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途长歌 第124节

“县委征求了我的意见,我推荐你到外乡任书记,你自己怎么想?”闻同单刀直入,丝毫不拖泥带水。

胡林也坦率而直接地道明心愿:“感谢您的栽培,如果让我选择,我宁愿追随在您左右!”

这个时候难得闻同愿意关心自己的诉求,可不能含糊、犹豫,不然造成误会可就后悔莫及了。他吃过这方面的亏,也见过不少人吃过这样的亏,心里的弦绷得很紧。

闻同眼神灼灼地望着他,微笑着道:“你协调能力强,处事细致周密,善于梳理错综复杂的关系,如果能够再有主政一方的经历,对日后大有益处。”

胡林仔细看闻同的眼睛,感觉出来他是真诚的,就相信了他的话,说道:“谢谢您的爱护,我有做得不妥当的地方,还请多多包涵!”

闻同没理会他的客套,说道:“马凤玲干练强势,执行力强,有大局观,杳踪镇需要她这样的人。子坤专注执著,踏实稳重,懂专业,又懂管理,我在县里离不开他。这几年,你和他们一样,鼎力支持、配合我的工作,我没有忘记,以后也不会忘记,你能明白吗?”

这才是胡林期待的话,掏心窝子,最为珍贵。他不假思索地说:“能够追随您是我的福分,我会一如既往地支持您的工作,追随在您的身边。马凤玲、杜子坤各有所长,我心服口服,不会有任何心理包袱。”

他懂闻同的暗示,迅速地表了态,没有任何犹豫。闻同虽然没有说出来,但他猜测马凤玲大概要升镇长,杜子坤接农业局长。这两个职务的份量未见得比一乡之书记重,但和闻同关系近,前者是和闻同搭班子,后者是闻同分管的最重要局。

闻同说:“那就好,到了新地方,要记得和骆医生常来看看,小筠时常念叨这位嫂子呢!”

胡林觉得心里有一股热流淌过,声音都有些发哽:“好的,一定会的!”

出乎闻同的预料,李良春不愿意离开杳踪镇到外乡任乡长。他向闻同表示,宁愿以副镇长的现任职务留在杳踪镇工作,继续分管规划建设和交通。

他的想法很单纯,就是想把全镇的农村规划建设做透,做得更成功,还要亲手把杳踪镇镇街道建设起来。

杳踪镇是省村镇规划建设示范乡镇,每年有四十万元的扶持资金。还有,随着杳踪镇经济的快速发展,镇街道的城市化建设已经提上了日程,开始了前期规划。

这么好的条件,他认为自己留在杳踪镇继续分管这一大摊子,不但可以比较容易地出成绩,还可以继续紧跟闻同,而且还有不错的油水。

看看李远红,是当上乡长了,可那又怎么样呢?一个穷乡,油水本来就少,上面还有书记压着,到他手里能轮到几个?工作上想出成绩就更是难上加难了。

通过长期的合作,他自觉已经吃准了闻同的风格,并不是一个眼里揉不得沙子的人,和方石头有区别。

第190章 买菜

李良春认为,闻同似乎并不排斥属下在把工作做好的前提下,适当地为个人考虑一下。而他就很好地把握了这个度,做到了公私两顾。

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他反复权衡后作出了自己的选择。

闻同满足了他的心愿,不但打算为他争取正科级行政级别,还主动把他列为常务副镇长。

对于巧英,闻同准备让她接替胡林出任党群副书记,并打算为她争取正科级行政级别。

安抚好几位主要部下,闻同才放下心来。但麻烦并没有绕开他,只不过是来自于其他人而已。

很快地,关于方正庭、杜子坤、马凤玲、胡林等人职务变动的消息就传播得人尽皆知,而他们腾出来的位子,就成了许多人争夺的对象。

对于这些职位,闻同可不敢全部插手。政治永远是平衡之道,其他常委们的意愿总要考虑吧?

