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青云路 第294节

他悄悄问苏星晖:“苏乡长,你交这么多税,真的不心疼?”

苏星晖道:“怎么能不心疼呢?不过这该交的税不交,那就成了偷税漏税,是犯法的事情,我当然不能干了,还是把税交了心里踏实。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嘛。”

曹修良点头道:“苏乡长,你说得好啊!”

离开了地税所,苏星晖又去了农行,把交税之后剩下的八万四存到了自己的存折里面,下次回家之前再取出来带回家去。

回到乡政府,也快到吃饭时间了,苏星晖把若昂和黄昭贤请到了张胖子餐馆,自己掏钱请他们吃了一顿午饭。

若昂离开猛虎岭的第四天,是一个星期天,苏星晖这天一大早,把存折里的钱取出了八万块钱,回了一趟家,他一到家,便从自己的包里拿出了六万块钱,递给了郭素华。

郭素华惊讶的问道:“你这哪来的钱?可不敢收别人的钱啊!”

苏星晖笑着说道:“妈,您就放心吧,你儿子是那样的人吗?”

苏星晖从包里又拿出了那份合同,还有那份缴税凭证,交给了郭素华,郭素华一看,她兴奋的说:“星晖,你又卖画了?”

苏星晖笑道:“是啊,您这下放心了吧?这两样东西,还是交给您给我保管吧。”

郭素华接过了那两样东西,又看着那六万块钱道:“那这些钱怎么办?我帮你存着?”

苏星晖道:“这样吧,今天把姐姐和姐夫叫来,这六万块钱就再买两间门面房,一间写我的名字,一间写姐姐的名字。”

郭素华惊道:“你真要这么办?可是这些钱都是你挣的啊,三万块钱可不是个小数啊。”

苏星晖道:“没事的,妈,就算是我借给姐姐姐夫的吧,等他们以后有钱了再还我,现在买间门面房,以后只赚不赔。姐姐姐夫没什么大本事,他们有了两间门面房,以后至少吃喝不愁了嘛,我能画画,又有表哥那里的股份,以后挣钱容易。”

郭素华感动的说:“星晖啊,你能这样想,妈真是太高兴了,妈没别的什么想法,就是希望你们姐弟俩相亲相爱,互相扶持,你这样做,你姐姐姐夫以后一定会跟你处得好的。”

郭素华抹了把眼泪,然后给苏星云打了个电话,说苏星晖回了,让她一家都回来吃饭。

过了半个小时左右,苏星云一家都来了,他们一来,郭素华脸色严肃的让他们坐下,他们有些疑惑的坐了下来。

郭素华拿出了那六万块钱,还拿出了苏星晖两次卖画的合同和缴税收据,一一给他们看了,谭明诚和苏星云看了之后道:“星晖,你卖画卖了这么多钱?”

苏星晖点头道:“是啊,运气好,卖给了外国人。”

谭明诚道:“光缴税就缴了三万二啊,顶咱们十年的工资了,你就不能不缴税吗?这种收入,也没人知道吧?”

郭素华道:“明诚,你可不能这么想,星晖这么做是对的,偷税漏税可是犯罪,咱们要挣钱,也要光明正大。我当初开始学会计的时候,教我业务的老会计第一句话就是,公家的钱,一分也不能贪。”

谭明诚听了岳母的话,点了点头。

郭素华又道:“现在你们应该知道上一次星晖买门面房的钱是哪里来的了吧?他没用家里一分钱,还让我把家里的一万多块钱给你们买了门面房。”

谭明诚和苏星云都震惊的看着苏星晖,他们上一次还以为苏星晖买那间门面房的三万块钱是家里的,因为苏星晖是儿子,虽然他们不至于说什么,可是心里总还是有些不舒服的,今天听到郭素华的话,又看到了这些合同、票据,他们这才明白其中原委,他们的心中涌起了一股暖流。

接下来郭素华的话让他们更加震惊了:“这一次星晖又拿回来六万块钱,说是再买两间门面房,分别写星云和星晖的名字,你们一人一间。”

第266章第两百六十六章 南门街快拆了

谭明诚跟苏星云对视了一眼,他毫不犹豫的摇头道:“妈,星晖,不行,我们不能接受,上一次家里给了我们一万多块钱买了间门面房,我们已经沾了家里太多的光,这间门面房,我们无论如何不能要。”

