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真实模拟游戏 第38节

  秦远拍着手掌,眼中毫不掩饰的赞许:“向前,没想到你是内秀型啊!”

  秦远比任何人都清楚,这些倒卖假冒伪劣产品的倒爷,对于整个中国品牌的摧毁到底有多么恶劣。

  在九十年代初,倒爷刚来莫斯柯的时候,毛子对于中国人是十分钦佩和礼貌的。

  他们认为中国人很有能耐,都是社会国家,却能生产出这样好的产品。

  但当倒爷们,将“假货”卖给他们,当假货充斥在毛子市场时。

  他们开始憎恶中国人,见到中国人就指指点点。

  甚至很多俄国人开的小店门前都挂起了“本店不销售中国商品”的牌子。

  这一境况,直接毁了繁荣了整整十年的俄罗斯贸易。

  李向前听到秦远的称赞,笑了笑,摆了摆手,还是很不习惯被这样注视。

  “向前说的没错,捅破了我没说出口的那层窗户纸。”

  秦远环视众人道:“未来来莫斯柯的倒爷会越来越多,很多事情都会超出我们的把控范围之内。”

  “劣币驱逐良币,不是第一次,也绝不会是最后一次。我们要做的”

  秦远的声音斩钉截铁,“就是在洪水冲垮河堤之前,在岸边插下咱们‘真维斯’的大旗!”

  “让那些想买正货、买好货的人,知道往哪里靠岸!”

  “真维斯,不只是个名头!”

  他凝重道:“它是咱们的信誉!招牌!护城河!懂了吗?”

  “懂了!”陈建华只觉得一盆冰水从头浇下,让他沸腾的热血瞬间冷却,继而升腾起一种更加清醒、更加迫切的使命感。

  “远哥!真维斯的牌子,我们一定擦亮!绝不能让那群耗子屎坏了咱们中国人的汤!”

  张伟、王海洋等人也重重点头,脸上再无半分之前的轻浮,只剩下沉甸甸的责任。

  “好!”秦远满意地点点头,将话题转向更具体的执行层面,“现如今队伍越来越大,货和钱的进出也越来越复杂。”

  “光靠我们自己记着不行了。我提议,正式增加一个财务岗。”

  他的目光自然地落在一个略显安静的身影上。

  坐在秦远斜对面、一直好奇又略显拘谨地听着他们用中文热烈讨论的娜塔莎。

  “娜塔莎。”

  突然被叫到名字,娜塔莎微微一愣,湛蓝的眼睛睁大,显得有些意外:“啊?”

  秦远看着她,语气温和但正式:“你是经济系的高材生,学的不就是这个?”

  “有兴趣加入我们,做团队的专职会计吗?负责记账、核算利润分成、监督资金流向。”

  “当然,有相应的薪水。”

  幸福来得太突然!

  娜塔莎的眼睛瞬间迸发出惊喜的光芒!

  她当然想加入!

  这群中国朋友做的事情在她看来充满了大胆而新颖的商业实践,比枯燥的课本知识刺激多了!

  而且还是在熟悉的环境里进行市场操作,这简直是理论结合实际的最佳样本!

  更别提还能赚钱了!

  然而,这份惊喜只维持了几秒,她白皙的面庞上便浮现出明显的犹豫和担忧。

  “哦!天呐!秦!这…这太好了!我…我非常想…可是…”

  她漂亮的眉毛微微蹙起,用略显生涩但真诚的中文说道,“我父亲…他可能不会同意的…他认为学生就该专心学业,特别是女孩子…参加这种…呃…‘市场实践’…可能……”

  她比划着,表情带着一丝沮丧。

  显然,对她那位在银行系统拥有一定地位的父亲来说,女儿参与这种倒买倒卖的地下贸易活动,实在有些“不成体统”。

  看到娜塔莎的顾虑,秦远脸上的笑容温和且自信:“没关系,娜塔莎。父亲对女儿的关心和学业要求,这很正常。“

  “这样吧,如果你不反对,这几天你帮我们安顿好之后,能否帮忙安排一下?“

  “我想找个时间,正式拜访一下你的父亲。我来跟他谈谈。”

  “真的?!”娜塔莎的脸上瞬间多云转晴,仿佛看到救星,充满了期待,“秦,你真是太好了!谢谢你!“

  “我今晚回去就跟他说!我想…如果他了解了我们做的事情,也许…也许就不会反对了!“

  “我真的很想参与进来,这太有趣了!”

  看着娜塔莎重新绽放的笑容和眼中的崇拜与感激,秦远微笑着点头。

  对他而言,娜塔莎个人的能力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她父亲背后所代表的资源!

  那位在莫斯柯国立银行拥有不俗人脉的银行家!

  无论是现在迫切需要的、将辛苦赚来的卢布安全高效地兑换成人民币回流国内,还是未来可能涉及到的更大规模的资金运作甚至贷款融资。

  维护好与娜塔莎父亲的这条线,都至关重要!

