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农门娇女 第721节

“林家不是农门小户吗,都说粮食种的好,没想到读书也不错啊。”

“是啊,我听说粮囤村那边这几日又开始建学堂呢,要教淘气小子们读书。原本还以为什么学堂,就是再好,还能比得过咱们京都几家啊,但如今看来,兴许林家的学堂也有独到之处吧。”

“就是这话呢,先前院士的榜单,前几个都是林家的小子和学生,听说也才读书三五年,如今都是秀才了,这也不错了。”

但是也有人酸溜溜说道,“我看啊,林家子孙就算有才学,一个偏僻北地出身,也是有限吧。一来是那位老先生亲自教导,二来主考官也是看了姚家或者周家的颜面。”

“你这话可是有些酸了,就算工匠再好,材料也得是美玉啊,林大山还是有本事。否则就你这样的,从出生就跟着姚先生,怕是秀才都考不回来一个。”

“哎,你怎么说话呢!”

不说京都如何热议,只说林安几个蹲在树上得了第一手的消息,不等报喜的小吏到家,就先把好消息带了回去。

林家自然欢喜不提,只说岳麓书院这次成绩也不错,过来三十几个考生,十二个上榜,有唐风等人这些师兄在,这十二个新鲜出炉的举人,就算稳稳走上仕途了。

周山长在家里开了就酒宴,把唐风等人,还有上榜和落榜的弟子,外加林大山和林安赵三生几个小子都请了过去。

众人欢聚一堂,待得酒过三巡,周山长想起远在北地的师兄,弟子摘了解元,这样大喜事,师兄却不能在场喝杯喜酒庆贺,就忍不住心酸。

于是,他唤了林大山上前,想要替师兄叮嘱几句。

林家自从进京,一直就在风口浪尖,如今实在不宜在张扬。

可他犹豫如何开口的时候,林大山却已经说开了,“山长,我们家里的学堂马上就要建好了,这几日我一直在监工,同京华堂一般无二。会试殿试还要明年才开始,我准备利用这一年功夫,帮着家里再多建几个学堂,免束脩供给孩童读书。待得时机成熟,家里还要开书院,专精格物一道。

那时候,弟子想请山长一起联名求肯陛下下旨,把先生召回京都。”

“啊,此话当真?”

周山长又惊又喜,忍不住问了一句,转而又觉得不对,赶紧改口,“好,好啊。师兄没有白收你这个弟子,你果然是信义之人。”

其实这些时日,周山长就惦记远在北茅的姚先生父子。没了林家照料,虽然村人也定然都会尽心,但总是不如从前。

林家是受诬陷被押解进京,这其中甚至还有他们书院先生的罪责,林家凭借自己的本事,在京都站稳了脚跟。

无论从哪方面说,他都没有资格要求林家想办法把师兄接回来奉养,毕竟这不是小事,他联合了多少人,努力几年,也没有办成。

无论如何也不能要刚刚在京都落脚的林家,完成这么一个艰巨的任务。

不想,林家不用他开口,就已经惦记把师兄接过来,而且已经开始着手准备了。

“山长谬赞了,作为弟子,理应奉养先生。明日回去北茅报喜的乡亲就该出发了,我娘和嫂子们给先生缝制了衣衫鞋袜,还有家里铺子的点心,家里的吃食,京都这里出的新书,装了三四车,若是山长有书信捎带给先生,也可以一同送回。”

林大山说的诚恳,没有中了解元的骄傲,同先前一般无二。

周山长倍觉欣慰,伸手重重拍了他的肩膀,应道,“好,我今晚就准备一下,明早让人送去你们家里。”

“山长,京都到底同北地不同,我们家里建学堂,可有什么要注意之处?”

“当然有了,你听我。”

远处的周栋陪着林安等人吃喝说笑,眼见自家爷爷拉了林大山说个没完,就偷偷碰了碰林安,笑的一脸幸灾乐祸,“哈哈,你四叔倒霉了,被我爷爷抓到了。”

“抓到什么,山长难道还能放着家里考倒第一的孙子不骂,反倒教训考了解元的师侄?”

林安性子安静,轻易不开口说话,一开口就是字如刀,割的周栋捂着胸口,悲愤的好似被抛弃的姑娘,“林安,你会失去我这个朋友的。”

“考倒第一的人,没有朋友。”

林安再补一刀,扎得周栋彻底倒在椅子上,生无可恋。

赵三生等人都是笑起来,七手八脚扯了他起来,哄劝道,“不过是一次院试而已,三年后,乡试时候再比过就是了。”

“哼,就是这话,到时候我一定要中解元!你们以后别想甩开我,你们读什么书,我读什么,就不信还能考垫底。”

“有志气,就该这样!”

小子们闹吵吵说笑的热闹,惹得对面桌子坐的唐风等人羡慕又怀念。

他们当初在岳麓读书时候,也是这般同吃同睡,相处的甚至比家里的兄弟都要亲近。

这也是他们如今走进朝堂,也很是团结的基础…

大考过了,林家也是扎扎实实吃了几顿好饭,算是简单替林大山庆贺过了。

第869章 大监工谷远

倒不是老爷子改了好热闹的脾气,实在是家里太忙了,第二座水泥作坊也要开始了,马上要从京都往北茅铺路。这条路以后是打算收费的,选取路线就要精心。不能离得官路太远,最好到时候两边跑马车对比一下,快慢自然人人心里有数了。但也不能离得太近,防备太多人偷偷私自拐上路,占便宜蹭路。

但新路线势必要占农人的田地或者盘山跨河,其中学问和问题太多了。

幸好,夜岚不知怎么请动了一个大人物谷远。说起这个谷远谷大人也是个能人,少年时候不但喜欢读书,更喜欢钻研一切土木建筑,中了进士之后,主动请求进入工部,从小吏做起,参与了大越很多建造工程。

明德帝也算有识人之明,一路把他提拔到工部侍郎。可惜前年南边几州大水,金河泛滥,上下官员贪了修建河堤的银两,事发又贪墨救灾银两,最后把罪责都推到了谷远头上。

谷远心灰意冷,一怒之下辞官回家了。蛰伏了这么久,这次居然出头为林家修路做监工,也算出人意料。

免不得,有人知道听说后,嘲讽谷远辞官,家里穷的揭不开锅,这才跑出来抱了林家这个粮囤子。

当然也有人高兴他这个能人为大越出力,毕竟他若是一辈子不出山,可惜了一身的本事。

但无论如何,林家都是不理会。

谷远到林家第一日,老爷子就把修路的所有事务都交给了谷远,要银钱给银钱,要人手给人手,半点儿没有迟疑。

这反倒惹得谷远有些惊疑,但更多的是跃跃欲试。

在工部做事,衙门里,无论大事小事,都要算计,都会有人掣肘,如今有这么一个机会,放开手脚,他也是分外欢喜。

三五日功夫,狼头山水泥作坊的熟手就被分成三份,一份留下,两份都北下,分散到另外两座石灰石山附近重新建水泥作坊。

这般,不必所有的水泥都从狼头山运往北地,节省人力和太多时间了。

粮囤村口的学堂眼见就建完了,气派的大院子,照旧是在正房七间做教室,西厢房做食堂和灶间,东厢房是先生留宿办公之处,后院是预备给学童的留宿之处,院子宽敞。最打眼的二层图书楼,很有几分鹤立鸡群的姿态。

但这一次不必防备蛮人偷袭,没有了高高的院墙,吊桥之类。

首节上一节721/170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