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为什么你的缴获这么多 第96节

  在独立支队各部、386旅各部、晋察冀各部一块唱这场破袭矿场的大戏之时,总部的老总、副总参谋长和参谋们都彻夜难眠,守在了挂着军事地图的指挥室里。

  没办法,虽然此时作战规模不算太大,但却是八路军部队有史以来使用火炮最多的一次战斗。近3万人全面出击,近百门身管火炮对决鬼子步兵联队及炮兵联队,这样的战斗模式,包括老总在内的八路军高层们也感到比较陌生,所以众人丝毫不敢大意掉以轻心,生怕出了纰漏。

  结果张云在指挥部无聊听取汇报时,总部老总们也在听取着各部队的汇报,复盘着敌我双方实力对比,讨论着双方的兵力部署,思量着战场上部队指挥的得失等重要战争因素。

  但讨论到下半夜,观摩到独立支队及鬼子的炮术对决,看到鬼子穿插后被防御部队轻易击溃后,大家都有些沉闷了。

  难道只有这些吗?

  鬼子的战术安排,是不是过于死板了!

  李大团长吸引敌人靠前发挥火力的战术还算巧思;丁大团长引敌深入的决策也算优秀;王大川反炮兵作战成果斐然,让大家熟悉了炮兵对决的一些套路。

  而鬼子的战术安排,则让老总们默然。

  战术死板,不够灵活,犹豫不前,错失良机。鬼子联队过于依靠火炮的优势,一旦优势不再,就不会打仗;穿插过于集中,也过于想当然,一头扎进防御圈里,栽了个大跟头。

  但是,就是这样呆板的鬼子战术,打的国内部队丢盔弃甲,丢掉了半个中国,丢掉了2亿多的老百姓。

  独立支队其实也有这样的问题。部队歼灭敌人过于依靠火炮,而火炮又极度忌惮鬼子的飞机,这就造成独立支队白天很少大规模作战,整体作战不够灵活,不够机动,不够随机应变。

  也就是张云实在太能缴获了,也太能搞建设了,不然以张云的战术指挥水平,可能目前也就是当个团营级干部。

  但是,如今的张云,却凭借其一手打造的独立支队,已经成为八路军部队中歼敌最多,缴获最多,战力最强的部队。

  这不能不让老总们心里有些默然。

  现在是工业的时代了,仅仅靠战术靠拼命并不能保家卫国。百年中国,积贫积弱,我们中国什么时候才能发展出强大民族工业,才能免受鬼子和洋鬼子们的欺辱。

  时间到了凌晨6点左右,老总们已经确切收到消息,各部队已经各自退入山区,此次作战已经基本结束后,这时才总算安下了心。

  “张云同志这出大戏总算唱完了!”老总站起来点评道:“嗯,感觉有些乏善可陈,中规中规啊,鬼子打的死板,咱们的部队打的也有些死板。”

  副总参谋长在旁边回应道:“不至于,不至于。咱们是破袭作战,主要是破袭矿场,阻击部队必须服从大局,不然肯定可以趁机扩大战果。”

  旁边参谋也接口道:“没错,部队打的都不错了。就是不知道破袭作战收获怎么样,张副司令调动了3万多人、6万多发炮弹,这么大的阵仗,估计又会缴获无数啊。”

  众人一边笑着,一边准备回去休息,毕竟大家都岁数不小了,熬了一宿,该回去补补觉了。

  “老总,老总,老总,好消息啊!”通讯部值班参谋突然跑来,兴奋地说道:“张云同志报来了收获简报。5吨黄金,他们缴获了五吨黄金啊!”

  “什么?五吨黄金!”