他不敢插手,不少人却找上他。对这些找上门的人,只要是托他活动的,不管关系远近他一律婉言谢绝。

季灵筠出差一回来,马上请假赶来杳踪镇,准备好好地分享一下心上人职务升迁的喜悦。闻同就推掉所有的祝贺宴请,留在新家属楼的家中等她。

一进门,季灵筠把手里提的东西往地上一扔,忘情地扑进闻同怀里,献上热烈的香吻。闻同被她的大胆吓了一跳,一边迎合着她,一边伸手拉上防盗门。

两个人有些日子没见面了,小别胜新婚,在闻同的上下其手之下,季灵筠很快情热起来,半眯着眼羞涩地道:“抱我进去,先亲热一下,快想死你了……”

闻同的心一下子掉进蜜糖罐里,赶紧遵命而行。

等两人完事出来,天色已经黑了下来。心满意足的季灵筠容光焕发,心情愉悦地拉着闻同直奔菜市场。

来时路上她就筹划好了,今晚要多买好菜,亲自动手做一顿丰盛的晚餐,好好地庆祝一番。

“老成不知道怎么听到的消息,托我向你祝贺,还说下回你到省城,务必联系他,他好摆酒为你祝贺。”季灵筠坐在驾驶座上,侧头对闻同说。

随着镇上人流日渐增长,方正庭在兴茂商贸市场东墙后新建了一座大菜市场,把市场里几家菜店全部挪进去。这么一来“镇大院”也不“大”了,被挤压得只剩下三分之一不到,更显寒碜。

菜市场离后山小湖边的新家属楼有段距离,两人开着车过去,一路走一路聊着。

闻同苦恼地说:“我没法在办公室呆,什么也干不了,不是请吃饭的,就是托人情的,穷于应付!”

“嘻,真好,你太棒了!”季灵筠却开心地笑道,“我出差一点心思也没有,光想着早点回来看你!”

“老婆——”见她真情毕露,闻同心一酥,忍不住唤道。

“嗯!老公——”这还是闻同第一次这么亲昵地叫季灵筠,她激动地侧过身腻声应着,手一软差点把车开进路边稻田里。

路上人来人往,闻同没敢再招惹她,笑道:“不敢招你了,你别那么疯狂!——大哥、二哥的生意还好吧?”

季灵筠娇声大笑,回答说:“挺好的,小任总很照顾,过问了好几回呢!”

由于有上白班的职工光顾,菜市场晚上还有十多家摊位在营业。闻同是第一次来买菜,以前都是陪领导视察。

这些菜不如外地菜市场里的那么肥肥壮壮、油光水嫩,但安全有保证,吃着放心。那些卖相好的,可能是催肥、催壮的,吃起来早没了蔬菜的本味。

两人一进菜场,马上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这让闻同有点不自在。季灵筠却兴致极高,好象聚焦的目光越多她才越开心。

“这辣椒不错,红彤彤的真可爱,老板,多少钱一斤?”季灵筠原本不爱吃辣,受闻同影响,现在在朋友圈里已是颇有名气的小辣椒虫。

摊主是个憨厚的中年人,见大美女发问,身后还跟着一个副县长,登时手足无措起来,红着脸笑道:“要么事钱,你看中了我帮你抓点。”说着他就往季灵筠的菜篮里猛劲地塞辣椒,害得季灵筠一个劲地躲闪,连连嚷“够了、够了”。

人家塞进来了,她不好再往回送,掂了掂重量得有三斤多,问闻同道:“多少钱一斤?五块够不够?”

闻同笑道:“差不多吧,我也不大清楚。”

季灵筠就把五块钱递给摊主老婆,摊主老婆更拙于言辞,连话也不会说,只知道一个劲地往外推。

见她这样,季灵筠只得把钱往菜上一放,赶紧拉着闻同到了下一家。

下一家的摊主嘴巴厉害得多,隔老远就喊:“闻县长,我这里菜多,也好,你多挑一点。”

对这类小本生意油子,闻同很熟悉,当年读大学做生意时没少打交道,笑道:“好哇,你老哥的菜果真不错,那就多要点。”

季灵筠挑好了几样时鲜蔬菜后,摊主同样不肯要钱,话说得漂亮之极:“闻县长,你给老百姓造了大福,不然我哪里有机会在这儿卖菜?你爱人是大城市的贵人,到咱们镇上做客,吃点子菜我要收钱,说出去人家会笑话我老郑的!”

闻同哭笑不得,要不是陪季灵筠,他哪敢上菜场买菜。

季灵筠听摊主称自己是闻同的“爱人”,早喜翻了心,笑着道:“你这么会说话,我就每样都要点,钱可不能少你的。”

首节上一节124/84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