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女双双的种田悠闲生活 第592节

  “行了,这件事儿,咱们就甭管了,老太婆的人,咱们惹不起!”穆仙仙愤愤的道了句。

  小翠这才咧开嘴角,笑着守在穆仙仙身旁。

  过了一会儿,在茅坑里吐完的曹苗苗走了出来。

  瞅见桌上摆放的瓜果点心,又开始吃了起来……

  -

  老曹家大门外头,穆大年思来想去,都觉得自家大家做的事儿不地道。

  俗话说,狗随主人,他家大姐穆仙仙要是没说啥,这条看门狗肯定不会拦着他的。

  所以穆大年想清楚了。

  “好你个穆仙仙,不开门是吧,以后你可别给老子后悔!”

  撂下这句话,穆大年气呼呼的离开了老曹家。

  越想越气,穆大年觉得这段时日,自己都不顺。

  掏了掏口袋,只剩下三十个大钱。

  去勾栏院喝一次酒水差不多了,可叫姑娘是叫不起了。

  怡红院是青山镇最大的勾栏院之一,里头姑娘各个都好看。

  穆大年也不是第一次去了,早就熟门熟路的。

  走了两条街,穆大年才到怡红院。

  因为是晌午,怡红院里压根没几个喝花酒的,穆大年一去自然就成了里头姑娘吹捧的对象。

  一个个大爷,大爷的叫唤个不停。

  穆大年心底美滋滋,奈何兜里没钱。

  点了一壶酒,一个人坐在大堂里喝。

  “娘希匹的,真是气死老子了,穆仙仙个臭德行,最好被婆家休弃,看老子到时候咋嘲笑她!”

  “靠!”

  穆大年一个人骂骂咧咧不停。

  几杯酒下肚,色心渐起,瞅见一个女人就冲了上去。

  上下其手。

  女人被吓得花容失色,嘴里也跟着大骂:“你谁呀你,干啥乱摸老娘……”

  才出声,就被穆大年掐住了胳膊。

  “陈红……咋是你这婆娘,你……你居然出来卖肉了?”

  穆大年快惊呆了,眼前画的和猴屁股差不多的女人,不是失踪好几个月的陈红是谁?

  当初陈红是被穆老太赶出老穆家的,她的衣裳,还有几件都扔在老穆家。

  害的穆大年是‘日思夜想’,好几次,都想去找陈红。

  但是偌大的青山镇,要找个人说容易不容易,说简单也不简单。

  “谁……谁卖肉了,你这该死的东西,说话咋的这么难听?”陈红有些心虚。

  其实在镇上挂牌也不是啥光荣事儿。

  可没办法,她在村里就是个寡妇。

  后来又被王小匠的爹娘卖给了王三。

  铁刀村没她的容身之地,二贵村又被穆老太那个老太婆把持着。

  她陈红总要生存,不能白白让自己饿死不!

  “你这婆娘,还这么倔了,话说……你是卖身给了怡红院,还是挂牌在这儿?”穆大年问。

第960章 谁敢惹我(二更)

  “当然是挂牌,你以为老娘这么蠢,卖身给怡红院?”

  陈红嗤笑了一声,当着面嘲笑穆大年傻。

  怡红院的经营模式有两种,一种是自己培养的姑娘,除非有大人物帮着赎身,否则一辈子都要在怡红院。

  另外一种就是陈红这种挂牌的,每天交点钱给怡红院就成。

  许久未见,穆大年竟然和陈红有了惺惺相惜的感觉。

  两个人一聊起来,就将最近自己遇上的事儿,都和对方说了。

  穆大年留了个心眼,只说家里老太婆太小气,所有的心思都留在了自家大哥身上。

  他一个小儿子,啥也没有,就被爹娘赶了出来。

  陈红对穆大年家里的事儿,也了解一些。

  她嗤笑道:“你们老穆家,也没几个省油的灯,你那个大哥,看起来像个东西,实际上,压根不是个东西,还有你那个大嫂,那个老贱人,要不是她捣乱,老娘说不定早就和你大哥在一块儿了。”

  陈红如今的处境也不好,虽然不愁吃穿,可每日总担心被村里人见到自己在勾栏院讨生活。

  要是传出了,怕是被人耻笑。

  越说,两个越气愤。

  最后穆大年道:“小娘们,你干脆和老子回二贵村算了,咱们还握着我大哥的秘密咧。

  等他回来,咱们直接用这个秘密谈条件。”

  穆大德的举人是买试卷得来的。

  除了大房的人,就只有穆大年的陈红知道了。

  两个都不是傻子,这个秘密是自己的护身符,不到万不得已,不能说出来。

  陈红大喜:“那行啊,你娘这么对你,老娘也想再和她吵几次,看看是老娘厉害,还是你家那个死老太婆厉害。”

  陈红和穆大年凑在一块儿,商量了一堆报仇的事宜。

  哼,这一次,他穆大年倒要看看,谁敢在他跟前横着走,得罪他,就等着下地狱去吧!

