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青云路 第1643节

从京城回到宝州,苏星晖便让市交通局把宝州修高铁的项目进行了论证,让他们尽快交出一份可行性报告,他又去了一趟省城,把宝州想修高铁的事情向省委书记巫建柏和省长方中霖作了汇报。

苏星晖的打算,让巫建柏和方中霖都有一些震惊,高铁还是一个新鲜事物,现在中国第一条高铁都还没有修好,高铁到底什么样子大家都还没有看到,可是苏星晖都已经准备在宝州修高铁了,这样的胆魄,真的让他们都很惊讶。

要知道,燕中市才是燕北省的省会城市呢,可是现在燕中市根本还没有修高铁的任何迹象,没有任何人提起过这件事情。

巫建柏和方中霖都不由得感叹起来,看来,宝州的gdp今年在超过燕中市之后,这就已经是一个不可逆的趋势了,今后燕中跟宝州之间的差距只会越拉越大,因为他们之间的差距是全方位的,而最主要的还是观念上的差距,这样的差距是很难弥补的。

苏星晖把宝州市修高铁的一些有利条件都向巫建柏和方中霖两人侃侃而谈,他们听了之后,都是连连点头。

宝州市想要修高铁,他们还能怎么说呢?苏星晖自己能够从上面要到钱,现在宝州市的财政收入又很多,有钱修这条高铁,他们没有任何理由反对。

他们两人都分别向苏星晖许了诺,只要苏星晖把可行性报告拿出来,从上面要到钱,自己能够自筹一部分资金,他们就会支持宝州建这条高铁。

这个条件对苏星晖来说,当然没有任何问题了,他立刻答应了两人的条件。

苏星晖马上就找到了高志勇,他找到高志勇,当然是打算向他融资的,现在的燕北省国有资产管理集团规模越来越大,资金也是越来越雄厚,苏星晖开口,高志勇怎么着也会帮他解决几个亿的资金。

虽然宝州市现在的财政收入还是很多的,但是能够融资苏星晖还是会尽量去融资,现在宝州市用钱的地方也多啊,能够用这样的钱就尽量用这样的钱,这对高志勇来说,也是他的业绩呢。

比如宝州市的村村通工程,还有其它的十大民生工程,都是非常烧钱的,哪怕以宝州市的财力,想要在短期内完成十大民生工程,也是非常吃力的,所以他们都要在几年间分期分批的完成这十大民生工程。

总之,宝州的发展,还需要如天文数字一般的资金,所以现在能够节约的钱就要节约。

高志勇对苏星晖的要求当然也是满口答应,反正他们国资集团的资金也主要是为了支持这种重大项目的,宝州现在是燕北省的省域副中心城市,在这里建高铁,当然是重大项目了,他支持这个项目,责无旁贷。

谈好了融资的事情,高志勇又请客,把胡全友、卫嘉树、冯教南和钱建安等关系好的朋友叫来,一起吃了一顿饭。

席间,他们听说苏星晖要在宝州修高铁,都是很惊讶,高铁这个东西在国内还只是刚刚开始,大家都没见过高铁是什么样子,可是苏星晖已经要开始建了,这可真是开风气之先啊。

不过,苏星晖做的事情,又有几件不是开风气之先的呢?

他们也都答应,他们能够帮忙的地方,一定给苏星晖帮忙。

苏星晖注意到,这几位老朋友的手上,拿的都是瀚海一代手机,这也证明了瀚海一代的影响力相当的大了,当然,现在宝州市的影响力无处不在,比如宝州生产的电器,欧内斯特轿车,还有现在的瀚海一代手机,都是最热销的商品。

往省城跑了一趟,谈妥了这些重要的事情,苏星晖回到了宝州,督促着交通局做出了可行性报告,交到了省里,省里以最快的速度进行了批复,然后将申请报告递到了国家发改委。

宝州市要修高铁的风声很快就传了出来,这让宝州的老百姓们都是欢欣鼓舞,宝州市的高速公路明年就要全线竣工了,现在又要建高铁了,这证明宝州市越来越好了。

虽然很多老百姓还不知道高铁是什么,可是他们知道,这高铁是苏市长力主修建的,苏市长要修的东西,一定是好东西,而这高铁目前只有京津城际一条在修建,宝州如果开始修高铁,那也是开全国风气之先了,他们怎么能不高兴呢?

苏星晖回来之后,宝州市修高铁的一些前期准备工作也开始做了,他们做事向来都是这样的,这样做是为了保证最高的效率,等到发改委和铁道部的批复一下来,高铁马上就能够开工了。

苏星晖回到宝州之后没几天,世界银行驻中国的首席代表纳尔逊先生也来到了宝州,他到宝州来,是苏星晖邀请他来的,苏星晖当然是希望能够向世界银行贷款,以解决自筹资金的问题。

还是那个原因,宝州虽然有钱,但是用钱的地方也是越来越多,所以能够融资,就融资,如果能够善用融资的话,那宝州的发展会快得多。

纳尔逊先生是前年来到中国上任的,那个时候,前任首席代表哈克特先生,也就是苏星晖的老朋友,已经因为在中国的卓越业绩,而被调回了世界银行总部,高升了。

在他离开中国之前,他特意向苏星晖介绍了他的接任者纳尔逊先生,他让苏星晖以后有什么事情的话,尽管找纳尔逊。

这两年,苏星晖跟纳尔逊的来往也不少,不过由于这两年宝州市没有什么大的项目投资,所以这两年,苏星晖并没有开口向世界银行贷款,不过这一次,宝州要建高铁,所以苏星晖必须要找纳尔逊贷款了。

纳尔逊先生到了宝州,苏星晖和程志国一起接待了他,高铁这个项目,最终还是由程志国来具体负责,苏星晖这只是帮他牵线搭桥而已。

纳尔逊先生是一个四十多岁的欧洲人,正值壮年,跟哈克特先生一样,也是身强体壮,而且皮肤被晒成了古铜色,这也是他们这一行普通的现象,因为他们会经常到户外去工作。

纳尔逊先生的性格非常爽朗,他也说得一口流利的中文,一见了苏星晖,他便大笑着上前来跟苏星晖拥抱道:“苏市长,你好啊!很高兴在宝州见到你!”

