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青云路 第1633节

当时宝州引进的一批高学历人才,在这两年多时间里,基本上都有了进步,比如梁璞现在就已经被提拔为桦坡乡的党委书记,苏星晖也是非常关心他们的成长的,所以这一次来石岭县,才会点名到磐石乡来看一看。

从磐石乡的名字就可以听得出来,这里是盛产石头的,所以,这里有几个采石场,以前这些采石场都是私人经营的,他们跟昌山县原来的私营采石场一样,存在管理不规范,偷税漏税,超载等违法现象。

因此,原来到磐石乡的公路也被破坏得比较严重。

这几年,随着宝州市整顿矿山,这些采石场也成为了被整顿的对象,这几个采石场也被收归国有,进行合理有序的开发,而且不允许超载,所以现在的路况才会保持得不错。

一路上,苏星晖也看到了好几辆运送石料的货车从磐石乡方向开出来,他们是开往石岭县城的,石岭县城现在的城建工作进行得如火如荼,所以对石料的需求还是非常大的,这几家采石场每天也是很繁忙。

苏星晖道:“这里的采石场,现在的业务都很繁忙吧?”

范彭道:“是啊,县城现在到处都在盖房子,修路,所以对石料的需求很大,这些采石场每天的业务都很多。”

苏星晖点了点头,采石场的繁忙,就代表了石岭县城经济的繁荣,刚才一路上,他也看到了石岭县城那些繁忙的工地。

很快,他们的车队就到了磐石乡,苏星晖下车之后,见到了贺宣文,他跟贺宣文亲切的握了手,贺宣文很是激动。

贺宣文是一位三十多岁的年轻人,跟苏星晖年龄相仿,不过在级别上,跟苏星晖就相距甚远了。

当初,他是在另外一个市的县里担任科员,不得重用,这才会主动响应宝州市引进高学历人才的政策,来到宝州市来工作的,而且他也跟梁璞一样,主动要求到基层工作,所以才被任命为了磐石乡的乡长。

在宝州市工作了两年多,贺宣文也感受到了宝州市的那股活力,特别是苏星晖这样一个领导,他的领导魅力也让贺宣文感受到了,他也跟梁璞、喻姝瑶他们一样,喜欢上了在苏星晖手下工作的感觉,苏星晖也成了这些高学历人才共同的偶像了。

所以,在跟苏星晖握手寒暄的时候,贺宣文才会这么激动。

苏星晖对这批引进的高学历人才也是很满意的,这批干部都很年轻,普遍都在三十多岁,不到四十岁的样子,现在的级别都在正科级以上,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只要他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干出了成绩,要提拔起来是很快的。

等这批人提拔起来了,宝州市的干部平均素质,又会有一个比较大的提升。

苏星晖问道:“宣文同志,你在这磐石乡,生活得还习惯吧?”

贺宣文点头道:“苏市长,我在这里生活得很习惯。”

苏星晖也打量了一下磐石乡政府,这里他还是第一次来,这里的乡政府大院跟当初他在猛虎岭时的乡政府大院很相像,都是那种围墙围住的两层楼的办公楼,职工的宿舍也在院子里面。

在围墙上还刷着他熟悉的标语,“要想富,少生孩子多种树”,“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

磐石乡的集镇现在还算热闹,这个时候还不到九点,所以在集镇上买东西的人还不少,这也显示了磐石乡的经济还算不错,至少比一个苏星晖印象中的传统山区乡看上去要繁华一些。

贺宣文把苏星晖等人请进了乡政府大院,大家一起坐在了会议室里,由贺宣文等乡干部向苏星晖等领导汇报磐石乡的一些工作情况。

第一千六百一十六章 弊端

磐石乡的工作汇报情况还是让苏星晖比较满意的,磐石乡有四个山区村今年实现了村村通,已经通了公路,通了电,通了水,在扶贫工作上也还做得不错,这几个村都有了自己的主业,而且按照各自的条件,建了小水电和风力发电站等等。

另外,磐石乡在五保户的供养机构建设方面都有了不小的成绩,已经建设起了五保户的供养机构,也就是磐石乡福利院,把那些年纪太大,已经失去了自理能力的五保户们集中到了福利院进行供养。

而磐石乡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也是开展得相当不错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是从2002年开始明确提出的。

这项制度是由财政补贴的,每个参合的农民每年缴费十元,就可以享受每年不低于十元的补助,而且住院治病的话,还可以按照一定的比例报销,最高可以达到百分之七十以上。

这个比例也是宝州市政府规定的,比一般的地区要高一些,所以宝州市政府将会提供更多的财政补贴,以保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顺利实施。

宝州市政府提出,要在五年之内,让全市的农民参合比例达到百分之八十,而今年磐石乡的农民参合比例已经达到了百分之七十以上了,这个参合比例相当高了,这跟乡干部们的努力工作是分不开的。

要知道,很多地方的农民都不愿意参合,他们觉得这个什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根本不靠谱,又是骗他们的钱的,甚至有的农民觉得,这是一种新的统筹提留,又是乱摊派,所以不愿意出这笔钱。

