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祖龙第一宠臣,赵高麻了 第126节

唯有鞠武与太子丹两人,都知道为何。

不过他们都没有想到,秦王居然那么快,就查出樊於期藏身在燕国。

没有派遣使臣来燕国,而是直接让雁门大军攻打过来。

怕是秦王已经知道。

是太子丹收留了樊於期。

鞠武叹口气,目光望向太子丹,瞧见太子丹此刻低着头,在大殿中就这般站着,一句话不说,目光躲闪。 鞠武心中摇摇头。

若是太子丹早点听他的劝告,无论是把樊於期送回秦国亦或者送到匈奴哪里。

雁门十万铁骑,怎会突然攻打燕国。

想到这里,鞠武再次叹息。

接连两个时辰,战报不断被传来,听着一个又一个消息。

燕国王宫内,所有人都感觉喘不过气。

此前他们还在想着,如何对付那雁门铁骑,如今雁门铁骑自己找上门来。他们这才意识到,雁门铁骑到底有多凶悍。

“王上,还请王上,派遣使臣,再次前往秦国,去往那雁门大军寻那主帅。”

“是啊,王上,雁门铁骑此番来势汹汹,其中定然事出有因。”

“王上,秦国方才灭掉han国、赵国,如今雁门旱灾,若非事出有因,秦国绝非会如此直接派兵,怕是其中定然有误会。” 大殿之中。

看着脸色煞白的燕王,文武百官纷纷拱手道。

在他们眼中。

他们燕国不想打,但想必那秦国,也断然不会这时候,悍然发兵。

接连的战争,即便是秦国,都经不起这般折腾。

毕竟赵国还在闹旱灾,秦国若想顺利接手赵国,定然要顾及赵国百姓。

大殿之上,燕王闻言,点点头。

"快派人......”

燕王抬起颤抖的手,用绣袍擦拭额头的汗水。

然而话还没说完,太子丹这时候站出来。

“王上,儿臣觉得,秦国此举,自砸阵脚。”

太子丹拱手道。

他的一番话,让所有人目瞪口呆。

所有人都不明白太子丹的意思。

就连鞠武都忍不住诧异。

难道。

太子丹看出什么了?

就在这时候,大殿内,太子丹开口了。

“如今秦国刚刚灭赵国,赵国又时逢旱灾,如今雁门铁骑全部进入我燕国,此刻,赵国并无秦国大军。” 说道这里,太子丹嘴角上扬。

“若是燕国派人,前往赵国,让赵国昔日官员士卒,趁着雁门铁骑不在,趁着旱情之时,再?.…”

然而,太子丹还没说完。

就看到文武百官纷纷诧异的看着他。

而大殿上,燕王显然已经暴怒。

就连鞠武,都摇摇头。

这一幕,让太子丹疑惑不解。

“太子这段时日,在做些什么? ”

大殿上,燕王开口问道。然后暴怒的起身。指着太子丹。

“秦国就在身旁虎视眈眈,你这逆子,到底在做什么。给我滚出大殿~!"

此刻的燕王,看着太子丹,杀人的心都有了。

望着大殿下,一脸惶恐的太子丹,燕王的目光中,前所未有的失望。

这两日。

所有人大臣都知道了,那雁门主帅已经将赵国残孽余党尽数斩杀,连宗室老老小小,一个没有放过。

然而所有大臣都知道。

燕国身为赵国邻国,太子丹身为燕国太子,居然不知道!!!

燕王可以想象,若是日后把国君之位传入太子丹的手中,怕燕国就是亡了,这逆子都不知道。

“报! ! !王上,秦国铁骑已然攻打到易水,”

就在这个时候,突然又传来一个消息。

顿时,燕王怔怔的站在大殿上,一屁股坐了下去。

易水。

距离蓟都,并不远。

夜幕逐渐来临。

文武百官从大殿内退了出来。

太子丹早已在殿外等候多时,看到恩师鞠武,连忙上前。

“恩师,为何方才大殿,丹一番所言,惹得父皇如此震怒? ”

太子丹问道。

看向鞠武的目光中,满是不解。

他这个计谋,天衣无缝。

只要联合赵国余党,趁机在赵国起事。与燕国合力围困雁门铁骑于易水。

到时候,秦国定然元气大伤。

赵国也能顺势恢复过来。

“太子不知,两日前便传来消息,那秦将,已将赵国剩余官员连同宗室,全部屠杀。太子不知,王上难免发怒。” 鞠武看着太子丹,目光里也满是失望。

怕是这两日。

太子丹都忙于与樊於期把酒言欢,建立交情。

他可是知道,太子丹不仅送了一栋府邸,还送金银、美人。

这番慷慨。

若樊於期不是秦国叛将,或许值。

但如今的樊於期,不仅不值,还会祸连燕国啊。

然而此刻太子丹根本没注意到鞠武的目光。

此刻的他,张着嘴巴,脸上满是不可置信。

屠杀。

所有官员,以及赵国宗亲。

那秦将,怎能如此大胆,冒天下大不隆

o求鲜花..

"太子。”

这时候,鞠武再次开口。

太子回神,看向鞠武。

“老臣再劝太子一句,樊於期,不能留!"

鞠武认真的开口道,随后提醪太子丹:“王上已然派遣使臣,不需几日,便能知道太子所作所为,还请太子好自为之。” 说完,鞠武摇摇头,转身离开。

而太子丹,脸上的表情,满是惊慌。

易水。深夜。

墨从熟睡中醪来。

片刻后,起身。

穿上条纹黑衣,绑上腰绳,戴好爵弁。

随后从木架上,取下秦剑。

“将军! ! ”

“将军! | ! ”

帅帐外,四名将士在站岗,看着墨,连忙开口。

墨点点头,没说什么。

在将士的陪同下。

慢慢走出大营,来到易水河旁。

睡不着的墨,坐在石头上。

月色漫空,墨抬头便能看到漆黑的夜色中,月色照亮着这片大地。

不知为何,想起了一句话。

'我大秦的明月,照亮每一家的窗台。’

很霸气的话。

秦人世代东出的夙愿。

有时候,墨在想。

如果最初,自己只是为了让父母、让村民,让所有人知道,他外祖母没有说错。

他的孙子,就是个将军。

那么如今远离故乡千里,阔别已久那曾经的故乡,在这千里之外的土地,看着天上浩瀚的明月,看着那数不尽的星辰。 如今,又追求什么。

但脑海中,却浮现种种.....

那蓝田五百甲士,陪他出生入死。

雁门府邸,那木架上数不尽的竹简,刻有数不尽的名字。

首节上一节126/27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