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青云路 第1497节

大家是按照职务级别的顺序站的位置,在官场上,这样的排序是非常讲究的,万万不能站错,站错了的话,虽然没有明文规定说你错了,但是不好的风评肯定就是不胫而走了。

所以,在开会的时候,每个人的座位上都会放着名牌,谁坐哪里都有严格的规定,这就可以避免坐错位置。

当然,对于这些久历官场的人来说,即使没有名牌,他们也都知道自己的位置,绝对不会站错地方。

苏星晖的身边就是常务副市长辛静,辛静也被晒得俏脸微红,还出了一层汗珠,苏星晖看到她脸上的汗珠,便稍稍往后走了一步,用自己的身体替辛静挡住了太阳光。

他的个子高,比辛静高出大半个头,块头也比辛静大得多,现在又是早晨,太阳光的角度还是可以挡得住的,所以,辛静一下子感到了一阵荫凉,她微微转头,甜甜的对着苏星晖笑了笑。

苏星晖还是目不斜视,辛静虽然知道苏星晖是特意替她挡住阳光的,但是在这个时候也不能说什么,她笑了笑之后,也将目光投向了前方。

这时,从前面的公路上开过来了一列车队,看那样子,应该就是省委的车队了,这边的人群顿时躁动起来,赵义臣回头扫视了大家一眼,大家顿时打起了精神,挺起了胸膛,让自己的站姿更标准一些,更显眼一些,要是被省委书记看到了,说不定能够给他留下好印象呢。

不一会儿,大家就都站得笔挺的,车队越来越近,在他们的面前停了下来,甘玉儒下车了,他首先走向了赵义臣,跟赵义臣握了手,然后又跟其他人一一握手,道一声辛苦。

甘玉儒在平时,还是很平易近人的一位领导,当然,这也只是表面现象而已,他到燕北省之后,掀起过两次政治风暴,不知道倒下了多少干部,他从来没有手软过,所以,大家不会因为他的平易近人就认为他是一位好好先生。

甘玉儒在跟辛静握手之后,他的手伸向了苏星晖,苏星晖双手跟甘玉儒握了手道:“甘书记好!”

甘玉儒一只手跟苏星晖握手,另外一只手拍打了一下苏星晖的肩膀,笑容可掬的说:“星晖同志好!”

甘玉儒对苏星晖的亲昵举动,让所有人都是又羡慕又嫉妒的盯着苏星晖,他们都知道,苏星晖被甘玉儒召见过,甘玉儒对苏星晖肯定很欣赏,可是也没想到,他跟苏星晖的关系这么亲密,这完全就是长辈对晚辈的作派嘛,甚至还有一些开玩笑的味道。

甘玉儒跟所有人都握过手之后,让他们赶紧上车,他让赵义臣和苏星晖上了自己的车,在车队前面,几辆警车和警用摩托车开道,车队开向了宝州城区。

甘玉儒对苏星晖的举动,让赵义臣都很是羡慕,他知道,这一次自己提前跟苏星晖吹风,说让他全程陪同甘玉儒,算是赌对了,有苏星晖在,这一次甘玉儒的视察就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甘玉儒上车之后,就好奇的看着窗外的景色,他有两三年没到宝州来了,甚至连路过都没有,他去京城,要么就是坐飞机,要么就是直接通过燕中到京城的高速公路。

他对宝州城的印象还停留在几年前,可是现在的宝州城,变化太大了,这让他感到很是新奇。

甘玉儒道:“义臣同志,宝州市的经济建设成绩很大嘛,跟我上一次来的时候已经完全不同了。”

赵义臣笑着说:“甘书记,宝州市的经济建设确实成绩很大,不过,这可不是我的功劳,功劳最大的是星晖同志。”

苏星晖道:“也不能这么说,应该说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我一个人也没这么大的本事。”

甘玉儒道:“不要谦虚嘛,有成绩就应该肯定,我看宝州市的城建水平比燕中市都不差了,我可得好好看看。”

甘玉儒这一次来,虽然主要是看干部考核制度在宝州市的实施情况,但是宝州市的其它方面,他当然也能看,而且有成绩的话他也要肯定,宝州市的成绩,也是燕北省的成绩嘛。

赵义臣道:“甘书记,您这句话说到很正确,宝州市的城建水平确实很高,这一点我到宝州来也发现了,特别是城市的整体规划,比燕中市要强得多,我听说,这整体规划是星晖同志的主意。”

甘玉儒点头道:“星晖同志确实是城市建设的专家,我听说他在湖东和江右就以城市建设而闻名,把他治理过的城市都建设得非常美丽,他能来我们燕北,这是我们的运气啊!”

