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为什么你的缴获这么多 第38节

第94章 第二次阻击战打响!

  因为需要从三个县城抽调兵力并重新编组,两个多小时后,也就是9月5号凌晨左右,森田少佐才终于汇聚了400多名鬼子(包括铁路警备队200余人)和600多名伪军,连同两门九二式步兵炮、两辆九四式战车及四辆九一式装甲巡察车,由森田少佐亲自指挥,浩浩荡荡的沿着公路,向着张云阻击阵地方向出发。

  九四式战车和九一式装甲巡察车虽然装甲厚度不过12毫米和6毫米,能够近距离被7.92毫米穿甲弹击穿,也容易被国军装备的少量37战防炮和机关炮击毁,但是在普遍未装备反坦克武器的中国战场,却仍然四处逞威。

  在山西战场上前期攻占太原、临汾、运城战斗中,鬼子的战车(坦克)部队就发挥出重要作用,九四式战车发成群结队四处出击,取得了很大战果。太原沦陷后,晋绥军武器装备大不如前,面对鬼子的坦克部队更是毫无底气,经常一触即溃。

  不过,二战期间各国装甲车辆的发动机静音技术都很一般,夜晚静谧环境下,鬼子6辆装甲车发动机的轰鸣声震耳欲聋,想不引起敌人注意都难。因此,没等敌人大部队及装甲车辆队伍靠近,早早就被独立支队侦察部队发现并迅速报告给了阻击阵地指挥部。

  “鬼子装甲车来了!”

  听到侦察兵报告,张云、刘长青隐藏在阻击阵地稍微高一些的地方,用蔡司高倍望远镜远远的观察着前方的公路。

  轰隆隆的发动机声,以及4辆装甲车庞大而又若隐若现的身躯,让独立支队和游击队的战士们发生了一些骚动。至于2辆豆丁战车,不好意思,太远了也太小了,大家看不见!

  刘长青脸色有些严峻,毕竟当年苏区和国民党部队作战时,老蒋的装甲车辆曾经让红军部队损失很大,英勇的红军战士们最后都是冒着机枪、大炮的攻击,以巨大的勇气和牺牲,用炸药包、集束手榴弹等舍身炸掉了这些装甲车。

  艰难的回忆,自然让刘长青等老红军战士们倍感压力!

  张云则是脸色平静的多。毕竟经历过后世互联网时代的洗礼,张云对鬼子列装的这些薄皮战车也算印象深刻,对比欧洲战场的4号坦克、T-34、谢尔曼坦克、虎式坦克甚至鼠式坦克,日军装备的这些小坦克和薄皮装甲车都难言说威力巨大。

  但张云也清醒的认识到,这里是中国战场,缺少反坦克火力的国内军队,面对这些铁王八真的是有心无力,抗战时期很多将士都牺牲在这些小铁王八的机枪和炮口下!

  幸好,独立支队并非毫无准备!

  “1连、炮连,进行反坦克作战!”张云迅速发布了命令。

  张云其实一直在强化独立支队面对各种敌人的能力,包括防空作战、反坦克作战等。早在八月份发展过程中,张云已经以“兵工厂实验武器”为由,为各连装备了1支波兰Wz.35反坦克枪,并对炮连开展了以现有九二式步兵炮和四一式山炮为武器的反坦克训练。

  Wz.35反坦克枪,是波兰1935年秘密研制并列装的反坦克步枪武器,连同弹药重10千克,是1938年底这个时间段欧洲各国已服役反坦克步枪中重量最轻的(这也是张云选择这款武器的原因,铁拳、巴祖卡等反坦克武器目前还未出现)。

  根据测试,该枪如果使用目前的7.92x107DS弹头(铜锌合金被甲+铅芯碎甲弹),枪口初速可达到1275m/s,可在400米距离上击毁德国轻型装甲车辆,300米距离上击穿15毫米厚的装甲,100米距离上的穿甲厚度则是高达33毫米。而使用7.92x94mm硬芯穿甲弹,则穿透力更强一些(1940年才有)。

  而九二式步兵炮和四一式山炮,虽然仅仅是小口径山炮,炮弹初速也较低,不容易击中行进中的坦克和装甲车,但是九二式步兵炮3.8公斤的高爆弹威力很大,如果能击中坦克或者装甲车,仍然可以对装甲车辆造成可观的伤害。而四一式山炮更拥有专门的破甲弹,可以轻松在500米内击穿50毫米以内的装甲。当然,前提是能击中!

