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青云路 第369节

蔡行长点头道:“行,那就吃点饭。”

吃完饭,苏星晖向蔡行长告辞了,蔡行长一直把他送出了大门,挥着手看他走出了好远,这才回去。

苏星晖走到县委大院门口,突然看到薛琴和谌平安挽着手走了过来,在他看到薛琴两人的同时,薛琴也看到了苏星晖,苏星晖看到她的身体颤抖了一下,差点儿就把手臂从谌平安的臂弯里抽出来,不过最后她还是忍住了。

苏星晖笑着说:“薛琴,谌平安,你们好啊!”

薛琴的神色恢复了自然,她对苏星晖道:“苏星晖,你好!”

谌平安并没有感觉到什么不对,他还是憨憨的笑道:“苏星晖,你好!”

苏星晖伸手跟谌平安握了握手,谌平安说:“对了,苏星晖,我跟薛琴国庆节就要结婚了,到时候欢迎你回来参加我们的婚礼!”

薛琴要结婚了?苏星晖看向了她,薛琴微笑着说:“是啊,苏星晖,我跟他国庆节结婚,你如果工作不忙的话,就回来参加我们的婚礼吧。”

苏星晖点头道:“行,我争取回来参加你们的婚礼,不过我现在的工作确实比较忙,到时候如果真的赶不回来,你们也别见怪。”

薛琴道:“也是,现在你都是镇长了,工作肯定很忙的,你要是确实赶不回来的话,也别勉强,没事的。”

谌平安也道:“是啊,还是以工作为重吧。”

苏星晖露出了笑容道:“行,那我先回家了,你们去吧。”

跟他们分手后,苏星晖看着薛琴的背影,不知道为什么,觉得心里轻松了许多,谌平安是一个老实人,也是个能过日子的人,他的家境也很不错,薛琴能够跟他结婚,也算是一个好的归宿了吧。

回到家里,时间还挺早的,家里还是只有苏文军在家,他看到儿子回家,脸上露出了笑容道:“星晖回了啊,今天怎么有时间回啊?”

苏星晖道:“爸,我回来找张县长有事呢。”

苏文军道:“我说呢,你这个大忙人,怎么有时间回家呢。”

苏星晖有些尴尬的笑道:“爸,这不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吗?现在还在汛期呢。”

苏文军哈哈一笑道:“没事,我开玩笑呢,你工作是大事儿,今天下午不走吧?”

苏星晖道:“嗯,我今天下午不走,明天早上回去。”

苏文军道:“那好,你妈也好久没见你了,她下午回来,一定会很高兴的。”

苏星晖道:“行,爸,那下午我来做顿饭吧。”

苏文军点了点头:“好的,那我去上班了。”

苏文军上班之后,苏星晖在家呆着没事,他便去了南门街,南门街拆迁之后,他还一次都还没来看过呢,他也想看看,现在那里成什么样子了。

来到南门街,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忙碌的工地,南门街两边的那两片老房子已经被全部拆掉了,街道上的那些违章建筑也都不见了踪影,街道显得宽阔多了,在街道两边,都被围墙围了起来,围墙里面就是工地。

工地上已经竖起了脚手架,各种建筑机械也都开进了工地,工人们在工地上忙碌着,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这种热火朝天,让苏星晖看了感到十分振奋,上俊县城越来越好了,那片破败的棚户区被拆掉了,取而代之的将会是一片漂亮的小区房。

说起来,上俊县城的这种棚户区还是不少的,当然,最急需得到改造的还是南门街,有了南门街成功改造的经验,那些棚户区也就可以逐步得到改造了,到时候,上俊县城就会变得更漂亮了。

苏星晖又走向了状元巷,虽然状元巷旁边的街区都被拆了,可是状元巷还是静悄悄的,仿佛一个经历了无数风雨的老人,静静的看着眼前那喧嚣的一切。

苏星晖站在巷口的牌坊下面,看着牌坊上面的“状元门第”四个大字,心中十分感慨,这条承载着上俊县辉煌历史的巷子,终于是在自己的努力之下,被保下来了啊。

看了一会儿,苏星晖刚刚准备离开,便听到有人叫他:“小苏。”

苏星晖转身一看,便看到侯达礼从巷子里面出来,手上还提着他的那只大箱子,他叫了一声:“侯伯伯。”

侯达礼快步走到苏星晖面前问:“你怎么到这里来了?”