苏星晖微笑着跟他拥抱之后道:“纳尔逊先生,我也很高兴见到你,希望你在宝州过得开心!”

拥抱过后,苏星晖将程志国介绍给了纳尔逊,纳尔逊跟程志国握手寒暄之后,三人加上他们的秘书等工作人员便一起入席了。

纳尔逊跟哈克特一样,算是个中国通了,对中国文化很感兴趣,所以他平时喝的也是茶和中国白酒,这顿饭,苏星晖点的都是正宗的中国菜,而酒也是上的茅台,这是纳尔逊最喜欢的中国白酒。

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 手机市场现状

程志国对这样的机会非常重视,他知道,他这样的身份想要认识世界银行驻中国的首席代表,是多么不容易,这样的机会太难得了,他一定要好好珍惜。

程志国对苏星晖也是非常感激的,他知道,他这一年来分管经济工作,宝州市的经济发展迅速,那主要是苏星晖的功劳,他自己虽然也引进了一些企业,可是对宝州市的经济发展都起不了什么决定性的影响。

因此,一上桌,程志国就向纳尔逊和苏星晖频频敬酒,席间的气氛一下子就变得融洽起来。

纳尔逊是一个很直爽的人,至少表面上是这样,喝了几杯酒,他便说:“苏市长,程市长,你们宝州市现在就修高速铁路,是不是太早了一些?你们离京城这么近,修一条到京城的高速铁路意义不大吧?”

虽然纳尔逊和苏星晖是朋友,不过这个项目涉及的资金差不多八十亿,是一个大投资,而他认为,宝州市离京城这么近,高速公路马上就要竣工了,已经足够了,再修一条高速铁路是不是有些没必要?

纳尔逊对中国很熟悉了,他觉得苏星晖这样做是不是为了政绩考虑,如果是这样的话,他就要劝苏星晖打消这个念头,毕竟他还要为世界银行的资金安全考虑。

苏星晖微微一笑道:“纳尔逊先生,我理解您的顾虑,不过我们认为,我们宝州市修建一条高速铁路还是很有必要的……”

苏星晖用他说服顾山民的那些理由,对纳尔逊洋洋洒洒讲了一通,纳尔逊确实很直爽,他连连点头道:“如果你这样说的话,那在宝州修这么一条高速铁路还是很有必要的。”

苏星晖道:“是啊,只能说中国太大了,高速铁路能够让中国各个地区的人们拉近距离。”

纳尔逊道:“你说得很对,我们欧洲的国家都比较小,不管去哪里都用不了太长时间,所以有的时候,理解不了你的这种想法。”

苏星晖苦笑起来,欧洲国家确实都比较小,很多不如中国的一个市大,但是别人的交通多发达?高速公路四通八达,高速铁路也很多,而航空网络都是非常发达的,总之,交通便利程度可以说是吊打目前的中国。

中国在交通方面,跟欧美发达国家相差得太远了,要想追赶他们,还是一件任重道远的事情。

苏星晖道:“总之,这一次的事情,还需要纳尔逊先生的帮助,宝州市很需要来自世界银行的贷款援助。”

纳尔逊道:“这个还需要我们到现场去查看具体的情况,如果这条高速铁路确实符合我们贷款的条件的话,我们是不会给你们的贷款设置什么障碍的。”

苏星晖知道,纳尔逊这样说,实际上是已经答应了,接下来就是走流程的事情了,这个项目当然会符合世界银行的贷款条件,这个项目是国家重点支持的项目,配套资金齐全,而宝州市的财政收入又非常充足,具备足够的还款能力,对于纳尔逊来说,这也是一个优质的项目。

项目需要找资金,而资金也要找好的项目,像宝州市这么优质的客户,这么没有风险的项目,纳尔逊也不好找啊。

于是,大家便又举杯痛饮,气氛越来越热烈,纳尔逊的酒量相当大,越喝眼睛越发亮,不过苏星晖尽自陪得住他,大家倒是喝得很是尽兴。

第二天,苏星晖和程志国陪着纳尔逊到宝州的几个开发区去转了转,又看了宝州的城建,纳尔逊对宝州的建设成就感到非常震惊,他感觉,宝州的发展比欧洲一些大城市都不差了。

特别是欧内斯特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还有瀚海科技这样的公司,哪怕在欧洲,也称得上是有数的大公司了,瀚海科技这样的公司,在欧洲已经找不到能够跟它比肩的公司了。

宝州有这样的发展,现在纳尔逊相信,宝州确实值得修建一条高速铁路了,如果在这里修建一条高速铁路,对宝州市的经济发展确实有着很大的好处。

首节上一节1643/198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