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县长?请叫我列强! 第7节

  而且按照您的计划,后面是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工业体系。

  后面自然是需要再增加工厂的,以我们宣化县的三十多万人口,全部填进去都不够啊!”

  一整套的工业体系,这需要的工人数量可不少!

  韩斌听后只是沉吟片刻后才说道:“人口问题,不只是红星集团,包括我们后面所需要做的事,需要的人口数量也多。

  正好,我们宣化本就是地广人稀的地方。这件事你先下去,我会把这件事拿到政府会议上下令!”

  陆昊成点点头,离开了韩斌办公室,虽然现在人口不够,但他要做的事还有很多!

  等陆昊成离开后,韩斌让人通知总务科科长林宏、民政科长孙甫、田赋粮食管理科长郑林前来!

  ..........

  下午,当太阳已经开始偏西的时候,林宏、孙甫以及郑林三人才终于来了。

  林宏站在韩斌的办公桌前,看着韩斌问道:“县长,您叫我们来是有什么事吗?”

  “都坐下说!”

  韩斌看着他们说道,三人坐下后都看着韩斌!

  韩斌斟酌一二后才说道:“刚才陆昊成来找我,关于劳动力的问题!

  我们宣化县的总人口不过三十多万,这点人口,不论是征兵、还是发展工业、农业等,人口数量都太少了!

  根本就无法满足我们的发展需求。所以我决定从关内移民到我们这里!”

  韩斌这话说完,林宏顿时就愣住了!

  “县长,从关内移民?这怎么移民?咱们这是苦寒之地,谁愿意来啊?”

  韩斌笑了笑说道:“不论关内还是关外,老百姓都不好过!只要咱们给足够的利益,老百姓会来的!

  我们宣化县,现在什么最多?当然是土地了!论地域面积,一个宣化县比关内两个县还要大!但是论人口,两个宣化县的人口都比不上别人一个县!

  所以你们就需要去发布了,只要愿意来宣化,要么一个人分十亩田地,要么一个人给三十块现大洋!

  并且抵达宣化县后,县政府将会帮助他们安顿,包括修建房屋等等说事情!在他们彻底安定下来前。

  我们县政府,每月给每人五十斤的粮食作为救济粮!”

  韩斌的这话让民政科长孙甫吓了一跳。

  看着韩斌说道:“县长,这事儿您是不是再考虑一下?您的这条件倒是很诱人。

  只是万一来的人太多,这得多少钱啊!而且每人每月给五十斤粮食的救济!就算他们来种地,咱们也得给三个月的救济粮。”

  孙甫有些担忧,不论是大洋还是粮食,需要的数目太大!

  孙甫敢保证,这样的条件放出去,绝对会有一大群人愿意前来!

  对于这一点,他几乎不会怀疑。

  别说其他人了,就算是关内的那些流民、甚至是在贫民窟内挣扎的老百姓,都会迫不及待的前来!

  中原大战过后,虽然委座名义上统一了国内,但这只是名义上!

  实际上,各路军阀私底下依旧在打生打死,天下也从未太平过!

  比如说自古以来便是富庶之地的河南,谁能想到这个时期的河南被称为土匪省呢?

  河南境内不是蝗灾就是天灾,或者说人祸!

  偏偏自古以来又是富庶之地,结果就造成了百姓亦民亦匪。

  平时扛上锄头就是农民,放下锄头就是土匪,你分不清谁是土匪,谁是百姓!

  其中最为着名的就是洛东县,三年换了六任县长,全县都是土匪!

  这就是这个时代的现状,名义上的统一国内,有一定的作用,但作用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

  所以,如果韩斌真的用这样的条件在关内招募百姓移民,会有一大群人来!

  特别是现在,正是要进入青黄不接的时候,吃不上饭的人不在少数!

  

第12章 移民潮【上】

  移民一户百姓去一个陌生的地方,不是说移民过来就不管了!

  首先,把百姓移民过来,你要负责他们的吃喝拉撒问题!

  就算你分了土地给他们,但种地,也不是说今天种地,明天就有吃的!

  这得等到收获的时候才行,那么从种地到收获,这中间至少也有三个月的时间。

  这三个月的时间,你得发放救济粮,不能让别人饿着!

  假如说,他过来没分到土地,但拿到了钱,难道说就这样不管了?

  肯定不是的,你给他钱,他要拿钱去买粮食吃,那么好,宣化本地的粮食总数在不变的情况下,人口暴涨,这会造成粮价上升。

  所以还需要从其他地方买粮平粮价!

  而且移民过来的百姓,你还得负责解决别人的工作问题。

  除此外,还有住房问题,那么多人过来,总不可能连个睡觉的地方都没有吧?

  作为政府,自然要解决住房问题。

  还有在移民的过程中,你让百姓如何过来?

  是走路过来?还是说坐火车过来?

  这个时间点,国内的铁路不多,但也有!

