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途医生 第219节

“三十多年,你才多大啊,就有了三十多年的经验?还没到娘肚子里就开始学医了?”

齐日升知道说露了嘴,立即补救说:“我二十四,我说的是几十年的经验,十几二十年也是几十年啊,我从小,家里人就给我灌输骨科知识,如果连个胳膊都接不好,那不是白学了。”

黄三泰很快把竹片弄好了,齐日升检查了一下,见黄三泰还刮的光溜溜的,就满意的点点头说:“用竹片固定有柔韧性,胳膊可以稍微活动,利于以后的恢复,用石膏固定,一个是透气性差,再一个就是固定的太死,肌肉容易僵硬,好了后恢复的时间要长些。好了,开始注射麻*醉药,马上开始手术。”

来春晓给小姑娘胳膊上注射了麻*醉药,起作用以后,齐日升对那个中年农民说:“你先出去转一下,我接好后你再进来,你在跟前,只怕要揪心。”

中年农民感激的说:“那就麻烦大兄弟了。”

中年农民出去后,过了会儿,齐日升捉住小姑娘的胳膊,让来春霞把小姑娘另一边身子扶着,怕小姑娘感觉疼了以后挣扎。

没想到小姑娘很坚强,齐日升两手抓住小姑娘胳膊受伤的部位,双手一错一用力,就听见嘎巴一声,长接住的骨头就在这一用力之下断开了,小姑娘一声没吭。齐日升断开胳膊的时候是趁着劲儿的,用的力气大了,断开以后骨头的断茬就可能伤着皮肉,给以后的恢复增加难。所以,用的力必须恰到好处。

齐日升把断开的胳膊对接好后放在桌面上,然后开始用竹片固定。

接骨头是个技术活,固定也是个技术活,固定的时候,必须保证在接好的骨头不再错开的情况下固定好,而且还要松紧有。在医院,手术的医生都有助手,一个扶着一个固定,速不但快,而且效果好。齐日升却要在这么简陋的条件下,不但接好骨头,还要在没有助手帮助的状态下,靠自己一个人固定,这么高难的技术,齐日升还是靠自己的双手完成了。

手术完成,齐日升让小姑娘躺在床上休息会,然后吩咐来春晓配消炎的抗生素药,给小姑娘挂吊瓶。

抗生素是人类的重大发明,人类的许多重大疾病都是用抗生素治好的,但是,人类滥用抗生素现在已经引起了重视,一些细菌就是在人类滥用抗生素中产生了抗药性,或者形成了变异,向人类的健康发出挑战,可是,生了病,还是抗生素最见效,用抗生素治病已经成为治病的常识,人们就是在这个矛盾中生活着。

像这种骨折,在没有抗生素之前还不是就用些跌打损伤药,发炎以后靠自身的抗力,抗过去了就过去了,抗不过去,自然就把命送了,而现在用抗生素,就能避免细菌感染,危险性可以忽略到不计,所以,可以这样说,人类永远离不开抗生素,尽管用抗生素有潜在的危险性。

看着小姑娘静静地在床上躺着输液体,齐日升这才松了一口气。

让齐日升想不到的是,今天和黄三泰的一场碰撞,替代了和罗常胜薛鹏程的碰撞。要不然,和罗常胜薛鹏程的碰撞或许更激烈些。

罗常胜和薛鹏程既然决定报复,而且调查清楚齐日升只是一个普通的实习生,就觉得这个报复越早越好,省得把这个事经常惦记着,在脑子里占块地方。本来觉得他们两个就能拾掇得了齐日升,想一想又觉得应该多弄几个人,有点威慑力量,就又叫了三个过去的同伙。

跟踪的人还是由罗常胜担当。并约定,他找到一个好机会后电话联系,薛鹏程这边迅速把人集中起来实施。

估计医院下午快下班了,罗常胜就在医院的大门口等齐日升,当然是躲在一个隐蔽的地方,离大门口远一些,不能让齐日升觉察。

看见齐日升和中年农民一块出大门,罗常胜也能理解,毕竟这个齐日升帮了那个农民的忙,一块出去说不定还有什么事。让他不能理解的是齐日升和那个农民前头有一个引路的穿得花枝招展的妇女,心说他们什么时候和一个妇女搞在一起了?

眼看着他们上公共汽车,猛然悟出妇女是个医托,领着那个农民去什么地方的黑诊所看病了。他知道西阜市的黑诊所多,那些医托和他们市容一样,专骗那些老实巴交的农民,城市里的市民经验多,不会上当不是。

当然,还有一个不能理解的问题,就是齐日升跟着。齐日升是医院里的实习生,肯定知道那些医托的猫腻,既然知道,他还能陪着个一毛不拔的农民去黑诊所,说不定是和黑诊所有默契,从中坐地分赃?那么,他在大街上为那个农民打抱不平就能理解了,是怕被罚了款以后,他分的赃就少了。

哼!现在满嘴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的人多了,这个涉世未深的小年轻都这样,真是人心不古啊!

