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途长歌 第112节

季教授满意地说:“蛮不错,蛮不错,你看,小湖保护得很好,有山有水的,空气也新鲜。我也跑过一些乡镇、县城,稍有几家厂子,就污水横流,臭气熏天,你们发展经济的同时也没忘记保护环境,很了不起。”

老先生挺纳闷,按说自己是聘请来的讲师,他陪自己吃顿饭就可以了,没必要一请再请,还非要陪吃夜宵吧?

从昨晚到镇上后,除了晚上睡觉,似乎走到哪这个年轻的县委领导都在自己视线里。不过小伙子还不错,有能力,有水平,还挺谦逊。

闻同听得高兴,又说道:“您老过奖了,我们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吧,等破坏了再治理代价就太大了。”

“是这样,许多地方很短视,以破坏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片面追求经济发展,不考虑社会综合协调发展、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老先生激动起来,话语尖锐,言辞激烈,全然忘了对面坐着的就是一位政府官员。

季灵筠是记者,又是经济口的,对这些自然非常了解,也格外敏感,连忙转移话题,给他灭火:“爸爸,闻书记是国立大学的经济学硕士,本科、硕士都师从孙以身老师。”

“这样啊,孙以身教授的高足,水平自然很好,闻书记还有兴趣听我的课?”老先生一听,有点不高兴了。

季灵筠一下子蒙了,暗中冲闻同吐了吐舌头,递了个歉意的眼神。她本打算给他老人家败败火,再顺便加点营养药,美化一下闻同的形象,没想到时机没把握好,一下子弄巧成拙。

闻同镇定自若,不慌不忙地微笑道:“您学富五车,治学严谨,讲台上口角生风,妙语如珠,幽默风趣,概念讲解精到,剖析明白,实例举证信手拈来,听您老讲课是一种享受。学无止境,有这样聆听教诲的机会,是我的福气,也是其他学员的福气。”

季教授顿时神情释然,心道这个年轻人说得还蛮在理,就道:“闻书记年纪轻轻,担任重要职务,却没有年轻人的骄傲浮躁,很难得,让人佩服。”

季灵筠心里乐开了花,暗自笑骂,这鬼家伙嘴上象抹了蜜一样,几句话就把爸爸哄得眉花眼笑的。

闻同说:“您老抬举我了,不敢当。”

季灵筠指着旁边几幢专家楼道:“爸爸,这是镇上的专家楼,住着几个江映来的退休老专家,那边又在盖第二批,也是给专家准备的。专家楼是镇政府盖的,免费给他们住。”

季教授诧异地说:“还有这事?我还以为是镇领导住的呢!你们尊重知识,引进人才的决心很大,难怪经济发展这么快速!”

闻同说:“几家企业发展迅速,主要是机缘巧合,这事季记者也知道,她采访过我们很多次。”

季教授对地方经济发展可不陌生,就是研究这个的,说道:“不能这么说,机会对每个人是均等的,就看谁能看得见,看得见还得抓得住,是吧,筠筠?你是当记者的,又是跑经济口,应该明白这个理。”

“是的。”季灵筠笑道,“爸,再给您添点红酒,吃点点心吧,一会儿我给您讲这几家企业的发展史,很有意思的。”

季灵筠给老爸添了点红酒,又把点心盘往他面前推了推。闻同见他挺喜欢吃葱油酥饼,忙下楼让服务员又端了一盘上来。

季灵筠一边给老爸削苹果,剥蜜桔,一边细细地讲开了,从镇开投白手创立,拉来富铜集团合作开采煤矿讲起,再到夺得江边高速公路工程石料超级订单,一直讲到联合省建工集团抓住先机并最终成为江映市民广场工程石料主力供应商止,直听得老先生目瞪口呆,叹为观止。

老先生心想,“看见机会、抓住机会”几个字说起来简单,内中惊心动魄之处,要不是筠筠细细讲出来,外人委实无法想象。

在这个过程中,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涉及到复杂的人际关系,需要调动大量的人力物力,决策人需要怎样的眼光,需要有多大的魄力,需要承担怎样的压力,需要有多大的决心和毅力,需要具备多强的协调组织能力才能做到“看见机会、抓住机会”?

季教授三句话不离本行,说道:“这完全可以写一本厚厚的书了,也是十分成功的经营管理案例,都是闻书记的大手笔?”

闻同被他话中“经营管理案例”几个字吓住了,心道可得想办法阻止老人家这个念头,这里面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有些东西是不宜公开的,搞成案例四处宣扬哪能成!