  正在往外走的老总和参谋们都直接赶了回来,传看起了张云的简报。

  “张云副司令汇报说,他们在煤矿内缴获了5.12吨黄金、24万银元、6万日元、144万法币以及50吨的铜饼,缴获了大量机电设备、粮食、罐头等。”

  “他请总部派出部队接收黄金、银元、日钞以及10吨铜饼,还有部分给养等。”

  “嘶”,大家情不自禁感到既惊喜又意外。

  5吨黄金什么概念,按照二战期间的价格,足够购买十多万支步枪及数千万发子弹,可以购买大量的粮食等,这大概够八路军近一年的经费。

  “好,好,好!”老总拍案叫道:“不愧是我们的福将啊!”

  “参谋部要立即制定计划,安排警卫部队立即接收这些缴获经费,并上报YA;要立即制定采购计划,采购粮食、矿产、药品等战略物资,加强我们物资的储备。”

  “副总参谋长,你也安排咱们的总部兵工厂专家去看看缴获的机电设备,看能否用上。”

  “缴获这么多,这一仗张云同志又立了大功。”

  “上报YA,建议提张云同志为旅级干部,咱们不能老让功臣吃亏!”

  随着老总的命令下达,大家立即亢奋的工作起来。

  5吨黄金,该是怎样一番景象,大家就没见过这么多的黄金!

  ……

  相比于八路军总部参谋们的亢奋,此时北平城里的鬼子华北方面军司令部却显得很是沉闷而失意。

  华北方面军情报部门正在汇报此次破袭作战的损失,以及后续的计划。

  “从目前看,此次独立支队主导的针对我矿区的作战,更像是一场精心组织的围点打援战术。”

  “第一军报告,除了去年趁着武汉会战我军华北空虚时独立支队趁机破袭煤矿外,其余时间独立支队一直围绕着正太铁路在作战,从未主动大规模破袭矿区。”

  “独立支队突然破袭井陉煤矿,很可能就是以高价值目标吸引我石门部队救援,并趁机歼灭我军部队!”

  “根据现场痕迹看,独立支队阻击及伏击部队共设立了12个炮兵阵地,拥有至少80余门身管炮,且以九四式为主;拥有至少一百门以上的82毫米及120毫米迫击炮。”

  “阵地现场发现了大量炮弹空箱,发现了大量人员聚集的痕迹,昨天他们至少出动了6个炮兵团和两到三个步兵团。”

  “这样的配置,火力已经远远超过了我们一个旅团的火力。”

  “部队败得不冤……”

第220章 鬼子的4路大围攻计划

  听完参谋的汇报,华北司令部会议室里顿时一片死寂。

  彬山元冷冷地问道:“自去年以来,独立支队一直四处破袭我军各地据点,占领破袭煤矿县城,并连续截断了正太铁路。”

  “第一军、第110师团也已经多次对其进行了攻击。”

  “现在谁能告诉我,独立支队的指挥官是谁,是那个军事院校毕业的?”

  “他在中国内战时期有什么傲人的战绩么?”

  “这支部队与我们交手这么多次,那么我们对其指挥官了解多少?其战法、性格特质有无准确判断?”

  “情报部门不是一直关注独立支队么,为什么这支部队在我们眼皮子底下持续的壮大,不断成长,而我们的情报工作却一直滞后!”

  “蝗军的多次失败教训,难道还不能让情报部队引为教训么?”

  华北方面军情报部门负责人站起来,脸色难看的汇报道:“我们已经发动了各种内线去了解独立支队的各类信息,但目前从国民政府、晋绥军等处了解到的信息极少。”

  “不仅是国民政府,就连与八路军联系密切的晋绥军各部,均对独立支队不太了解,目前仅仅知道其为这两年新成立的部队。”

  “我们派遣特高课高级特工以难民身份进入了独立支队所在区域并进行了情报收集。经探查,该地被八路军总部划为昔榆军分区,军区司令为386旅旅长,副司令即为独立支队指挥官,大家都称呼其为张队长或者张副司令,但是其人具体名字不详。”

  “我们排查了近几年来掌握到的八路军各个高级将领,并未有这个张副司令信息,怀疑其为近几年八路军部队重点培养的后起之秀。”

  “目前,该军分区已经建立了强大的反谍报系统,我们特高课等部门特工一旦深入其驻地周边区域就会被盘查,并被带离核心区域,多次深入就会被怀疑调查并失联玉碎。”

