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途长歌 第569节

林忠轩道:“子坤在电话里讲,闻书记本来订好了晚上去天都的机票,听说你们到了,当即就把机票改签到明天。”

蒋研究员道:“领导这么好客,让我们不安!”

林忠轩道:“他这个人,就是爱才,尤其对科技人才特别地尊重!”

褚教授道:“才三十三岁就领导一个七百万人口的大市,建国以来都屈指可数。”

林忠轩道:“他二十八岁就是望水的书记,政绩十分突出,省内没人比得了。”

蒋研究员道:“同行在一起经常议论,说你们云缈真正重视科技工作,抓得很扎实,新技术引擎工程和农业三大发展战略规划很有成效。”

林忠轩忽然神情古怪地笑道:“老蒋你要有思想准备,我们闻书记一向求贤若渴,估计在打你的主意。”

几人正说话间,数辆小车悄无声息地驶了过来,隔着十几米远就停下了。

闻同当先下车,紧走到蒋研究员和褚教授跟前道:“蒋老师,褚老师,各位,让大家久等,万分抱歉!”

这些年为了研究经费,蒋研究员没少看县里农业局局长和分管副县长的脸色。

闻同的重视令他激动不已,连连道:“闻书记太客气了,受之有愧,受之有愧!”

褚教授来自天都,又是杜子坤的老师,姿态就没他那么谦恭,道:“打扰闻书记,耽误你的工作安排,很过意不去!”

闻同道:“哪里,没能去恭请已经失礼。”

一行人进入湖心酒楼三楼分宾主落座。说了些地方风土人情后,话题自然而然转到农业上来。

褚教授道:“农业是基础产业,既要进入市场又不能完全依赖市场,适当的政府补助是必须的。我们许多地方政府对农业关注太少,说得多,做得少。你们杳踪农业科技公司的模式很先进,在农技研究和普及推广方面是个创新,非常适合现行情况。”

杜子坤道:“现在出了不少问题,主要是缺乏竞争,导致公司在末端面向农户的服务跟不上。我们正在酝酿大规模改革,引入竞争机制,让市场竞争来解决。新政策将对县以下各类农资经营机构实行严格的准入机制,采取农资销售捆绑农技服务模式。对每个经营机构,经县政府农业主管部门考核合格的农技人员至少要占到六成。谁卖种子、农药、化肥给农户,谁就要承担相应的农技服务责任。服务是要收费的,费用农户承担一半,政府补助一半。政府将鼓励各级农技人员脱岗创业,进入这个市场。对于有编制的,编制可以保留三年,第一年发四成工资,第二年发两成,第三年不再发放。如果创业失败,可以再回到原岗位。同时,也积极鼓励农业类大中专毕业生进入这个市场就业,政府为他们提供三个月的免费岗前培训。至于农技人员的后续教育,将由各级科研院所和大中专院校有偿承担,比如杳踪农业科技公司、省农大、市农科院。根据我们实地调查判断,将来全市重要乡镇的农资经营机构大概在三到十家,可以很好地展开竞争。这其中也包括杳踪农业科技公司,在市场上大家是平等的。大体情况是这样,具体方案和配套法规正在积极起草中。”

林忠轩道:“实际上杳踪农业科技公司负担很重,基层网点太多了,经营压力很大。以后要慢慢收缩,把一部分农资经营和末端农技服务市场让出来,只保留中心集镇网点。要坚持把精力集中在研究上,收入来源主要靠种子、种苗销售。经营管理上的事我不懂,也不管,大概是这个意思。”

蒋研究员感叹道:“你们这么舍得投入,工作抓得这么扎实,全国也找不出第二个!”

闻同道:“蒋老师,能不能留在边湖?我们的愿望非常强烈!”

褚教授想起林忠轩刚才的预言,乐得哈哈大笑。蒋研究员道:“谢谢闻书记和杜副市长,我在那边还有项目,恐怕没办法来贵地。”

第813章 世上无难事

杜子坤道:“您只管考虑愿不愿意就行,其他的什么都不用管,由我们负责做工作。”

他接着说道:“我们边湖正在申报建设国家优质水稻基地,急需您的加盟。如果您愿意,我们想办法把整个技术团队连项目一起搞过来。过来后,具体方式目前想到三个,一是集体调入市农科院,二是单独注册成立企业实体,三是技术参股杳踪农业科技公司。工资待遇、家属工作安排、子女上学、住房、科研经费,保证做到大家满意。”

蒋研究员研究了一辈子优质水稻,成果丰硕,奈何许多地方政府并不感兴趣。没有政府鼓励引导,农民也不敢种植,让他颇有明珠无投之慨。

在过去几十年,国家农业方面的首要任务是解决人民温饱问题,对优质水稻从政策上并没有特别考虑。

现在情况已经不同,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大中城市中高收入阶层开始追求生活质量,对主粮的营养与口感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农业三大发展战略规划已经全面解决了食品安全问题,闻同和杜子坤筹划着把工作重心转入农产品品质上来,以抢占中高端客户,让农户在市场角逐中夺得更大的份额和利润。