苏星晖连忙谦逊了几句。

车队一路由北向东往新区而去,甘玉儒一路上看得是目不暇接,宝州市的城建水平确实很高,而且将原来比较混乱的规划都进行了改进,重新进行了规划,这规划是跟旧城改造同时进行的。

现在的宝州城区,由北向南的是一条迎宾大道,这条大道北面连接着到燕中市的公路,南面连接着到京城的公路,由这两个方向进城的车辆,基本都要通过这条大道。

而宝州城区由东向西的是一条发展大道,这条大道连接着老城区和新区,包括安高工业园。

这两条大道组成了宝州城区的中轴线,都是十车道以上的宽阔大路,在这两条大道上,还连接着一些快速路、次干道、支路,这些道路就像是人的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一样,组成了宝州市的交通网络。

在过去的宝州市,由于老城区的面积比较小,布局比较臃肿,道路由于年代比较久远,也比较窄,所以,交通一直都比较拥堵,这个问题,是非常难以解决的。

这当然是规划上的问题,这也是许多城市共同的问题,在城市的早期,没有那么科学的规划,从而造成拥堵,让城市的形象也很差。

苏星晖来了之后,他重新对宝州城区进行了规划,他让宝州城区向四个方向扩张,让宝州城区扩大了几倍,特别是宝州城区东边的新区,是扩张最大的一个方向。

然后,他通过旧城改造,对老城区进行了大面积的拆迁,这样就给城市的道路留出了足够的空间,而在道路的设置上,他也设置了足够的提前量,提前考虑到了几年到十几年后城市的发展,汽车的增加,把道路的数量和宽度都留得很足。

如果不这样的话,等到十几年后,城市如果想要再次拆迁,再次拓宽道路,那难度不知道要大多少,也不知道要付出多么大的代价,苏星晖在前世不知道见过多少这样的事情,所以他一定要留出提前量。

在这些道路的两侧,一座座新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有的已经竣工,有的还在建设当中,这给了宝州新的面貌,还有勃勃生气,这让甘玉儒连连点头。

不过,甘玉儒还是回头问了苏星晖一个问题:“星晖,你把宝州的道路规划得这么宽,支路修得这么多,是不是会有一些浪费?”

甘玉儒见过不少为了政绩而搞的政绩工程,那些领导好大喜功,搞一些城市明明不需要的工程,把自己的政绩搞上去,等他升官离开了,给城市留下了那些用不上的工程,还有一屁股债。

甘玉儒看到这些道路如此宽阔,好多路上却并没有多少汽车在跑,所以他有一些疑惑,他也就直言不讳的问了出来。

如果是别人,被省委书记这样一问,只怕魂魄都要吓得飞出来,就连赵义臣的脸色都有一些凝重了,他也不知道苏星晖为什么把道路修得这么超前,不过苏星晖倒是一点儿都不紧张,他微笑着说:“甘书记,我这样规划这些道路,一点儿都不会浪费。”

第1463章 我们小家子气了

甘玉儒饶有兴趣的说:“那你说说你的道理。”

赵义臣看甘玉儒并没有生气的迹象,他也放下心来了。

苏星晖道:“宝州市的城区面积虽然在不断扩大,但是还远远不够,在我的规划中,大概十年之后,宝州市的城镇化率将会达到百分之五十左右,到那个时候,大量农村人口都会涌入城市,宝州市将会成为一个三百万人以上的大城市,到那个时候,现在这些道路都会不够用了。”

“如果现在不打好提前量,到那个时候,再想拓宽城区的道路,那将会付出巨大的代价,比现在要付出的代价要大得多的多,所以,现在正好是趁着旧城改造的机会,提前把这些道路规划好,这样就会有备无患了,这些道路至少可以在十几年之后都还够用。”

甘玉儒连连点头,苏星晖说的道理并不难懂,他一听就明白了,他本来就不相信苏星晖会是那种为了政绩而搞政绩工程的人,他如果想要政绩,有的是办法,何必用这种办法呢?

甘玉儒道:“你的眼光很长远啊,规划也很合理,不过呢,要是十几年之后这些道路又不够用了,又该怎么办呢?”

苏星晖笑道:“到那个时候,自然又有其他市长伤脑筋了,因为城市的发展是没有止境的嘛,总不能让我现在就把那个时候的市长的活都给干了。”

苏星晖的话让甘玉儒哈哈大笑起来,赵义臣也笑了起来,甘玉儒指着苏星晖道:“你这话说得好,是啊,那个时候的市长也要干活嘛。”

苏星晖道:“其实,到那个时候,自然也有解决的办法,比如修建高架桥,多修环城公路,修地铁,或者是轨道交通,只要规划得好,办法总比困难多。”

甘玉儒道:“宝州也能修地铁吗?”

赵义臣道:“是啊,就连燕中都没地铁呢。”

在二十一世纪初期,全国有地铁的城市也寥寥无几,只有香港、京城、沪江几个城市有,就连燕中市都没有地铁,而且现在的规划当中,连造地铁的想法都不敢有。

那可是地铁啊,动辄几十亿上百亿的耗资,就为了一个城市改善交通,这是多么奢侈的想法?而且现在的燕中市还远远没有到需要修建地铁的地步。

燕中市都不敢想,宝州市都敢想了?甘玉儒和赵义臣都有一些不可思议。

苏星晖笑道:“像咱们这样的经济发展速度,十几年之后,谁知道咱们会变成什么样子呢?说不定gdp总量早就超过英国、日本这些发达国家了,到那个时候,谁敢说咱们修不起地铁呢?”

首节上一节1497/198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