  “近几个月以来,我们已经失去了至少20个优秀的特工。”

  军分区反谍报系统确实存在,队部情报部门就会开展相关工作,也能顺藤摸瓜查到了一些问题。但独立支队之所以反谍报效果如此缜密,自然是因为缴获加成系统,外加民兵的配合的结果。

  近4000民兵部队不显山不露水地分布在根据地周边各个村子,平时务农并参与巡逻及保障工作,但其实都是系统默认的张云部队。

  这些部队分布周边,成为了驻地外围保障,当鬼子的特工试图接近独立支队驻地时,总会遭遇民兵部队的巡逻和盘查。

  一般情况下,这些颇有经验的特务们都会装作迷路和逃难的老百姓,但是从系统地图页看去,却是明晃晃标注为红点的敌人。

  在系统提醒下,张云能很轻易发现浑水摸鱼进来的敌人,接着就可以对号入座,派遣特务连去捉拿,从而交于情报部审查。在总部提供的谍战专家审讯下,鬼子特务很快就会暴露身份,其中刚烈些的就直接自尽了,但大部分都被总部带走,总部自有他们的处置方案。

  别管鬼子特务能力有多突出,中国话说的有多顺畅,历史背景伪造的有多逼真,源自超级文明的系统仍然清晰辨别敌我,让鬼子特务在执行任务时插翅难逃。

  这也造成了各路鬼子对独立支队的情报工作总是无法突破,损兵折将却一无所获。

  此时,华北方面军司令部参谋长山下奉文对着司令官彬山元劝解道:“将军,情报部门未能得到独立支队的情报确实是失职,但是这半年来情报部的努力我是看到眼里的。近期以来,第一军及我们华北司令部下属的几个情报机构都频频失手,损失了不少优秀的特工。”

  “只能说,独立支队不容小觑,他们很可能背后站着的是八路军总部甚至是苏联,包括苏联的情报机构!”

  “敌人如此强大专业,情报滞后确实情有可原。”

  “更何况,我们还有更强大的帝国在后面支撑。独立支队如此强大又如何,还不是如土匪般据守山区,根本无法与我蝗军在平原进行对决!”

  彬山元脸色稍缓,但也僵硬的说道:“损失不是情报部失职的借口,要加大对独立支队情报收集力度,尽快摸清独立支队指挥官的情报。”

  “参谋部对如何击败独立支队有什么计划么?”

  山下奉文看向梅津美治郎说道:“之前梅津美治郎中将已经提交过一份对独立支队的进攻计划,我们感觉已经十分完备了。作为长期与独立支队交手的部队,我相信梅津美治郎中将和第一军已经通盘考虑了八路军独立支队的实力,其作战方案具有很大可行性。”

  梅津美治郎立即回应道:“是的,彬山元大将,我之前向您提交过以三路大军齐攻独立支队的方案。”

  “我们怀疑独立支队驻地附近有八路军兵工厂,并对其持续开展了一周的战略轰炸,但是独立支队战队建设有专业防空阵地,并拥有大量防空火力,飞行战队损失颇大,却未能摧毁其可能的工厂。”

  “因此,我们拟定了三路齐攻方案,集结4万蝗军、2万皇协军,从晋中地区,分三路平行向东齐头推进,以避免陷入预设战场,重蹈上次攻击集群被火炮围歼的覆辙。”

  彬山元看着地图,说道:“三路不够,再安排一路从阳泉出发,占领昔阳县城并向西进攻,吸引独立支队主力东移阻击。”

  “我会亲自向大本营申请战备物资,补充战损士兵等,各部队尽快完成备战工作,全力出击彻底击溃独立支队!”

