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田园农家小地主 第183节

这话宋老爷子不信,同时宋老爷子也听出来了,宋诚义在这干活,跟宋青苑有关系。

看着宋诚义被宋青苑管制的服服帖帖的样子,宋老爷子的心里别提有多复杂。

自己费劲心力,才能做到的事情,就这么被一个小姑娘搞定了。

宋老爷子一阵欣慰,一阵心酸。

最后,默叹一声,拍了拍宋诚义的肩膀,“你闺女说得对,好好干。”

说罢,宋老爷子抬脚,就回了宋家。

分产文书一试四份,宋老爷子和宋家三房各一份,宋老爷子直接把二房的文书交给了宋青苑。

“你爹你娘拎不清,你二哥太混,你三哥要专心科举,四郎还太小,既然你愿意扛起二房的家,爷就把二房交给你。”宋老爷子道。

“辛苦你了,别让爷失望!”宋老爷子摸着宋青苑的头。

他虽然不经常回家,可他不傻,从几次宋家大事中,他也看出来了,二房现在做主的是这个小丫头。

老二两口子,都看着这个小丫头的脸色做事。

这样也好,二房这两口子,前半生有他管着,现在有他们的闺女管制,将来宋青苑出嫁后,三郎也成长起来了。

老二两口子,这辈子算有着落了。

把事情安排好后,宋老爷子带着大郎,三郎到了镇上,他要置办谢礼,感谢大郎,三郎的先生。

次日。

祠堂门前响起了一连串的鞭炮声,声响过后,一群小孩子围了过来捡哑鞭。

其他人也陆续走进祠堂,纷纷向宋家,宋老爷子道喜。

这次,宋里正在祠堂为大郎,三郎置办了四桌席面。

除了宋家的众人,请的都是村子里比较有地位,或者相熟的人家,其中以宋氏族人居多。

席间,宋老爷子,宋里正,大郎,三郎依次发言。

“读书!还得读书啊!”宋里正有感而发,“家里条件过得去的,一定要送孩子去读书,读书才能有出息,才能让家里彻底改头换面。”

早前,宋里正也上过学堂,读过书,后来家里条件不允许,就没有继续考。

再后来,宋里正成长起来,家里条件过得去了,就陆续送家里的子孙进学堂,但终归比宋老爷子家慢了一步。

孩子们的读书天赋,比起大郎,三郎也差得远。

宋里正每每想起,不觉唏嘘,如果当年他坚持下去,是不是

都是命啊!宋里正灌了一口酒。

宋老爷子乐呵呵的陪着。

酒足饭饱,宋家女眷复杂收拾残局,众人陆续归家,宋里正打着嗝,懒洋洋的瘫在椅子上。

抽出烟袋,点着,惬意的抽着。

里正媳妇走了过来,一把把宋里正推开,没好气的道,“瞧把你乐的,不知道的,还以为考中的是你孙子!”

“咋?”宋里正动作一顿,“瞎说啥呢,我也想要那么出息的孙子,也看人家祖德给不给。”

“再说,我是宋氏族长,族里有人出息,我高兴有啥不对。”宋里正的烟袋在桌子上敲了敲。

“呵!”里正媳妇冷笑,“有两个会读书的孙子,祖德家的威望又提升了一步,你就不怕哪天他把你挤下去。”

“怕啥怕!有啥好怕的,与其担心比人,不如做好自己。”宋里正吐出一口烟,“让家里的孩子好好读书,咱也考个功名,光宗耀祖。”

“说得容易,也要看你的孙子有没有这个本事!”里正媳妇哼了哼,别过头,担心的道,“宋祖德的大孙子要是考上了童生,那他大孙女的身份,又拔了一层。”

“咱家小雨,不是被比进泥里。”里正媳妇的眉眼间,带着忧心。

“哪能咋整!当初我就不同意老胡家的亲事,还不是你和老二媳妇,要死要活的,非要给小雨定下,现在又前怕狼后怕虎的,当初干啥去了”宋里正呵斥着。

“小雨也不小了,赶紧给老胡家透个风,早点把亲事办了。”宋里正吩咐着。

里正媳妇皱眉,“你当我不想快点把亲事办下来,老胡家不吐口风,我能咋整。”

里正媳妇忧心忡忡,现在很明显,老胡家不热络。

宋里正叹了一口气,“改天我去老胡家说道说道。”亲事订都订了,还能退咋的。

另一边,宋家上房内。

宋老爷子正说起粪肥的事,“去年攒下来的粪肥,都差不多用完了,今年又多了二十亩地,家里看看,是不是在抓几头猪。”

田地种久了,肥力下降,粮食就会减产,肥田,施肥势在必行。

这个时候,没有化肥,粪肥就成了天然的化肥。

村子里,家家户户都会攒一个粪堆。说是粪堆,其实里面的东西很杂,有灶坑的草木灰,也有河塘里的淤泥,还有生活污水,可沥腐性垃圾。

这些东西沃在一起,发酵,经过处理,就成了人们说的粪肥。

每年秋收后,上冻前,把粪肥施在田地里,使田地得到休息。经过一冬天的滋养,田地就会慢慢恢复肥力。

宋家去年积攒的粪肥已经在冬天施下,今年又要重新积攒。

“今年家里的地多了,肯定得多抓几头。”宋诚礼道,“要不,就抓五头吧?还有家里的鸡也要养起来。”

“五头?你看看?”宋老爷子询问的看着周氏。

周氏蹙眉,“五头有点多,其他的时候还可以打猪草,冬天的时候,就只能喂麦麸和糠。”