  目前,张云独立支队阻击阵地上,已经部署了3支反坦克枪(2、3连反坦克组未跟随参与攻击据点)、2门九二式步兵炮,可以进行协同反坦克/装甲作战;拥有8门82毫米和16门60毫米迫击炮,可以杀伤步兵。

  足够击溃鬼子第二波援兵了!

  阻击阵地上,随着张云的命令下达,战士们回忆起支队日常训练中的反坦克训练,暂时压下了对鬼子装甲车的恐惧,大家严守在自己的战壕和工事里,等待着敌人的到来。

  阵地两侧,反坦克步兵组在步兵机枪班组的掩护下,来到了合适的点位,3支长长的枪口对准着阵地前方的公路。

  山炮排排长李田多亲自操作着1门炮兵炮,利用步兵炮低矮的炮身,也静静的隐藏在公路侧向的工事里。另一组步兵炮资深炮组也是如此,在阵地另一个方向静静隐藏着。

  王大川则是在迫击炮炮兵阵地附近,沉稳的观察着敌人的动向。相比于紧张的刘长青等人,东北军出身的他毕竟亲身经历过反坦克炮兵作战,虽然目前他手里没有专业的反坦克炮,但是对小鬼子的坦克装甲车性能也比较熟悉,只要反坦克枪能够控制住鬼子装甲车的速度,那九二式步兵炮就可以轻松消灭鬼子装甲车。

  不过,鬼子装甲车上有机枪,步兵有步兵炮和掷弹筒,鬼子指挥官不会让独立支队顺利的进行反坦克作战,而这就需要炮连及步兵连迫击炮的协同作战,利用强大的炮火吸引敌人注意力,为反坦克作战提供良好作战环境!

  “突、突、突、突、突、突、突、突、突”,鬼子坦克和装甲车越开越近,鬼子和伪军则是分散在装甲车周围,在装甲车车灯照耀下,反而显得很是清晰。

  此次过来的鬼子同样谨慎,时刻观察着前方的公路,因此也早早发现了前方的阻击阵地。近千号的鬼子伪军慢慢放慢了速度,一直推着步兵炮的炮兵也开始布置炮兵阵地,而装甲车和坦克则是继续不紧不慢的向前逼近!

  这将是独立支队经历的第一场阵地战!

  秋收攻势第二次阻击战即将打响!

第95章 战场是残酷的,但这是对鬼子说的!

  虽然已经发现了独立支队的阻击阵地,但是鬼子可不会像抗战神剧里演的那样,冒着阵地上的机枪和步枪火力,一窝蜂的猪突冲锋上去,然后成排成排的倒在枪林弹雨下。

  那是日军在日俄战争时期使用的战术,早已被日军淘汰多年。

  经过这么多年的陆军战术建设,日军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战术操典。进攻敌人阵地时,鬼子严格遵循“步兵冲、步兵冲完火炮轰,火炮轰完步兵冲”的经典战术,首先安排少量部队冲锋试探敌方阵地火力点,待确定火力点后安排山炮、步兵炮、掷弹筒挨个点名。只有基本消灭中国军队的火力点后,日军才会大规模冲锋。

  如果这样还不行,那就会派出侧翼穿插部队,从侧面攻击阵地。一般情况下,大部分中央军和军阀部队就会因为担心友军保不住侧翼而后退甚至溃散。

  如果还不行,那就请求大口径重炮和飞机攻击敌人阵地,以强大火力欺负中国军队。

  日军战术很简单,很呆板,但是很好用。中央军、各军阀部队、八路军及地区游击部队等等,没有多少部队能经得住这三板斧!

