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为什么你的缴获这么多 第63节

  远处的狮脑山山顶隐蔽处,老张带着几组侦察兵,一直用高倍望远镜仔细观察着阳泉城和阳泉火车站。

  “给队长发报,阳泉车站目前有近3000日伪军正在登车,含火炮等重武器。另有600余人先行乘车向西出发,未发现火炮。”

  “这伙小鬼子还挺狡猾!”

  ……

  虎神岩前线指挥部,张云身边的电报兵滴滴滴滴的接收着电报。

  译电员完成破译后立即报告:“队长,侦察连电报!”

  张云接过电报,迅速看了一遍,眼神微微凝重。

  好么,本来想网个鬼子大队尝尝味道,没想到网到了大鱼。

  鬼子先头部队先出发,后面再跟着大部队,这是典型的二段式攻击,先吸引敌人出现,后面日伪军部队再扑上去围歼敌人。

  没想到他们在谋划独立第四旅团伺机围歼一部的时候,鬼子也在谋划他们,竟然还打算围歼他们。

  鱼有些大,鱼网够结实么?

  张云认真思考了下,不行,要料敌从宽,毕竟阳泉方面还有敌人可以随时增援!

  张云随即拿起野战电话,拨通3营命令道:“秦盛,阳泉方面有3500多人过来了,第一波敌人在600人左右。现在让3营、昔阳西游击队立即全力攻击车站,尽快消灭车站残敌;随后昔阳西游击队负责收尾和组织搬运工作,3营全部进入阻击和围歼作战,尽快消灭敌人第一波援兵,随后增援2营。”

  秦盛立即回应道:“是,马上开展全力进攻!”

  随后张云又联系上2营,对2营长老胡说道:“老胡,敌人援兵马上要到了,第一波仅600人左右,要放过去;第二波有3000人,有火炮,你们要坚决挡住,我会让炮营全力配合你们,记得随时关注鬼子火炮位置,协助炮营开展反炮兵作战。”

  老胡在电话中沉稳的说道:“放心吧,司令,这样的阵仗我在苏区见多了,更何况我们还有炮营!一定完成任务!”

  最后张云联系了炮营,告诉王大川:“第二波敌人有3000人,也有火炮,你们炮营不用管3营了,全力配合2营阻敌。记住,不要吝啬炮弹,要保护好咱们的炮兵部队!”

  王大川同样沉稳的说道:“放心吧,队长,我知道该怎么做!”

  这是独立支队成立以来,第一次跟联队规模的鬼子交手。

  大战,一触即发!

第145章 伏击第一波援兵

  借助充足的电台和野战电话,独立支队如今获取信息和传达命令的速度很快,鬼子的第二波援兵部队还没完成登车时,各部队已开始了应对准备。

  3营再次恢复了强大炮火攻势,24门小口径迫击炮和2门步兵炮对着车站进行了第二次覆盖炮击,2连、昔阳县游击队800多名战士已经从山上运动到山脚位置,沿着山坡趴在了车站外围,等待着炮击结束后的出击。至于3连的步兵,则是被紧急加强到了1连阻击阵地上。

  动员来的老百姓一边帮着3营的迫击炮炮手搬运炮弹,一边也等待着进入车站搬运缴获的物资。

  2营阵地上,战士们进一步加固战壕、防炮机枪点位等,老胡则是挨个通知各连排长敌情信息,告诉他们依托地形和战壕,发挥火力优势,不要被敌人的攻势吓唬住,更不要让敌人冲进阵地。

  炮营则是直接安排炮兵观察员进入了2营阵地。他们已经按照之前的训练,利用之前得到的精密地图,将2营阵地前的铁路和山体等进行了网格化标注。炮兵观察员只需要观察到哪里有需要炮击的目标,并报出网格,炮弹就能准确落到哪里。

  考虑到敌人拥有火炮,王大川直接将24门82毫米迫击炮和12门120毫米迫击炮放到了反斜面,以曲射方式密集攻击敌人;将12门九四式山炮隐藏在山顶周边,待确定敌人火炮位置后再突然出现发起反炮兵作战。

