三个十五万大军惨死在这些城池下。

  秦国在昭襄王时期,好不容易用几十万秦人的性命打下来的上党,如今若是回到李牧手中,那后果可想而知。

  那时候秦国有杀神白起。

  如今呢,秦国有王翦,但赵国同样拥有李牧。

  几十年前白起可以压着赵国打,几十年后王翦是否能够压着李牧打?

  “王上!绝不可割地。”

  “王上,绝不可能割地还赵。”

  ....

  一名名武官红着眼,甚至激动得跪在地上,撕心的开口道。

  这一幕,让文官们纷纷叹口气。

  “众爱卿起身,容寡人再想想。”

  大殿之上,三十岁的嬴政无奈的闭上眼睛。

  ‘恒漪啊恒漪,你终究辜负了寡人的信任!’

  叹口气,此刻的嬴政,不由得后悔。

  若不是恒漪兵败,败得如此之惨。他嬴政何至于此刻进退两难之境。

  ......

第048章:五千赵骑出大营

  “报!!!!将军,宜安附近发现秦国大军,人数莫约四千。”

  肥下,李牧与司马尚正在山丘上,率领大军看着远处坚守壁垒的秦军。突然一名传令兵急匆匆的跑来。抱拳说道。

  闻言,无论是李牧还是司马尚,都皱了皱眉。

  “那日可有错漏秦军大将?”

  李牧看向自己副将问道。宜安刚刚决战,这股秦军应该是溃败之军,不足为惧,但正是如此,李牧才有点疑虑,秦军应是已经溃散而逃,怎么还会出现四千兵马聚在一起。

  本着不可大意的原则,李牧这才开口问是否那日有遗漏的秦军将领。

  “将军,除了秦大将恒漪逃亡太行山,其余的秦将五百余名首级以全部确认无误。末将敢以性命担保。”

  李牧的副将拱手说道。

  那日大捷,他亲眼看着如黑潮一般的秦军在他们赵军的冲击性,大部分都死在战场上,而少部分逃跑的,骑兵也直到将其将领斩杀,方才罢手。

  并且每一个首级、衣物都经过确认再三。

  面对秦军如此规模庞大的大军,他身为李牧副将,绝对不会在这点上有半点马虎。因为他深知李牧将军想趁机除掉秦将王翦,所以他自然要确认后方无误,才会上报。

  “李将军,应是溃散之军。”

  司马尚这时候也开口说道。李牧的副将他也是熟知的,长年累月跟在李牧身边征战,做事非常稳重。

  他相信副将不会在此等大事有疏忽。

  “好,寿元,本将军令你率领五千骑兵,赶回宜安。”

  李牧想了一会,对着副将开口道。

  四千秦军,不足为虑,况且还是一支无帅的溃军之师。

  李牧让副将率领骑兵,尽快赶回宜安,将那四千秦军尽数消灭,随后再次赶回肥下。

  “诺!”

  这名叫寿元的副将应声道,随后转身离开。

  片刻后,一望无际的赵军营帐中,一支数量有五千的骑兵离开大营。朝着北边宜安方向驾马而去。

  这一幕,同样也让坚守壁垒的秦军发现。

  “报!禀告将军,赵军之中,一支骑兵突然离开赵军大营北上。”

  .....

  已经六十多岁,少许白发长须的王翦听到将士的禀告。

  随后把目光看向地图。

  王贲等一系副将此刻也都围了上来。

  “将军,此刻正是两军对决之际,李牧突然派兵出营,这其中是否有诈?”

  晁集将军开口道。

  不仅是他,其他将军第一反应,便是李牧使诈,给他们假象,迫使他们出去迎战。

  “骑兵人数莫约多少?”

  王翦看向传令兵。

  “五千!”

  ....

  伴随着传令兵的话,帅帐内一干将军等人,纷纷皱眉。

  “五千!”

  “这不是诈!”

  ....

  此刻所有人心里都清楚,若是两万以上,或许他们还会考虑出兵。但若是五千,对于此刻的赵军来说,并无大碍。

  而对于他们秦军,赵军少了五千骑,他们的胜算依旧渺茫。

  那这般。

  便不似诈了。

  “莫非是恒漪将军?”

  “亦或者是北方匈奴,不对,若是匈奴,五千骑远远不够,况且匈奴已经十年不敢南下。”

  .....

  帅帐内,王翦听着众将领的话,没说什么。

  五千骑对于此刻的秦赵两军来说,并不重要。此时除非秦王派兵,否则这一次,怕是凶多吉少。

  ..........

  当天下午。

  一名传令兵再次急匆匆的跑入肥下赵军大营。随后进入李牧的帅帐中。

  此刻的李牧与司马尚等十余名将领还在看着地图,商议着如何逼王翦出来决战,又或者如何分兵,乘机收回上党等地。

  当传令兵声音响起的时候,李牧与司马尚等人还以为是副将寿元的消息。

  然而下一刻,当他们听到内容时,纷纷睁大了眼睛。

  “报,将军,井田发现大批秦军,人数莫约五千人,此刻正在向楼城方向进军。”

  ....

  “楼城?”

  “这!!!”

  众将领互相对视一眼,满是不解。或许此刻的他们在想,这些溃逃的秦军怎么逃命逃着逃着,迷了方向了?

  回秦方向可不在哪里!!!

  不对,当想起这个的瞬间,众将领也反应过来了,纷纷跟着一起看向地图。

  而此刻的李牧不断看着地图方向,下一秒。

  李牧、司马尚脱口而出:“不好,有诈!”

  两人对视一眼,目光中满是震惊。

  ....

第049章:李牧惊

  “寿将军有危险!”

  ....

  司马尚惊呼一声。

首节上一节34/27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