苏星晖道:“侯伯伯,我好久没回了,听说南门街拆了,所以我想来看一看情况。您这是去邮电局?”

侯达礼笑道:“是啊,我中午回来吃了饭,现在去邮电局卖邮票去,家里一大家子人还指着我做这点生意赚钱养呢,天天都得去啊。”

第336章 好东西

苏星晖问道:“侯伯伯,最近有没有什么好东西?”

侯达礼道:“好东西当然有,你要不要到我家去看看?”

苏星晖反正下午没什么事,他便点头道:“行,我就去您家看看,不过我今天身上可没带钱啊。”

侯达礼道:“没事儿,你要是看中了,我就给你留着。”

两人一起来到了侯家,侯达礼的老伴在房里问道:“怎么又回了?”

侯达礼道:“我遇到了小苏,带他来看看东西。”

侯达礼把苏星晖带进了里屋,又打开了自己的柜子,拿出集邮册让苏星晖翻看。

这一次,侯达礼的集邮册里确实有不少新货,苏星晖挑出了里面价值最高的那一部分,放到了一本空集邮册里,对侯达礼道:“侯伯伯,这些邮票帮我留着啊,我下次带钱过来买。”

侯达礼点了点头,把那本集邮册放到了一边,又拿出了自己的古钱币让苏星晖去挑,苏星晖同样挑出了一些价值比较高的。

看他挑完了,侯达礼道:“小苏啊,你那位朋友还收不收藏别的东西?我上次到江城去,进了一些好东西。”

苏星晖来了兴趣,他问道:“是些什么东西?您拿给我看看。”

侯达礼打开了另外一个柜子,从里面拿出了一些东西,有瓷器,有卷轴,有一些笔筒、砚台、雕刻之类的文玩,他把这些东西小心翼翼的放到了桌子上,让苏星晖看。

苏星晖戴上了一双白色的纱手套,小心翼翼的拿起一件瓷器,端详了起来,这是一件斗彩瓷器,是一个带盖子的瓷罐,罐身上盘着一条龙,还有一些瓜果,上面还有一些红色的装饰纹路,显得精美异常。

瓷罐上的青花颜色清淡典雅,花纹绘制得烂漫天真,看上去画工质朴,不过仔细看去,却有一种生动自然、清秀飘逸的妙趣横生之感。

他把盖子拿了下来,然后把瓷罐倒了过来,看起了底部的款识,款识上写着“大明成化年制”六个字,他不禁心中一惊,这是一件明朝成化年间的斗彩瓷器啊。

斗彩瓷器在这个年代还并不受收藏家追捧,明成化斗彩瓷器真正名声大振,还是在二十年之后一件明成化斗彩鸡缸杯拍出了两亿多的天价,让其它的斗彩瓷器也是水涨船高,价格飞涨。

当然,斗彩瓷器之间的价格差距也是比较大的,最高的两亿多,一般的两三千万,品相差一点的可能只有几十万到上百万,苏星晖也没指望在这里看到一件鸡缸杯,那东西存世太少了。

不过,这件瓷罐也属于难得的精品了,它品相完整,画工精美,色彩自然,最难得的是罐底还有大明成化年制的款识,这证明它很可能是一件官窑瓷器,因为当时的民窖瓷器很少会有款识。

在瓷器当中,官窖和民窖哪怕质量差不多,那价格可就是天差地远了,因此,这个款识有可能就是几百上千万的差价。

首节上一节369/198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