胡林道:“杳踪农业科技公司经营得不错,今年营业收入有望突破一个亿。区里对中高级农业科技人才有一系列特殊政策,包括住房、补贴等等方面。补贴方面研究员、博士后每月一千五,副研究员、博士每月一千一,助理研究员、硕士每月八百。”

杜子坤道:“这个市委市政府准备在全市推开,要给予农业科技人才特殊政策。”

四海有芳是杳踪农业科技公司的大股东,万有芳道:“蒋老师要是看得起公司,我们计划成立一家研究所,专门从事优质水稻研究开发。”

蒋研究员连连摇手道:“万总言重了,言重了,哪里敢说看得起看不起!”

他沉吟了一下,接着道:“贵地盛意拳拳,让人感动,个人倒是愿意仰就,还要问问其他几个年轻人的意见。这几个年轻人都非常不错,专业实力强,态度也端正,很有事业心。”

杜子坤道:“好!您放心,这个事情我来安排!”

褚教授和林忠轩是校友,他这次是应邀来边湖考察指导水产科学研究工作。

杜子坤就任副市长后,把市水产科学研究所升级为正处级研究院,并亲自兼任院长。

褚教授是国内水产领域权威科学家,被边湖市政府聘任为水产业首席科学家、研究院名誉院长。

实际上,自杜子坤担任望水县农业副县长起,望水县、边湖市就和国立农大有过多次合作。在他升任农业副市长后,双方的合作更为广泛,迅速扩大到多个领域。

闻同道:“褚老师,边湖是淡水水产业传统大市,现在衰退得很厉害。我们非常着急,制订了一系列规划,也积极向中央、省里申请政策和资金。但再着急,饭也要一口一口吃,要遵循规律来。依靠科学技术是关键,所以,还请您辛苦多来指导,帮忙多推荐优秀人才。”

褚教授道:“我尽力而为,安排得开就过来。子坤是母校的优秀学生,学校和校长对我们边湖农业科技工作非常认同,特别支持。唉,说起来可悲,研究了一辈子农业,却吃不上一口放心食品!平时家里吃的喝的都尽量买我们云缈省的,可以放心。就是这个蔬菜问题不好解决,你们在超市里的比菜市场贵,菜市场的又辩不清真假。是不是考虑开设云缈省农产品专卖市场,让消费者放心?”

杜子坤道:“东洲搞了一批,都是边湖人开的,生意火爆得很。这个需要地方政府支持,天都方面有顾虑,说不便特殊对待。不过我们也没有放弃,还在努力做工作。”

闻同认真地对褚教授道:“干脆来我们边湖定居,这样就不必担心吃不上放心食品。”

褚教授莞尔一笑,推托道:“我比不得老蒋,动起来阻力重重,不象他是退休的人。”

闻同立即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们有最大的诚心,也有足够的耐心。子坤,褚老师来我们边湖指导工作期间,务必安排人照顾好生活起居。另外通知天都办事处那边,平时多帮着照顾家里,要做到随叫随到。”

周先昊和蒲离等人在区委区政府其他领导的陪同下,在酒楼二楼用餐。

趁着一起上厕所方便的机会,蒲离愁眉苦脸地对周先昊道:“周哥,闻书记交待我给林忠轩老师写一篇文章,你看连个说话的机会都没有,怎么写啊?”

周先昊笑道:“这就是你自己的事了,总不能让他安排林老师接受你专访吧?”

蒲离说:“你给小弟指点迷津,救救小弟吧!”

周先昊说:“我也没办法。”

听说闻同在湖心酒楼三楼,来饭店就餐自认为够份量的企业老板和区里领导们争相过来敬酒。

但在三楼楼梯口他们就被饭店老板娘赵丽、王小英客气地挡下了,说是市委办领导有交待,闻书记请的是贵客,不便打扰。

杳踪区区委宣传部长被挡驾后,就到二楼找周先昊敬酒。虽然未能见上大老板,但能和老板的心腹大秘小酌几杯也是不错的结果。

不过他没想到,抱着和他一样想法到二楼向周大秘敬酒的人非常之多,他根本就没有拉近私人感情的机会。

下楼回到一楼包间,他忍不住大发感叹道:“我们闻书记礼贤下士的品格让人折服,专程赶来区里,请利川蒋研究员和国立农大褚教授吃饭。”

时报记者况鲁然来云缈省采访农业“三大”发展战略规划实施情况,准备做一个后续专题报道。

首节上一节569/84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