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祖龙第一宠臣,赵高麻了 第173节

好在铁骑将士的想法。

兮儿不知道。

若是知道。

定然会气得打抖。

而伴随着马车的移动。

铁骑将士纷纷驾马,一起朝着秦国出发。

马车内。

兮儿一句话都不说,冷着脸。

但即便是妥妥,都能看出,她很紧张。

或者说。

有些不安。久.

宜 举报

第191章:墨归来,肖氏的直觉

秦国。

象屯。

秋收之际,田地里,村民正在干农活。

一年四季,都指望着这段时间的收成。

“还是墨他爹娘命好,如今墨成了大将军,肖氏那两口子可以享福咯。”

“可不是,少上造,想起我们村里出现这样一个大将军,我现在都不敢相信。” 村民一边干活,一边闲聊。

提及墨。

村民即便是现在,都还有点恍惚。

在他们的印象中,那个腼腆清秀的墨,那个日日去给隔壁村放马的小孩。

眨眼间,怎么便是大将军了。

少上造!

秦国爵位二十等级。

少上造吗,排第十五位。

想起这个爵位,村民都敢相信,在他们这个连伍长都难出的小村,居然出了一个少上造。 而且这个少上造,还是曾经村民眼中,最平凡,最弱不禁风的少年。

昔日认为那少年有多弱。

如今,心中"九二七"便有多震撼。

究其原因,还是自己当初眼瞎!

这句话,几乎所有村民都在心理叹息过。

然而他们却也想到。

这怎么能怪自己。

对比其他村里的少年,墨,的确给人的感觉便是偏瘦,性格还十分腼腆。

这样的墨。

谁能想到,在日后,会是秦国少上造。

雁门十万铁骑的大将军。

想到这里。

村民忍不住摇了摇头,一脸感叹。

“而且墨可不是一般的少上造,麾下十万雁门铁骑,唧唧唧.....”

“你们听说了没,外面传得沸沸扬扬,说是墨先用谋略困住胡人,随后不仅仅是焚城烧死胡人,还派遣一支大军北上屠族。”

"听说了,这件事外面早传开了。”

焚城与屠族一事。

对于秦人来说。

不知为何,心里并没有多大的抵触,或许是曾经秦国出现一个白起。

当年的白起将军,可是坑杀二十五万赵卒。

与屠族不一样,但性质,却是差不多。

都是没有抵抗的人。

虽然似乎墨更狠一下,屠杀的是那些毫无反抗之力的胡人男女老幼。

但秦国百姓,却并没有如同楚魏齐那三地百姓一样,咒骂墨残忍。

雁门关,墨一剑刺穿赵国的对十五万秦卒的包围,让十五万秦人得以归家。

随后墨战李牧、平赵国、驱匈奴、灭燕国、焚胡人。

麾下十万铁骑,威名赫赫。

听着一个个事迹,莫说秦国的妇女、小孩,就是一个个白发老头,都忍不住激动的连连说好。

秦国百姓提及墨。

都知道。

秦国又出了一个名将。

秦人世代东出。

如今。

墨一人,便东出千里,灭燕之后,再东出千里,焚胡人之后,又北上千里。

此刻的村民。

想起墨做的一件件震撼的事迹,都忍不住唏嘘。

他们细细回想,脑海里,浮现曾经墨那腼腆、懂事的模样。

那个样子。

谁能当时已经名震天下的李牧,都死在那少年的手中。

当时,谁敢说。

那个放马的少年,在未来,会震撼整个天下。

赵国、燕国、匈奴、东胡。

在那少年的手中。

灭的灭,逃的逃,还有焚城屠族。

秦国疆东出千里、北上千里,皆因那少年。

谁又能想到。

一个整天都要去隔壁村子,放马的少年。

居然在未来,把东胡人,焚的焚,屠的屠。

正在百姓感慨之时。

突然发现,远处山下的小道上,出现人影。

百姓看过去。

发现是一名名气势不凡的铁骑。

十名、百名……

伴随着看到铁骑的数量,所有村民对视一眼,脑海中不由得同时浮现一个念头。

墨。

回来了! ! !

片刻后,一个村民急匆匆的跑道一个田野间。

田野间干活的,正是肖氏与墨父。

虽说墨是少上造,秦王赏赐千户作为墨的食邑。但过了一段时间大富大贵的生活。

不知为何,不仅是肖氏,就是墨父,都感觉无所事事。

还不如回来,做些小活。

反正如今不愁钱粮,压力没了,这干活,也是很轻松。

"墨回来了!"

正当肖氏与墨父好奇,那人急匆匆的样子,似乎有是什么事。然而下一刻,当听得墨儿回来的消息。 肖氏与墨父纷纷一脸惊喜。

很快,肖氏与墨父便赶回家。一路上,看到无数铁骑将士牵着战马,等待着。

这数量。

远远比之前墨回来的时候,多了百倍。

当肖氏与墨父,就快到家。

在远处一看,便发现,院子外以有许许多多的乡亲父老。

墨回来。

父老们都想进去打个招呼,然而一想到墨的爵位,所有人都怂了。

更何况。

想起墨可是击败李牧,还率领铁骑灭其他诸侯国的大将军。

这时候,父老们都清醒过来。

院子内的少年,已然不是当初那个他们看不起的放马小孩,也不是当初那个他们口中'不行'之人...0 他。

如今已然是名震天下的大将军。

肖氏与墨父看着父老乡亲不敢进去院子的模样,似乎也想到什么。

并且二老都理解。

若墨儿不是他们夫妇的孩子。

知道一个大将军在院子内,他们也同样不敢进去。

首节上一节173/27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