罗常胜以小人之心君子之腹,还挺得意自己的猜测,但是,他仍然不能放弃跟踪的机会,要真正证实自己的猜测。所以,在齐日升几个上车以后,他也紧跑几步上了车。

齐日升和中年农民进诊所的时候,罗常胜就在不远处的巷口探头探脑张望。他没想到齐日升他们不长时间就走出了诊所,沿着小巷走过来,想躲避已来不及,就赌齐日升没记住他,打算沿着小巷和齐日升他们走个对面错过去,还没来得急实施,就看见有人把齐日升挡住了,而且挡住他们的还是一伙混混,从装束上就能看出来。

真是现世报,来的快,这个齐日升在他们面前挺横的,现在到了人家地盘上,就该人家横了,五六个拾掇一个,那还不跟抓只小鸡似的,只怕他连还手之力都没有。看样子,人做事还是别做太过了,太过了天罚,躲都躲不过去。

可是就奇怪了,怎么还不打,在理论,还理论什么,那么多人,打呀,拳头就是理,把***屎打出来。哎哟!怎么还说和了,一块往诊所走?不对,这些人手里都拿着家伙,还能善了,看前面那个提砖头的,说不定会搞个突然袭击,在***后脑巴子上拍一砖头,让***死不了也活不旺。

罗常胜心里想着,实际情况还真按着他的想法来了,提砖头的混混果然抡起手里的砖头,向齐日升的后脑巴子拍去。罗常胜的眼一闭,心说,这一砖头够老小子受的,可别给开了瓢了。

谁知道再睁开眼的时候却是另一番模样,那个抡砖头的不知怎么回事,竟然趴下了,难道是砸别人的时候把自己给闪了?哎呀!不好。几个人手里的家伙都朝齐日升招呼,那个大垒球棒眼看着砸到齐日升的背上,这小子的身子难道是铁打的,那么轮圈的一垒球棒砸到身上没事,竟然还抬脚把手拿垒球棒的踹飞了,大垒球棒从高空中落下,仿佛能听见当啷一声响亮,然后人和垒球棒一样,都亲吻着大地,没有再爬起来。

齐日升扭断拿三节鞭的胳膊,踹飞最后两个罗常胜看的清清楚楚,张大了的嘴巴半会合不拢来。倒吸了一口冷气,这***也太强悍了,五个拿着家伙的人啊,竟然都被他打趴下了,心里暗暗为自己庆幸,中午的时候,多亏自己见机的早,不然,硬争持下去,双方火气大了一动手,那还不是和眼前五个人一样,弄个灰头土脸的,人就丢大了。回去得和薛鹏程说一下,这个仇,不报也罢。

第九章 平凡的一天

第九章平凡的一天

当然,罗常胜只是自己的想法,还需要和薛鹏程商量,不过,罗常胜泄了气,估计薛鹏程也不会手不疼往磨扇子底下塞,闹腾不起来了。百度.新文学( . )罗常胜有这个想法也是自知之明,明知道吃亏,还要义无反顾的往上冲,那是傻子。

齐日升也想不到他能不战而屈人之兵,说起来还是战了,只不过战的不是他们,有点杀鸡给猴看的意思在内,杀鸡的人当时却是无意识的,不知道有只猴在偷看,而且被血淋淋的场面吓住了。

夏夜比较短,也不操心天冷会感冒,齐日升这天晚上就住在诊所,和中年农民轮换守着挂吊瓶的小姑娘,第二天早上,见小姑娘没有发烧,病情稳定,叮嘱来春霞注意观察,有问题给他打电话,然后就上班了。

处理完一批病人,齐日升刚松了一口气,门口就出现两个人,手里捧着一面锦旗,上面是鲜艳的个大字:救命恩人,华佗在世。

捧锦旗的两个中年人走到齐日升跟前,扑通一声就跪下了,把齐日升弄了个莫名其妙。仔细一看一想,这应该是昨天门诊上那个心脏病人的家属啊,十年前,他们感谢的应该是哪个……张海峰,现在给我跪下了?那个啥……是有点乱了,十年前,四百的电击是张海峰做的,十年后,好像是哥们做的,这个锦旗给哥们,也就不奇怪了。

齐日升瞟了一眼,看见张海峰的脸黑了,本来这锦旗应该是人家张海峰的,他抢过来了,人家能不黑脸吗!