  一次正式的、带有尊重性质的拜访,既能表明对娜塔莎身份的重视,也能顺势展现自己的实力和“业务”的“正当性”,为日后更深层次的利益捆绑铺平道路。

  这笔交易,稳赚不赔。

第48章 格瓦斯前景

  翌日清晨,莫斯科还笼罩在深秋的薄雾和寒意中。

  陈建华就带着一行人开着车过来了。

  他顶着一对兴奋得发红的眼圈,指挥着几个校园团队的骨干,将整整十大袋鼓鼓囊囊的牛仔裤和羊皮大衣奋力扛上一辆租来的厢式货车。

  赚钱的急切心情,如同这莫斯科清晨的寒气,驱散了所有的倦怠。

  “小心点!别刮破了!”

  陈建华一边叮嘱,一边亲自检查着袋口的捆扎,“这都是咱们‘真维斯’打响头炮的本钱!”

  秦远和斌子站在门口看着这一幕,咂咂嘴。

  “远哥,你当初是怎么看中建华的?”

  “这小子劲头真足。”

  “这才六点多,他们就来了,晚上睡了几个小时啊?”

  斌子难得的说了这么多话。

  秦远看着这一切,淡定道:“人的眼睛是会说话的,当初在火车上,我看到建华的第一眼就知道,他绝对不是甘于平凡的人。”

  “你见过医学生,在火车上啃着国际贸易大部头吗?”

  斌子点点头,陈建华确实很不一样。

  很快,货车载满了,陈建华也过来和他们打了招呼,便驶离了旅馆。

  在他高效的调度下,早已在各大高校附近集结待命的留学生销售小分队,如同被激活的神经网络,迅速接收到了属于他们的“弹药”。

  莫斯柯的大学校园,此刻也正从一夜的沉寂中苏醒。

  来自十五个加盟国的学生们,带着各自地域的烙印和家庭的背景,汇聚于此。

  正如李向前所洞察的,这里同样是一个微缩的社会阶层图景。

  有那些需要精打细算、甚至需要兼职才能维持学业的普通家庭孩子,穿着洗得发白的旧外套,啃着黑面包。

  但也有一群截然不同的存在。

  他们穿着考究的羊毛大衣,皮鞋锃亮,手腕上戴着进口手表,出入校门有私家车接送。

  他们是苏联特权阶层的子女,父母在体制内外占据着油水丰厚的位置。

  尽管国家经济风雨飘摇,卢布持续贬值,物价飞涨,但这群“二代”们每月从家里得到的零花钱,动辄就是数百甚至上千卢布!

  这对普通工人家庭来说,几乎是难以想象的数字。

  这些人,是倒爷们最精准的目标客户,也是陈建华团队校园网络的主要渗透对象。

  对父辈权力与财富的耳濡目染,让他们比普通学生更早、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国家机器内的巨大不平等和权力变现的魅力。

  他们追逐一切能彰显自身地位和优越感的时髦物品,特别是那些带着“西方”、“资本主义”神秘光环的玩意儿。

  “苹果牌牛仔裤,最后一批了。”

  “正宗的美国风格!”

  “纯羊毛大衣,出口欧洲的正品,绝对保真!”

  当这些中国留学生的口号响起,对他们而言,无异于撒饵的召唤。

  “给我来一条!就要上次那种蓝色的!”

  “这件大衣多少卢布?……行,给我包起来!”

  生意火爆得超乎想象。

  学生们围拢、挑选、议价、掏钱……

  动作干脆利落,甚至带着一种争抢的意味。

  短短时间,编织袋就迅速瘪了下去,那些花花绿绿、此刻无比诱人的卢布则成沓地堆在了学生“倒爷”们临时充当账本的笔记本上。

  陈建华穿梭于几个点之间督战,脸上早已乐开了花。

  趁着这股狂热,他牢牢抓住机会,向几个明显是“二代”小头目的买家再次强调:

  “同学,你们都知道李维斯吧?”

  “我们搞到一批货,港岛欧洲那边来的,品质绝对是向顶尖看齐,款式更新潮,保证是你们这边头一份!”

  “放心,有货第一时间通知哥几个!”

  听闻“港岛”、“新潮”,特别是被当作值得提前预约的“独家”货源对待,这些“二代”们脸上露出受用的笑容。

  他们更习惯于做圈子里的“时尚领袖”,而非追逐别人玩剩的。

  “没问题!只要货够正,够新,哥们儿帮你清清仓!”

  一个头发梳得锃亮的学生拍着胸脯承诺。

  对他们这些囊中并不羞涩的人来说,消费本身就带着玩乐和社交属性。

  秦远这边自然也没闲着。

  他没有急着去拜访娜塔莎的父亲。

  工作日登门显得过于刻意和急迫,留几天余暇,让对方有个心理缓冲期更稳妥。

  一大早,他便带着斌子、刚子和麻杆儿,以及武卫国再次踏入了喧嚣依旧、但空气中似乎总弥漫着更紧张气息的契卡市场。

  “秦!亲爱的朋友!你真的回来了!”

  “上帝保佑!我们每天都盼着你回来呢!”

首节上一节38/10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