苏星晖笑道:“姐夫,这三万块钱就算是我借给你们的,等你们以后有钱了再还给我吧。”

谭明诚还是摇头拒绝。

郭素华道:“明诚,你就别拒绝了,星晖让你们再买一间门面房,也是希望你们以后可以有一个稳定的收入来源,至少吃穿不愁。”

谭明诚犹豫了,他看向了苏星云,苏星云道:“明诚,星晖也是一片好意,那咱们就去再买一间门面房吧,以后咱们有钱了再还给星晖吧。”

谭明诚沉吟良久,这才点头道:“星晖,那这三万块钱就算是我向你借的,以后等我们有钱了,我们会马上还给你的。谢谢你了啊,星晖!”

苏星晖点头道:“行,那咱们下午就去把门面房给买了吧。”

郭素华见女婿答应了,高兴的对苏星云说:“星云,咱俩去做饭。”

苏星云道:“妈,今天不用您做饭了,我一个人来吧,您天天做饭,现在您又上班了,也挺累的,今天您就歇会儿吧。”

苏星云不由分说,便拿了一条围裙,围在了身上,进了厨房,郭素华也就开心的坐在了客厅的沙发上。

苏星晖道:“妈,您又开始上班了?”

郭素华点头道:“是呀,我们厂里把领导班子全部换了一遍,这几天正在检修设备呢,据说年后就要重新开工了。”

苏星晖心道,看来张开山已经开始行动了,他问道:“妈,那你们厂里的领导都换了些什么人?”

郭素华道:“县政府监督我们厂里所有职工对领导班子进行了民主评议,打分及格的就能留任,打分不及格的就撤职,原来的厂长、书记,几个副厂长的打分都不及格,他们被撤销了职务,现在的新厂长是我们厂原来的技术科副科长殷祚刚。”

“殷祚刚?”苏星晖在心里回忆着这个名字。

对这个名字,苏星晖还是有印象的,这是上俊县机械厂技术科的副科长,江城理工大学机械系毕业的大学生,今年应该是三十岁出头。

苏星晖以前还在读中学的时候,机械厂是最红火的时候,苏星晖经常到机械厂去玩,那时候他见过殷祚刚,殷祚刚那时还是个二十多岁,大学刚毕业的大学生,接下来苏星晖读了高中,读了大学,学业繁忙,跟殷祚刚就没什么交集了,印象不是太深了。

郭素华点头道:“对,就是殷祚刚,你读中学的时候到厂子里去玩,他用废钢筋帮你做过铁环的。”

苏星晖倒还记得这件事情,他点头道:“哦,是他啊,他都当厂长了?”

郭素华道:“在县政府让全厂职工推荐厂长人选的时候,他的得票数最高嘛,不过也正常,他技术好,头脑灵活,人又正派,我都投了他的票呢。”

苏星晖道:“那他应该是个不错的厂长人选啊。”

郭素华道:“肯定比原来的陈厂长他们要强,不过啊,殷祚刚本来都已经办了停薪留职手续,在厂子不景气的时候他就去了江城,在一家外资公司的江城办事处上班,一个月工资两三千呢,这次他当选了厂长,本来是不愿意回的。”

谭明诚都听得入了神,他不由得问道:“那他回了吗?”

郭素华道:“回了啊,我听说好像是张县长听了殷祚刚的事情,觉得这是一个人才,他专门开着车到江城去劝殷祚刚,这一下感动了殷祚刚,这才把殷祚刚劝回来,当了这个厂长。”

苏星晖倒是很明白殷祚刚的想法,这年代的大学生,心里还是有一些理想主义的,一位县长能够专门到江城去请他回来担任这个厂长,他能不感动吗?士为知己者死嘛。

而且张开山肯定是把苏星晖说的农业机械的事情跟殷祚刚说了,这就让他有了把厂子救活的希望,县政府一口气把多名不称职的厂领导撤职,这也说明了县政府的决心,殷祚刚还有什么理由不回来呢?

谭明诚道:“那他很不简单啊,放弃了江城一个月两三千的工作,回来当这个厂长,机械厂现在可是一个烫手的山芋,想要当好这个厂长,不容易啊!”

郭素华道:“谁说不是呢?我们厂里的问题,我再清楚不过了,现在厂里背负着两三千万的债务,银行里没有一分钱存款,技术落后,设备落后,还有那么多退休工人,包袱也重,这个厂子,不好搞啊!”

首节上一节294/198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