别看每人才十块钱,如果全家都参合的话,那弄不好就是好几十块了,这对农民们来说,也不是一笔小数目。

所以,要说服农民是很不容易的,很多农民就认个死理,让他们出钱,他们是不干的,你怎么说也不听,所以如果不是下了很大的功夫去做说服工作的话,是很难说服他们的。

听到磐石乡的参合比例达到了百分之七十以上,苏星晖都很有一些惊讶。

听了汇报之后,苏星晖饶有兴趣的说:“那我们到下面的村子里去看一看吧。”

大家便一起动身,下村去了,他们首先去的就是全溪村,全溪村是磐石乡西部的一个村,这也是磐石乡今年第一个实现村村通的一个村。

全溪村在离磐石乡政府所在地七公里多的一座山头的后面,以前,全溪村到磐石乡政府所在地,根本没有水泥路,只有一条老百姓们用脚踩出来的山路,老百姓们出入都要通过这条山路。

一到下雨或者下雪天,这条山路就非常难走,不过当地的老百姓们也没什么办法,因为修这条路就得要钱,而以前的磐石乡非常穷,根本修不起这条路。

磐石乡以前有公路的几个村,都是办了采石场的,这几个采石场离乡政府所在地都不是很远。

全溪村离磐石乡政府比较远,所以采石场还没有办到这里,因此这里的路一直没有修。

但是这一次,宝州市政府拨下了一笔资金,所以,全溪村的这条公路也终于被修好了,而电线杆和自来水管也都通到了村里,让村里的老百姓用上了电和水。

这条公路只是村级公路,宽度只有三米多,只能容一辆车通过,如果遇到了会车,就要在专门留下的比较宽的会车处会车,不过全溪村还没有什么车辆出入,车队一路上只是遇到了一辆从全溪村出来的拖拉机。

一路上,苏星晖和交通部门的专家下车几次,查看这条公路,苏星晖对这条公路还是比较满意的,他现在对于公路的修建也算是半个专家了,他看得出这条公路的水泥标号和钢筋标号都是符合标准的,质量还是有保证的。

沿着这条公路,一路都有电线杆架着电线,一路通到了山顶上,而就在公路旁边,贺宣文指着那里说,那个地方就埋着自来水的水管,也一直通到了山上,由磐石乡水厂统一供水。

来到了全溪村村委会,苏星晖下车之后照例跟这里的村干部们握手寒暄,然后便随机去了几户村民的家里,询问一些情况。

村民们对于今年实现的通路、通水、通电都很高兴,因为这三通切实的解决了他们在生活上面的许多困难,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这当然是让他们举起双手欢迎的。

村民们对于乡里的村里的干部满意度也还算比较高,这两年,他们村里搞特种种植和特种养殖,现在有了一些成效,而乡政府也给他们找了一些工作机会,比如乡里的一些企业,还有修路的建筑工等等,都是优先找农民工。

乡政府还组织了一些职业技能培训、农技知识培训等等,总之,在帮他们提高收入方面,乡政府算是不遗余力了。

不过,在问到新农合的时候,村民们倒是耿直的说,他们是看在乡政府实心为他们办事的份上,才会参加新农合的,要不然他们才不会把这十块钱扔进水里呢。

这番话倒是让贺宣文有一些尴尬,不过苏星晖并没有放在心上,他知道,这些农民们还没有尝到新农合的好处之前,让他们接受新农合,不是那么容易的,这需要时间。

苏星晖和颜悦色的问这些村民,为什么不愿意参加新农合,这些村民们知道这个年轻人居然就是副市长了,是跟戏文里面知府一样大的官了,他们本来有一些害怕,不怎么敢说话,但是苏星晖很平易近人,这才让他们大着胆子说了起来。

有的村民说,他们一年未必生一次病,生了什么小病的话也不用去医院,自己在家里歇两天也就好了,交这个钱不是冤枉吗?

有的村民说,交了新农合,门诊的钱不报销,只报销住院的钱,农民哪有那么多病要去住院?交了钱,也治了病,却报销不了,那有什么用?就算是住院,还有几百块钱的门槛费是不能报的,所以他们觉得是骗人的。

有的村民说,要是他们得了癌症,住院是不可能住得起的,新农合住院报销的话,要自己先把钱垫上,他们哪里有那么多钱垫出来?就算报销百分之七十,剩下的百分之三十,他们同样负担不起,还不如不治呢,那样的话,参合又有什么用?

还有的村民说,他们村里好多人在外面打工,这些农民工外出打工时,如果在外地生小病,他们只能在打工所在地看病,这样来说,他们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就没有得到实惠,这会降低他们的参与热情。

当他们得了大病时,由于打工所在地路途遥远,甚至有些急性病时,他们去大型的医院就医,也无法享受到新型合作医疗的优惠。因为,新农合规定了,参加新农合的农民需要在定点的市县,乡镇的医院去就医报销。

首节上一节1633/198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