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农门娇女 第423节

林护别妹妹说中心事,赶紧笑嘻嘻往回找补。

说起来,他今年也十六岁了,放在一般人家,他这个年纪都该定亲成亲了。但一来他上边还有好几个哥哥没有成亲, 二来他也不想被束缚了自由。

这两年,虽然刘师傅不在,但胡天明可一直在家啊,他一日都不曾偷懒,勤学苦练,自觉武艺比读书要出色的多。

他也极想出去闯荡,但家里兄弟十二个,大哥老实本分,整日蹲在田里,把庄稼当亲儿子一样伺候。荣哥更是埋在木头堆里,恨不得把刨花儿当饭吃。其余华哥带着林安在兴州,仁哥义哥在京都,平哥更是跑去了大越最偏远的东南海岸。

家里剩下的兄弟只有他最大了,平日照管一下县城生意,几座学堂,管教一下越发调皮的弟弟们,保护妹妹。

若是他也走了,家里就真是要无人可用了。

这般想着,他又叹了气,神色眼见就没有方那般精神了。

娇娇也没有说话,倒不是她不心疼哥哥,实在是她也在惦记出门的哥哥们。有些事,她怕家里人担心,不曾说过,但总觉得要出问题…

这会儿,遥远的兴州,天下闻名的岳麓书院就坐落在州府之南五十里处,连绵十万大山外有个小镇,取名就叫岳麓。

小镇里最大的一片院落,占地足有四十亩,就是岳麓书院。

书院里,先生几十人,学生超过五六百。平日同家里有个走动,吃喝拉撒,采买日用,需求很多,于是就形成了这么一个小镇。

小镇上有客栈接待探望学子先生的客人,有饭馆酒楼,也有点心铺子,布庄银楼,可谓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赶到学院休沐的时候,小镇上人来人往,简直比一般的县城还要热闹繁华。

当然,比之五十里外的兴州府,还是多又不及的。

这一日,日上三竿的时候,小镇路上走着两个年轻学子,一个穿月白长衫,一个穿宝蓝长衫。

月白长衫的显见年纪要大一些,身形也高瘦,五官斧削一般,棱角分明,乍一望过去,很有几分严厉冷酷之感。倒是宝蓝长衫的学子,面色白皙,眉眼含笑,脸颊微胖,很是温润和气。

两人边走边说着话,微风吹得他们衣角纷飞,很是潇洒,少年得意,也不过如此了。

路上有人识得,不断同两人打着招呼。

“赵先生,林先生回来了!方才看见车队到你们铺子门口了,怕是家里又送东西来了。”

“是啊,满满一车呢,你们家里可真是惦记你们!”

“儿行千里母担忧,若是我有儿子在书院读书,怕是连家都要搬来。”

众人说笑的热闹,言语间也没有什么拘束。实在是林家在街尾开了一间铺子,专门卖各色草编。书院们的学生们喜欢那些草编带了清香,几乎人手一个。

而赶去草编铺子的时候,免不得走过路过他们的店铺和摊子,学生们也要停留买写什么,于是林家的草编铺子就带动了整条街的生意。

众人心里感激,自然待林家人也就亲近三分。

第513章 家书抵万金

赵三生同林安一路笑着应声,脚下却加快了很多。果然,两人刚刚到了铺子门口,赵三生的小厮金一就跑了出来,高声报信儿,“少爷,您早晨让我先回来帮忙,结果正好碰到车队了。家里面又送了很多东西过来!”