  这不,森田少佐通过望远镜观察到阻击阵地后,立即就遵守着这些战术操典,派出了一个鬼子分队,带领200多伪军,在坦克(豆战车)、装甲车的陪同掩护下,向着阻击阵地试探前进。

  二百多人的日伪军分散的很开,在漆黑的夜色下若隐若现,而6辆坦克、装甲车则是车灯大开,照射着前方。装甲车庞大的身影,让阻击阵地上的战士们倍感压力。

  张云、刘长青趴在战壕里冷静的观察着敌人,特务排排长大宝则是专门来到了张云身边,贴身保护着队长。相比于此战的胜负,特务排更看重队长的安全,张云才是支队不容有失的核心,这是支队所有干部和战士们的共识。

  当敌人接近阵地400米左右时,1连16门60毫米迫击炮利用夜色掩护,突然从阻击阵地后方的炮坑里对着来袭的敌人开展了炮击。很快十几个黑点就落到了日伪军人群附近,爆开了朵朵的火花。

  弹片飞溅间,数十个日伪军发出了惨嚎,抽搐着躺到了地上。剩下的日伪军立即恐慌的趴在了地上,利用手里的步枪、机枪等向着阻击阵地开展了还击。4辆装甲车、2辆坦克则是继续前进,并利用车载重机枪(这两种装甲车辆都没有搭载火炮)朝着阻击阵地方向倾斜着火力,压制着阻击部队的炮击。

  但是阻击阵地却依然沉寂,仅有步枪偶尔的朝着敌人射击着。这是1连的精准射手在狙击着敌人,同时也用枪声掩护着反坦克枪的声音。

  此时,3支反坦克步枪已经从侧方阵地对准了2辆九四式豆战车的侧面装甲,并借着炮声和枪声的掩护发起了攻击。虽然九四式豆战车前方装甲达到了12毫米,但是侧面装甲仅有8毫米左右,反坦克步枪在400米范围内已经足够击穿了!

  Wz.35反坦克步枪的反坦克原理其实跟大部分反坦克枪不太一样,它是利用铅头子弹的冲击力附加在坦克装甲车的外装甲上,然后在装甲车内部可以崩碎大概2厘米的大洞,进而产生大量飞溅的钢板碎片击伤甚至击毙战车成员,有些类似后期碎甲弹反装甲的工作原理。

  在面对大型装甲车辆时,Wz.35反坦克步枪可能需要数枪甚至十几枪才能完全将车组成员全部干掉,但是九二式豆战车太小了,仅有的两名车组成员拥挤在一个空间里,面对Wz.35反坦克步枪的攻击完全无法防御。只听“咣”、咣”、咣”的几声,两辆豆战车侧面装甲内部都破开了一两个洞,崩裂的钢板碎片如子弹般在车体内飞溅,将两名车组人员身上穿出来血洞,低矮的小鬼子车组人员发出了惨嚎,很快就殒命在车内。

  从车外看去,两辆豆战车上仅有一两个小小的白点,车辆发动机也没有熄火,仅仅是车组停止了前进和攻击。但随行的鬼子怎么也没有想到,在Wz.35反坦克步枪的攻击下,车组人员已经全部被干掉。

  张云此时已经收到了数据刷新的信息,显示系统已经缴获加成到了1辆完整的九二式豆战车,显然两辆豆战车驾驶员已经全被击毙了。

  想到这里,张云心里轻轻松了口气。九二式豆战车非常灵活,如果车组发现独立支队拥有可以破开他们装甲的武器,就很可能采取灵活移动的战术,边S型移动边射击,那对仅拥有3支反坦克枪的独立支队来说就会被动很多。

  张云拉过通讯员,让其迅速告知王大川,不需要再攻击豆战车,他打算缴获这两辆小战车,以便后续攻击周围时据点使用。

  随后,张云继续观察着鬼子的4辆装甲车。相比于灵活小巧难以击中的豆战车,九一式装甲巡察车拥有着庞大的身躯和6-8人的车组人员,虽然这种装甲车最高时速可以达到40公里每小时,但是提速和转向都很慢,是九二式步兵炮理想的反装甲目标。要不是刚才顾虑2辆九二式豆战车,炮连早就已经开始攻击了。

  这不,收到豆战车已经被干掉的消息,两门步兵炮也放开了手脚。

  李田多亲自安排炮组用步兵炮直瞄着庞大的装甲巡逻车,待装入3.8公斤的高爆炮弹后,根据装甲车车速计算着提前量,然后狠狠的一拉火绳。

  “咚”,3.8公斤重的弹丸以190多米的速度飞向了装甲巡逻车,大概两秒后在装甲巡逻车左侧车门处狠狠的炸开!