  -

  酒楼里的管事到伙计跑堂,大伙儿齐心协力,终于将酒楼收拾了出来。

  开张的事儿,定在二月初十,也就是说,酒楼的开始前的准备,还能进行十多天。

  现在已经是正月末尾了。

  再过一段时间,庄户人家就开始忙起来了。

  种菜、下棉籽,春插,事儿一件接一件的来。

  穆双双选的时候,刚好是农忙前头,等酒楼开张,农活儿才会不断的增多。

  于大海自从知道酒楼继续开以来,就一直马不停蹄的忙活着。

  他是整个酒楼里,对这项业务最清楚的,所以穆双双很多业务都要请教于大海。

  包括菜的定价。

  “东家,不瞒你说,我们酒楼一直打的是平价路线,进来的也都是些老熟客,只是后头出了些问题,才导致酒楼关闭。

  这一次,我觉得咱们还是走平价路线。”

  于大海看过一些菜的定价,觉得稍微偏高了些。

  也不知道别人会不会点。

  穆双双手里拿着一份最原始的报价单,上头有几个菜是于大海单独勾出来的。

  “大海哥,咱们走的其实也是被平价路线,只是这几个菜,我准备做成店里的金字招牌,价钱贵一点也是正常的。

  我就是想,让这个青山烤鸭,柴火烤鱼,蜜汁烧鸡,穆氏红烧肉,成为咱们酒楼的四大招牌。

  人家以后只要说起这四道菜,想到的就是咱们成丰酒楼。之前福临酒楼就是太普通了,一个特色菜都拿不出来,才会渐渐被人遗忘。”

  穆双双嘴里说的四个菜,都是在青山镇别的酒楼吃不到的。

  所谓青山烤鸭,就是北京烤鸭。

  为了教孙大武学会片鸭子,花了穆双双整整一天的时间,牺牲了五只鸭子,才让孙大武勉强学会了。

  剩下的,烤鱼和烧鸡,还有红烧肉,也都有自己独特的法子。

  可以说,穆双双为了培养孙大武这个大厨,费了不少心思。

  于大海之前还有疑惑,现在一听穆双双这么一说,心底的疑惑没了。

  确实,福临酒楼的菜色,在别处也是随处可见。

  卖的菜,比别家便宜,可人家不吃的,还是不吃。

  当初一品居的菜色,是整个青山镇最贵的,可是大伙儿还是挤破脑袋,赶着去一品居吃上一口菜。

  “我懂了!东家,要不你干脆这样,既然特殊了,那就将这些招牌菜限量供应。

  一天只出一到三桌,全凭咱们厨师心情如何?厨师心情好,就做三份,心情不好,做一份。

  这样一来,大伙儿都知道,成丰酒楼有好东西,可是很难吃到,你觉得咋样?”于大海道。

  穆双双眼睛一亮。

  于大海的意思是精品专卖,饥饿营销。

  好像确实是不错。

  本来成丰酒楼的规模就小,吸引镇上那些员外,还真的花些功夫才行。

  穆双双笑了,“这样好!对了,我已经将菜单画的差不多了,开张前,应该可以完成收尾。

  另外,你找人去做些宣传单,就是在一张纸上,写上咱们酒楼开张的事儿,告诉镇上的人,开张那日,过来吃饭的五折优惠,也就是说,吃一两银子的饭,我们只收五百文。”

  古代没有喇叭,没信号,流动性又差,交流全靠口口相传,有好也有坏。

  好的是,只要做的好,还有回头客。

  坏就坏在传播速度,等到传出成丰酒楼的菜好吃,可能已经是很久以后的事儿了。

  所以一个酒楼要是开业,要是不搞点宣传,真的是如同雨滴入大海一样,影子都找不到。

  一旁的陆元丰,仔细回味了穆双双的话,忽然道:“双双,不如……不如咱们在开张那日,请舞龙舞狮的过来。

  另外再请一个说书的,在咱们酒楼里说书,你觉得咋样?”

  大酒楼的宣传法子就是这样。

  大伙儿喜欢看热闹,也喜欢看舞龙舞狮。

  “丰子,这个好!舞龙舞狮好解决,不过……说到说书,我还真有几个话本子,我晓得的,大伙儿肯定没听过。”穆双双神秘兮兮的冲陆元丰眨了眨眼睛。

首节上一节592/133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