“快起来,咱们这儿不兴这个,齐日升,你还不把人家扶起来,愣在那儿看啥。”刘芳菲医生的语言有点斥责的感觉,

连忙把人扶起来,还没等接过锦旗,刘医生又说话了:“我们这儿是大医院,不是那些农村的小诊所,要靠这个玩意装点门面,锦旗对我们没有用处,你们还是拿走,不要干扰我们的工作。”

年前,刘医生好像没说这个话,因为那锦旗是给张海峰的,他们都是医生,人家张海峰得了锦旗,她也不好意思说什么不是,对他齐日升就不同了,你只是个刘医生手下的实习生,连医生也不是,有什么资格享受这个华佗再世的称呼,也不怕烧得慌。

不过,一个实习生,第一天上门诊,还是个抄写的脚色,就得了个华佗再世的称号,也算是开天辟地了。华佗是谁,古代的大名医,一个实习生和一个大名医的名字联系在一起。

且慢,哥们这是穿越回来的,以前已经是名医了,华佗扁鹊什么的年轻时候未必有哥们的成就,就是名气大些而已,似乎也没有什么了不起。这时候齐日升想起了苏茜茜昨晚劝他的话,在这种事上还是低调些好,张扬没有什么好处。

“治病救人,是我们应该做的,没必要搞得这么夸张,什么华佗再世,我只是个实习生,和医生们相比,我只是万里长征走……那个,还没走完第一步,华佗再世的这个称号,本人还是担当不起的,我们的刘医生,才是真正的华佗在世。”谦虚了一番,最后还不忘了拍刘芳菲的马屁,美女的马屁,还是应该拍拍的,尽管这个美女年龄已经过了三十,手感应该……还不错。

“胡说,我也不是什么华佗再世,华佗是什么人物,那是中国的大医学家,像我这样的医生,全国多如牛毛,而华佗只有一个,明白吗?”刘芳菲一本正经的教训齐日升,声音里却透着对齐日升拍马屁的满意,人人都喜欢被拍马屁,因为,被拍马屁的滋味很爽,打心眼里感到舒服。

“我明白。”面对略显尴尬的病人家属,齐日升吩咐,“你们的心意,我们领了,这个锦旗,还是拿回去,我们做医生的,吃的就是治病救人这碗饭,职业,职业懂吗,如果连这个都要你们感谢,那就过分了。”

“我们就是想感谢一下,还感谢出了问题。“病人家属嘟囔着刚走,对面的张海峰阴阳怪气地说:“我倒是想要,没人给我送。”

齐日升心说,这个锦旗本来就是你的,那一年看你拿着锦旗乐得屁颠屁颠的,哥儿们不爽,这才给你上了些花样,小子,难受去!

中午下班的时候,刘芳菲叮嘱齐日升,下午上班的时候来早半个小时,他领齐日升到住院部查一下房,她虽然在门诊上,但是上班的时间只有两天,明天就回住院部了,但是,并不等于在门诊上班就不管住院的病人了,病人住院,科里把病人分别分配给医生们负责,每个病人都有主管医生和护士。病人有什么问题,主管护士就会给主管医生打电话,接到电话,主管医生就会根据病情的轻重,决定处理的方法。负责任的医生还会在门诊下班以后抽时间去看病人。以便第一手掌握病程进展情况,决定或改变治疗的方案。

所以,齐日升下班后匆匆吃了饭,到姊妹诊所去看了小姑娘,见情况很好,就让来家姊妹两个给中年农民父女俩在附近租一间房子,来家姊妹诊所接触的人多,人脉比较广,知道谁家有闲置的出租屋,经常做这方面的牵线搭桥工作。很痛快的答应了。

接着,齐日升比刘芳菲安排的时间提前十分钟赶到了医院,他是实习生,只能他等带他的医生,不能让人家医生等他,这点常识他还是知道的。

刘芳菲很准时的过来了,他们进了住院部,来到心血管病科,刘芳菲负责了十多个病人,工作量还是比较大的。刘芳菲在住院区没有专门的办公室,医生们就在一个大医护室里办公,医院已经基本能做到办公自动化,虽然主管医生没有每人一台电脑,还是有几台电脑供医生们使用。

主管护士是一个清秀的姑娘,说话细声细气的,显得很乖巧,只是脸上有点苍白。护士们穿上白护士服,总显得有那么点苍白,这是齐日升的感觉。刘芳菲介绍他们认识,齐日升这才知道护士的名字叫冯娜。

冯娜领着他们逐个看望主管的病人。

住院的病人基本都是病情比较严重的,除少部分保守治疗外,大部分都要做手术,而在做手术前都有一个恢复期,这个恢复期还是比较长的,几十天几个月不等,当然,紧急情况除外。病情缓解以后,才能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决定做什么手术,或植入支架,或搭桥,或置换部件,或植入起搏器等等。

因为是上下班的间隙,时间短,刘芳菲只是简单的询问一下,有两个要做手术的病人,问的就比较详细一些。完了以后,来到办公室,刘芳菲拿出两个病人的病历,告诉齐日升,这两个病人一个要做支架,一个要做搭桥,让他把手术方案做出来。齐日升也没推辞,点点头答应了。

首节上一节219/41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