  比如说津浦铁路线、平汉铁路线等等!

  不论是走路,还是坐火车,都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抵达的,这个时代的火车速度可不快,路途上,他们的吃饭问题等,又如何解决?

  这可是一项大工程,到处都要花钱,而且需要人手去做!

  孙甫提出的问题,不过是众多问题中的一个!

  ...........

  韩斌听后看着孙甫说道:“孙科长,这些问题,其实也不难解决!关键就在于钱上面,我什么都缺,就是不缺钱!

  我会为移民这件事单独划拨出专项资金,你们拿着这些人去负责招募百姓移民的事!”

  韩斌说到这里,又看向郑林说道:“关于粮食的问题,先前不是说从米国这些地方购买了几万吨粮食吗?

  再买,既然要移民,就不要虎头蛇尾,咱们后面发展需要的人口基数还多。

  大批量的购买粮食以及其他食物,反正不要怕多,就怕不够!”

  这个时间点上,还是米国农业的低谷期!

  米国农业从1920年开始到1945年,这二十五年内都是他们的农业低谷期!

  因为他们的粮食产量太大,但米国本身又吃不了多少,每一年都有大量的农产品积压在仓库内。

  偏偏从1928年开始,米国每年的粮食产量还年年上升,这更加剧了米国的农业问题!

  二战结束后,欧战被打成一片废墟,米国的农业才终于算是找到了宣泄口,这才解决了米国本土的农产品积压问题。

  所以现在,米国本土的粮价低的要死,而且存粮还多!

  只是这个时候林宏又皱眉看着韩斌道:“县长,还有一个问题。咱们搞这样的移民,关内的那些官员会同意吗?何况这样浩大的工程,就咱们宣化县政府的这点人,全出去都忙活不过来啊!”

  “人手不够就去招!扩大咱们宣化县政府的官员队伍,关内的那些县长不同意,那就给他们塞钱。而且正好可以让他们搭把手,我就不信他们会拒绝金钱的诱惑!”

  韩斌说的斩钉截铁,民国时期的大部分官员是什么货色,他可太清楚了!

  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说的就是这个时代!

  委员长和孔家为了五千万大洋,把南洋兄弟卖了!

  为了一亿法币,把河南百姓坑到了烟叶坑里!

  连委员长都这样做,下面的官员可是上行下效!

  .......................

  宣化县政府开始行动起来了,不论是林宏、孙甫还是郑林,他们都觉得这个任务非常困难!

  但还是去做了,县政府开始了扩招,民政科、总务科、田赋粮食管理科等部门都开始了扩招!

  一批批官员被派出去了,他们没去找各省的省政府,这种事,省政府可不一定会同意。

  但下面的各县县长,他们在金钱的趋势下,却是会同意!

  而结果也如同韩斌所预料的那样,当一根根金条放在那些县长的桌上时,他们早已激动的不能自己!

  不就是要向宣化县移民吗?这还不简单!

  在黄金的加持下,关内许多县都开始张贴移民区宣化的布告!

  只要去宣化县,要么得到十亩田地,要么就是一个人三十块现大洋!

  到了宣化后,在没有稳定下来之前,每人每月还有五十斤的救济粮。

  这份待遇刺激的无数百姓眼红!

  ............

  河北,武清县,小黄庄,赵二郎家

  原本才四十多岁的赵二郎,看起来却像是六十来岁的老人一样!

  赵二郎的手里拿着一个烟杆在抽着焊烟,他的两个儿子,围坐在桌边。

  他的妻子在旁边就这油灯在纳鞋底!

  抽了几口焊烟,抖落了一下烟杆,赵二郎才看着自己的两个儿子问道:“老大,老二,你们都说说吧!咱们去不去宣化?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官府那边已经张贴了告示,只要咱们去宣化,每个人,要么分十亩田地,要么每个人给三十块大洋!

  而且每人每月还有五十斤的救济粮!”

  赵二郎在犹豫,毕竟故土难离,也得问问自己两个儿子的意见!

  老大听后与老二对视一眼,看着赵二郎道:“爹,去吧!反正咱们在这也没土地,就是给地主家做佃户!

  去宣化拼一下,怎么说一个人十亩地呢!就算没土地,一个人也是三十块大洋!

  咱们四个人,这可就是一百二十块大洋。每月咱们家还能得到两百斤的救济粮,这得多少粮食啊!

  怎么也比在这老家强!”

  老二听后也在劝说赵二郎,这话让赵二郎也很心动!

  只是赵二郎的妻子这时才说道:“万一官府骗咱们的咋办?什么时候官府也会给咱们这些泥腿子发钱发粮食了?”

  老大听后反驳道:“娘!官府能骗咱们啥?咱们还有啥能让官府骗的?咱们要啥没啥,官府用得着骗咱们吗?

  反正咱们也亏不了啥,去试试呗!就算被骗,咱们还能再回来不就可以了吗?”

首节上一节7/10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