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途长歌 第169节

第252章 兵戈相向走旁门(上)

会议一结束,闻同到贵宾楼西楼,孙贤寿和李成大在等着他。

李成大脸色灰败,刚刚孙贤寿找他谈话,向他出示了一份清单,上头把他进入镇开投以来贪墨的每一笔钱不分不差地一一列示,包括向供应商索要的回扣,虚列虚增费用等,总金额高达三十万元整。

他也是个在江湖上打滚多年的人,知道孙贤寿既然能列出这么详细的清单,肯定是一开始就盯上了自己,所有的原始证据肯定也已收集齐全。

不过,在经历最初的惊惶失措后,他慢慢心定下来。孙贤寿肯定是有求于自己,否则干吗费劲地和自己谈什么话,直接把材料向检察机关一递就完事了,铁证如山,任谁也救不了自己。

他清楚得很,自己的人事关系在县纺织公司,还保留着副总职务,而县纺织就是国有公司,因此自己属国家干部编制。法律规定,国有企业委派到非国有企业从事公务的人员,利用职务之便主观上侵犯公共财物的,即构成贪污罪。贪污五千元就达到立案标准,自己贪了三十万元整,后半辈子还不得在牢里度过?

就在李成大琢磨怎么开口试探孙贤寿时,闻同来了。他一下子惊慌失措,六神无主,暗叫一声完了,这回死定了。受吓之下,他连向闻同打招呼都忘了。

闻同冷着脸,径直坐到中间的长沙发上,没有开口说话。孙贤寿递给他一杯热茶,他接过不紧不慢地喝起来。

李成大心脏狂跳,强行稳了稳情绪,瞟了一眼正对面的闻同,闻同也正拿眼看他。李成大觉得他的眼睛格外阴冷,就象两把利剑一样,要把自己洞穿。

这就是闻同要的效果。见气氛累积得差不多了,他开口了,淡淡地道:“老李,你来镇开投兼职三年多了,也算是元老,想必对公司是有感情的。”

李成大一怔,心说这是什么意思?来不及细想,他慌乱地答道:“是的、是的,有很深的感情……我做错了,闻县长,求您给我一次机会!”

他在镇开投呆了几年,深知闻同对公司的贡献,可以说没有他就没有镇开投,可他从没从公司捞过钱。

这样的人,让他又敬又怕。无欲则刚,自己落在他手里,还能有好么?

他比金有福有骨气,也更为精明,更懂得揣摩阮洪通的心思,讨阮洪通的欢心,奈何晚了金有福一步接近阮洪通,否则县纺织的一把手就是他的。

阮洪通不止一次在他面前流露出对金有福的不满,指责老金贪婪、无能又人品低俗,只是利益纠缠之下,其势已成骑虎,不敢轻易撤换。

闻同继续说道:“我的梦想你想必也清楚,镇开投在我心里,就象自己的子女一样,要把她养大成人,留给杳踪镇、望水县一笔宝贵的财富,留给自己一份美好的回忆。对于试图伤害她的行为,我会尽可能地予以阻止,好好地保护她。”

李成大汗如雨下,双膝一软跪倒在地,张口就来:“您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我是猪油蒙了心,只求您给我一次机会!钱我如数退还公司,今后有什么事,一定照办!”

闻同说:“我相信你是看好镇开投的,也是了解孙总、由总事业心和能力的,和县纺织公司比,你愿意把自己的后半辈子和一家老小的命运交给镇开投,还是交给县纺织,想必你自己会作出理智选择的。”

李成大就象在无边大海中快要溺毙的那一刻,突然发现了一根救命稻草,毫不犹豫地道:“您和孙总肯给我这个机会,我选择镇开投!”

“那好,你在上面签上字,再按上手印吧。”孙贤寿递上早已打印出来的一份戴罪效忠书,上头详细地列明了李成大贪污的确切金额,以及表达愿意脱离县纺织、脱离阮洪通为镇开投效忠的文字。

李成大倒也光棍,没有一丝犹豫,接过纸笔刷刷地就签上自己的大名,又郑重其事地按上指印,才交还给孙贤寿。

他明白自己的命运现在捏在人家手里,除了无条件服从,根本就没有谈判、选择的余地,与其啰嗦,还不如痛痛快快地赶紧表态效忠。

闻同神色、语气没变,说道:“好,欢迎你作出了理智的选择,祝你好运!”说完他径自离开,剩下的工作自然有孙贤寿来处理。

等闻同离开,孙贤寿冷冷地道:“起来吧,钱你先留着用,一家老小,上有老父老母要供养,下有儿子要抚养,不容易,不过下一步如何,就要看你的表现了。”

李成大从地上爬起身,也不敢坐回沙发上,就那么站着,赌咒发誓般地道:“我知道、我知道,您尽管吩咐!”