  ……

  几分钟后,3营对车站的炮击结束了。1连步兵战士和游击队员端着轻机枪、自动毛瑟手枪、步枪等,迅速突入了车站,开始逐步搜查敌人,消灭残敌。

  作为临近阳泉的小车站,驻扎的鬼子伪军连同车站工作人员也不过二百余人,经过这么长时间的覆盖炮击以及步兵炮对各个房间的点名炮击,已经基本被消灭,如今800多人的部队涌了进来,残存的些许敌人立即如汤化雪般被清除。

  而此时,鬼子第一波援兵乘坐的火车才咣哧、咣哧、咣哧的慢慢接近2营的阻击阵地。

  “隐蔽好,不要攻击,放他们过去。”连排长们小声的互相提醒着周边的战士们。

  火车慢慢往车站方向推进,并逐渐减速,来援的鬼子们打算从距离车站一两公里的地方下车,慢慢向车站攻击前进。

  而前方,3营1连和部分2连的800余名战士已经严阵以待!

  ……

  独立第4混成旅团第11大队的大队长麦仓三郎坐在正在行驶的窄轨列车上,看着两侧在月色下高耸深邃的群山,心中有些忧虑。

  这样的地形,实在是太容易被伏击了。

  以前的中国军队,装备好的部队不会打仗,喜欢凭借着手中优良的装备硬扛装备更强大的蝗军部队,结果大都败在蝗军的飞机、大口径野炮的强大火力之下;装备差的部队没太大破坏性,虽然多次袭扰他们,让他们损兵折将,但是蝗军凭借步兵炮、九二式重机枪和歪把子机枪、三八式步枪等优良性能,可以凭借火力压制敌人。

  但是这半年慢慢不一样了,正太铁路周边出现了一支拥有强大火力却十分滑溜的部队,经常性袭击据点,甚至围歼其小规模增援部队;而每当旅团抽调出大队去增援时,这伙敌人却又躲到了山区里。

  半年来,独立第四混成旅团伤亡近半,大都被这支部队消灭,虽然目前旅团得到了兵力补充,却大都是后备役部队,战斗力堪忧。他的11大队就是其中的例子,很多补充士兵都是预备役士兵,其射击等战斗技能并不优秀,体能也赶不上之前的战士。

  (独立混成第4旅团是守备部队,所以补充的兵力大都为预备役;有些常设师团会从其师团退役士兵中补充,战斗力还是可以保证的。)

  现在,这伙敌人又出现了,他们再次袭击了车站,且人数更多,火力更强,战斗力更为强大。

  如今,河村旅团长让他们麦仓大队大部前去增援,吸引并纠缠住敌人,以便旅团大部队聚歼敌人,但麦仓三郎却感到自身处境的危险。

  无它,地形限制太大,兵力相差太大,情报也不明确,他甚至不知道前方车站是否失守……

  正在思索间,列车已经慢慢减速,正在靠近车站2公里处,按照他之前的打算,要在距离车站1公里处停车,然后攻击前进,防止在列车上被敌人袭击。

  之所以靠的这么近,是因为大队必须吸引纠缠住敌人,如果距离太远停下车使得敌人可以及时撤退,那麦仓大队就无法完成旅团长交付的任务。

  他其实考虑过敌人可能会半路阻击,因此专门要求乘坐的是平板火车,没有车厢的那种,方便部队迅速下车机动。同时,在列车车板上用沙袋、绳索和钢板等堆砌了四个重机枪碉堡,枪口斜斜对着两侧山坡。如果敌人在列车停稳前就阻击部队,那他们也能直接跳下火车,反击敌人的阻击,不求消灭敌人,只要纠缠住敌人就算成功。

  ……

  3营1连连长看着越来越近但速度也越来越慢的火车,猛地喊了一句:“打!”

  1连及2连大部近800名战士迅速扣动了扳机,80余挺轻机枪和500余支步枪向着仍然行驶的列车倾泻着子弹,密集的子弹流轻松扫过车板的鬼子,在车板上打出了点点火花。

  营部的2门82毫米迫击炮、1连的12门60毫米迫击炮,也对着铁路的火车进行了密集炮击,反正大部分敌人都毫无遮挡,炮击的效果很是突出。

  仅仅瞬间,就有数十名鬼子直接被子弹击毙,大量的鬼子被横飞的弹片炸死炸伤,一瞬间鬼子就哀鸿遍野,惨叫不断。

  突然的枪声惊醒了麦仓三郎,等他回过神来,就看到他麾下很多的士兵被突然冒出的子弹打倒。此时火车已经开始紧急制动,但还没停稳,但他已经顾不到了,直接带着队部直接跳下,然后高喊道:“反击,反击,重机枪中队,反击!”