一向安静少言的林安,再也忍耐不住,抬腿迈进铺子,直接去了后院。赵三生笑了笑,挥手示意金一看铺子,然后也跟了过去。

后院里,涂氏手里正拿着单子,站在一堆箱子中间清点。抬头间,见林安和儿子回来,她脸上立刻就笑开了,招呼道,“安少爷,三生,你们回来的正好,家里这次多添了秋衣,东西比先前都多。”

说着话,她就把手里的单子递给林安,林安行了礼谢她,然后才接了单子扫了两眼。

单子上的字迹清秀又随意,不必说,这一定是妹妹的手笔。

秋衣三箱,两箱成衣是他的,一箱布料是三生的。倒不是家里人小气,而是涂氏在两人跟前,儿子的衣衫自然要出自娘的手下,所以林家不抢这个功劳,只送衣料,赵家母子俩一直很欢喜林家这份体贴。

其余的吃食用物,都是一式两份,药品和家里的书信单独放了一只小匣子。

另外还有两只箱子是送给周山长的,一箱子肯定是好酒,一箱子是书信和吃食用物。

“多谢婶婶,家里送了干肠过来,一会儿蒸两盘,还有果子罐头,也送水井里镇两瓶,大伙儿分分,尝尝家里味道,也是个念想儿。”

“好,每次都是如此,大伙儿也盼着呢。少爷就是不说,大伙儿也不会忘。”

涂氏来了兴州两年多,平日林华在府城忙生意,这铺子几乎就扔给她和两个小伙计,常同人打交道,家里儿子也争气,她慢慢就变得精明开朗很多,行事说话带着三分爽快。比之先前病恹恹的模样,可是好太多了。

她笑着抱了干肠和罐头,嘱咐儿子,“你帮着少爷拾掇东西啊,一会儿娘喊你们吃饭。”

赵三生点头,回身就催促林安,“师弟,快看看家里来信怎么说?”

林安也是心急,两人就直接坐在衣服箱子上,开了盒子取信。

盒子里同往常一般,还是四封信。第一封老爷子口述,第二封是冯氏口述,第三封是娇娇自己写的,还有一封则是林护几个兄弟合力写的。

老爷子不担心孙儿的衣食住行,有林华那个人精在,怎么也不会让弟弟受苦,更何况娇娇每次都是准备的万般齐全,林家在外的小子,只会比旁人享福,不会受委屈。所以,他一贯是问询孙儿可有什么困惑之事,同孙儿讲讲道理。

老爷子没读过多少书,但这辈子什么苦都吃过,什么事都见过,总想把自己知道的所有道理都讲给孙儿,不愿他们摔同样的跟头,吃同样的亏。

这些朴实又浅显的道理,没有圣贤书那般深奥,却让林安和赵三生读了又读。

特别是赵三生,他只有一个老娘,这些只有长辈才懂的道理,他根本没有机会听到,也只有林老爷子,把他当亲孙儿一般教导。他听得不只是道理,还是一种来自长辈的关怀。

冯氏的信是一贯的唠叨,怕儿子受欺负,怕儿子读书太累,叮嘱儿子别怕花钱,吃好喝好,天热别断了解暑的凉茶,睡觉又别忘了盖肚子…

句句都是慈母之心,琐碎又温暖,看得林安红了眼圈儿。

林护等几个兄弟的信,每次都免不了问问兴州这边有什么好玩的事,好玩的东西,他们想要出来闯荡的心思,简直都要从信纸里冒出来。

林安和赵三生都看得好笑,但想想家里如今的情形,兄弟们再是心急,怕是长辈也不会同意。所以,只能同情他们一把了。

倒是娇娇的信最厚,事无巨细把家里的大事小情说了一遍,甚至是县城的生意,几座学堂的趣事,还有她被老娘整日抓着做针线的痛苦,看得林安和赵三生都是笑个不停。待得合上信封,闭上眼睛,好像日思夜想的林家村就在眼前…

“安少爷,三生啊,吃饭了!”

涂氏在灶间喊了一嗓子,打断了所有的沉默。

林安同赵三生对视一眼,都是笑起来,收起书信,分拣了东西。

衣衫用物一半带回书院,吃食也带一半,加上周山长的两只箱子,剩下的都让涂氏收了起来。

待得吃过饭,日头偏西,两人就赶紧寻了车拉着箱子回了书院。

首节上一节423/170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