宋老爷子懂了周氏的意思,“咱家今年的地增多,多种些小麦,就有麦麸喂。咱家还可以种几亩地的红薯,红薯藤晒干了和麦麸掺着来。”

“爷,咱家不用种红薯。”宋青苑接过话,“咱家的红薯藤,可以在村子里买。”

去年她和二郎养猪用的红薯藤,除了六亩地出产的,剩下的都是从村民手里买来的。

宋青苑继续道,“红薯藤没几个钱,一板车,也不过十文钱。买上几板车的红薯藤,掺合上麦麸,就是再来几头猪,也够吃了。”

“咱们家的田地里最好都种上小麦。”宋青苑如是说。

第二百四十六章 宋青茉养鸭

第二天,宋诚礼和叶氏赶着牛车,去了三里屯抓猪。

周氏带着孙氏,李氏,去镇上抓鸡仔。

四郎好奇,拽着宋青苑跟在后头,宋青茉,宋青蓉也跟了上来。

卖鸡仔的街道在镇子的西边,一整条街道上,卖鸡仔的人家很多。

天还有些凉,外面笼子里展示的,都是长大的鸡。

真正的小鸡仔放在了屋子里面。

周氏挑了一家进去。

屋内,各色的小黄鸡,小黄鸭,唧唧唧唧,嘎嘎嘎嘎细细的叫唤着。

“婶子,来抓鸡仔?”问话的是一位三十多岁的妇人。

“嗯!”周氏点点头,“鸡仔怎么卖的?”

“鸡仔十文一只”妇人道,“我家的鸡仔长得壮实,在屋里养个七八天,就能放外面,省事!”

“不过现在天气还有些冷,最好晚上的时候,在抓回屋,过个半个月,差不多就能散养。”妇人解释着。

乡下人家,常年养鸡,周氏几人也有经验。

往年都是在这家抓鸡仔,这家的鸡仔壮实,精心伺候着,都能活下来。

“那就来十只。”周氏道。

去年宋家养了五只鸡,没等到过年五只鸡就没了,这次周氏打算多养点。

“鸭仔怎么卖的?”宋青苑指着一处,突然问道。

妇人一怔,一时没反应过来,回头一看,是和周氏一起进来的小丫头,隧道,“鸭仔五文一只。”

比鸡仔便宜!

“奶,我们买一些鸭仔吧。”宋青苑道。

周氏没等开口,李氏就道,“买鸭仔干啥,鸭蛋不好吃,有一股土腥味。”

说罢,李氏嫌弃的撇撇嘴。

周氏默不作声,眼神已经表明了,她也是这个意思。

“奶,鸭子可以养在鱼塘旁边,鸭子的粪便用来养鱼最好。”宋青苑道。

另一方面,鸭子好动,在水面不断浮游,梳洗,嬉戏,可以将空气压入水中,为水中的鱼儿制造氧气。

同时还有利于改造鱼塘的生态环境,鸭子游泳洗羽毛,使鸭体寄生虫和皮屑脱落于水中,为鱼诱饵,又减少了寄生虫的传染。

再现代,宋青苑听过不少,鱼鸭混养的例子。

“奶,这些都是在县令大人送我的那本书上看到的。”宋青苑靠近周氏,贴耳道。

周氏一听,跟县令有关,坚定的心也有些动摇,“可鱼还没养起来呢,就想着养鸭,是不是太早了?”

周氏犹疑不决。

宋青茉闻言,眼睛一闪,凑了过来,“奶,鸭让我们三房来养吧。”

“啥意思?”周氏一愣,没明白宋青茉的意思。

宋青茉解释道,“我们三房花钱买鸭仔,算我们三房的。就养在鱼塘边上,鸭屎也可以给家里喂鱼,鸭仔长成卖钱,就算我们三房的。”

“喂鸭的野菜我和我姐挖,麦麸和玉米碎我们花钱买。”宋青茉补充道。

周氏愣了好一阵才反应过来,宋青茉话里的意思,她险些忘了,家里已经同意三房各攒各的钱。

宋青茉这就开始了。

周氏的脸呱嗒落了下来,要知道家里以前的鸡和猪,都是宋青茉,宋青蓉两姐妹挖野菜喂的。

她们要养自己的鸭,家里的猪和鸡,谁来挖野菜。

周氏不乐意,脸色有些难看。

宋青蓉见状,立刻接道,“奶,家里的野菜我们也挖,先可着家里的来。”

这么一说,周氏的脸色才有所好转,勉强的点了点头。

看到周氏同意,宋青蓉,宋青茉两姐妹,欢快的挑起了小鸭仔。

宋青茉斟酌了一下,考虑到现在三房的情况,不宜养太多。

鸭子还小,需要放在屋内,三房也没地方放,“那就先养二十只吧,这二十只养起来之后,在陆续来抓。”宋青茉和宋青蓉商量道。

宋青蓉柔柔的点头,二十个在她看来已经很多,养成了就是一笔收入,至于宋青茉说的,养起来后再来抓,她根本没放在心上。

“奶,帮我们把钱付了吧,回去我们就还。”宋青茉讨好的笑着。

换来周氏狠狠的一瞪。

宋青茉讪讪的摸着鼻子,干笑着,她和宋青蓉都没有带钱,来之前根本没有养鸭的计划,这是临时决定的,只能跟周氏借。

大不了让周氏瞪两眼,又不能少块肉,反正在外面,周氏也不可能太掉面子,宋青茉厚脸皮的想。

首节上一节183/156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