  火车车板上,4座用沙袋堆成的九二式重机枪堡垒开始了反击,密集的子弹向着1连阵地飞去,打的一些战士抬不起头来。

  1连战士们立即使用轻机枪向着重机枪堡垒进行了集火射击,击毙了里面的主射手,但很快副射手就顶了上来,一时间子弹在战场穿梭不息。

  1连长也看到了这几座碉堡对战局的影响,命令82迫击炮密集炮击这些碉堡。有一个碉堡被炮弹直接命中,碉堡被掀翻,所有重机枪手都被击毙,但是另外三组碉堡经受了十多发近失弹,外围沙袋不停往外冒着沙土,却仍坚持射击着。

  “可惜我们的步兵炮没过来,不然就简单了!”1连长有些着急。

  突然,一个碉堡周围“轰”、“轰”、“轰”爆开,巨大的爆炸不仅将碉堡炸开,就连列车车板都被打裂,随后第二、第三个碉堡周边也落下了密集的山炮炮弹,碉堡很快就被消灭。

  这是炮营王大川一直关注着这边的战况,看到这种情况,安排山炮连迅速移动了12门九四式山炮的位置,对着3营阻击阵地方向进行了直瞄射击,直接将碉堡炸翻。

  九四式山炮射程达到了8.3公里,且相比于四一式山炮其精准性更高、射界更宽,稳定性更强,在瞄具配合下,炮营战士们隔着2公里距离就精准的将碉堡炸飞。

  

  九四式山炮,是二战期间鬼子设计比较成功的一款武器。

  在攻击摧毁碉堡后,炮营山炮连的炮兵们干脆对着铁路的列车又进行了七八轮炮击,将停在铁路上的列车炸成了几截;而12门120毫米重型迫击炮也对着列车周围轰击了近10轮。

  数百发的山炮炮弹和120毫米迫击炮密集的在鬼子周边炸开,一时间,整个列车周边被炮火、硝烟、弹片完全覆盖。

  此时的麦仓三郎不仅仅是蒙圈,更是满脸绝望。

  虽然自己的麦仓大队600多名蝗军将士遭受了突然的伏击,当时就阵亡上百人,受伤近半,但是很快部队就稳住了阵脚。4个重机枪堡垒有效吸引了敌人的火力,使得大队的将士就近寻找到了掩体,有的躲到了车底下,有的躲在了附近的山石上,已经开始了分散和反击。

  虽然损失惨重,但是麦仓三郎觉得坚持十多分钟不成问题,很快大部队就会消灭这些敌人。

  但是突然的山炮攻击,很短时间内就将他寄以厚望的碉堡摧毁,而随后山炮和重型榴弹炮(他将重型迫击炮误认为重型榴弹炮)的攻击更是击碎了他的所有幻想。

  剧烈的炮击,极大的杀伤范围,让本以为找到掩体的鬼子立刻伤亡惨重,很多躲在周边山石旁的鬼子被重型迫击炮34米的杀伤范围覆盖,立即肠穿肚烂,成为了血人;而躲在车底的鬼子也没逃得过去,山炮、重型迫击炮炮弹的弹片和冲击波将他们纷纷震死、打死、炸死……

  麦仓三郎倚在火车的车轮上,捂着被弹片击中后已经流出来肠子的肚子,看着如猪狗般被屠杀的麾下将士,看到被震得七孔流血而死的队部参谋,突然惨烈而神经质的笑了笑,脑海中回想起了家乡的原风景。

  随后他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第146章 “苦战”第二波援兵1

  炮营指挥部里,王大川用炮队镜一直观察着3营阻击阵地,看着部队已经锁定了胜局,他也放下了心。

  “通知山炮连,继续隐蔽吧。第二波敌人的火炮不暴露,山炮连就不出击,务必以消灭敌人的火炮为优先任务。”

  “然后告诉重迫击炮连,刚才打的不错,过会要利用曲射优势,全力攻击第二波敌人,不要让敌人冲入2营阵地。”