见闻同没回答,季灵筠忙道:“闻书记一直兼着镇开投的董事长,现在的总经理就是他力排众议聘请的,完全按照职业经理人方式聘用和授权。职业经理人负责日常经营管理,他只把握企业战略。未来企业成熟了,他就会辞去董事长职务,完全实现政企分开,实行完全的法人治理机制……”

她还没说完,闻同就坐不住了。季灵筠是记者,表达能力一流,连老先生这样学养深厚的人也听得一愣一愣的,他哪还有脸坐在一旁听人当面夸耀自己。

第175章 翻身的胡林

“这么快就走?”季灵筠送闻同下楼,不舍地问道。

“再不走臊得要钻地了!”闻同笑道。

“我又没夸大,都是事实嘛!来,亲我一下!”季灵筠噘起红唇,眼波如水地道。

闻同小声道:“看你面泛桃花,一会儿上楼当心穿帮!”说着他还是忍不住啄了季灵筠一下。

再次回到楼顶露台上,季灵筠看看夜已深了,就让老爸回房歇息。没想到老先生兴致被勾了起来,非要她接着再讲。

季灵筠无奈,只得回房给他取来件厚实点的外衣,陪着他边喝红酒,吃点心,边继续往下讲。

她讲述了真道电气的创立,四海有芳的引进,发展环保农业这样的大事,也讲了申请资金修建县道三级公路,设计夺得省建设厅挂钩扶贫点为山民通上电,开发兴茂商贸市场,举办“欢乐春节”活动,清偿完毕拖欠教师工资,设立教师奖励基金提高教师待遇这些“小事”,种种事情,不分大小,均细细地一一道来。

当然,象闻同唆使厉坚给定府军工张副总挖桃色大坑的事自然不能说,太下作,上不了台面。

一直到凌晨两点多,老先生还神采奕奕。季灵筠已经呵欠连天,不满地嘟囔道:“爸,我困死啦,明天还要赶路呢,还去不去虚湖山玩了?”

老先生说:“不去了,下回有机会再去,接着说!”

“不行,妈妈要是知道您这么晚还不睡觉,非骂我不可,等回江映再讲好了。”季灵筠实在挺不住了,不管不顾地拉起他就往楼下推,他这才回房歇息。

骆绮云下了班,顺道到菜场买了点菜,再拐去小学接儿子。儿子早就放学了,因为要参加学校的课后班,所以实际放学时间比她下班还要晚。

小家伙看到妈妈骑着车过来了,忙高兴地迎过来。骆绮云心疼地从他稚嫩的双肩上取下沉重的书包,挎到自己肩上。小家伙随即一个腾身,灵巧地翻到了后座上。

“老师今天都教什么了?——坐好了,别老动弹,当心摔了!”骆绮云稳了稳车把,问道。

“奥数,画画。”

骆绮云又问:“布置的作业记下了吧?要不又该批评我们了!”

“都快做完了。”小家伙说,“妈妈,今天可以看会儿电视吗?”

骆绮云毫不含糊地说:“今天不行!说好了周末才能看的,要有时间就看看课外书,电视有什么好看的!”

“姐姐,等你半天了,怎么才回来?——哟,小虎,又长了不少!”一个约摸三十岁的男人看到骆绮云母子,笑意盈盈地迎过来。

“福生呀,你等等,我先放车。”骆绮云不冷不热地道。

“我来、我来,我帮你放。”段福生殷勤地道。

骆绮云懒得理他,自顾自地去放车。胡小虎喊了声“小姨夫”后,就蹲到地上兴致勃勃地玩起了小石头,等着妈妈来开门。

对母子两个的冷淡,段福生似乎并不在意,依旧一副笑脸,凑到胡小虎跟前,递过去一只玩具手枪说:“小虎,看小姨夫给你买什么好东西了?给!”

胡小虎眼前一亮,不过随即又低下头继续玩起了小石籽,嘴里说道:“妈妈不让玩玩具,我不要!”

骆绮云已经回来了,插嘴道:“小虎是学生,学习任务挺重的,不要给他买这些东西。”

三人进了屋,骆绮云给段福生泡了杯茶,就要进厨房做晚饭。段福生连忙喊住她,说:“姐,今天我请客,请你和小虎去饭店吃,彩云也带着孩子一起去,咱们两家有些日子没在一起了,该聚聚了。”

骆绮云就坐到沙发上,干脆地说道:“饭就不吃了,小虎还要做作业,功课紧,你有什么事就说吧,不用拐弯抹角地!”

骆绮云当年决定嫁给胡林时,家里人一致反对。胡林是农村子弟出身,家里很穷,又在乡下中学教书。

首节上一节112/84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