  “轰”,仅有6毫米厚的装甲经不住高爆弹的攻击,整个车门都被炸碎,也将里面的车组人员震得头昏眼花。

  这时候,第二门九二式步兵炮也击中了另外一辆装甲巡逻车右侧,巨大的爆炸震坏了发动机组件,整个车辆都停在了那里。另外的两辆装甲巡逻车恐慌起来,机枪朝着四处射击,但步兵炮低矮的炮身隐藏起来,哪是视野受限的装甲兵可以发现的。

  其实在步兵炮攻击之前,这几辆装甲巡逻车都已经受到了反坦克枪的数次攻击,崩裂的内部装甲也杀伤了几个车组成员,早就让装甲巡逻车车组恐慌起来。但九二式步兵炮炮弹巨大的威力,能轻易将巡逻车炸裂撕碎,更是让车组们恐惧绝望。

  毕竟九一式铁路公路两用巡逻车设计之初本就是作为巡逻车使用,而不是安排到一线当肉盾。过去一年多中国国内羸弱稀少的反坦克火力给了鬼子错觉,让他们把薄皮装甲车当成了坦克使用,把鬼子车组送到了独立支队炮口之下。

  看到装甲巡逻车已经被击毁过半,王大川知道反坦克作战已经锁定了胜局,可以重点消灭敌人步兵了!

  “迫击炮排,目标,后方日伪军大部队,全速射击!”王大川喊道。

  没有了敌人装甲车的威胁,独立支队开始了他们熟悉的节奏,优势火力急袭战术!

  8门82毫米迫击炮急速射击,以每分钟160余发炮弹的速度向着距离阻击阵地1公里左右的鬼子大部队倾泻着炮弹,而步兵连的60毫米迫击炮也分出一半,同样以每分钟160余发的速度向着敌人大部队迅速急射!

  此时的鬼子大部队刚刚到来,根本没有时间也没有意识构筑防御工事(因为之前他们误以为八路军仅有机枪、步枪及掷弹筒),所有人都暴露在旷野之中,正是迫击炮炮弹伤害力最强的模式。

  无数火花在日伪军大部队集结地绽放,每一朵火花都绚烂之余,飞溅出数以百计的弹片,将近400鬼子和400伪军笼罩在弹幕之中。

第96章 八路军不可能有这么猛烈的炮火!

  森田少佐感觉自己在做梦!

  作为堂堂大日本蝗军,乙种108师团下属森田大队大队长,从军十多年的小日本军人,他是见过很多世面的。

  自七七事变以来,森田建作一直跟随108师团,从北平打到河北、山西,连续攻陷石家庄、邯郸、长治、临汾、运城等,跟晋绥军、中央军甚至是八路军鏖战多次。森田大队更是屡立战功,曾经连续多次击溃中央军、晋绥军在山地和坚城里的防御部队。

  虽然4月份他们进攻晋东南失利,108师团各步兵联队在山区里被八路军各种伏击,甚至105联队覆灭在撤退途中。但从战事分析看,山西地区不管是中央军还是晋绥军,火力都明显弱于大日本蝗军,更不用说仅仅只能依靠山地险峻地形伏击蝗军贴身开展白刃战的八路军了。

  在平原地区,大日本蝗军本应该是无敌的!

  他从不相信,森田大队竟然会败在在这样的平原地区上!

  但他现在不得不信,因为举目望去,他带领的森田大队、铁路警备队及蝗协军所在的公路及平地上,已经到处是炮弹炸开的火花,到处是横飞的弹片。他精锐的森田大队蝗军战士和铁路警备队战士如同田间的麦子般被弹片一片片的割倒。

  到处是鲜血,到处是玉碎将士的尸体……

  而前方出击的阵地上,同样是炮弹如雨滴般落下,将之前派出试探火力的先头部队割倒在田间地头上。

  而被他寄予厚望的战车部队,两辆九四式战车不知什么原因停在前方一动不动,四辆装甲巡逻车则是已经陆续被击毁燃烧。森田少佐甚至看见有车组成员冒着火苗从装甲巡逻车里逃了出来,哀嚎着扑打着身上的火焰,然后被迫击炮炮弹炸死在当场!

  “八嘎,八嘎,快转进,快转进!”森田少佐呼喊着,想着带着部队退出炮火覆盖范围。

  “我们到底遭遇了哪支部队,八路军不可能有这么猛烈的炮火!”