孙贤寿说:“一直以来,都有人死盯着镇开投,不肯放过这块大肥肉,我们不得已,被迫采取种种措施来防护自己。你既然选择了加入我们,就要好好地为保护镇开投出力,只有保护好公司,才能保护好你自己,保护好你一家老小,你和家人日后才能丰衣足食,生活富裕。确切地说,我们想知道某些人正在或者将要对镇开投采取的不利行动,还有,我们还想详细地知道县纺织公司的种种隐秘,我想信你是清楚地。”

李成大擦了把汗,这些要求都在他的预料之中。理了理头绪,他开始把县纺织公司的情况写出来,包括设备采购猫腻、材料采买猫腻、费用虚列、数个小金库、业务外包方面的问题等,还有“报废物资”、“边角材料”、“残次品”的去向,以及产品“优惠”销售给某些人的事实,均一一形成书面材料。

当然,凡是涉及到自己的,他就会小心翼翼地避开不提,反正他在县纺织公司受尽金有福的压制,并没捞到多少好处,因此心里有恃无恐。

一直到凌晨三点多钟,长达二十多页的材料才写完。

第253章 兵戈相向走旁门(下)

孙贤寿细细看过,方才收起放进包里,嘴角浮起一丝浅笑,轻轻说道:“有的情况我们已经掌握了,你事后有补充的,随时找我。好了,你为自己选择了一条正确的道路,你放心,不到万不得已,我们不会拿出这份东西的。还有,你上午到公司财务领一笔年终奖,五万块。”

李成大连连点头,道:“谢谢您的关心,谢谢!”

天亮起床吃过早餐后,孙贤寿立即到公司把李成大写的材料复印了两份,然后直接到镇政府找闻同。

他递上李成大写的原件,道:“我复印了两份,分两处保管,这是原件,里头有大量有价值的线索,也有不少确切的事实!”

闻同接过翻了翻,放进了抽屉里,淡淡地道:“不用急,坐观其变!”顿了顿,他又道:“县局盖副局长会慢慢着手处理这件事,随时可能找你沟通,你要全力支持、配合。”

孙贤寿痛快地说:“好,我明白!”

待孙贤寿离开,闻同处理好手头的公务,立即赶到县城。中午,他在县城四季春饭店包间里,单独约见盖如东。

盖如东如今已经从县公安局排名倒数第二的副局长,升任为局党组书记、政委、第一副局长,牢牢地在局里建立起了自己的势力,这自然是得了闻同的大力。

县局局长兼任县委政法委书记,也是县委常委,今年已经五十多岁,再有一年多就会退线。他在县里很有影响力,不过关系亲近的市领导已经退居二线,进了市人大,已经硬不起来了。

明眼人早看出来了,盖局的上升势头很猛,在县里人脉深广,和赵达成、王金生、闻同、牛佑才都处得不错,他的亲侄子盖亮简直就是闻同的影子。

闻同把材料原件递给盖如东,说道:“李成大交待的,你详细看看,看完还给我。”

盖如东精明能干,见闻同这么郑重其事,马上知道事关重大,轻忽不得。

他接过材料,低头认真地翻看起来,心里渐渐翻江倒海起来。材料触及的问题太让人吃惊了,要依据这些线索和事实去查案,非把县纺织公司翻个底朝天不可。

县纺织公司的后台老板是谁,他再清楚不过,除了阮洪通,他还隐约听说市里有大人物也牵扯在里头。

他早就选择了赵达成、王金生、闻同,深知立场坚定的重要性。多少人就因为立场不坚定,朝三暮四,到头来落得个四面不讨好,弄得身败名裂,没有立锥之地。

远的不说,杳踪镇的郭大鹏不就是活生生的例子么?这个倒霉鬼到现在还是个可有可无的镇党委副书记、武装部长,和他同期甚至晚于他的同僚们,早已个个升官又发财,只有他还是原地踏步,混得人不人鬼不鬼,没人待见。

而且,可以预见,他一辈子就这样了,再也不可能有人愿意信任他、赏识他。

人生就是一场赌搏,现在自己就面临着一场赌博,何去何从,就在自己一念之间。

通过各种途径,包括直接接触和侄子盖亮的嘴,他早已深深地了解了闻同,知道他的潜力,既有强大的背景,又有才华,有能力,有手段,更有令人瞩目的政绩。这样的人,纵使仕途不一帆风顺,但前程肯定不可限量。

只要紧跟着他,自己又不犯不可饶恕的过错,不触犯法律底线,定然是一辈子官运亨通,前途可期。

倪正林固然是一方诸侯,位高权重,但已是日暮西山,而且也远不是自己可以亲近得上的。

至于阮洪通,不提也罢。不说他的才华、能力,就说人品,看看崔双虎,看看周广仁前任交通局长的下场,就一目了然了。那位交通局局长,已经在蹲大狱。

何去何从,这太容易做决定了,自己效力的时候到了,自己的人生重大机遇终于到了。盖如东把材料郑重地交还给闻同,眼神笃定地看着他,肃然道:“我明白,放心吧,一定办得圆满如意!”

闻同点头,冷然要求道:“在不打草惊蛇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收集证据,没准哪天就用得上。”

首节上一节169/84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