  王大川对着旁边的通讯员说道,随后通讯员通过野战电话传达了命令。

  ……

  此时3营阻击阵地上,已经有些沉寂。

  炮营12门九四式山炮和12门120毫米迫击炮组成的强大炮火支援,迅速摧毁了步兵部队短时间内难以拿下的碉堡,大量杀伤了躲在山下各处的日军,让整个战场都为之一静,也让山下日军基本一扫而空,让包括1连长在内的战士们都有些震撼的说不出话来。

  那不时闪烁的巨大爆炸光亮,如星火般飞溅的弹片、以及被炸飞上天的人体、枪械等,是如何的壮观和惊心动魄。

  此时山下的铁路上,整个列车都被打得七扭八歪,很多枕木都被炮击引燃,加上天空中仍在闪烁的照明弹,战士们已经能够肉眼看到此时山下的惨状。

  到处是飞散的人体,到处是鬼子的尸骸,而战场上甚至已经听不到鬼子伤兵的呻吟。

  1连长最新恢复了平静,他立即安排1连步兵部队冲下山坡进入鬼子阵地,清理战场上残余的敌人。

  后面,还有更多的敌人。

  但战士们已经充满了信心!

  怪不得队长(副司令)如此重视炮兵建设,原来当众多大口径的火炮集中起来,竟然有如此大的威力!

  ……

  张云一直在指挥部里通过电台、野战电话等听取各部队的战斗情况报告。

  3营已经占领测石站,目前昔阳西游击队也已经组织群众搬运物资,但是缴获物资清单还没有统计上来,但张云根据系统加成的信息推算,大概也是枪支百余支、子弹三万余发,另有钢轨、水泥、粮食等,大概千余吨的样子。

  此外,因为“占领”两个车站及中间铁路,张云还额外收获了近两千吨钢铁、大量粮食、木材、电线、机电设备、火车等等物资。

  考虑了一下,张云顺手又把一大堆美国机载电台零部件放到了测石站缴获物资里。毕竟电台属于稀缺物资,是YA、总部、师部及各部门都需要的物资,比武器装备更加具有战略意义,而张云缴获的飞机暂时又没法套现,干脆多调换成电台吧,这样很快其他地区的部队也能使用上电台跟总部联系。

  2营目前在阻击阵地上尚未接敌,但是应该快了。

  虽然有些担心2营,但是张云没有选择去现场指挥,毕竟他的部队越发庞大,以后各个部队分兵执行各个任务的时候会越来越多,他必须尽可能提供机会,让麾下的这些指战员们成长。

  ……

  张云没有去直接指挥,但是刘长青却亲自到了2营,来到了2营的前沿指挥部。

  这里才是今天晚上的主战场,也是最危险的地方,而他作为独立1支队的队长,必须跟他的战士们在一起。

  虽然部队明令禁止高级指战员冲入战斗第一线,但靠前指挥却一直是我军优良传统。因为靠前指挥,不但可以保证指挥员更加全面直观地了解战场态势,而且指挥员身先士卒能够很好地鼓舞官兵士气,激励部队在猛烈的炮火下前进,或坚守住薄弱的阵地。

  指挥室里,他通过望远镜观察着东向的铁路,寻找着敌人的踪影,突然听到后方的枪声已经停歇,慢慢归于一片沉寂。

  “3营应该是得手了!”刘长青思虑着,但是却立即命令道:“马上告诉3营,哪怕是放空枪,也要营造出激战的动静来,不要让后面的鬼子发现前队鬼子被消灭了。”

  “如果第二波鬼子发现前面还在激战,很可能会选择加速前进,说不得我们可以成功伏击一阵,先行取得较大战果。”

  通讯员立即电话通知了三营,随即后面阵地上再次响起了枪声。

  2营长老胡听完刘长青队长的布置,有些钦佩的点点头。鬼子选择二段式攻击阵型,就是想让先头部队纠缠住我军部队,暴露我军的部署,并趁机以优势兵力直接扑上去,消灭我军。

  如果敌人发现先头部队被消灭,不仅会判断出我军实力强大而越发谨慎,更可能会停下来部署开展大范围阵地作战甚至是穿插作战,那战局可就容易僵持。万一拖到天亮,部队就被动了!

  战场之上,有时一些细节真的就可以决定胜负。

  突然,远处的山路上隐隐约约看到了车灯的灯光,随后有战士报告从钢轨上已经听到火车车轮的声音。

  第二波敌人到了!

首节上一节63/23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