  别说八路军,哪怕晋绥军、中央军,也不该拥有这样的炮火。短短四五分钟时间内,两处不大阵地上已经落下了超过1500发的炮弹,而阵地上的蝗军却不过千余人。

  对还没有经历过美日东南亚岛礁战争的日本来说,这是难以想象的火炮密度,甚至可以称得上火力过剩,是严重的浪费!

  随着“转进”命令的下达,森田少佐旁边还存活着鬼子伪军跟着他一块儿向后逃去。此时第二次来援的1000余日伪军能跟随他撤退的已经不足200人,大部分都被迫击炮炮火急袭消灭在公路上,还有些鬼子因为腿部或者身体受伤,只能以战友尸体为依托,就地构建防御。

  王大川通过炮对镜仔细观察了敌人的动向,看到森田少佐他们准备逃走,他喃喃道:“怎么可能让你们如此轻易的逃走!”

  “迫击炮排,延伸射击!”他对着后面的迫击炮阵地喊道。

  迫击炮炮排的炮兵们也兴奋起来,炮组的组长们调整着迫击炮炮口和高低,装填手则是快速装填着,用炮弹追杀着正在逃走的敌人。

  刘长青也看到战事顺利,他与张云商量了一下,然后喊向一连长张苗:

  “张连长,我带着1连1排、2排从两侧追上去,消灭逃走的鬼子,你带着3排守好阵地。田队长、王队长、张队长,你们带着游击队上去,小心清理战场!”

  说罢,他端起一挺捷克式,带着一排二排400余人,从两侧阵地向敌人追去。

  张云缓缓从身后解下水壶,安心的喝了口水,心里的大石头也放了下来。

  此次战斗是独立支队第一次在平原地区的阵地战,并直接遭遇了坦克,可以说是开局即大考,说实话张云确实是有些担心的。

  幸好战事很顺利,不仅顺利击毁了4辆装甲车,缴获了两辆坦克,更消灭了800余人的日伪军。

  经此一役,独立支队战士们不仅可以摆脱对坦克等装甲武器的恐惧,反坦克作战会更加顺畅,更重要的是提升了大家对平原阵地战的信心。

  随着敌人越来越远,炮连的迫击炮也终于停止了炮击,战场上慢慢沉寂下来,仅有着游击部队清理战场的零星枪声,以及远处追击部队偶尔的机枪声。

  “鬼子逃的速度很快,看样子没法围歼敌人了。应该提前安排堵口子的部队的!”张云听着枪声做出了判断,开始反思自己的指挥。张云感觉这一次阵地战他的指挥确实水平不高,过于关注鬼子的装甲车,没有想好消灭鬼子坦克及装甲车后的布局。

  没办法,不论是前身还是他,都没有真正数千人规模的阵地作战指挥经验,整体战术布局很是一般。虽然他这些日子也不停的充电学习,但显然也不是李大团长那种具有敏锐战场嗅觉的天赋型选手。

  正在张云反思指挥问题时,炮连王大川连长露着一副可怜兮兮的脸色过来,对着张云说道:“队长,我刚才犯错误了,你批评我吧!”

  听到王连长的话,张云不明所以,有些紧张的问道:“怎么了,炮击误伤战友了?”

  因为缺少报话机等即时通讯装备,目前独立支队的炮步协同还处于摸索和磨合阶段,稍有协调不好的情况,就有可能误伤追击的步兵。因为张云听到王大川说到犯错误,第一时间就想到了这个。

  “这倒没有,我们看刘副队长带队已经咬住了敌人尾巴,就停止了炮击。他们步兵排也携带迫击炮的,不用我们再炮火支援了。”

  “哦,那就好。”张云看着王连长有些尴尬的脸色,安慰道:“王连长,此次作战炮连又立了大功,只要不是原则性错误,队部不会怪你的!”

  “那就好,那就好,”王大川有些不好意识的摸了摸后脑勺,说道:“队长,刚才鬼子所在正好是平地,毫无防护,炮击效果极佳。炮连一时打顺手了,多打了几轮。”

  “结果,结果……”

  “结果什么?”张云感到有些不妙。

  “结果把带来的炮弹打的差不多了!估计步兵排的迫击炮也是。”

  “队长,你说附近安排了秘密弹药库的,不知道有没有82毫米迫击炮炮弹?”

  张云(_)!!

  那可是1280发82毫米迫击炮炮弹!

首节上一节38/231下一节尾节目录