  独立支队频繁的破袭和强大的战力,已经引起了华北司令部的高度重视,并迅速制定了攻击计划。

  当然,现在华北方面军物资不足,计划的落实还需要一段准备时间,但显然独立支队将迎来一次大考,而第2次驻地攻防战即将拉开序幕。

第221章 战后琐事

  5月14日,经过两天的长途跋涉,张云带着炮兵集群、民兵以及支前群众等数万人,慢慢回到了昔榆军分区核心区域,东部支队战士及刘长青也被张云带了回来。

  留守营地的邢志国带着军分区各部门例行的等着大军回归,并娴熟的部署各部队上缴汇总战利品,统计分发奖励物资和劳动报酬等,并安排各部队慢慢回归营地。

  随着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整个驻地及周边慢慢恢复了平静。

  回到指挥室里,张云舒心的躺在炕上,终于好好歇息了半天。

  他实在是有些累了。

  此次大战,看似是李云龙、王大川等人指挥作战,横扫千军,但张云居中指挥同样没少费脑子,更何况还要跋山涉水赶路。

  石门可是鬼子重兵集结的位置,虎口拔牙哪里是那么好拔的。

  可以说,正是这些在战前就已经完成的居中协调工作,才是让战斗如此顺利的原因。

  更何况,鬼子是现代化工业国家,各类装备层出不穷,单兵素质也十分强大,张云必须亲自镇守中央,以防止万一出现意外情况,可以通过调换兑现方式加以弥补,这也是张云敢于发动大规模战役的底气。

  ……

  晚上时候,看到战士们都休息的差不多了,张云特意安排后勤部为战士们举办了一次庆功聚餐,热热闹闹的吃了一顿丰盛晚餐。

  现在正是春夏之交,草长莺飞,夏收在望,各类吃食已经较为丰富。在张云的特批下,后勤部直接为战士们准备了八个大菜,四种主食,还准备了酸梨汤、蛋花汤、野菜汤等等汤品,光是肉菜就有辣炒罐头肉、凉拌罐头肉、咸炖鲜猪肉、鸡丁等,全员不限量,所有战士们都吃的很是开心开怀。

  民国时候,哪怕是一般小地主,一年也难得吃上这样的大餐,当然独立支队也一样。张云虽然通过“缴获”提供了足够的经费和罐头,但是也就是让战士们天天吃饱有油水,类似这样的大餐虽说能天天吃的起,但是却过于侧目,只在战后庆功时才能搞一搞。

  张云、刘长青、邢志国带着各营长们也分散各个营地跟战士们聚餐,熟悉部队战士们的情况,密切与战士们的联系。

  正在吃着的时候,副总参谋长带着总部警卫营“正巧”赶了过来,也赶上了这顿大餐。

  好吧,作为总部最为关注独立支队的人,副总参谋长对独立支队的相关情况很是了解,自然知道独立支队每次战后就会以庆功宴名义为战士们安排大餐,于是便带着迎接黄金的警卫营快马加鞭的赶了过来,就是希望让总部的警卫营战士们好好的蹭顿饭。

  “参谋长!”张云几人赶紧过来迎接,也顺便安顿一下这200多名警卫营战士。

  “哈哈,张云同志,不会嫌弃我们过来蹭饭吧,”副总参谋长开玩笑的对着张云说道:“我就猜到你们会有庆功宴,只是没想到此次会这么丰富!”

  张云淡淡一笑,说道:“这些都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咱们不舍得吃,就轮到鬼子们吃掉了;咱们不舍得花,就该轮到鬼子把咱们的黄金白银运走了!”

  “战士们吃好喝好才有力气打鬼子。警卫营也是一样,吃好喝好才能保护咱们总部。”

  副总参谋长拍了拍张云的肩膀说道:“也就是你张云有资格说这样的话。”

  “此次你们又立了大功,总部老总、YA都为你们感到骄傲,希望你们能戒骄戒躁,再接再厉。”

  随后,张云亲自带着副总参谋长去战士中落座,和战士们一起大口享用了这顿难得的大餐。

  ……

  饭后,张云安排邢志国负责善后工作,随后带着刘长青陪着副总参谋长一块在驻地里散步。

首节上一节96/23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